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執戟郎潘璋
字數:4973 加入書籤
“東郡潘璋,拜見驃騎大將軍。”
劉襄頷首還禮:“不必多禮,足下此來何意”
這個自稱蒼亭亭長,帶著幾個人,趕著牛羊,拉著果蔬、酒漿,前來犒軍,真實目的還沒摸清呢,先給他來了個驚喜。
潘璋啊,東吳十二虎臣之一,東郡發幹縣人,出身寒微,為人無賴,性情魯莽勇猛,帶兵禁令嚴明,但好奢侈,極為貪財,是孫權從底層提拔起來的人物,屢立功勳。
別的不說,關羽父子都是被他擒殺的。
劉襄曾經尋訪過他,發幹縣在黃河北岸,早就被並入冀州,可惜,跟家在安平國的文醜一樣,沒找到人。
原來是跑到了南岸的東阿縣。
現在又出現在自己的麵前。
看著年紀不大,還沒續須的潘璋,應該是不到二十歲。
漢人續須一般在行冠禮之後,也有一些是生了小孩之後,其實年歲都差不多,二十左右。
“怎麽忽悠回去呢”劉襄摸著胡茬思考。
出身不高,卻向南逃跑,不願意成為自己的子民嗎
“某奉太守之命,送牛酒勞軍。”潘璋表現得很恭敬,努力的讓自己像個使者。
嗬嗬,我信你個鬼,劉襄搖搖頭,閱曆限製了思維的典型案例,假如東郡太守真的想要犒軍,必須得自己來,隻派使者是極為失禮的行為。
陳宮的身份比自己低,除了信使之外,派其他使者都是瞧不起人,會激怒劉襄。
就算真的派了使者,也不可能派個亭長過來,雖然這裏是蒼亭的地域,但也沒有讓亭長充任使者的道理。
劉襄決定指點一下這孩子。
“潘璋,取字了嗎”
“回將軍話,尚未冠禮,沒有取字。”
沒冠禮,又是一個破綻。
“說說真實意圖吧,陳公台不會派一個亭長到我這裏勞軍,身份不對等,此為失禮之舉。我與兗州牧曹孟德才能互派使者,陳公台不夠資格。”
劉襄笑了一下,繼續說道:“這是你的疏漏,看你還算順眼,就不懲罰了,說說有何算計吧,說得好,就饒你性命。”
看著四周盯著他的護衛,各個身材壯碩,氣息彪悍,潘璋沒有衝出去的把握,隻能垂頭喪氣的交待。
“啟稟將軍,蒼亭的鄉親怕軍隊劫掠他們,心中不安,某聽過古人犒軍退敵的故事,所以想要試試,冒犯將軍之處,還望恕罪。將軍若是生氣,隻管懲罰我一人,請不要遷怒蒼亭百姓。”
劉襄覺得這話不盡不實,猜測道:“是蒼亭的大戶怕我劫掠吧這裏與冀州隻有一河之隔,安平軍從不劫掠百姓之事,人人皆知。”
“是,是蒼亭亭長張逾,害怕被劫掠,他膽子小不敢來,便委托我來了。”潘璋不裝了,被人看穿了把戲,幹脆就承認了。
想送禮換取安全,又怕送禮漏財,更加被人惦記,所以假扮太守勞軍
這主意可夠餿的。
山賊草寇都未必騙得過。
劉襄轉了下眼珠,猜出了大概的心思,他沒想著劫掠,懶得理會本地大戶的想法。
看著麵前的潘璋,沒好處,誰會替別人冒險呢想著史書上對這人的評價,準備確認一下:“你替那個張逾過來,順便賺點錢花花是也不是”
潘璋不好意思的笑了:“嘿嘿,將軍目光如炬,小人這點小心思,哪裏能逃得過將軍法眼。日子艱難呐,賺點跑腿的錢,將軍放心,送來的酒肉是一絲也沒敢克扣的。”
“你想賺錢”
“沒錢吃不上飯呀,可不就得想法子賺錢嘛!”潘璋放開了,回歸了本性,他想明白了,這位如果要殺他,那是一點都反抗不了的,幹脆有啥說啥。
“這趟能賺多少”
“一百個大錢。”
