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別針型”幹擾器
字數:4543 加入書籤
再次相遇,不可避免的再次相遇。好像是特意安排的一樣。
芬蕊眼尖,首先看到了上午的時候侵犯過她的孫不樂,“小樣樣,你快看,是那個壞人”
芬蕊管孫不樂叫壞人,可想而知,上午的那一次遭遇,著實把她嚇得不輕。
“哦我看到了。不用緊張,你靠近我,咱們一會兒尋找合適的時機衝過去!”忝談操控著衝浪滑板緩緩地向芬蕊靠了上去。兩個人十指相扣,彼此鼓勵著對方。
不得不說,孫不樂和他手底下的這幫人實在是霸道至極,整個衝浪滑板專用通道被他們霸占的愣是一絲縫隙都沒有漏出來。
忝談打好的如意算盤看起來是很難實施了,“實在不行,隻能硬闖了!”他小聲的跟芬蕊交流著。
“小樣樣,我怕!”芬蕊看到孫不樂和他手底下那幫人,吆五喝六、張牙舞爪的,頓時就膽怯了起來。
“放心吧有我在,他們休想傷你分毫!”忝談拍著胸脯保證道。
話雖如此說,但是畢竟真的對抗起來,投鼠忌器,一邊打還要一邊保護心愛的人,難免會顧此失彼呀。有此一顧慮,忝談也便就忍耐下性子來,隻要你不再惹我,我也絕對不會主動生事。
左右兩側專用通道上,孫不樂的另外兩撥人馬正在向他打著招呼。左側飛行背囊專用通道上,一個人正在從半空中緩緩的往下降落,他的手裏麵還拿著一個平板電腦。
右側的彈跳蹺專用通道上,也有一個人彈跳著靠了過來,他的手裏麵也拿著一個平板電腦。
一左一右,這兩個人似乎正在做一件看起來很重要的事情。
“太平洋浮橋”明文規定,各個專用通道之間不可以相互僭越,也就是說另外兩側專用通道上的輕便型運動類交通工具的使用者,不可以借助他們的輕便型運動類交通工具隨意跑到衝浪滑板專用通道上來。雖然看起來,想要隨意穿越,另外兩種輕便型運動類交通工具似乎更具有優勢。
為了阻止有這種想法的人,管理者們專門為輕便型運動類交通工具設置了一套專用係統。係統限製下,相互之間原則上是無法僭越的。
當然了,這些手段隻是針對尋常使用者。在“太平洋浮橋”之上,彈跳蹺和飛行背囊的使用者在係統的限製下想要改變方向,僭越到衝浪滑板專用通道上來,也並非全無可能。
因為這個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喜歡不中規中矩辦事的人。“別針型”幹擾器,也就是那兩個人手中拿著的平板電腦,電腦裏麵植入了一種叫做“別針”的小程序,(因其代碼編寫出來以後,像別針的形狀,故而得名。)這種小程序可以近距離對飛行背囊和彈跳蹺的限製係統實施幹擾,短時間內限製係統會“跳線”,產生一種類似於半休眠的狀態。這些人便利用這個空隙,僭越到其他專用通道上去,肆無忌憚的橫衝直撞,以此來尋求刺激與塊感。畢竟,相對於另外兩種輕便型運動類交通工具,衝浪滑板在防空能力上會弱很多。
平板電腦上開始閃現出來一排排別針形狀的代碼,這些代碼魚貫而行,一會兒快,一會兒慢。當平板電腦的中央位置有一個大大的綠色的“go”字出現的時候,“別針型”幹擾器正式上線。
“我們來了!我們來了!”左右專用通道上的那兩個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通過語音器向孫不樂做出了匯報。
“快來!快來!”孫不樂左右手並用,分別向這兩個人揮了揮。
忝談單手挽著芬蕊,他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空檔,希望可以以一種平和的方式超越過去。
很顯然,他一廂情願了。再次的相遇,注定了會是一次不平凡的相遇。
率先僭越過來的是飛行背囊專用通道上的那個人,飛行背囊使用起來會相對的便捷一些。“別針型”幹擾器發揮作用以後,他隻需要稍微的調整一下方向,也便就僭越到衝浪滑板專用通道上來了。
“老大,我來了!”這人很興ヾ≧奮≦〃,想必這應該是他第一次僭越專用通道線。
“來了!”孫不樂揮手應答了一句。
三點八三米高的專用通道分界牆在飛行背囊使用者的眼裏,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呀。那人飛躍過來之後,在地麵上做了一個兩秒鍾的簡短停留,也便就重新起飛了起來。他將飛行高度調整的恰到好處,就在孫不樂這群人的頭頂上方大約三四米高的地方。飛行速度也始終與孫不樂保持一致。
