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可別忘了本
字數:4161 加入書籤
這消息傳來,賈張氏哭得眼睛成了桃子,實在舍不得寶貝孫子離開京城。
秦淮茹雖然無奈,但也知道這是必須要遵守的,隻好勸說家裏也沒享過福,到農村也不會覺得有多苦。
賈張氏對此肯定不認同不苦?不苦你怎麽不回老家?
賈梗麵對母親和奶奶,覺得很為難還能怎麽樣?躲在城裏“啃老”嗎?這樣不僅會被笑話,&bsp&bsp就是左近的流氓小混混們,也都時常欺負他呢。
下了決心,他背著棉被、臉盆、牙缸子,和閻解娣一起擠上了免費火車,遠遠地離開了“熱古巴拉家”。
賈梗離京,秦淮茹肯定感傷。但她麵對堂妹秦京茹的回鄉,&bsp&bsp心裏更是百感交集。甚至,她自己都說不清,&bsp&bsp心裏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感。
秦淮茹並未參與許大茂的惡事,對於他的行賄也並不知情。因此,她接受了幾次問詢之後,也就沒事了。
秦京茹呢?問題也不嚴重,沒有被判刑。羈押了一段時間後,她回到了李和時的父母家。
那家的老人,見兒子被判了重刑,對於這個兒媳也不再認可。既然如此,秦京茹更想與李和時一定要斷得幹淨徹底。通過有關部門的協調,她與獄中的李和時,痛快地離了婚。
離了婚,她肯定不能再回李和時父母處了。倒也好,她也還不用伺候那兩個不好伺候的老人,也不用再買驢打滾兒、螺絲轉兒,帶回去哄他們高興了呢。
回到工廠宿舍,&bsp&bsp她很快接到了工廠的正式通知鑒於秦京茹同誌進廠工作,&bsp&bsp是李和時違反紀律的行為。因此,工廠決定免去秦京茹同誌主食售賣點的管理責任,&bsp&bsp解除勞動關係。
既然是自己違反紀律在先,&bsp&bsp秦京茹再鬧也沒有什麽用。
收拾了簡單的行囊,她帶著茫然的神情,來到了堂姐家。
秦淮茹見到堂妹此時的狀況,雖然有點憐憫,但想起她曾經的不可一世,心裏還是怨恨。
表麵上說著安慰的話,秦京茹知道堂姐是不肯、也不敢收留自己的。
秦淮茹說了無數關懷的話,還是勸她趁著還有晚班車,盡快趕回老家去。
秦京茹漠然地拿起背包,在堂姐的陪伴下,到了公交車站。
在她臨上車時,秦淮茹說京茹,你以後就踏實做人吧。
秦京茹看著口是心非的堂姐,冷冷地說我別說還是單身沒孩子,就是有孩子,老家的朱二狗也能離婚再娶我。可是堂姐你呢?
秦淮茹不想再跟她鬥嘴,隻得帶著氣惱,目送她擠上了公交車。
堂妹走了,秦淮茹暗鬆口氣你這農村的丫頭懂什麽!還想繼續破壞別人的婚姻!
一邊往回走,她一邊想著自己的事已經這樣,為了棒梗兒也不多想,不再找對象了。現在的房子,自己和婆婆住著。
小當、槐花兒住著許大茂的屋子,就權當是先替她們的哥哥占著房。等以後這姐倆結了婚,那房子也就清出來了。
不管怎麽說,每個人的日子都要過。
說到底,大院的事兒,也是平頭兒老百姓中間,發生的俗人俗事。聽著興趣盎然,實則都是微末小事。
說完後,鄭曉寶把空汽水瓶還給了售貨員。冉秋水沉默著聽完,也喝完了汽水。
兩人重新走在林蔭道上,冉秋水詢問“曉寶哥,我們去哪裏轉轉,還是看場電影?”
已經參加工作,那就是大姑娘了。有了經濟能力,也有了更多獨立的意識。
“不去看電影。”鄭曉寶看向她,“我們去景山。”
“那株大槐樹好像沒有了。”冉秋水遲疑著說。
“誰看它。”鄭曉寶說著,和她並肩走去公交車站。
景致還是那個景致,但因為天氣炎熱,兩人沒轉看多久,就坐車回到了榆樹胡同。
聾老太太見到冉秋水前來,拿起一把大蒲扇,使勁給她扇著風“太熱了吧?”
冉秋水怎麽敢接受這樣的待遇,趕緊把扇子拿過來“老太太,我不熱。”
平房的好處就是冬暖夏涼,坐在屋裏靜心後,也的確不會覺得很熱。
“曉寶,你準備晚巴晌兒給我們吃什麽?”聾老太太笑著問。
“烙餅,合菜。”鄭曉寶說完,以眼神詢問。
“好。”聾老太太拍拍大腿,“要是再有香腸就更棒了。”
“我去買。”冉秋水立刻站起來,聾老太太伸手趕緊拉住她“我這兒有錢!”
“老太太,我給您買點兒香腸吃還花不起嗎?我現在都上班兒了。”冉秋水堅持著說。
“嗯,那好。”聾老太太隻得認可。
合菜,是普通人家夾烙餅吃的簡單菜肴。就是把幾樣蔬菜、副食品,混著炒在一起。其它的不用說,豆芽、韭菜、粉條或者粉絲,這是必須的。
卷合菜的烙餅,最好是家裏自己烙。兩塊麵團合在一起擀開,上餅鐺翻動幾下就熟了。
鄭曉寶在家裏烙餅,冉秋水跑去買回來香腸、粉腸各一小包。
“可不能讓我們寶貝兒破費。”聾老太太說著,要從衣袋裏掏錢,被冉秋水按住阻止了。
隨後,她就站在屋門口的火爐邊,看著鄭曉寶烙餅。
三個人,半尺方圓的這種雙層烙餅,烙個十來張也就夠了。
合菜翻炒很快,幾樣蔬菜、粉條放進去炒鍋裏,扒拉幾下就得合。
再做個西紅柿雞蛋湯盛在小盆裏,飯菜湯都齊了。
三人圍坐在餐桌邊,聾老太太再端來黃醬、大蔥“願意吃就夾著吃,嫌味兒就算了。”
把雙層餅揭開,抹上黃醬,放入合菜、香腸、蔥絲,再卷起來吃。
吃得順心順口,聾老太太不禁想起來何雨柱“傻柱呢?”
鄭曉寶忍住了發笑,低聲說“老太太,您怎麽突然想起他來了?”
“不知道什麽時候兒,他才回來。”聾老太太略帶著埋怨說,“可別忘了本。”
“哪兒的事啊。”鄭曉寶笑著說,“他說那邊兒都很好,還說想著開個飯館兒,也總問您好呢。”
“嗯,算他有良心。”聾老太太吃了烙餅,喝著西紅柿蛋湯,“對了,曉寶,咱們是不是又該做西紅柿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