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師,我悟了(求訂閱!)

字數:6036   加入書籤

A+A-


    三個骨科醫生各顯神通後,話題才回歸到了正軌之上。
    餘橫道:“不開玩笑了,周成哥,我們上次所討論的這個課題,你還有其他想法沒有?”
    “我老師有意授意讓我來找你探聽一下的,但我知道你最近這段時間肯定頗忙。不好打擾,本打算等你這陣子忙完之後,再請教你的。”
    “我現在是陷入到了死胡同裏麵,如果要繞路的話,不知道要做到什麽時候去。”餘橫沒忘自己的來意。
    周成主動邀請,代表著周成有空。
    成年人的思維另外一個層麵是在於考慮他人感受,如今周成自有自己的課題在進行中,時間不完全隨他個人支配,若因自己分心,自然不好。
    周成先看了粟敏一眼,雖然這是個白臉皮,也不能小瞧了,萬一他有更好的意見,說不得還能夠更加融會貫通。
    粟敏說:“你們在說什麽,我才聽了個大概。成哥,還是你說下你的意見吧,我就不插一腳了。”
    “你是見縫插針。”周成回補了一句。
    粟敏嘴角顫了顫,自己果然是來之後把風氣給帶歪了。正經說插一腳也能被誤會。
    周成則偏頭,對餘橫道:“餘橫,有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把目光局限於理論之內,把所有的視野都局限於操作之上。”
    “人類之所以進步,其根本原因是在於工具的使用,我們善於利用工具,然後通過工具一定程度上的改造自然,並順應自然,才是最妥當的方式。”
    “假如說,單純隻依靠肌腱轉位、肌腱修補術等理論,達到平衡畸形與疤痕的思路行不通,我們為何不再從整形外科裏麵再借一套工具呢?”
    餘橫抬頭,左右看了看,感覺自己有一種被壓住的感覺。
    眉頭緊鎖:“整形外科?借什麽工具?”
    周成目前的技能儲備很高,知識理論係統的儲備也很紮實,擁有眾多完美等級技能的他,自然是知曉,由精通走向完美,是在於理論體係的完善,但是在完美之上,再要走向重新定義,大多都是多學科,甚至是跨學科的借鑒。
    小切口切開複位內固定術,為何能夠實施?
    就是因為器械的輔助,沒有這個器械之前,你想要做這樣的手術,基本很難,隻有特定的骨折,才適合。
    單純理論無法更進一步後,就得借用工具了,這也是周成瞞了餘橫和胡線和一手的地方。
    專利的客觀替代物,也正是因為如此。
    “縫線。不過不是普通的縫線,也不是美容縫合線,而是專用於肌肉的縫合線。你思考一下,肌腱重建與肌肉的重建與修補術,最困難之處,是哪裏?”
    “縫合。”
    周成接著侃侃而談:“骨缺損的重建,在於有內固定的輔助。骨折的修補術,在於植骨術。肌腱的重建,在於縫合固定。”
    “運動醫學,有一套排釘係統,也可以借鑒。”
    “但是更加重要的部分,還是縫線,縫合方式也是比較重要,但是要縫線能夠達到張力,且不產生切割情況,我們就要好好從這個方向入手了。”
    餘橫聽懂了,他對課題的理解本就不淺:“可是這不是材料學科的任務嗎?現在哪裏有這樣合適的縫線?肌腱縫線?”
    “但肌腱縫線不適用於肌肉縫合啊,肌腱縫合張力太大,肌腱的韌性很強,可以承受得住切割力,普通縫線縫合肌肉的話,會有大量的疤痕組織。”
    “皮膚的疤痕切除之後,再用美容縫合線,難度也不小。”
    “有的。”周成漫不經心地說。
    “這個東西,我到時候可以給你指點一下,你可以先嚐試著做一下動物試驗,看看這個縫線,是不是可行的。”
    “你可願意?”周成自是在這裏等著他呢。
    其實這種事,張正權可以找人來做,但是這樣不好,餘橫參與進來,就相當於是華山醫院的東西,華山醫院必然會出麵幫忙。
    到時候廣告效應,高校效應,胡線和教授的團隊效應,醫院效應等綜合因素下,他這樣的縫線,想要不火都難。
    而且是基於華山醫院走出去的,一般人想要打假,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嗬。
    成年人的合作,在於裏來互惠。
    “你真能找到這種東西?”餘橫的目光繼續在周成上下掃。
    “你不是早就知道了這個東西,然後就在這裏等著我的吧?”
    餘橫不傻,反而很聰明。
    之前在討論的時候,周成提出來的點子。
    現在遇到了難題,周成提出來了解決的辦法和工具,這不是個等自己跳的坑嗎?
    餘橫也不是楊弋風,楊弋風知道但沒問的問題,餘橫會問。
    而且這讓餘橫很有挫敗感,自己苦苦追尋和研究的東西,若全是在別人的設計和安排之下,自己就隻是個工具人,那還有什麽意思?
    周成不可置否:“這也不算等著吧?”