衝浪滑板專用通道右側方位的彈跳蹺專用通道上的那個人,可就沒有那麽舒坦了。三點八三米高的專用通道分界牆說高不高,說矮也不矮。他要想輕輕鬆鬆的一下子就彈跳過來,除了力度要把控好之外,最最主要的就是要尋找好角度。
彈跳蹺其實就是一個大號的腿部平衡器,與衝浪滑板和飛行背囊一樣,和人體密切接觸的部分都是由納米導纖來進行固定的。
兩條腿每一條上都被納米導纖緊緊的固定著,彈跳蹺還具有長短功能,用來彈跳的那一部分可長可短。最長三米,最短一米。特殊材質製成的蹺杆在彈射的時候既具有超強的彈性,又在落地的時候具有極穩的減震性能。通過特殊的頭套可以與彈跳蹺係統建立連接,所有操作均可以使用語音指令。當然了,腳部也有微感係統,可以用來輔助調控彈跳蹺的彈性指數。想彈得遠一點,還是近一點,全屏這一雙腳對微感係統的把控。
彈跳杆的末端還兼具有輪滑功能,當操控者感覺到比較疲累的時候,就可以開啟這項功能。彈跳蹺就會變成滑行蹺,隻不過滑行的速度比起衝浪滑板來那可是要遜色上不少。彈跳蹺的最大滑行速度僅僅隻有每小時五十公裏。
對於初學者來講,操控彈跳蹺的最大障礙無非就是掌握平衡的問題。但是有了“傻瓜教程”的幫助,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傻瓜教程”所倚仗的工具就是萬能的納米導纖,彈跳杆上的納米導纖與彈跳蹺專用通道之間有一絲很微妙的關係,那就是彈跳蹺專用通道上設有專門的感應裝置,這些小球顆粒狀的特殊物質,既可以給彈跳杆提供足夠的反彈力,又可以與彈跳杆上的納米導纖產生吸引力。所以,隻要開啟了“傻瓜教程”,就算是再笨的初學者,想要摔倒那也是萬萬不可能的。
當然了,對於高手來講,特別是想要僭越專用通道的那些個心懷不軌者,是不屑於使用“傻瓜教程”的。
看到飛行背囊操控者已經僭越到衝浪滑板專用通道的上方了,彈跳蹺專用通道上的那位彈跳蹺操控者很明顯的有些按捺不住了。他也開始躍躍欲試,想要一把就成功的彈跳到衝浪滑板專用通道上來。
忝談側著眼瞅了一下,心裏麵不禁暗自罵了一句,“特麽的,一二三四五,五條專用通道。你們怎麽單單就是喜歡衝浪滑板這一條。難不成上了這條道,就能飛升成仙了?”
可想歸想,說不定趁著眼前的混亂,自己和大美人可以渾水摸魚,逃離出這個不利的局麵。
彈跳蹺的操控者,采用了緊急製動功能。他腳底下微微的用力,微感係統感受到了指令,在彈跳蹺落地以後便不再與彈跳蹺專用通道上麵的小球顆粒狀物質產生彈力作用,彈跳杆內部的納米導纖也迅速的與地麵產生吸引反應,彈跳蹺停了下來。
三點八三米高的專用通道分界牆,到底要怎麽樣穿越過去才最合適呢。
方案有兩個,一個就是直接邁過去。可是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法,也有一個最短板的缺陷。
彈跳蹺操控者使用語音功能將彈跳杆拉伸到了最長,三米高的彈跳杆讓這人瞬間就變得高大起來。當然了,這一切,衝浪滑板專用通道上的人是無緣得見了。因為在彈跳蹺操控者停下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操控著衝浪滑板繼續往前滑行而去了。
高高在上的彈跳蹺操控者,嚐試著一條腿著地,另一條腿高高的抬起來,可是很明顯,高度是有了,可是即便勉勉強強的將抬起來的這一條腿伸到衝浪滑板專用通道上去,也還是沒有辦法著地呀。
三點八三米高的專用通道分界牆會牢牢地卡住彈跳蹺操控者的襠部,讓他騎虎難下,左進不成,右退也不是。
再三嚐試過後,彈跳蹺操控者還是無奈的選擇了放棄。看起來要想僭越過去,隻能繼續使用老本行,彈跳就完事了。
“別針型”幹擾器,也並不是可以無限期的使用。每一次開啟,隻能保證一分鍾的僭越。超時將會被“太平洋浮橋”的“環保衛士”發現,屆時別說是僭越了,就連最基本的“太平洋之旅”都要泡湯了。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