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內憂外患
字數:3465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一大早,夏墨照常起床,在貼身宮女服侍下穿衣洗漱完畢,隨後他推開殿門,長長的吐了一口濁氣,伸了伸懶腰,今天又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一天。
“陛下,今天天色這麽好,您打算去哪兒找找樂子?”身旁的一個胖胖的太監看到皇帝今天似乎心情不錯,就上前湊趣道。
夏墨轉頭看向他,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沒想到趙浩堂堂的一個皇帝,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四處找樂子!心裏無奈的歎了口氣,左右張望,問道“小順子人呢?怎麽今天沒看到他。”
這名太監叫做錢多多,在宮裏資曆很老,平時皇帝稱呼他為錢伴伴。錢多多恭恭敬敬回稟“丁順公公今天很早就回府了,說今天有事兒不回宮,臨走還給了我一張千兩的銀票,看來是發大財了。”
夏墨心裏怒罵一聲,這個死太監把趙浩交給他打理的錢私吞了,看樣子還不少,不發財才怪了。問道“他回府了?”
“陛下您忘了,前段時間您在南大街賜給了他一所宅子。”錢多多回答道。
原來還有這麽回事,隨口笑著說道“朕今天心情不錯,就在宮裏隨便逛逛吧,錢伴伴,你看有沒有什麽有趣的事。”
錢多多聽到後,隻覺得精力充沛,難得丁順不在,今天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現,雖然他資曆老,可是並不得寵。隨後他請皇帝坐上禦用輦車,隨後招呼一聲,“陛下起駕!”,走到最前麵,心裏不停盤算哪兒有樂子。
古代的禦用輦車其實也不是什麽高大上的東西,就是兩個人或者是四個人分前後扛的類似於轎子的東西,相對於轎子來說,要輕便得多,而且沒有棚頂,皇帝在上麵可以隨意的觀賞風景。在皇宮中皇帝出行多半是以這種形式為主。夏墨其實對於後宮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借此機會逛逛。
此時太陽升起,天光大亮,後宮豔陽高照,春光正好,鳥語花香,溫暖的陽光曬得人不願動彈。隨後夏墨看到兩個太監各自端著一個木托帶著一堆奏折朝著宮外走,他心頭一跳,忙道“停下,快去叫那兩人過來見朕。”
錢多多聞言親自跑過去,把兩人帶來,兩位太監還不知皇帝找他們何事,顫顫悠悠的走過來,跪下行禮。
“你們抬起頭來,說你們抬那個奏折去哪裏?”
“回稟陛下,抬去宋王府。”右邊那個太監答道。
宋王藍鐵玉乃是當今丞相,丁順曾經給夏墨說道,趙浩自從當上皇帝親政以來,就對朝廷事務不感興趣,幾乎每天大臣遞上來的奏折就是在皇宮禦書房短暫停留一會兒,然後就被送到宋王府又宋王代為批閱。
夏墨對如今的天下形勢一概不知,有心想看看奏折,但是也不能表現得太急切,心念一轉,說道“今天奏折裏有什麽好玩的事兒?”這樣提問才有那個趙浩昏君的風範。
兩個太監相互對視一眼,太監沒有權力翻看奏折,隨後顫抖著身體說道“回稟陛下,我們沒看。”
錢多多轉頭看了看夏墨的表情,隨後大聲喝道“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看。”
兩個太監再次對視一眼,戰戰兢兢回複道“回稟陛下,我們不識字。”
夏墨嗬嗬一笑,這樣看來就再好不過了,隨後他笑道“無妨,那拿過來,朕今天心情好,要親自批改奏折。”
兩個太監聞言,癱倒在地,心道總算撿回一條命了。隨後便跟在皇帝輦車後,將奏折一份一份的遞給皇帝過目,錢多多走在最前麵,隊伍在皇宮禦道緩緩前行。
夏墨現在的心情很激動,扮演了這麽久的皇帝,自己終於可以開始批閱奏折了,終於可以當一個真正的皇帝了。他順手拿起一份奏折,緩緩打開,裏麵全部都是繁體字,並且書寫格式和二十一世紀有很大差異。但是好在夏墨是一位大學生,對於繁體字他連蒙帶猜也能勉強的閱讀下去。可能剛一開始會有些不習慣,但是一旦習慣了也就好了。
他慢慢看下去,結果越往後看心裏越涼,這裏的奏折有很大的一部分表達了契丹南下騷擾邊境的消息,他隨後又拿起最新的奏折,這才漸漸的明白事情原委。
在當今契丹人強盛,在本朝成立以前就已經存在了,現在大乾北部草原幾乎全部被契丹人完全控製,類似於上一世的宋朝和遼朝的關係,在本朝還沒成立時,中原內戰,契丹人趁此機會驅逐草原曾經的霸主突厥人,稱霸草原,一直持續到現在,如今,契丹人境內騎兵約四五十萬人,對於大乾王朝的威脅絲毫不亞於漢朝之匈奴,唐朝之突厥。
去年秋天,契丹部族中的一個王子,率領三萬騎兵南下騷擾,邊關上的幾位將軍手握重兵,看到來人人數很少,於是就掉以輕心,幾人隨後領兵出關,勝利了好像朝廷邀功。後來三路兵馬互不配合,各自為戰,因為害怕對方獲得先機,於是在行軍途中使絆子,甚至於差點自己人打起來。
後來兵馬深入大漠,由於糧草供給不足,隨即先後撤退,被契丹人發現破綻,各個擊破。後來待殘餘兵馬回城後,這才發現三路兵馬十不存一,就此邊關元氣大傷,幾位大將閉城不出,使得三萬餘契丹騎兵輕易越過山海關襲擊幽州,直入河北內地,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內地駐軍不多且戰鬥力不足,無力反擊,州府大城就堅守不出,任由契丹人屠村屠縣,殺人放火,如若無人之境。
朝廷禁軍空有名頭,河北地區卻是遲遲等不到援軍,直到今年春天這股契丹敵軍攻入山東,朝廷這才感覺到威脅,就此事在朝堂上爭論不休,來回議論了一個多月,議來議去也沒有結果,效率非常低下。
夏墨隨後一本一本看下去,越看心越涼,隨後也慢慢明白這些契丹蠻夷敢於藐視天朝大國的原因。
大乾的曆史很悠久,自太祖高皇帝開國以來,至今已經二百多年了,又到了一個千瘡百孔的亂世,朝政日益,數代下去,積弊重重,而朝中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上位者,都是些庸庸碌碌,屍位素餐之輩,朝廷內外,舉國上下,一片烏煙瘴氣,餓殍千裏,百姓從賊,相聚為盜,民變激化,朝廷平亂大軍疲於奔命,四川一帶又有些不太平。。。
這就是所謂的內憂外患了吧,外有胡人契丹虎視中原,內部則是民變頻頻,叛亂蜂起,如今看來。。。天下行將大亂,山河行將破碎。。。
夏墨不由的想到前世大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隨後心裏自嘲道難道我的宿命就是皇宮南麵的那顆歪脖子樹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