    “餘橫是你之前給我說了這件事,我才去這麽合計的,你給了我一個思路的啟發,我才找了我朋友,設計出來了這麽一個東西。”
    “你現在說我在等你,未免也太看得起我了。”
    人有五個方麵的需要,自我實現,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與一部分,如果讓餘橫毫無參與感與價值感,在這樣的人心裏,是不會有興趣的。
    反而是一種不被尊重的體現。
    餘橫若有所思,看向周成:“你說的是真的?”
    “我有了好的課題,白白給你做,我又不是粟敏,浪催的。”
    “而且這種縫線,我早就有了設計的想法,是在去年,不過那時候我和我朋友,是基於另外一個課題而準備的,如今初步的雛形已經出來了。”
    周成慢悠悠地忽悠著。
    有時候適當地退一步,並不是什麽壞事,不要把所有的好事都占盡,有大頭,還能交到朋友,這才是好的。
    “不過至於這種縫線究竟會用於哪裏,你到時候就自當知曉了,我不便提前透露。當然,如果你不願意去試一試的話,也沒什麽。”
    餘橫仔細思考了一下周成的話,並無漏洞。
    縫線的設計,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除非周成早有謀劃,那時候自己的課題方向都還沒出來,這怎麽可能?
    去追問周成的課題方向,是並不禮貌的事情,他之所以找周成說自己的課題,是因為周成就是建議的人,楊弋風也是,他們對於課題進展而言,都有一定的助益。
    粟敏翻了翻白眼:“別扯上我啊,我可正經得很。”
    餘橫和周成都沒理會粟敏,餘橫思考了一會兒之後,才歎一口氣,說:“有這種好東西,我自是要見識一下的。”
    “成哥你方不方便說一下,你這個縫線,本來打算是用在哪裏的?”
    周成澹澹一笑,指了指自己的手臂,說:“骨間膜。”
    “骨間膜,比肌肉更加易破壞,是更為純粹的纖維結構,骨間膜的修補,其實對前臂的功能影響極大。我隻能言盡於此了。”
    餘橫也就不過多問了。
    尺橈骨、脛腓骨之間,都有骨間膜,但是在骨折手術的過程中,大多都沒有人能夠把這個補全,當前的理論體係就是,骨間膜一旦損傷,那就損傷了。
    再細致探,就不是試探周成的本心,而是竊密了。
    骨間膜與肌肉都是纖維結構,反而與骨間膜比,肌肉纖維還有一定的韌性,如此觸類旁通,引征使用,倒也是合情合理。
    餘橫接著笑了笑:“那多謝成哥。”
    然後神色一正:“不過成哥你請放心,你們的課題沒出來之前,我是絕對不會泄密半點的。”
    說完,餘橫又要好好開始磨接下來的試驗規劃了,假如說,有了一種工具,可以幫助他跳過當前課題的難關的話,那麽,接下來該走的就是試驗的各個流程了。
    ……
    粟敏聞言,不無羨慕地說:“躺贏,蹭蹭,真好。”
    骨間膜的工具,應用到了肌肉組織間,這是一種捷徑,隻能說餘橫的運氣是真滴好。
    餘橫就隻顧著低頭吃東西去了,不聽粟敏這半嫉妒,半羨慕的話。
    周成緊接著朝向粟敏翻了翻白眼,問:“你難道就沒考慮過,餘橫設計的課題思路,其實是有漏洞可以鑽的嗎?”
    粟敏與餘橫同時抬頭,看向了周成。
    “肌肉和肌腱修補、重建,替代物從哪裏來?”周成問。
    “取自體肌腱替代啊?”作為熟悉關節外科,以及熟悉手外科的餘橫毫不猶豫地就說。
    “植骨術可以分成自體骨與異體骨,難道肌腱和肌肉,就不行了嗎?”
    “肌腱結構自身就沒有活性,肌肉的話,也是可以替代爬行的,肌肉有大小,與骨折可完全愈合爬行,不是很類似的麽?”
    有些肌肉,是不可再生的,但有些細胞,並非如此啊!
    粟敏,你這個傻缺!
    周成見粟敏完全沒參與進來問問題的意思,其實這個問題,由粟敏來問,才最合適不過。
    “這還怎麽替代品?”粟敏略有錯愕。
    “植骨術,植入進去的是完全活性骨?是提供支撐的,還是其實就是提供一個雛形,等骨細胞去爬的?”
    “關節外科,涉及的內容並不少,有一些韌帶,在關節置換的過程中,都予以切掉後,就沒處理了。”
    “粟敏你沒想過這方麵的事情嗎?我雖然不是關節外科的,但是我一直都由此疑慮。”周成繼續給粟敏投喂。
    沒辦法,他不主動,就隻能是周成來主動挑起了。
    粟敏目光一沉:“可關節置換術後,韌帶不予處理,並不影響患者的行動等功能啊?”
    “關節置換術,到如今,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術式了,再去摳細節?”
    “算不算多此一舉?”粟敏也有考慮到這個思路的弊端。
    周成就辯駁道:“骨折切開複位內固定術,早百八十年,就已經成熟了。”
    “骨折的手法複位,出現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