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正經人的日記!

字數:9506   加入書籤

A+A-


    安若去敷了個麵膜回來,一邊看書,然後看到周成正在提筆寫著些什麽,就好奇問:“你還有工作要忙嗎?”
    “沒有。”周成停筆,把手機的視頻方向調整了一下,然後說:“就是寫一下日記,隨便記錄點日常的東西與見聞。”
    “也可以不寫,或者明天補寫。”
    “沒事沒事,你繼續寫你的,我看會兒書。”安若擺手,身子坐正,攤開書,一頁頁翻,生怕麵膜的水漬滴到書麵。
    周成則提筆,寫下來了今日的見聞。
    這與模擬方向無關,純粹是為了記錄住見聞。
    “7月4日,周三,是我來常市的第二天,沒了昨日的喝酒吃飯,在科室裏查了房,看到了科室裏麵的病例結構,因為盧彬主任的刻意安排,今天並無所獲。”
    “但是從一個點,可以側麵看出來,常市的急診病人,並不少。能夠在短時間內說服患者,留在中醫醫院,證明了常市中醫醫院,具有著比較完備的120急救係統的支持。首發更新~~”
    “但據盧彬主任介紹,常市的120運轉,是根據受傷的部位以及120急救中心隨車工作人員的經驗,進行的科室分配的。”
    “骨科多數送來中醫醫院,但是神經外科、普外科以及部分特殊專科,則分別會轉運去其他不同的醫院,比如說常市第一醫院,常市第四醫院、常市婦幼保健院。”
    “如此安排的理由是,地級市醫院每個醫院的特色專科不同,因此在120內部,根據相應的名氣,自主作了劃分,因為地級市醫院的數量及體量有限,急診從業人員都能如數家珍地記住每個醫院,每個專科的特色。”
    “我目前很難評價如此是好事還是不好,畢竟之前在八醫院的急診病人,屬於是撿漏和就近就醫原則,在魔都九院,則是沒有這方麵的顧慮的。”
    “地級市醫院,與縣級醫院不同,縣級醫院,大多數為縣級唯一一個不具備競爭力的定點醫療機構……”
    周成洋洋灑灑地寫了幾百個字後,就把筆記本蓋上了,然後看到安若仍然在安安靜靜地看書,對著她一笑,輕手輕腳地把筆記本關上,也取了一本書看了起來。
    一直到晚上十點左右,周成就主動打擾了早就卸下麵膜,並且完成了擦臉等睡前各種繁冗操作的安若。
    “時間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好。”安若很快地把書給合上了。
    然後舉起手機,往臥室走:“我感覺,這種視頻看書的氛圍,有點怪怪的,很安靜,但又有些不習慣。”
    安若想起,之前周成還在魔都的時候,他們一個人在書房,一個人在客廳裏看書,雖然看不見,但是總感覺在身邊,就略為安心些,至少走出書房,就能夠看到他在那裏。
    現在,視頻裏麵,抬頭就能見,但也許視頻裏麵顯示的本質就是一串來自千裏之遠的冰冷數據化圖像化的東西,有一種自然而然的陌生感。
    “我也有這樣的感覺,不過發現,當忙起來後,能視頻一下,好像還是蠻放鬆的,而且心裏惦記著有事情做,就逼迫自己努力加快工作的進度,一定程度還能夠提升效率。”周成就說了自己的看法。
    的確,周成以往,模擬的時間都會推移到臨睡覺前,但是來了常市後,他就把所有的模擬推導,都提前了,也有點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完,然後好好開個視頻。
    聊聊天,比起以前母胎單身時的寂寥,多了一種期待。
    這種期待,說不出來是什麽感覺,有時候覺得是一種壓迫感,有時候,又覺得,有人在千裏之外的卷戀,有喜歡的人,要一起做一件事的約定感。
    這讓他一定程度地失去了相應的自由,卻又多了一份不可察覺的歸宿感。
    周成沒有過戀愛的經驗,更別說是異地了,或許楊弋風和劉詩雨兩個逼,也是這。(本章未完!)
    第三百零二章正經人的日記!
