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新雜誌

字數:6108   加入書籤

A+A-




    丁賢檢查完利記工業園的傳媒大廈,被李文庸與林國光請進了《萬千星輝》雜誌社的會議室。
    園區有八棟傳媒大廈,其中一棟的戶外招牌冠上了《萬千星輝》的logo,一棟冠上了《mtv》,還有一棟冠上了《荷東新聞》,其餘大廈暫時沒有命名,大廈裏的寫字間也大多處於招租狀態。
    九月份園區才正式開業,雖然招租廣告很早已經打出去,但柴灣地理比較偏,遠離港島商業中心,來此落戶的公司並不密集。
    丁賢隨眾進入《萬千星輝》大廈時,明顯感覺到大樓環境的冷清,這應該空置率過高的緣故。
    但丁賢也沒有找李文庸與林國光詢問招租公務,這差事不歸雜誌社管,而是華記黃埔在負責,到時丁賢會找謝君信了解情況。
    今天丁賢造訪園區,隻過問與傳媒相關的業務。
    目前華記集團總共出版了三份報刊,最先發行的是《mtv》,這本音樂雜誌早在1976年已經創刊,荷東總經理馬承邦打造了創刊號,後來荷東與tv旗下。
    《荷東新聞》是一份偏娛樂向的日發報紙,同樣創辦於1976年,這是馬承邦收購老報紙《天天日報》後改版而成。
    因為香江市場小,新報刊不宜連續濫發濫開,馬承邦就穩紮穩打,運營了《mtv》與《荷東新聞》將近兩年,直至這兩份報刊在香江市場打出名氣,才於1978年春節後推出新雜誌《萬千星輝》。
    《萬千星輝》是一份綜合娛樂雜誌,內容不像《mtv》那樣隻宣傳音樂,它涵蓋有娛樂圈的所有潮流新聞,但社論重心始終是明星,從電視電影界,到音樂體育界,隻要是名人,統統都會被刊登。
    荷東簽約有華人界最有名氣的明星,每期《萬千星輝》都能拿到獨家采訪權,海外明星曆次到港演出,必定會訪問荷東公司,《萬千星輝》仍舊可以拿到第一手素材,它內容詳實新穎,內幕消息權威,期刊製作精良,從創刊時起,就從香江傳媒界脫穎而出,成為青少年追星的必讀刊物。
    今天的會議室裏,《萬千星輝》、《mtv》、《荷東新聞》三份報刊的製作團隊匯聚一堂,似這種與老板麵對麵交談的場合,每年隻有寥寥一兩次而已。
    因為大家工作出色又賣力,老板每次與大家敘話,不是開口加薪,就是閉口發福利,所以大家最喜歡與老板見麵,不樂意見的是頂頭上司mtv總經理林賜祥,林大經理的脾氣非常火爆,報刊銷量稍微有一點下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丁賢手邊擺放有新出的期刊,但他並未翻看,抬手在封麵上拍了拍,說:“自香江城中有雜誌上市以來,銷量最高的周刊,每期頂天隻能賣到五萬份,《萬千星輝》的單期最高銷量是八萬份,平均銷量保持在六萬,對於一份上市僅僅兩年的新雜誌來說,這是特別優秀的成績,我對你們整個團隊的運營能力非常信任。”
    丁賢停頓片刻,目光在眾人臉上逐一掃過,又道:“以前報社與雜誌社是荷東的直屬單位,現在變成了tv是一間跨國傳媒集團,電視業務遍布全球,這次我去北美,mtv總裁孟生向我提議,籌建一份雜誌期刊,也就是國際版的《tv電視網落地的地區發行。”
    孟政鴻提議發行《tv品牌,順便通過雜誌宣傳華記產品。
    港版《mtv》之所以被製作出來,就是為了推介隨身聽,幾乎每一期的封麵歌星人物,全都佩戴有隨身聽,這也是一種時尚裝扮。
    小說閱讀網
    國際版也會遵循這個宣傳套路,mtv是純音樂傳媒,在全球各個地區都簽約有當地最走紅的歌星,把這些元素集中在《mtv》雜誌上,推薦給當地歌迷,讀者群體的定位非常清晰,雜誌銷量很難撲街。
    丁賢繼續說:“原本孟生是打算在北美招募團隊,我卻屬意讓你們出馬,牽頭製作國際版《mtv》,你們願意接下這個重任嗎?”
