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九章 我為刀俎

字數:3819   加入書籤

A+A-


    犒軍確實能提振士氣,大勝之後犒賞三軍更是效果顯著,原本吃了敗仗的孫堅所部兵卒,精神麵貌大有好轉。

    可士氣提升最大的卻是沮縣裏麵的部隊。

    張修帶著他的教眾退到沮縣已經很久了,縣城不大,人口稀少,耕地更少,&nbp;&nbp;隻能漁獵為生,他們的日子不好過。後來涼州叛軍進入武都,散關被占,故道斷絕,商賈行人不通,他們的日子就更加艱難了。

    犒軍的物資運入城中,&nbp;&nbp;這是他們一年多以來,&nbp;&nbp;吃得最好的一頓,&nbp;&nbp;聽說被朝廷詔安,不久就能回到家鄉,更是心中歡喜。

    很多人圍著篝火,開心的載歌載舞。

    “奪散關!回家鄉!”的呼喝之聲,響徹夜空,天上的月亮受到了驚嚇,躲在雲層之後,再也不敢露麵。

    大軍隻歡慶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出征了,河池空虛,戰機就在眼前,劉襄不想耽誤時間。六千多的白馬羌俘虜,也在同一天由益州刺史派兵押回漢中。

    九月十六,天高雲淡,秋風席卷大地,張修所部一萬四千步騎,&nbp;&nbp;踏著一片枯黃之色,&nbp;&nbp;急襲河池,&nbp;&nbp;一鼓而下。

    河池守軍不足千人,&nbp;&nbp;盡為老弱,全員被俘,城中幾萬漢民不願為羌人作戰,王師克複,最高興的就是他們。

    劉襄統帥孫堅所部隨後入城,沒他看著,孫堅真的會弄死張修。

    益州刺史的兵馬帶著三萬民夫,正運送攻城器械和糧草輜重慢慢趕來。

    站在河池縣的城頭,看著向西延伸的道路,這是祁山道,又叫武都道,諸葛亮六出祁山,走的就是這裏。這條路通往漢陽郡的渭水南岸,終點正是劉襄救援董卓的戰場。

    感覺自己跟畫了一個圈似的,可惜他要向北去打散關,祁山道的這個缺口畫不上了,不太圓滿。

    他在無聊的感慨,&nbp;&nbp;張修帶著兵馬正在出城向北,&nbp;&nbp;目的地是故道縣,或者說是散關的山南出口,&nbp;&nbp;占據那裏,就能將散關守軍堵在山道之中。五鬥米道的教眾比劉襄還著急,他們恨不得明天就拿下散關,然後馬上啟程回家。

    可惜他們不知道,詔安他們的文書才發出去沒幾天,還在棧道之上飛奔,袁滂會不會反對,朝廷會不會批複,都是未知之數。

    劉襄是私自決定詔安的,他不覺得袁滂會反對,他也不在乎朝廷會不會批複,大不了謊稱這些人是征召的民夫,大戰結束之後放他們回巴郡繼續做米賊。

    板櫓蠻被征召隨軍都快成了漢軍慣例了,又不是隻有他一個人這麽幹過。

    孫堅走到身邊的動靜打斷了劉襄的思緒,他走得很近,小聲的說道“宜程,戰局已經打開,張修沒用了,前營覆沒之仇,劉玄德戰死之恨,一定要報。為了大局,某知道你也在隱忍,這事孫某來做,你就當作不知道,事後處罰孫某一頓,自能有所交待,誰也不能指責你失信於人。”

    劉襄心說我不想給劉備報仇呀,把他要過來,就是想弄死他。隻是自己還沒動手,張修就把劉玄德給解決了,多好的事啊,省了他的手腳,也不會留下隱患。

    可這個心思不能暴露,他隻能裝作沉痛的說道“文台兄,戰場凶險,命在頃刻,我等步入沙場,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以私仇誅殺友軍,此例一開,軍心崩散,這仗就打不下去了。韓遂十萬大軍就在隴關之下,涼州羌氐皆反,十郡之地淪喪,孰重孰輕,文台兄自能分辨,小不忍則亂大謀啊。”

