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 北軍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上林苑是皇家獵場,西漢設在長安南郊到終南山北麓,有兩百餘裏,東漢設在洛陽東北,範圍小了很多,隻有四十裏。

    北軍的軍營就在上林苑西側,由步兵營掌上林苑諸門防務,&nbp;&nbp;劉襄趕到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出示詔令,直入中軍,北軍中侯劉表急忙出署衙相迎。

    劉表高八尺有餘,體型修長,膚色白皙,&nbp;&nbp;目光有神,&nbp;&nbp;蓄有尺餘長髯,&nbp;&nbp;衣袍整潔,氣質溫和,頗有儒雅之風。

    他年輕的時候以才學聞名,與友人合稱八俊,可惜受黨錮之禍牽連,被迫逃亡,二十多年不得出仕。直到前年,黃巾起義爆發,朝廷廢除黨錮,被何進征辟為大將軍掾,後出任北軍中侯,秩六百石,監督北軍五校。

    今年已經四十五歲,浪費了大好光陰,可惜了一身才華。

    劉表看過詔令,&nbp;&nbp;揖手行禮“山陽劉表,&nbp;&nbp;拜見鎮北將軍。”

    “見過景升兄,此次鮮卑入宼,&nbp;&nbp;吾奉陛下詔令統領北軍出征,&nbp;&nbp;軍情緊急,即刻招五營校尉、校尉丞及司馬來見。”

    “末吏領命。”

    不多時兩個校尉,五個司馬聚齊,校尉丞還沒任命,劉襄毫不客套,開門見山的問道“五萬鮮卑來襲,北軍能否出戰?”

    屯騎校尉鮑鴻剛調任沒幾天,軍務還沒摸熟,他也不知道屯騎有沒有戰力,想等同僚先回答,他隨聲附和一下,蒙混過去。

    卻不料射聲校尉馬日磾(di)跟他的想法差不多。

    馬日磾是著名經學家馬融的族孫,年輕時已傳承了馬融的學說,以才學出仕。曾任諫議大夫、光祿大夫,與議郎盧植、議郎蔡邕、楊彪等人,一同在東觀典校官藏的《五經》記傳,並參與補續《東觀漢記》。

    他很有才學,&nbp;&nbp;通五經,明典籍,&nbp;&nbp;但就是不懂軍略,擔任射聲校尉就是來鍍金的,部隊的戰力如何,真的鬧不清楚。他有自知之明,不敢胡亂開口,就等同僚鮑鴻先說話,鮑校尉是帶過兵的,肯定比他明白,他隻要附和一下就好。

    然後,就冷場了。

    校尉不開口,後麵的幾個司馬也不敢說話,都以為兩個校尉要跟劉襄這個殺神別苗頭,要給這個狠人一個下馬威,膽子真大,校尉威武。

    別人可以不認識劉襄,北軍將士沒有一個不知道的,他們就是以存活的幾百個老兵為基礎,擴建成軍的,這兩年聽劉襄的傳說都聽膩了,殺神、狠人的名號在軍吏、兵士之中流傳,他們是又恨又怕。

    劉襄皺了皺眉,馬日磾不認識,可能會看不起自己,你鮑鴻什麽意思?你在散關的爛攤子還是老子給你收拾的,想找不自在?

    “鮑校尉,為何不言?”

    鮑鴻冷汗都出來了,麵前這人看著年輕文弱,可殺人都是好幾萬好幾萬的殺,他可不敢惹,誰知道同僚這麽硬氣,要給這位下馬威?他可不想摻和,趕緊拱手請罪“末將剛剛到任,尚未理清軍務,不知軍中戰力如何,請將軍治罪。”

    劉襄也鬆了一口氣,這是天子腳下,他還真不敢大肆殺戮北軍軍官,能拉攏一個是一個“此非汝之過也,吾豈會怪罪,隻是軍情緊急,需要盡快理清軍務。”

    “末將遵令。”鮑鴻脫身而出,幸災樂禍的看著同僚,這種戲碼可不多見。

    不隻鮑鴻在看著馬日磾,旁邊的劉表也在看熱鬧,反正不關他的事,他又不是帶兵的將校,後麵的幾個司馬更是目光灼灼,心裏一直給馬校尉加油鼓氣,校尉威武,北軍的能不能抬頭,就看校尉的了。

    節堂裏的氣氛很是凝重,劉襄盯著馬日磾,他不認識這人,不知道這個射聲校尉的出身背景,這人想要給他下馬威?這麽硬氣的嗎?要逼自己動手?

