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再多娶幾個

字數:5226   加入書籤

A+A-


    

    話音剛落,屋外便響起一陣狂傲的大笑。

    然後,陸正便一臉興奮的跑了進來,舉著手中的白瓷小瓶高聲呼道“陛下,大功告成了!”

    李承陽立刻喜上眉梢“什麽東西成了?”

    “十全大補丸,有此神藥,陛下今後便是日日連禦十女,也絕不會有損龍體!”

    “………”

    屋中立時安靜得隻剩下孫哲的喃喃自語之聲。

    陸正有些懵“你們怎麽了?”

    李承陽就是一聲哀歎,邁步走到陸正身邊,不動聲色的從他手裏拿過那隻瓷瓶,揣入袖籠之中。

    然後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正啊,朕記得前些日子就讓你別再弄這些沒用的東西了,你能不能上點兒心啊!”

    說完之後,便搖著頭走出屋去。

    就聽得身後傳來孫哲的怒喝“陸正,合著你這些天就弄那玩意兒了,老子要的麻藥呢?”

    還好,醒了一個!

    李承陽又是一聲苦笑,看了一眼跟出來的張成“張成啊,你說朕怎麽就養了這麽一群奇葩玩意兒?”

    張成也是一臉愁苦“陛下您就別提了,這幫家夥就沒一個正常的,一個比一個難伺候,您都不知道小的這些年是怎麽過的……”

    李承陽哼了一聲“再難你也得給朕伺候好了,他們可都是朕的寶貝!”

    “小的遵旨。”

    李承陽這才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朕知道你不容易,這個賞你了。”

    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隻人參扔了過去,張成一把接住,麵上就是一喜“這麽大一隻?”

    “戶部尚書昨天送的,朕剛好看見,想著正和你用,就給扣下了。”

    張成立刻感動得熱淚盈眶“多謝陛下,陛下大恩大德,小的就是給您做三輩子牛馬也報不完……”

    “行了行了,你我之間還說這個?”

    “嘿嘿……陛下,你說這隻參,有三百年沒有?”

    “朕哪兒知道,自己問孫老頭兒去!”

    說到這裏,頓的一頓,話鋒便是一轉“朕讓你準備的事情,怎麽樣了?”

    張成連忙答道“陛下放心,眼下有了錢,事情就好辦了。”

    李承陽滿意的點了點頭“你辦事,朕是放心的……很快便會有大量難民湧入長安,得讓這些人有事兒可幹,你明白朕的意思吧?”

    ……

    ……

    三日後,七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北涼國都。

    北涼國主耶律齊親自相送,站在城門之上遠遠地看著大軍的背影,雄心壯誌已寫在了臉上。

    此時,有大臣問道“主上,如此良機,為何不起舉國之力?”

    耶律齊微微一笑“還沒到時候,這回能得朔、望、燕、雲四州之地,已是最佳結果,入主中原,還得再等等。”

    “主上,李宏坤能信麽?”

    “哈哈哈,從他寫下那封信給孤時,他就已沒了退路!”

    與此同時,漠北草原一部。

    李宏坤坐於中軍帳中,也在聽著下屬的匯報。

    除了他親率的三萬鐵騎,其餘七鎮安陽軍也差不多都離開駐地了,此刻正在匯攏。

    “殿下,咱們不是要殺小皇帝麽,為何不直接去長安,反而跑到這草原上來?”

    李宏坤冷眼一掃“不該問的,不要多問!”

    下一刻,他的目光便看向了更北方,已經準備了這麽久,耶律齊應該要出兵了吧?

    ……

    ……

    長安城,立政殿。

    宰相徐臻、太傅顏子卿、兵部尚書齊元洪、大理寺卿馮懷英等數位大臣齊聚於此。

    就在日前,兵部接到燕王傳書,說是漠北部落叛亂,他已親率安陽軍前往鎮壓,請朝廷再撥新軍防備北涼。

    可之前一役,太子所率十萬大軍盡歿關外,朝廷哪裏還撥得出什麽新軍?

