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海上被俘

字數:4033   加入書籤

A+A-




    

    許林來到了奄美島。

    許林不但凶殘成性,也是一個好色成性的家夥。

    這次他順便來提親了,他垂涎少歸燕已久了,盡管他知道少歸燕有個招贅的夫君,但絲毫不影響他的內心蠢動,他常以“曹操”自居,來定義他是一代梟雄。

    許林的女人很多,但都是搶來的,老百姓都罵他是殺千刀的。

    這一次他要走一個正常的求親流程,以彰顯他也是一個文明人。

    他和秦邦說,倭人常和我貿易,也敬我三分,你要是讓少歸燕做我小老婆了,他們也就不敢來騷擾你們了。

    海盜的腦回路就是這麽簡單粗暴。

    秦邦氣的夠嗆,這都不背人了?明目張膽地要搶我的女人?

    搶我的女人也就算了,還正室都混不上,還隻能混上一個小老婆的名分?

    何況許林長的滿臉橫肉,實在是看不下去第二眼,要是讓少歸燕跟了他,可算是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但是秦邦又不能立刻拒絕他,還指望他的大船去大明呢。

    “這次回了大明,我和你再商議此事吧,”秦邦淡然地說道。

    “好,好,秦兄大度,好事就要多磨嘛!”許林笑的滿臉都是褶子,溝壑縱橫、滿麵油光。

    秦邦向島主和少歸燕交代了回大明之事,隻求回歸大明獲得庇佑,讓他們不必擔心。

    自己帶個會武功的隨從,想必許林也不會怎麽樣,隻要到了大明,就和府衙商議奄美島島民回歸的事情。

    即使不讓我們回歸,至少得給一個冊封吧,東瀛島倭奴對琉球島有所忌憚,那是因為琉球王是大明冊封的。

    秦邦帶著隨從子博彥上了許林的船。

    返回的三艘船裝了一些珊瑚、硨磲(hequ)、瑪瑙、香料一些物件。

    三艘船上都是男人,黝黑紅亮的男人,飽經風霜。

    那些男人時不時盯著秦邦看,畢竟在海上還很少看見白白淨淨的男人。

    一群久在海上飄蕩的男人們,看見白淨的男人,眼睛裏也會散著的光芒。

    許林嗬斥手下,升帆,轉櫓,全速前進,眼睛老實點,不要亂瞧。

    許林在船上一直吹牛,說他有東瀛婆娘,雞籠山婆娘,還有爪哇婆娘,他的婆娘遍布海上,要是少歸燕肯答應他,他就讓少歸燕做正宮娘娘,將來享不盡的福,比跟著你後麵強多了。

    秦邦問“那她們要是不答應怎麽辦”?

    “依法嚴懲!”許林回答的幹脆利落。

    在海上行了十日,早晨霧茫茫,真是天地混沌,萬物鴻蒙。

    等霧氣散去,十幾艘戰船將他們團團圍住。

    “明軍來了,明軍來了,”許林的手下亂成一團,喊了起來。

    “慌什麽慌,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許林罵罵咧咧道,我們做海盜的向來就是欺軟怕硬,要講究靈活應對,就是被人弄死了,也不能丟了海盜的氣節,莫要慌張。

    “我們投降吧,”秦邦回過頭來,冷靜地對許林說。

    “傻叉,小白臉,窩囊廢,投降隻有死路一條!”

    一排火銃響起,打的船舷硝煙四起,明軍的船靠近了許林的兩隻船,紛紛登上船去,砍瓜切菜般將一幹人等殺入到海裏。

    殿後的許林那隻船,趕忙調轉船頭,往回跑去。

    “跳海吧”,秦邦和子博彥說。

    “不能跟這家夥走,這家夥不是好人啊!”

    說跳就跳,兩人縱身躍入海中。

    從小在島上長大的,會遊泳,在海裏死不了。

    “可惜了,可惜了,還指望和他老婆結婚的時候,讓他做個見證人呢!”,許林邊逃跑邊回頭看跳入海中的秦邦,一陣陣的惋惜。

    許林跑了。

    明軍將船隻圍成一團。

    秦邦和子博彥被圍在了海中間。

    “我們不是海盜,也不是倭人,也沒有武器,讓我們上船和你講。”

    一個明軍將領示意手下放下火銃,讓秦邦兩人靠近船來。

    真是狼狽,剛出海,就弄得形象盡毀,好歹自己也是奄美島的姑爺。

    明軍將領等他們兩人上了船,問道“為何不和許林一起逃掉?”

    “和他不是一路人,”秦邦一本正經地說道。

    “請問將軍怎麽稱呼?”

    “浙江海防衛所指揮使盧子鳴,”明軍將領說道。

    “你看來也並不是歹毒之人,為何和殺人放火、作惡多端的許林在一起?”

    “我們是流落海島的華夏子民,此番隻是借許林的船一用,隻是希望回到故土。”

    “所謂的華夏子民多了去了,盤踞在各個海島上的匪寇,哪個不是自稱華夏子民,”盧子鳴似乎不認同秦邦的解釋。

    秦邦想想也對,自己說的確實有點立不住腳。

    若論華夏淵源,據說倭人還是徐福帶去的後代呢,如今卻大明沿海燒殺搶掠。

    “那煩請盧大人給我們帶回大明,我自會仔細地把來龍去脈說個清楚。”

    “把你們兩人帶回去有什麽用?如果你們沒有作惡,就請自行返回,如果已經作惡,現在就會成為我的刀下之鬼”。盧子鳴對秦邦不屑一顧。

    “盧大人,你可知曉,我島上有十萬華夏子民,三萬可用之兵,島嶼在琉球島和東瀛島之間,若是朝廷允許我們歸順,日後我們可以在海上攔住倭寇,減少朝廷的海防壓力。”

    盧子鳴想想,這小子說的似乎也有道理。

    “姑且信你一回!”

    起船,折返。

    一行船隊返向舟山雙嶼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