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賑災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A+A-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朝堂上群臣山呼萬歲。

    “平身!”

    “謝陛下!”文武百官聞言起身,各自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司禮太監高聲喊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群臣相互觀望,無一人出來啟奏。

    夏墨說道“眾位愛卿,你們別一聲不吭,朕說過了,凡是值得一提的事情,都可以拿到朝堂上眾人一起商議。”他在向下看的過程中發現丞相看自己的眼神不太對勁,似乎有懷疑,還夾雜了部分審視的感覺,這讓他心裏很不是滋味,即使如此,他麵上還是和之前一樣不動聲色。

    戶部左侍郎唐儀出列,緩步走到大殿中央站定,雙手交叉,遙遙的朝著皇帝行了一禮,說道“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何事?”夏墨問道,他聽之前丁順講過,此人乃是科舉出身,以寒門的家庭條件高中進士,而且還可以在這世家掌控的朝堂上站穩腳跟,很不容易。根據丁順介紹,此人是朝廷上少有的明白人,可堪大用。

    戶部左侍郎恭聲道“啟稟陛下,山東大旱,朝廷遲遲沒有向災區派出錢糧,如果任由此事發展,那麽饑民就會相聚作亂,對朝廷在山東的統治構成威脅,後果則不堪設想,到時候隻怕山東會變成另一個四川,如果針刀那時,朝廷將在難以收拾局麵。微臣鬥膽,敢問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夏墨聞言心裏惱怒,問道“你們戶部為什麽不向山東災區發放錢糧?”

    這時從文官隊伍裏緩慢走出一個胖胖的大臣,此人乃是戶部侍郎鄭洲,是唐儀的頂頭上司,隻見他邁著官步走向大殿中心,朝皇帝一拱手,說道“回稟陛下,戶部沒有多餘的存銀,國庫空虛,朝廷無力賑災。”他乃是滎陽鄭氏一族的族長,滎陽鄭氏起源於隋唐時期,延續至今已經四百餘年了,是當地首屈一指的豪門大族,勢力根深蒂固,對於朝堂的影響力僅次於四大王族。

    夏墨此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隻是氣得咬牙切齒,戶部尚書一句沒錢,然後就不管了,對此造成的後果和影響通通不聞不問,這就是在把國家大事當成兒戲。他心道“嗬嗬,國庫空虛,虧你想得出來,朕估計你們家裏可沒少拿朝廷的好處,恐怕早就富可敵國了吧。”心裏這樣想,但是這話不能說出來。看到唐儀似乎有話想說,但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深深吸了口氣,用比較平和的語氣說道“唐愛卿有話請講,不必顧忌。”

    唐儀猶豫片刻,開口道“啟稟陛下,如今國庫空虛,朝廷年年入不敷出,國事艱難,因此微臣建議削減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充盈國庫~~~”

    話音落下,群臣一片議論之聲,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麽真才實學,但是對於朝堂內鬥,排除異己他們可是很擅長的,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唐儀接下來不管說是削減什麽開支,如果觸碰到了這些人的利益,那麽就必定會有官員出來彈劾他。

    夏墨將這一切看在眼裏,頓時覺得有一種無力感,眼下群臣個個都是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要想製住他們談何容易啊。自己上一次朝就要生一次悶氣,估計再這樣下去,自己可能會被活活氣死。緩緩說道“愛卿繼續吧。”

    “陛下,微臣是這樣想的,陛下的陵寢建造每年耗資巨大,因此~~~”唐儀一頓,悄悄抬起頭看了看皇帝臉色,見到皇帝沒有任何不滿之色,狠下心,繼續補充道“微臣建議不如~~~不如~~~暫停一下,等到朝廷度過了這段艱難時期在繼續。”

    夏墨一聽,頓時大喜,自己來到這裏日子尚短,沒想到朝廷還有這樣的一項大型工程。他來自二十一世紀,想不明白為什麽趙浩才二十不到就著急的給自己修建陵寢,這其實也不怪他,在中國古代,很多皇帝在登基之初就開始修建陵寢,比較著名的秦始皇陵就修建了很多年,其中花費更是天文數字。夏墨對於這種死後的殊榮沒有什麽興趣,他認為這種東西勞民傷財,對國家百害而無一利,早停早好吧。於是他裝作不情願的模樣,說道“這樣~~~朕年歲尚輕,陵寢之事倒是不著急~~~既然唐愛卿剛才提到朝廷艱難,那就準唐愛卿所奏吧。”

    “多謝陛下,陛下英明!”唐儀大喜過望,沒想到皇帝這麽好說話,隨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皇帝大呼萬歲。其實唐儀心裏也吃不準皇帝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上次上朝皇帝表現出的英明和果決,已經初具人主氣象,這才壯著膽子提議,當然,這話要是放在以前,自己是絕對不會說出口的。

    “陛下如今以江山社稷為重,實乃我朝之福啊!”唐儀感慨道。他如今對皇帝漸漸有了信心,於是乎又壯起膽子,說道“微臣在鬥膽提一個建議,既然陛下如今已同意暫停陵寢修建,那不如順勢就將江都那邊行宮的工程也停一下,這樣下來,據微臣盤算,如果將兩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停下,那麽山東那邊的錢糧就可以立刻拿出~~~”

    夏墨此刻已經無語了,趙浩這個小子喜歡偷偷溜出宮“微服私訪”也就罷了,為什麽會想到在江都修建一個行宮,這也太敗家了吧,更何況那邊的行宮還沒有修好,自己就死了,何必呢。他隨後不耐煩道“行行行,朕都聽你的,行宮停建,陵寢朕也不修了。”說到這裏,腦海中靈機一動,補充道“朕如今病好了,在這皇宮本就舒服,又何必到處巡遊呢?”

    群臣恍然,看來皇帝病好了之後給他帶來的改變還是挺大的。

    夏墨繼續道“既然唐愛卿對於此事如此關心,不如這樣吧,朕就將此事交給愛卿負責,你記住,莫要讓山東那邊的老百姓不再受饑寒交迫之苦,如果那邊還繼續發生民變,朕到時候就要向你問罪了。”

    “諾,微臣領旨謝恩。”唐儀大喜道。

    這賑災可是一個好差事,如果操作得當,還可以撈到不少的好處,至於老百姓的死活?嗬嗬,不好意思,這個天下是趙家的,這個問題趙氏皇族自己操心去吧。本來還有幾位大臣想來接受這份差事,看到皇帝已經打定主意,隻能作罷。

    夏墨道“還有哪位愛卿有本要奏?”

    等了片刻後,見無人說話,繼續道“既然如此,那麽有事將奏折送到宮裏,就這樣吧,退朝。”言畢站起,從一側走出金鑾殿。

    群臣行禮相送,唐儀內心很激動,但是臉上表情還是和往常一樣,心裏暗自盤算皇帝好不容易才發生了轉變,自己一定要將他引入正道,不能帶偏了,否則江山社稷就危險了。

    夏墨離開金鑾殿,突然停下腳步,看向司禮太監,問道“大伴,你剛才有沒有注意到丞相有些奇怪?”

    司禮太監愣了愣,回道“回稟陛下,奴才估計是丞相大人心虛?”

    “心虛?何出此言?”

    司禮太監笑道“陛下您可別忘了,朝廷對於深入的契丹騎兵遲遲沒有動手,而此事主要是由丞相大人負責的,如今朝廷無將可派,他身為百官之首,難免心虛。”

    夏墨一甩袖子,哼了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