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剜肉醫瘡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A+A-


    盛夏六月,赤日流金,如煎似烤,上穀、代郡兩地的百姓活得小心翼翼。

    往日煊赫風光的豪門大族皆已不見蹤影,三千多人被殺,萬餘人被拘押,無臣氐部的胡人更是淒慘,&nbp;&nbp;六萬多人被貶為礦奴,治水河畔再也看不到烏桓人的影子。

    幾萬大軍仍然在搜剿,一隊一隊的俘虜被押解著向東而行。

    還好,隻要不反抗,這些兵卒很少禍害平民百姓,小心一點,&nbp;&nbp;別招惹事端,還能活。奇怪的是,拿刀持劍的外鄉人很多,&nbp;&nbp;天天都在打架殺人,可是,隻要躲得快,不卷到那些爭端裏去,似乎比往年活得更好了。

    劫掠的胡人不見了,借糧的盜匪也沒來,催債的地主被抓了,往年這個季節正是糧價瘋長的時候,今年卻沒怎麽變化。

    百姓想不通。

    但不管怎麽樣,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聽那些外鄉人講,鎮北將軍給百姓分田,他們家裏都有自己的田地,真好。

    劉將軍趕緊醒過來吧,也給我們分田就好了。

    被這些百姓念叨的劉將軍,&nbp;&nbp;等了半個多月也沒等到有人起兵反叛,&nbp;&nbp;他心情大好,&nbp;&nbp;決定讓自己“活”過來。

    上穀郡和代郡不能再折騰了,原本人口就少,胡人漢人加起來才十幾萬,將近一半被送去挖礦了,再繼續下去,就不是剜肉醫瘡,而是拆骨挖髓了。

    分田吧,再不分田,地裏的莊稼就該荒了。

    劉襄在手臉上抹了薑黃,又在臉頰上撲了些白鉛,打扮成一副麵如金紙,病入膏肓的模樣,還好,他這兩年竄個子,長了將近三寸,顯得比較瘦,裝一裝病弱之態沒什麽問題,否則就得露餡。

    要是重傷一個月,還是一掐一坨肉,那就考驗人的智商了。

    帳中熏滿了藥味,嗆得他直眼暈,&nbp;&nbp;開始接見各部軍官,先安撫了軍中情緒,然後見了被阻攔了半個月的朝廷謁者。

    躺在床上接了食邑萬戶的詔令,讓謁者了解了一下病情,兩人的任務都完成了。

    謁者自回洛陽,劉襄繼續裝病。

    其實也沒什麽好裝的,幽州隻剩下自己人了,張懿回了並州,正在苦惱怎麽才能拿下那幾個邊郡,曹操、劉表接了詔令,帶兵回了洛陽,順便也把公綦稠帶走了。

    估計要籌建西園八校了,至於他們會得到什麽官位,那得看靈帝的心情,這是個不著調的皇帝,他不是沒有才能,他就是純粹的荒淫無道。

    這些跟劉襄沒有什麽關係,他隻需要老老實實的在幽州養病,等待靈帝歸西就好。

    六月初三,鎮北將軍蘇醒,傷勢雖重,已無性命之憂,中軍收隊,護其回涿縣修養,留左軍校尉王興領本部人馬鎮守兩郡,典農從事範賢主持分田事宜。

    兩郡百姓欣喜若狂,終於熬過來了,可以過上那些外鄉人口中的好日子了。

    幽州這一年多的變化不大,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不過是道路修得更長了,堤壩和引水渠更多了,工坊變大了,涿縣城外多了一座學院,山裏多了幾處礦區。

    還是欠折騰啊。

    劉襄歪坐在涿縣後衙的涼亭裏,腦子裏想著幽州軍隊的事情,無論是跟隨自己出征的,還是留守的,都得計功,有功就得賞,人家跟著你拚命,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賞罰不明可是軍中大忌。

    頭功自然是崔奕和閻柔,沒有他們兩個,幽州不知道會亂成什麽樣。其次就是隨著自己轉戰南北的張郃、徐榮、太史慈、軻比能、張遼,以及搭了個末班車的徐晃。

    剩下的將校也得調整一下。

    他正在思考,袁渙求見,在自己“重傷昏迷”之時,陳郡袁氏大張旗鼓的送嫁,說是要給他衝喜祈福。

    重點不是送嫁呀,是袁滂父子表明真心投效之意,這得回應,否則會讓人心寒的。

    “請進來吧。”劉襄沒裝病,準備坦誠相見。

    袁渙看到悠閑的歪坐在涼亭裏麵的劉襄,笑的很是開心“將軍果然沒有受傷。”

    劉襄學著他的語氣回道“賢父子果然猜出來了。”

    兩人相視而笑。

    有些話不必明說。

    滯留幽州,所圖非小,危難來投,破釜沉舟。

    “明公與昭姬的婚事得盡快辦了。”袁渙很自然的改了稱呼。

    “吾給不了你太多的土地,良田千頃,家仆數萬,在我的治下行不通。幽州最近在開煤礦,吾準備用煤代替民間的柴薪,各縣已經建好煤廠,但小打小鬧的不成氣候,滿足不了幾百萬人的需求,急需擴大規模,曜卿可有意參股?”

    人家在跟他談聯姻,他跟人家談利益,老學究們會認為有失體統,袁渙不這麽認為。

    到涿縣好幾天了,也了解了不少幽州的情況。這裏給百姓分田,稅定的很低,這是藏富於民,各鄉亭都建立了民兵,這是藏兵於民,真到了危急時刻,隨時能夠征集自帶兵器的大軍,這是學的秦人的戰爭方式?他不敢確定。

    其在上穀遇刺,民間多有自帶兵器去報仇之人,數量不少,戰意頗高。

    以這位的用兵之能,帶著這樣的一支大軍,誰能打得過?那些世家大族的奴仆,飯都吃不飽,跟這樣的軍隊對陣,怕是當場就得倒戈。

    麵前之人,是憐惜百姓的仁者,還是橫掃的秦王,他現在還不能確定。

    來此之前,他早已做好了拋家舍業的準備,若想守著那幾畝田地,何必跑來幽州,待在家中等著出仕便好,占了陳郡的諸侯自然會給他一個官位。

    但他想要的是從龍之功,不是與野狗爭食。

    念及於此,袁渙開口回道“一切由將軍安排便可。”

    劉襄搖搖頭“在商言商,一千萬錢一成利,概不賒欠。”

    “好,吾要三成。”

    “成交。”

    交易達成,拜袁渙為治中從事,署理幽州民政。

    袁渙老話重提“明公得盡快與昭姬完婚,很多士人都在觀望,明公行事,憐惜黔首而苛待士人,會絕了士子的投效之心。若能與昭姬結成連理,自然會打消此等憂慮。”

    “吾重傷養病,如何完婚?”劉襄倒是不討厭結婚,可演戲得有演戲的樣子,不能拿觀眾當傻子。

    而且,他隻想征辟那些寒門子弟,經學世家也可以考慮,那些兼並了大量土地的世家豪族,要來幹什麽?自找麻煩麽?

    劉襄一走一年多,又玩了一出苦肉計,幽州仍然安穩,若是地盤上有大地主,早就造反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