    孫堅聞言有些羞愧“宜程深謀遠慮,某短視了。”

    劉襄怕他當麵敷衍,背後擅自行動,來一出火並友軍的戲碼,那會影響自己帶兵有方的名聲,就繼續勸解“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劉玄德為國征戰,死得其所,看開一點吧,說不定,下一場戰鬥我等也會馬革裹屍,上了戰場,聽天由命罷了。”

    孫堅點點頭,有些感慨的說道“從軍出征,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命就不是自己的了,唉!真羨慕那些世家子。”

    “搏軍功,覓封侯,大好前程就在不遠,文台兄可千萬不要灰心,涼州的軍功遍地都是,就等著你去撿呢。”

    一聽這話,孫堅拍了拍麵前的城垛,難掩激動的說道“宜程此言令人心神振奮,韓遂小兒的腦袋,就等著你我去摘取,等攻下散關,便出兵滅了他。你說,咱們該怎麽打他?”

    “從祁山道抄他後路唄,簡單得很。”

    事情當然不會這麽簡單,口嗨一下而已,孫堅也知道他在調侃,不禁樂出聲來。

    兩人不再贅言,各自去處理軍中瑣事,等待後續兵馬到來。

    河池連接故道和祁山道,位置緊要,得留兵馬駐守,否則容易被敵軍抄後路,這個責任就留給了益州刺史,他帶本部六千正卒和一萬民夫,在此地看管輜重,守護糧道。

    九月二十四,偏師兩萬四千正卒帶兩萬民夫,齊聚故道縣。

    劉襄不著急攻城,先派韓當領本部五千人在山口紮營,堵死了散關回撤之路,也斷掉了他們的補給路線。

    再派張修所部團團圍住縣城,構築塹壕封鎖三門,故道縣依山而立,坐北朝南,隻有東、西、南三座城門,離散關不足二十裏,是關南出山之地,也是物資存儲、轉運之所。

    失去了它的補給,散關守軍就得餓肚子。

    凡事有利就有弊,散關險峻,關口狹窄,難以排布大軍攻打,地形極為利於防守。可也因為地形,致使關城狹小,無法儲備大量物資,需要後麵的縣城補給。現在,兩頭都被堵住了,散關的守軍就像水缸中的小魚,瓦罐裏的泥鰍,清蒸還是紅燒,全看劉襄的口味。

    他領孫堅、程普做預備部隊,在韓當和張修中間立營,隨時支援兩方,又使人穿過小路聯係張郃,命他時刻注意散關守軍,並發起試探攻擊。

    大軍不慌不忙的伐木立寨、挖掘塹壕,故道縣和散關的守軍坐不住了,他們沒有接到後方的警報,敵人就兵臨城下了,兩地萬餘守軍有些措手不及,被分割包圍。

    散關守軍動彈不得,故道縣的守軍也不敢出城,他們隻有幾千人,打不過敵人的幾萬大軍,隻希望堅守城池,能等到援軍來救。

    他們能想到的主意,孫堅自然也能想到,他自告奮勇的請令“將軍,某願帶人全力攻城,隻要拿下故道縣城,散關必克,若敵軍大隊來援,恐有波折。”

    劉襄笑了,爭功也不用爭得這麽露骨吧,後麵的河池縣有兵馬守護,敵人的援兵能飛到這裏來嗎?

    “我為刀俎,敵為魚肉,何必這般急迫,故道城防堅固,強攻硬打非是良策,若損傷太大,軍心動搖,敵人必定趁機逆襲,右扶風鮑鴻就是這麽敗的,我等不可不慎。且等一等吧,先紮穩營寨再說。”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