劉襄知道這是說的平安通寶,平安通寶是半兩錢,比五銖錢大好幾圈,民間都用大錢稱呼,一百錢,不少了,偷偷過河買糧的話,能買到將近三石,買肉能買十來斤,買酒的話,劣酒能買兩、三鬥。
兗州的物價會貴一些。
他雖然禁止糧食出鏡,但民間的小額買賣,你一鬥,我兩升的,真心禁不住,好在數量不大,也不用太過在意。
“你是發幹縣人吧”
“將軍真神人也,這都能知道。”潘璋連連點頭,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
“發幹是我的治下,能分十五畝田,為何跑到南岸來”
“嘿嘿。”潘璋搓著手,有些害臊,小聲的說道:“某也分田了,但一高興就喝光了,還欠了債,就躲到了南岸這邊討生活。”
喝酒喝光十五畝田應該是又喝又賭吧這麽個好酒好賭還貪財不要命的主,招募到身邊,真的好嗎
劉襄猶豫了片刻,但還是沒忍住愛才之心,潘璋啊,毛病是多,可擋不住他確實作戰勇猛,有帶兵的才華。
“潘璋,我看你順眼,這樣吧,你也別四處浪蕩了,在我身邊做個執戟郎,改一改好酒好賭的毛病,將來自有重用。大好男兒,埋沒於草莽之間,可惜了。”
“多謝將軍賞識,不,不,多謝主公賞識。”潘璋連連躬身,特別激動,恨不得跪下給驃騎將軍磕一個。
因為漢初韓信的緣故,民間百姓大多知道執戟郎是幹什麽的。
隨侍主公,看守大門。
別小瞧了看門的,大大小小那也是個官。
自己這種浪蕩子,連遊俠都算不上,現在能混上個武官當,祖墳冒青煙了這是。
“蔬果肉食留下,這些酒,拉回去吧,你也回去收拾一下,明日辰時之前歸營。”劉襄吩咐了一句,他倒是不擔心被人下藥。
活牛活羊,果子,蔬菜怎麽下藥這又不是武俠小說,沒有無色無味肉眼看不清的毒藥。
宿衛也不是傻子,他們不會檢查嗎
吃喝一頓,轉過天來,潘璋按時歸營,劉襄帶著五百宿衛繼續沿著河堤行進。
停停走走,日複一日,身邊有宿衛,河中有水軍,安全、補給都不缺,十幾天後,走過白馬縣,進入了司隸,到了河南尹的地域。
繼續向西行進,越走越荒涼,人煙逐漸稀少。
過了滎陽廢墟,甚至走一天都看不到一處人家。
這裏的情況比他想象的要好,兩年前黃河決口,洪水衝過了滎陽,蔓延到了陳留和穎川。
他原以為這裏會是一片澤國。
可此地卻是綠草如茵,灌木叢生,隻有不多的河泡點綴。
想來決口的範圍不會太大,河堤也沒有全麵垮塌,這是個好消息。
可惜就是沒有人煙,原本是大漢最繁華的地界,現在都快變成荒原了。
河堤、大道長滿了荒草,野外的房舍被燒毀過,隻留下灰黑色的廢墟,隱藏在半人高的草叢裏麵,再過幾年,估計就更看不到了。
遺棄的城牆倒還是醒目的聳立著,隻是爬滿了野草藤蔓,綠油油的,有種後現代的末日風格。
“可惜了上好的良田,都荒了,還得重新開墾。”趙雲皺著眉頭,覺得心疼。
沒人來這裏耕種,不安全。
沒有了秩序,路過的盜匪、本地的野獸,隨時能要人命。
大族不願來,小民不敢來。
洛陽周邊兩百裏,大漢昔日的首善之地,原本有兩百多萬的人口,城邑繁華,交通便利,道路之上車馬不絕,平原之中連阡累陌,就算丘陵、山坡也是遍植桑麻、果樹。
一把大火,這裏成了無人區。
建設需要一百年,可破壞,隻需要短短幾天。
/30/30239/329645.html(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