    馬日磾其實挺尷尬的,事情怎麽成了這個樣子呢?他沒想找麻煩呀,自己就是個混日子的,跟著同僚混點軍功,漲點資曆就滿足了,打仗還得指望上司和同僚呢,怎會為難別人,本人性子溫和,特別好相處,請相信我呀!

    他歎了口氣,今天怕是要顏麵掃地了。

    “啟稟將軍,吾不通軍略,不知該如何回答將軍的問詢,一切以將軍馬首是瞻,但有所命,絕不違逆。”

    劉襄都無語了,北軍已經淪落成這種樣子了嗎?兩個校尉,一個有用的都沒有。

    他看向後麵的五個司馬,這些人不會也是廢物吧?

    被他眼中的懷疑之色激怒,其中一個司馬咬牙切齒的說道“將軍休要小看人,北軍還沒死絕,我等尚能作戰。”

    聽這話的意思,是冀州之戰存活下來的?劉襄試探道“你恨我?”

    “末將不敢。”

    “你怕我?”

    “將軍為何羞辱?”

    有怨氣啊,挺好,心中有氣總比死氣沉沉的好。

    “你不服?”

    “不服!”

    “可還能戰?”

    “能!”

    “能戰就好,隻有他一人敢戰?”劉襄掃視一下其餘幾個司馬。

    “我等皆能作戰,北軍亦敢死戰。”其餘四個司馬拱手回答。

    還不錯,還有敢戰之心,而且心中有氣,可以激勵一下。

    “全軍將士,校場集結,不敢作戰的就不用來了,吾就當沒看見,敗軍之人嘛,可以諒解。”劉襄裝出一副輕蔑的樣子,似笑非笑的下令。

    與其帶著一堆窩囊廢,不如挑選其中敢戰之人,至少能保證士氣,很多時候,幾個逃兵就能帶垮整個陣型,所以才有了兵在精而不在多的說法。

    兵卒集結的速度不慢,劉襄站在校場的高台之上,看著排成隊列的四千多名北軍將士,裝備齊整,戰具精良,可總覺得差點意思,與兩年前的北軍精銳沒法比。

    不能過於奢求啊,那支精銳可是屍山血海裏趟出來的。

    收回思緒,高聲說道“吾名劉襄,殲滅過北軍之人。”

    下麵的人數太多,身邊又沒帶著擴音喇叭,隻能他說一句,讓宿衛跟著喊一句。

    這話一說,北軍將士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劉襄的身上,眼神複雜,有恨有怕。

    他不在乎,接著說道“聽說北軍重建,吾來看看。不怎麽樣,差得遠了,你們還不配。北軍精銳之名,廢物可擔不起。”

    這話被宿衛喊出來,校場上的北軍將士各個不忿,怒氣上湧,呼吸急促,要不是軍紀約束著,要不是劉襄惡名太大,他們就得衝上來幹一架。

    下麵士卒的神態盡收眼底,寒冬臘月的天氣,這些人就跟憤怒的鬥牛一樣,口鼻裏麵直冒白煙,挺有意思的。

    激起了士卒心中的火氣,劉襄繼續說道“北軍精銳的樣子,老子見過,老子也打過,想繼承這個名號,得讓老子同意,自封的不算本事。過幾天老子要去打胡人,自認是北軍精銳的,就到戰場上讓老子看看。廢物就不用來了,回家奶孩子去吧,別丟北軍的臉。”

    “有何不敢?”

    “去就去,誰怕誰!”

    “就是,怕你不成。”

    聲音很亂,但聲勢不錯,劉襄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一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