    樣,但之前,周成也沒這樣的感覺。
    在魔都,與安若一起住一個小區的時候,周成的一個小趣味,就是通過窗簾,喜歡看安若所在房間的書房裏麵的燈,然後抓她不準時睡覺的時候。
    偶爾以自己有心靈感應的小趣味話,去監視她。
    可現在來了常市後,即便是昨天,周成也有往窗外看的小習慣。
    “好羨慕你,可以這麽自律。不行了,我也要變得自律起來,我決定了,以後下午八點之前,準時看書,一個小時洗臉洗澡,九點鍾,到十點,和你開視頻。不看書。”安若躺坐在床頭,清涼的睡裙,遮擋了風光。
    如同貓坐,後靠著可愛的皮卡丘的抱枕。首發更新
    “規定得這麽死,好像也不太好吧?萬一哪天加班了呢?還是要彈性點。別把自己的時間摳死了,如同工具人,實在不行,就把周末給瓜分得仔細些。”
    ……
    十點半,周成關閉了視頻,關上了燈。
    然後翌日早晨,約定好了的是一起五點半起床,晨跑半個小時,然後六點鍾往回趕,吃早飯。
    周成發現,他可以規律地吃早飯的時候,安若卻已經是急急忙忙往家裏趕了。
    看到安若比較拘束的表情,周成猜出來了,這妮子家裏的親戚來了。
    等安若再出現在屏幕裏,已經是七點多了。
    周成已經是出門了,就說:“你不是有玉米嗎?用微波爐打幾分鍾,就能夠帶出門吃了,再買一杯豆漿,也就能對付了。”
    “好,我先不和你聊了,有點乏,明天我就不起來跑步了。”安若匆匆繼續往科室裏趕。
    女生的特殊時期,並不能延緩上班的時間。
    周成也就提前到了科室裏,然後直接到醫生辦公室而去,接著發現,自己的工號下,是沒有分管的床位的。
    以前,他都是住院醫師,所以需要承擔分管病人的角色,但是現在,周成都還沒有走出來這個習慣定勢。
    好吧,看了一圈盧彬主任組的病人,大概有了一個了解後。
    周成就又向科室裏麵的規培以及管床醫生,了解了一下情況。
    因為周成來了科室裏後,喝酒大氣,也不掃興,更沒架子,年紀相差不多,大家對周成的感覺不算好,但也不算差。
    先聊了一些風土人情,然後周成就了解到,在既往的時間裏,常市中醫醫院的病源,也不太夠,這些病例,之所以能夠湊集,還是盧彬主任動用了自己的關係,找來了比較多的骨折病人。
    隻是這麽一來,估計其他醫院的病源,就會相對少一些,而是會多一些創傷、毀損傷以及感染病例等這種不典型的劣質病例。
    優質病人和劣質病例,其實是針對於疾病的複雜程度而言的,骨折還算是比較好治療的病種,隻是治療的方式和選擇,各有不同。
    盧彬和秦明等人,來到科室裏時,很是好奇,周成竟然會來這麽早,而且和下級醫生聊得頗為火熱,眉頭稍稍一皺,和周成打了個招呼。
    這一句話,直接嚇得規培以及兩個主治不敢再和周成交頭接耳,反應過來,周成如今的身份,是比盧彬還稍微高半個級別,屬於老大的老大,僅次於骨科大主任。
    但是真正說起來,就算是骨科的大主任,也會對周成頗為客氣,這就是背靠大樹,來頭頗大的好處。
    然後,周成就沒機會再探聽到什麽消息了,而是被盧彬和秦明等人請去了主任辦公室裏喝茶,主任辦公室裏,另外兩個主任也在。
    秦明這個副主任,混在裏麵,頗為紮眼,然後通過聊天,周成也才知道,秦明竟然也是博士學曆,難怪如此不一般。
    說著說著,盧彬就隱晦地提到:“童主任,全主任,今天周醫生一天安排了七台骨折手術,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啊,我們科室,單個。(本章未完!)
    第三百零二章正經人的日記!
    組,以前最多才敢安排三到四台,就精疲力竭了。”
    “你們兩個,對今天的手術,有沒有興趣啊?”
    童海默,是童主任的名字,顯示著他家裏頗有點問話底蘊,比起他同輩人的大山之類的名字,就好聽得多。
    “七?七台?這搞麽得?”這把童海默的常市德語都給嚇出來了。
    吃麽得,搞麽得,吃圓的扁的……
    全卓林則說:“那得去觀摩一下,一天完成七台手術,我們簡直不敢想象啊。就算一台平均下來是一個半小時,也得九個小時了,加上周轉?”
