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熱武器的岔路口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交州的戰事很平靜,士燮四兄弟全都聚在了廣信城下,兵馬超過了十萬。
但仍然沒有攻城。
士燮不是梟雄,他是儒者,狠不下心來逼死父母和族人。
他不想背罵名。
每日都陷在糾結和痛苦之中,戰又不敢戰,退又不甘心,投降又覺得不是時候,幾天時間便煎熬得滿眼血絲,嘴生燎泡,白頭發不知道長了多少。
看著城上受苦的父母,私下痛哭了好幾回,談判、送禮、怒罵、威脅,對麵都無動於衷。
關羽在城中不動如山,一點都不著急,完全不在意敵軍的四麵圍困。帶兵這麽多年,他的眼光早已脫離了一城一地的爭奪。
守廣信,不單單是守這座城池,而是攻略交州的開端。
六月盛夏,兵卒初到,還沒適應這裏的氣候,不宜大戰。
援軍未到,即便戰敗敵人,也無法擴大戰果,不是開戰之時。
“傳令各部,一律不得出城。派人趁夜潛出城外,給軍師傳信,還不到決戰之時。”
他打定主意,要在此地,拖死敵人。
原本有些憋悶的前軍將士,被他一句話就安撫住了,因為“守城戰和鑽山林”很好選,傻子才願意追著土猴子滿山跑。征剿荊南山越的時候,天天鑽山林,把他們煩得要死。
一致決定,還是聽將軍的話,在城裏悠閑的待著吧。
跟前軍將士的悠閑不同,此時的太史慈,正在為了打通通往番禺的海路而煩惱,水軍士卒也是忙碌不堪,又要輪番出海,又要警惕的在城中戒備。
當地的人很仇視他們,哪怕水軍並沒有騷擾百姓,根本就沒什麽惡行,也一樣被仇視。
仇視漢人似乎成了山越和南越人的傳統。
願意幫助他們的人不多,雖然提高了一些探查的速度,可達不到太史慈的要求。他總是在惋惜揭陽縣衙的輿圖上,沒有標注通往番禺的海路。
總不能帶著水軍將士從陸路去攻打敵人的城池吧
那還花費金山銀海造戰船幹什麽
隻能忍著焦躁,繼續派船探查海邊的水文,一點一點的向前拓展航道。
而交州一直沒有戰報傳回長安,這種不勝不敗的拖延狀態,讓朝中出現了很多彈劾關羽和太史慈的奏章,大多是畏敵不前、空耗糧草、養寇自重之類的言辭。
中書省一律留中不發。
劉襄也沒追究上表彈劾的官吏,這種彈劾是正常現象,他如果再次懲罰彈劾之人,那就真的是閉塞言路了。
這波彈劾,除了個別人心思不正,大多數人是因為不通軍略。他們腦子裏的行軍打仗還處於兩村械鬥的階段,就是領著人,趕到地方,然後叫罵一陣,亂打一通,勝負全看人數或者運氣。
完全不考慮天時、地利的因素,也沒有心理博弈,計謀誆騙,引導敵軍主帥判斷失誤的概念。
更不會借助大勢,因勢利導。
他們隻看到南征交州的關羽、太史慈耗費了朝廷的資財、糧草,卻沒有想過,為了應對朝廷南征,士燮動用了多少人力,消耗了多少資源。
而戰爭發生在交州的土地上,會對那裏造成什麽樣的破壞。
這些影響,又會削弱多少當地的戰爭潛力。
他們不會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
他們不了解戰爭。
麵對這樣的人,解釋是沒用的,他們聽不懂,也不會聽,其中還會出現很多自認為讀書多,有才能,鄙視領兵將校的二傻子。
不理他們就行。
劉襄也沒功夫搭理這些人。
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
不是思考交州戰局,關羽、徐晃、樂進、太史慈等人都是領兵多年的宿將,幾人麾下也是曆經大戰的驍銳之師,披甲率又高,手中全是夾鋼打造的利刃。
即便不能大勝,也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潰敗。
隨著秋收越來越近,各地常平倉也到了開倉放糧的時候,一來是穩定糧價,二來是為騰出舊糧,儲備新糧做準備。
今年天時不錯,沒有旱澇災害的苗頭,民心穩定,朝廷能夠動用的糧食也會增多,他越來越不怕跟交州拚消耗。
等江南秋收完畢,他耗也能耗死士燮。交州戰局真的不用放在心上。
讓他煩惱的是擺在案頭的兩個物件。
一個是黑黢黢,泛著褐紅色還帶著點綠色的粘稠液體,劉襄知道,隻要支起大鍋熬煮,就能得到易燃的輕油和能用來潤滑的重油。
這是從西域找到的石脂,現代人普遍稱其為石油。
有了這玩意,燃燒弩槍的威力必然會大增,也能做得更輕更長,射得更遠。
漢代當然提取不出高純度的汽油,但雜質很多的輕油也比植物油的燃燒效率要高得多。
水軍配上這種武器,將會是敵人的噩夢。
但是,看著跟石油同一天送到自己手上的一份秘方,石油就不香了。
這份秘方是一個方士進獻的,叫做:“陰君陽侯煉成法。”
名字很有神話色彩,可它其實就是一份硝與硫的製取和提純方法。
有了提純硝石和硫磺的方法,誰他媽還在大船上裝床弩啊
火炮它不香嗎
火炮啊,有那麽幾百年的時間,它被稱為戰爭之王。
而大炮巨艦,也拉開了歐洲殖民全球的序幕。
劉襄當然知道熱武器的好處。隻是這樣的武器躍遷,以大漢的財力,能不能支撐得住呢又用得起嗎
大炮射出去的是鐵,他改良了高爐煉鋼,提高了產量,但各項基礎設施並不完善,采礦的速度,粉碎礦石的速度,運輸的速度,其他物料開采的速度,都在製約著鋼鐵的產量。
雖然比大漢鼎盛時期增長了三倍有餘,但也隻是年產一千六百萬斤而已。
能經得住幾輪艦炮齊射呢
炮彈打出去可收不回來。
而現在的冷鍛甲和夾鋼武器,已經算得上領先世界了,他要放出熱武器這個怪獸嗎
萬一沒保住秘密,就是給了其他民族一個彎道超車的路徑。
自己要冒這個險嗎
他不是毛頭小夥子了,他現在是大漢的皇帝,必須從國家的角度思考問題。
大漢需要火炮嗎
有哪個民族是大漢需要借助熱武器才能打敗的呢
槍械過於精巧,研究起來很難,能快速形成威力的必然是大炮,而笨拙的大炮,適合拉著它們遠征嗎
劉襄很猶豫。
/06/0650/2504.html(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