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朝
字數:3810 加入書籤
夏墨和畫妍就這樣抱了好半天,隨後夏墨親親拍打她的腦袋,示意自己該起床了。畫妍感受到剛才皇帝的變化,隨後臉色紅紅的看向皇帝,嬌聲道“陛下,要不要奴婢,不不不,不對,要不要臣妾侍寢?”
夏墨一抬手,給了她一個爆栗,笑罵道“小丫頭一天天的都在想些什麽亂七八糟的,大清早的就想侍寢?還真是不害臊,快扶朕起床來。”夏墨其實心裏的真實想法是,自己第一次一定要和皇後一起,那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了。
“喔,臣妾知錯了。”畫妍撇了撇嘴,隨後吩咐其餘幾人進屋。
畫妍還是像平時一樣,和剩下的幾位貼身宮女一起服侍皇帝洗漱,琴瑟笑道“娘娘,您如今身份不同了,您是主子,這些粗活就交給姐妹幾個來幹吧。”
她轉念一想,好像也是這個道理,隨後笑嘻嘻的站到一旁,默默注視著其餘三人忙碌。這才短短一夜,從前一起的四個姐妹如今已經劃分主仆,自此以後不論是身份還是地位亦或許是其他的條件,天差地別,三女羨慕的發狂,可是也毫無辦法。
夏墨打了一個哈欠,漫不經心的問道“這段時間朕不上朝,朝會還照常嗎?”
“陛下,這段時間朝會照常開的。”四女嘰嘰喳喳答道。琴瑟插話道“陛下,如今朝堂上亂哄哄的,奴婢聽說丞相和兵部尚書大人好像因為一個什麽事情吵得不可開交,聽值守太監說好像眾人到了午時才陸續離開的。”
“哦,那你知道是什麽事情嗎?”
“陛下,我知道我知道。”棋嫣接話道“陛下,軍國大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好像和契丹有關。”
夏墨心裏一驚,暗道不好,隨後說道“馬上去通知司禮監,就說朕要上朝。”
“陛下,現在?”
“嗯,沒錯,朕身體康健,是時候好好去管理管理朝政了。”夏墨大聲說道,其實他心裏也沒底,希望這個局麵自己收拾還來得及。
四女歡呼一聲,畫妍快步跑去前殿,隨後派人去通知司禮監準備相關事宜。
周圍的太監宮女聞言,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在以前皇帝在外麵玩樂被太後訓斥時,也會收拾收拾自己,發誓自己一定要勵精圖治,中興本朝雲雲,但是幾天之後,皇帝新鮮勁一過,隨後就到處找樂子去了。
現在皇帝病剛好,確實也是新氣象,理應振作一番才是,至於這次皇帝要去上朝多久,這個就不知道了,這麽多年了,眾人也習慣了,基本上不報有任何幻想,用現在的一個流行詞來講,叫做“三分鍾熱度”
夏墨一身盛裝,神采飛揚,容光煥發,畫妍看著皇帝,滿臉癡迷。
夏墨此刻也顧不得吃早飯了,從桌上拿起幾塊糕點,待會兒在路上可以填填肚子。走過前殿時,夏墨瞟見那中年太監,忽然想到什麽,對著他說道“你去把牌子拿來,朕現在就翻,立刻,馬上。”
太監離開片刻,回來時手上端著一個木托,此時黃綢上還是隻有皇後藍冰兒的玉牌孤零零的放在上麵,畫妍雖然剛剛晉升為妃,但是此時太後還沒有冊封,因此她的玉牌還沒有放到上麵。
夏墨隨手拿起皇後的玉牌,在太監眼前晃了晃,太監忙不迭的點頭,表示自己明白。隨後說道“明白明白,奴才明白,這就拿去中宮。”
夏墨神秘兮兮的說道“還有一件事,你過來我給你交代。”
太監急忙上前,附耳傾聽。
“你替我給皇後帶個話,讓她今天晚上準備好,朕今晚親自去,哈哈。”隨後夏墨自顧自的離開了。
夏墨直到現在終於可以做一個真正的皇帝了,這才是他想要的。
朝堂上文武百官正在各自爭執時,司禮太監手持拂塵,緩步走到龍椅旁,扯開嗓門大聲喊道“陛下駕到~~~”
群臣一愣,隨後停止爭吵,慌忙的找到自己位置站好,分成兩列站定。
兩名執扇的宮女來到龍椅後,斜扇交錯,佇立不語。
清樂奏響,夏墨整理龍袍,從殿側緩步走到龍椅前,他此刻也感受到了金鑾殿的莊嚴和肅穆,行事小心,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跪!”司禮太監喊道。
眾臣俯身下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山呼萬歲,聲震寰宇。
夏墨緩緩坐下,悠悠說道“眾卿家平身”他現在坐在朝堂的最高處,在此處往下看去,堂下所有人都匍匐在他的腳下,君臨天下之感油然而生。
“謝陛下。”群臣起身站好。
“有事啟奏,無本退朝。”司禮太監照例喊道,其實如今時辰已過,皇帝可以來也可以不來。
夏墨大聲道“朕剛進殿時,聽到眾位愛卿爭論的好熱鬧,不知這所謂何事啊?”
眾人沉默了一下,隨後站在左首最前排的丞相大步出列,朝皇帝下拜,說道“啟奏陛下,吾等是在議論派兵迎擊契丹韃子一事。”他是皇後親生父親,看起來不過是四十來歲,麵容儒雅,書卷氣十足。
夏墨正欲出言,右首最前排的兵部尚書緊接著走到正中,微微下拜,朗聲說道“啟稟陛下,我等在議論與北國契丹人議和一事。”說法和丞相完全相反,絲毫在皇帝麵前不留情麵。兵部尚書此刻身披鎧甲,年歲大約四十來歲,眼神犀利,威武不凡。
夏墨之前聽聞最近朝堂這兩派相互內鬥,二者相互對立,相互傾軋,從朝堂內,到地方衙門,幾乎大乾各地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局麵和明末何其相似。
夏墨聽聞,心裏有了盤算,原來是朝中兩位大臣一個主戰,一個主和,有意思的是,作為文臣之首的丞相主戰,作為軍隊總指揮的尚書大人主和,完全和以前反過來了,隨後說道“二位愛卿慢慢道來。”
丞相道“陛下,契丹人欺我太甚,如今契丹人騎兵殺入我大乾腹地,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其罪罄竹難書,遭難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這一隻騎兵孤軍深入,如果我軍可以及時調兵前往,那麽就可以將這一隻敢於觸犯大乾天威的敵軍一舉殲滅,本來計劃微臣已經擬訂完畢,可是兵部尚書故意拖延,推三阻四,拒不發兵~~~”
“嗬嗬,誰故意拖延,拒不發兵?”兵部尚書開口打斷,隨後說道“如今天下民變四起,我軍絕大部分需要調往地方平定叛亂,根本就無暇顧及。京師雖然有幾十萬軍隊,但是大多數是些老弱殘軍,契丹人雖然人少,但是個個精銳,如果與之交戰,無必勝把握。京師乃我朝根本,如若京師有失,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因此,與之交戰為下下策,契丹韃子乃蘚瘀之患,而江南民變乃我朝心腹大患,契丹使者此刻就在殿外,與其議和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