    丁賢讓這邊團隊赴美,並不是看中他們才華,他們在港經營雜誌的能力再強,對歐美市場卻未必了解。
    丁賢的真正用意是讓香江管理層去北美統籌國際版《mtv》,牽頭招募北美的傳媒人才,未來國際版《mtv》的出版決策掌握在香江這邊,至於雜誌的具體內容,仍舊讓熟悉市場的北美人才去設計。
    香江管理層隻擔任領導,同時享受國際版《mtv》的銷量紅利,即能提高香江團隊的整體收入,又能監管國際期刊的輿論方向。
    自從mtv傳媒集團成立後,管理層一直是兩套班子,一套是孟政鴻帶領的北美團隊,一套是林賜祥帶領的香江團隊,雖然孟政鴻是丁賢親舅舅,但孟政鴻一個人不可能事無巨細把所有要害部門都全權掌握。
    就好比十月份邁克爾.傑克遜發行《顫栗》,孟政鴻要求tv短片,但 mtv董事會裏主管歌星推介的副總裁,頑固拒絕孟政鴻的命令,他認為邁克爾.傑克遜是個黑人,如果播放黑人歌星的時間長過白人歌星,這會損害mtv的名譽,從而導致收視率下降。
    這個副總裁名義上是出於維護公司利益,才違抗孟政鴻的命令,實際上他是出於白人的傲慢,鄙視黑人歌星,甚至是不甩自己的東方老板,他在mtv管理層裏拉幫結派,試圖對抗孟政鴻的權力。
    孟政鴻把這個情況告訴丁賢時,丁賢隻說了一句話:‘立刻炒了他,不管有多少下屬跟著他一起走,統統攆滾蛋,不要擔心他們跳槽後的損失。’
    然後丁賢又問孟政鴻:‘這個副總有種族歧視的傾向,你以前沒有注意過嗎?’
    孟政鴻回答:‘他一直很老實,從來沒有表現過激進態度,等他掌握了核心部門後才突然向我發難,這些混跡大公司職場的鬼老,陰險程度與華爾街的經理人不相上下。’
    這次事件讓丁賢意識到,孟政鴻對北美團隊的掌控力並不牢固,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麵,未來丁賢會抽調香江團隊的華人精英,陸續安插進北美管理層裏。
    有了這次狀況的前車之鑒,國際版《mtv》絕對不能讓北美團隊掌握所有權力,如果孟政鴻再不幸招募一位隱藏的白人種族分子,爬上總編高位,那到時丁賢想給華人歌星要一個國際版封麵,都很難要到手。
    所以讓香江團隊出馬,籌備國際版《mtv》勢在必行。
    丁賢的打算是讓香江團隊抓住要害部門的決策權力,讓北美團隊分析市場、策劃創意、實施具體的文桉創作,兩地精英搭檔合作,也各司其職。
    那麽,香江團隊願意去北美工作嗎?
    丁賢剛剛問完話,今天參會的十餘位高管全部舉起手,爭先表態,他們隨時願意啟動去北美公幹。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傳媒市場,如果能在北美參與創建一份暢銷雜誌,對個人的事業發展肯定大有好處。
    其次港版《mtv》與《萬千星輝》,還有《荷東新聞》,每年都有分紅派發給他們,這是公司的激勵政策,北美市場的激勵肯定更加優厚。
    丁賢見了他們踴躍表現,扭頭吩咐李文庸:“具體派誰去北美,你來做安排,國際版《mtv》的籌備方桉也由你牽頭來做,做好以後去找林經理,他會帶你去北美見孟生,落實最終的出版計劃。”
    李文庸應聲答應。
    他見丁賢吩咐完這件事後,已經沒有其它安排,趁著丁賢還沒有走,他麻利取出一份文件,遞到丁賢麵前。
    笑著說:“丁生,《萬千星輝》創刊已經有兩年半,《mtv》與《荷東新聞》已經發行三四年,期間再沒有創辦過新報刊,我搞了幾份新雜誌的方桉,你要不要看一看?”
    丁賢先接了文件,卻沒有翻動,而是問他:“你給林經理匯報過沒有?”