    他這擺明了就是在向朝廷和當今天子施壓啊。

    “陛下,漠北部落事小,北涼南下事大,還請陛下速速安撫燕王,令他緊守北境!”

    “齊尚書言之有理,陛下,老臣鬥膽直言,如今朝廷正值虛弱之際,實在不宜太過強硬啊!”

    李承陽就點了點頭“朕知道了,你們也不必擔心,朕之前不是已經派了楊拓去罵燕王叔了麽,朕相信這位長安第一才子,一定會罵醒燕王叔,讓他痛改前非的。”

    幾位大臣齊齊一愣。

    片刻之後,徐臻狠狠的一跺腳“陛下啊,要是罵幾句就能有用,那還要什麽大軍,老臣這張嘴就足夠平定四方了!”

    顏子卿也說道“陛下,楊拓此去,恐會激怒燕王,萬一他真的撂挑子,北境那邊可就麻煩了,這可不是他楊拓一張嘴就能解決的問題。”

    有他二人在前麵頂著,齊元洪的膽子也大了起來“陛下,如今朝廷可用之兵遠不及燕王手下的安陽軍,此時激怒他,殊為不智啊!”

    話音落下,李承陽終於直起身子“你們既然知道靠嘴解決不了問題,還在這兒跟朕廢話?”

    說著冷冷一笑“安撫?怎麽安撫?不給些實際的好處,光靠嘴說,能有什麽用?”

    “好處都給了他,朝廷隻會更弱,而燕王就會更強,到得最後,是不是要把朕這皇位也當做好處給了他?”

    眾人聞言色麵,齊齊拜倒“臣不敢!”

    “行了,這件事朕心裏有數,徐愛卿,顏太傅,你二人全力籌備恩科,齊尚書,你全力配合嶽將軍行事,其餘眾人,各安其職。”

    “誰若是在這個時候給朕惹麻煩,朕要他好看!”

    說罷便揮了揮手,顯得極不耐煩。

    眾臣心頭驚懼,不敢多留,片刻之後,立政殿中便隻剩下了徐臻一人。

    李承陽微微皺眉“你還有事?”

    徐臻便從懷中摸出一本奏折高舉過頭“臣請陛下,選秀納妃,早立皇後!”

    “朕登基之時才剛封了淑妃、麗妃和景妃,你又讓朕找女人,老愛卿,看來朕的那本大作,對你影響不小啊!”

    徐臻忽然就跪了下去“陛下,雖說後宮不得幹政,但誰都知道後宮與朝堂息息相關,淑妃、麗妃皆為嶽鵬舉之女!”

    “外戚之禍,古來有之,陛下若是獨寵嶽家,實非社稷之福啊。”

    李承陽眯起雙眼“你之前不是說嶽鵬舉是個大忠臣麽?”

    徐臻便是一梗脖子“嶽鵬舉如此,但誰敢保證他的子孫後代皆是如此?倘若淑妃抑或麗妃誕下龍子,這皇後之位,陛下給是不給?”

    “若不給,於理不合,若給,嶽家今後便是大夏第一外戚,陛下在時,尚可無憂,若陛下去了,敢問誰能製衡?”

    李承陽直接被他給氣樂了“你倒是深謀遠慮,朕才剛過十八,你就在考慮朕死之後的事了,莫非朕在你眼裏是個短命相?”

    “老臣不敢,但俗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大夏江山計,此事不可不防!”

    “行行行,把名冊呈上來,朕看看你都給朕選了些什麽樣的女人。”

    “陛下英明!”

    徐臻的名冊之中,列了足足十餘名女子,不出所料,全都出自各大世家,可以說是毫無新意。

    但其用意也已十分明顯,就是希望李承陽能借聯姻之舉平衡各方勢力,令其互相牽製,而且不會背叛朝廷。

    老套路了。

    李承陽撇了撇嘴,正打算調侃幾句,目光突然便聚集在了最後一個名字上“徐愛卿,你是在跟朕開玩笑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