    “周醫生,你之前所在的魔都九院,運轉有這麽瘋狂麽?”
    周成笑了笑:“全主任,童主任,也沒這麽恐怖,今天的手術都比較簡單,所以會稍微取巧一下,七台手術,看似安排頗多,但是真正需要創傷性操作的,並不多。”
    周成雖然謙虛,但仍然是讓眾人頗為咂舌。
    交班後,快速地查完房,一眾人就都下到了手術室,包括全卓林和童海默。今天值班的醫師是童主任組的,因此,盧彬組的所有人,盡皆到場,覺得這是有一場大戰要打。
    第一台手術床位規劃,已經安排了下來,麻醉醫生已經是開始熟練地準備起了椎管內麻醉!
    周成也沒多說話,隻是靜靜地等著手術開始,然後親自參與了消毒鋪巾等操作。
    然後,在手術的術前準備,都做完了之後,周成就站在了主操位,並且對到了手術室的,準備上台張正權所在分公司的某“安全員”說:“褚老板,今天的手術,你就不用上台了吧,我們組的人手,還是比較充裕的。”
    褚老板,其實是常市分屬的安全員,屬於總技術指導,但是周成在,他可不敢周門弄斧:“周醫生,您可真說笑了,您屬於我們的總教習,我怎麽敢上台?我是來學習的。”
    目前小切口切開複位內固定術,就是源自於周成,他來,不是為了幫忙,而純粹是為了學習,以方便日後開展常市的工作,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與能力後,薪資也會大大提高。
    說不得以後還能成為湘省區域內的總技術指導,那時候起,那才算是爬上去了。
    盧彬等人一笑,並未在意,而是與秦明等人,站在了助手位。
    因為盧彬等人與薛修德等人水平不在同一層次,所以,周成並沒有直接開始操作,而是按部就班地,提前就來了一個c臂的透視,再次精準地了解了一下現實的骨折情況及骨折線的分布。
    然後,在透視結果出來後,周成仔細地給眾人分析了一下當前的骨折分型,這個分型下,為何不能保守治療,以及打算如何進孔,如何開展小切口切開複位內固定術的布局思考,以及整個的手術流程。
    第一台,周成也不希望他們能看懂聽懂,大抵知道流程。
    所以,周成在說完後,就馬上回到了手術台上,根據自己述說的理論,先開始了手法複位。
    複位結束後,眾人再次離開了手術室,到了隔離室。無錯更新
    c臂的透視結果,再一出來,盧彬等人,頓時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啊?原本還分離的骨折,如今竟然是緊緊地貼合在了一起,比起開放複位,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周成就道:“我們現在做的複位就是骨折的手法複位,外加手法撬撥複位,這樣骨折線對合較好,但是還不穩定,分離的趨勢力很大,所以還是要加內固定。”
    “想必各位主任,之前都有了解小切口複位規定的一些原則,我們現在繼續跟著原則走。”
    “創口、定位,永遠是我們手術過程中的難點和要點……”周成沒忘記自己的目的,就是教學,而且這種教學,因為帶教人不是薛修德和景觀星。
    盧彬等人的經驗豐富,但是理論儲備及初始的基本功,還沒到那個層次,所以必須要深。(本章未完!)
    第三百零二章正經人的日記!
    入淺出才行。
    一番深入地講解後,周成繼續慢慢操作,終於是在世間到了三十六分鍾的時候,宣布了手術進入到了尾聲,並且與此同時,又對手術室內的巡回護士說:“巡回老師,麻煩把第二台與第五台的病人,都接來手術室,先接第五台。”
    巡回護士一聽周成同時要接兩台,沒搞明白,不過,盧彬卻給了她主意:“周醫生是我們骨科目前的帶教員,就算是皮主任,也要聽周醫生的,他讓你把兩床病人都接下來,就辛苦你接一下吧。”
    “大家多多配合,共同把業務做得更加熟練。”
    巡回護士這才將信將疑去了。首發更新~~
    交待完後,讓下級醫生完成縫合,石膏外固定、周轉病人過床等操作,周成才說:“盧主任,我們剛剛這台手術的過程很簡單,手術時間也不長,主要就是因為我提前就規劃了複位。”
    “在把複位做好後,可以節省大量時間,這個想必盧主任比我更有心得。”
    全卓林先開口感慨了:“骨折的難點就是在複位,最難的骨折,複位搞個七八小時的,我們也經曆過,像周醫生您這樣,一下子就把最難點解決了。”
    “就算是傳統地切開複位,估計也不會比現在這台手術的時間長啊。”
    “盧主任,我覺得,周醫生的這個手法複位,是真的很有用,可以大大地提升手術效率,而且還能夠提升手術質量!”
