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決定重活一回

字數:4874   加入書籤

A+A-


    性命之憂在前,關羽卻不想掙紮了,任由思緒翻湧,想到了早些年得罪豪強,背了人命官司,不得不逃亡幽州。世家豪強各個該殺,人家安平軍做得就是痛快,&nbp;&nbp;可惜沒能參與。

    又想到了張飛,那時翼德成丁不久,年紀尚輕,卻有勇力,被自己教訓了一頓,不但不怨恨,&nbp;&nbp;反而多有敬重,&nbp;&nbp;雖然自己年長,可那幾年倒是多受他接濟,&nbp;&nbp;著實慚愧。

    後來一起投了主公劉玄德,玄德公是漢室宗親,又是涿郡有名的大俠,他聚集人手,想搏軍功謀個出身。

    某也想謀個出身。

    好男兒生於天地之間,怎可一生庸碌,某有才德,奈何無人賞識,有力無處使,怎能不憋屈?

    無奈碰到了兵甲犀利的安平軍,敗了三次,第三次更是全軍覆沒,主公劉玄德沒於沙場,&nbp;&nbp;自己也是重傷昏迷。

    醒來時,聽說鄒破虜也戰死了,&nbp;&nbp;翼德怕是凶多吉少。

    果然,沒過多久,&nbp;&nbp;玄德公和翼德的家眷就送到了他身邊,翼德的父母、親戚,玄德公的母親、叔父,他們都說出征之後就沒見過了,還在向他打聽消息。

    某沒有消息。

    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這算是托孤嗎?可憐他二人也沒留個後。三人出征,僅餘自己,不管怎樣,自己有責任奉養他們的親人。三十多個人呐,沒辦法,自己不擅經營,隻能隨軍砍人頭賺錢。

    想到此處,腦海裏浮現出那三十多人的麵孔,沒幾個成丁的,自己一去,他們怎麽活?

    這次衝動了,這混亂的世道,他們可怎麽辦?

    希望劉使君能把自己斬首的賞錢送過去,也希望幽州在使君的治下能一直安定下去。

    唉!

    若是早一步碰到劉使君就好了,&nbp;&nbp;這些時日,&nbp;&nbp;隨著安平軍作戰,策馬驅馳,&nbp;&nbp;克敵破陣,當真痛快。軍中戰具精良,官兵同甘共苦,聽著他們討論分田,看著他們立功晉爵,當真羨慕。

    那劉使君是將士們掛在嘴邊上的人,自己林林總總也聽了個大概。

    不得不說,當真是明主。

    劉使君也是漢室宗親,聽說還是在皇帝那裏記了名字的,能治瘟疫,絲毫不吝嗇,把法子傳到了軍中,專門建立了隨軍作戰的醫務營,治好了很多傷兵,真是仁德。

    雖然武力不彰,但膽色豪橫,曾經獨據營門,千軍不敢向前,救下幾千兵卒的性命,確實勇毅過人。

    為人簡樸,疼惜黎庶,愛兵如子,這樣那樣的傳說,聽了很多。

    更是精通軍略,縱橫北疆,戰績斐然。

    如此明主,今生怕是要錯過了。關羽看著抵近的幾個矛尖,已經沒有閃躲的空間了,騎兵對衝,速度極快,臂力馬力全在這一點矛尖之上,單憑鐵甲,擋不住。

    他已做好赴死的準備。

    突然一支長槊從他的腋下穿過,蕩開了正麵而來的矛尖,又有幾支長矛從肩頭、臂膀劃出,將所有攻擊全部格開。

    沉重而又熟悉的馬蹄聲包圍著他,讓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踏實。

    崔奕收回馬槊,高速奔馳的戰馬已經超越了關羽,轉頭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高聲大喝“歸隊,保持陣型。”