    李文庸道:“方桉已經呈交上去,林總說要考慮考慮,還說等你回港後,他要請你過目,然後才做最後決定。”
    “既然林經理還沒有批準,那我看一看沒有關係。”
    丁賢是為了維護林賜祥的權威,畢竟日常管理報社與雜誌社的領導是林賜祥,丁賢常年都不插手這裏的公務。
    丁賢先觀看文件的封麵,李文庸提供的方桉共有三個,他並不是要一口氣出版三份刊物,而是想讓老板從中挑選一個。
    第一個方桉是時尚雜誌,定名為《風華》,主題圍繞都市生活展開,題材涉足時裝、餐飲、家裝、設計,也有音樂、美術、閱讀、文藝等各個層麵的話題探討,旨在介紹當代摩登時髦的大都會精彩內容。
    丁賢瀏覽完李文庸的創作方向,問道:“我訂閱有城裏最暢銷的時尚雜誌《號外》,你是不是想抄襲這本期刊?”
    李文庸煞有其事的點點頭:“如果丁生你認為是抄襲,那就是抄,反正都在一座城市生活,大家的審美觀點都差不多。”
    他又說:“但是作為媒體人,觀察社會的角度不同,時尚方向也會不一樣,我們的《風華》定位是青年時尚,讀者群體瞄準20歲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號外》自我標榜是高端讀物,他們瞄準的讀者群是城中精英階層,讀者的年齡層偏大,三五十歲比比皆是,相互間沒有太大競爭與衝突。”
    《號外》是香江最有影響力的時尚雜誌,創辦於1976 年,總編是香江文藝青年陳冠中,他自翊高端,刊物麵向中產階級,內容也確實出彩,發行僅僅兩年,就成功登頂香江月刊銷量的榜首,每期能賣掉四五萬本。
    因為他們在業界名氣很大,本埠明星以登上《號外》封麵為榮,把他們視為香江時尚的代表。
    李文庸一直盯著丁賢表情,渴望丁賢開口拍板,結果丁賢沒有任何表示,隨即又拿起第二份方桉觀看。
    這方桉是一份專業的電影雜誌,李文庸團隊把名字定為《荷東電影》。
    丁賢看了命名,笑著問:“你是在模彷《電影雙周刊》吧?”
    《電影雙周刊》是從1979年開始發行,但在這本雜誌的編輯團隊已經成名好幾年,1975年香江文藝導演唐書璿創辦了城中第一本電影評論雜誌《大特寫》,在業內擁有不俗的知名度,影評也以專業著稱。
    結果辦了幾年後,唐書璿結婚息影,移民去了加拿大,《大特寫》也因此停刊,不過編輯部並沒有解散,總編陳柏生帶領團隊二度創業,於去年創辦了《電影雙周刊》。
    別看《電影雙周刊》創辦時間短,口碑卻比《大特寫》更上一層樓,在業界贏得公正權威的美譽,他們針對電影發表的影評,基本不受電影公司幹擾,如果是好片子,不給錢他們也主動推薦,假如是爛片,即使給了錢他們也不說好話。
    正是憑借他們積攢下來的好口碑,明年年底他們創建第一屆香江電影金像獎時,才能獲得業界認可。
    《電影雙周刊》編輯部就是金像獎的創辦方。
    在香江市場搞電影雜誌,很難超過《電影雙周刊》。
    李文庸策劃的《風華》讓丁賢稍有心動,但《荷東電影》則不行,丁賢在心裏已經否決了這本雜誌。
    看完《荷東電影》的方桉,丁賢說了一句:“我曆年都在反複強調,我們創辦報刊與其它公司不一樣,其它公司是做純粹傳媒,我們是要給華記產品服務,通過報刊的影響力,向讀者宣傳華記產品。”
    李文庸立刻指向第三份文桉:“丁生,這一本《ok》就是專業宣傳我們產品的潮流雜誌,目標讀者群是青少年,主要是麵向學生仔,內容不止包括明星生活,娛樂圈新聞,還有最流行的購物,最個性的打扮,最精彩的校園生活!”
    他講的頭頭是道:“我們華記所製造的產品,曆來以新潮為主調,以流行時尚為標簽,學生仔也是最忠誠的消費者,《ok》雜誌就是服務他們,從校園開始培養他們對華記的熱愛,我覺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