    在地級市醫院,對於科研沒那麽重視,因為沒那麽推廣,因此,單純技術層麵的競爭,就成了最大的話題。
    像周成這樣,神乎其技的技能,親眼見到,哪有不佩服的道理?
    地級市醫院不需要承擔教學任務,因此自然不會有太多的科研、教學等任務壓身,所以,隻需要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技術搞好就可以了。
    教學醫院的定位,又不太一樣,除去要承擔日常的診療任務,給省內或者國家輸送與培養人才,也是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更是衡量一座教學醫院的綜合實力的硬指標。
    周成通過盧彬等人的眼神和臉色,就知道了,他們對這個,非常感興趣。
    然後想到,後麵的一些話,不方便當著這麽多人說,於是就又走進了隔離室。
    周成又開口道:“盧主任,這種手法複位,在收費方麵,屬於純粹的操作收費,這個是不在耗材的行列內的,不管是開放性的手術,還是閉合複位石膏外固定術,都是留在科室裏麵的。”
    “因此,這是科室裏麵的一筆純粹收入了。據我所知,手法複位最高的收費,就是一千,一個部位是一千的話,一個月累跌下來,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
    “另外,這樣的手法複位做得好,做出了自信後,以後不管是應對哪種類型的骨折,都是有更大的底氣了。這樣,我們去接觸複雜骨折的時候,也能夠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
    周成點到即止,並未深入說明,但估計,盧彬等人都知道了,到底是怎麽回事。
    和人談夢想,結果不談錢,這就是扯澹。
    大家都是肉體凡胎,就得生活,要養家湖口,錢和收入,就是比較關鍵的層分,沒錢的工作,保障不了所付出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夢想,全t都是扯澹。
    骨折的保守治療,之所以會被詬病,是因為,風險大,收益小。
    而且,高收費的手法複位,一般人也不敢去收這個錢,是因為怕出什麽問題,一般都是在病人嚴厲拒絕手術複位的時候,才會去讓病人稍微冒險做手法複位的治療,但不會體現在收費標準裏麵。
    盧彬等人雖然未接話,但是神色此刻也是一閃。
    周成則繼續說:“用一句網絡上比較流行的話講,可能,我們在做手法複位的時候,沒有什麽付出,隻是用了點力氣。但是我們知道怎麽做手法複位,這個知識和技能,就值。(本章未完!)
    第三百零二章正經人的日記!
    得這個錢!”
    “而且這種骨折的手法複位,除了我們骨科的人員,基本就沒人敢動,這就是價值,並不是說,非要有客觀伴隨的東西,附著在病人身上,才是價值的體現!”
    “而且,這種操作複位收費雖然貴,但是能夠報銷,而急診病人或許都有第三方責任人,因此也算比較可以的。我們的病人數量多的情況下,對我們科室的發展,是非常可觀的!”
    “我也看過,咱們醫院的床位不算少了,肯定還有一些門診病人,沒辦法住進來,手法複位做好了,就可以避免一些簡單的骨折壓床……”
    周成繼續分析了一陣後,上一台的手術病人,被推出了手術室。
    而巡回護士,則是把第五台病人,給接進了手術室,然後,今天的第二台手術病人,也是在接進來的路上。
    “麻醉醫生去送病人了,這個病人,接進來,到底要怎麽搞咯?”她是有些不悅的,到現在為止,她都沒能明白,周成把這一台病人接進來,到底要做什麽。
    周成等人聞言,就從隔離室走了出來,然後患者的患肢是右上肢,屬於尺橈骨的雙骨折,骨折的分型相對比較簡單,屬於可以做手法複位的那種。
    周成就說:“辛苦你了,巡回老師,麻煩幫我開一個注射器,還有局部物,配一百毫升的生理鹽水,另外準備一副高分子石膏,與一兩卷繃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