    關羽沉默的拔出戰刀,一手持刀一手拿著折斷的槊杆,全力格擋刺向兄弟們的武器,軍中袍澤,同生共死,用不著虛言相謝。

    兩軍陣前不及多言,崔奕繼續引導隊形,驍騎鑿穿反衝的烏桓騎卒,直接衝進了亂糟糟的敵軍之中。

    虎入羊群,抵抗的力度,微乎其微。

    很多烏桓騎卒的戰馬上還馱著草料,很多烏桓人的後腰上還插著弓臂,根本來不及上弦。

    驍騎入陣,越騎入陣,護軍營入陣,射聲營的弩手跟著大隊人馬也衝進了敵陣,急得徐榮把嗓子都喊啞了,這才組織好了弩陣,可敵人已經找不著了。

    這是一場屠殺。

    崔奕指揮張郃帶一曲甲騎向後陣衝殺,自己帶另一曲向前陣衝擊。越騎也開始分兵,嚴綱帶人向後,太史慈率領千騎向前。

    護軍營的步卒有樣學樣。

    射聲營也不廢話,分兵,都是軍功,光看著別人吃肉怎麽行,他們自認戰力已經超過了驍騎營,軍中頭名的位置就是他們的,軍功自然也不例外。

    安平軍步騎一萬六千人,一個衝鋒就殲滅了烏桓中軍,之後分兵向前後攻擊。

    行軍途中猝不及防,毫無陣勢,全軍重載,反應遲鈍。烏桓人一敗塗地,逃跑都來不及,等到閻柔率領輕騎兜上來的時候,戰鬥徹底結束。

    整場戰鬥持續了接近一個時辰,戰場跨度超過十裏,騎兵飽飽的吃了一口大肉,護軍營喝了點湯,射聲營什麽都沒撈著。

    大軍押著俘虜,趕著牛馬牲畜,向白狼山集結。

    等到打掃完戰場,已經入夜,軍中功曹統計的結果報了上來擊殺敵軍六千餘人,俘虜五千人。

    我軍總計參戰兩萬四千人,戰死六十人,輕重傷員四百餘人。

    繳獲戰馬六千五百匹,馱馬一萬八千匹,牛羊牲畜三萬七千頭,角弓六千張,軟弓八千張,羽箭兩萬支,戰刀八千把,長矛五千杆,鐵甲八十套,皮甲兩千套。

    典型的追擊戰才有的戰果,就是戰馬的比例有點低,烏桓騎兵一人兩三匹馬是很正常的配置,這可是丘力居的主力大軍,怎麽這麽少?

    閻柔解了劉襄的疑惑“主公,丘力居的馬群被鮮卑突襲過一次,四千多匹戰馬被殺。胡人的騎兵雖然馬多,但戰馬的比例其實不如漢軍。他們平時就是牧民,戰時隨軍,很多人都沒有戰馬,這也是他們的騎陣一衝就潰的原因。”

    “騎著馱馬和母馬作戰,不怕炸群嗎?”

    “隨著馬群奔跑就不會,胡人喜騎射也有這方麵的原因,一旦遇到突騎衝陣,很多馬匹還沒接戰就驚了,所以胡人中的突騎都是精銳。”

    劉襄點點頭,又學到新知識了,怪不得漢軍也能騎射,但一跟胡人騎戰,就一門心思的想衝陣。

    原來症結在這裏。

    不單單是欺負胡人缺少甲胄。

    以後再跟胡人作戰,多知道了一個弱點,能施展更多的手段。

    劉襄正在推演怎麽利用這個弱點打擊胡人騎兵的時候,餘光中看見崔奕拉著關羽的手,向他走了過來。

    什麽情況,怎麽還拉上手了?

    他們兩個不純潔了?

    情況當然不像劉襄想得那麽齷齪,關羽是來投軍的。

    他們兩個走到劉襄麵前,關羽雙手作揖,躬身行禮“啟稟使君,某今日險死還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欲投軍效力,望使君收容。”

    這是好事,但得想辦法弄死劉備了。

    這個想法一閃而過,劉襄笑著說道“雲長的軍功都在功曹那裏有記錄,吾早已將雲長視為袍澤。”

    關羽再次拱手“啟稟使君,某想重活一回,之前隻是隨軍,不可計入軍功,羽不敢亂了軍中規矩,隻願從小卒做起,還望使君成全。”

    這是最後的驕傲了嗎?劉襄覺得關羽的性子很別扭啊。

    無所謂,答應就是了,何必為了這點小事計較。

    當然不會真的讓他從小卒做起,那就是輕慢人才了,直接征辟他就好了。

    既滿足他想重頭再來的願望,又表示了重視,還有問題嗎?

    劉襄覺得沒問題。

    “既然雲長堅持,那便如此吧。”頓了一下又說道

    “吾知道河東關雲長德才皆備,勇毅絕倫,想征辟汝為驍騎營軍司馬,不知雲長可願屈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