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意義不在於目的,而…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這座小城放在靈界去看的話,根本就找不到它有任何讓人停留駐足的亮點。破舊的城牆經過風吹日曬的演變,已經沒了先前那種威嚴,看上去很像掉了牙、白了頭的老頭坐在自家的院門前曬著太陽那般悠然自得。
事實上,情況也很可能真的是這樣。因為若是從防禦的角度去看的話,它早就失去了自身的作用,而且它的城牆很低矮,簡直就像是誰家的籬笆似的脆弱而低矮。這裏背依靠著一座青山,青山並不是連綿的山脈,而是一座獨立的青山。
從遠處駐足觀望這座青山,目測應該能達到上千丈的距離。當地城中的人都喊這座青山叫做娘娘山,因為在山頂有座香火很旺盛的寺廟,名叫娘娘廟,娘娘廟中供奉著一個不知名的女子像。
按照小城所記載的城誌來看的話,這供奉的女子像很有可能是幾百年前的一名妖族女修。後來,當小城百姓遭受到山腳下那條巨湖中妖獸侵擾時,是它現身拯救整座小城的百姓。出於感恩的信念,於是等到這場災難過去以後,小城中的百姓就在山頂上修建這座娘娘廟。
從山腳通向山頂的娘娘廟有兩條路,一條是水路,一條是蜿蜒爬行的山路。山腳下的那片巨湖麵積相當巨大,當年據傳說就是這裏出沒的妖獸侵擾全城百姓的性命。現在湖麵風平浪靜,有專門的擺渡人等待著從水路走的百姓,並收取廉價費用度日。另外一條山路則是繞著巨湖蜿蜒爬行的山路,一塊一塊的青石板組成一條高大數千台階的山路。
這兩條路相比來說,走水路可能更會節省些時間和精力抵達到山頂的娘娘廟,一般都是城中年輕的人會選擇乘坐這種快捷便利的工具,抵達到山頂的娘娘廟,感受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可是對於城中大部分人來說,都會選擇獨自攀登數千層青石板台階而抵達娘娘廟,這倒不是那些人嫌棄乘船的收費高昂,相反臉頰的很,即使一個不太富裕的家,也都能夠負擔的起。
大部分城中的人可能出於虔誠的心或者內心堅定的信仰而去選擇這種古老的登山方式,一步一台階的攀登著,山道兩旁長滿青翠欲滴的樹木,遮擋住了山道的暑熱,帶了一絲清涼的風。
……
葉瑞在小城中心的位置長期租下一座小的院落,三間房,麵北朝街。雖然不是很寬敞,可是已經足夠了。白天的時候葉瑞就出門去觀摩城中百姓的生活方式和說話方式,他覺得這樣非常有意思。
每個人的行走方式、語氣神態、做事態度都不相同,這從某個方麵來說,就代表著他們每個人都是擁有屬於自己運行世界的一套法則的。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整個靈界所隱性形成的融於他們血液中的大規則,他們都是能夠接受並按照其標準來生活的。可是在這種大框架之下,又自行演化出一個個小的世界,屬於每個人的小的世界。
這種新的體驗和感受給予葉瑞很大的震撼,他開始慢慢的學著去接受自己生命中那些不能融合進自己世界的規則,正如同這裏的人接受大規則下的小變化。
小城是很具有包容性的,它並不會排斥任何外來的人在這裏生活。同樣,它也不會排斥擁有其他理念的生活方式。這並不是修真界那種淡漠不關心的架勢,而是真正的接受,接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接受生活中的不平等和渺小。
或許從某個方麵來說,是那條長長的山路磨礪和消磨他們的棱角,使得他們臉上散發的光更接近神性。這裏的百姓大都相處的比較融洽,當然也會為了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可是,轉眼間就能看到他們相互攙扶的爬上這條山道,相互支持和鼓勵著共同抵達山頂。
娘娘廟已經存在數百的時間,在這數百年的時間中修葺過幾十次。而隨著時間緩慢的推移,從最初虔誠而豪奢的修葺到現在的簡單修葺,這中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形式上來看。可是轉念從根本上去思考的話,這種虔誠似乎變得更加堅定和珍貴。
因為小城百姓已經由最初的那種形式中解脫出來,而真正的精神內核已經融合到他們的血液中。所以盡管娘娘廟越來越殘破不堪,可是城中百姓臉上、眼中的光卻越來越明亮。葉瑞想要探索這種內在變化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這樣的話很可能就能夠解釋靈界修真很多難以解釋和理解的東西、規則……
在這裏住的時間久了,葉瑞就發覺這裏的百姓都幾乎都隔三差五的成群或者單個選擇清晨或者黃昏去攀登那條蜿蜒仿佛直入雲霄的高聳山道。這似乎對於他們來說具有某種特殊的含義。
在最開始的時候,葉瑞也會跟著那三五成群的中年人於清晨攀登那條山道。以前在聖浪草原以及其他地方,他見識過太多有名的神山、聖山之類的,當時他的眼中根本就沒有也容不得像這種寂寂無名的小青山。他覺得這些隻不過是點綴而已,並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也無需多加關注。
可是現在他以凡人之軀感受人世間的最低微的事物時,他卻從裏麵發現了忽略而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普通的事物背後所隱藏著那些不普通的閃光點。葉瑞從出生以後,就是含著金鑰匙,他的修行天才,斬妖除魔的特殊童年經曆,都使得他缺失掉這點童年的感受。
對於生活,尤其是對於普通人的生活感受使得葉瑞開始反思自己過往所堅持和信仰的東西是否都是有意義的。忽然間,他感覺到仿佛是觸碰到某種桎梏的存在。
“意義,事情的意義。可是,假若世界上沒有那麽多有意義的事情呢?”葉瑞站在半山腰的青石板上,從他身旁依次過去一群群的百姓,他們當中有的頭發花白,有的隻有十幾歲模樣的稚童。他們似乎有的已經明白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們登山隻是為了有趣。而那十幾歲的孩童不明白事情的意義,而隻覺得有趣。
葉瑞頭腦中開始閃過從他出生到現在所有的事情,他開始反思自己所創造的世界是否缺乏相應的溫度和有趣,是否過於冰冷而理智。這是另外一種理智的體現,是一種他為了達到理智並和理智完全劃清關係的反向理智。
這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圓圈,隻不過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而去,但它們最終還是會匯聚到終點的。所以說,葉瑞並沒有真正在那個世界清除和引導正確的觀念,經過幾百年的時間發展,曆史總歸會回到當初他終結的那個起點。
可是,在這裏,葉瑞觀察到另外一種新的感受。那就是小城的百姓或許以登上山頂,拜請娘娘廟為目的,也就是意義。可是他們並不太關心這意義,而是在關心他們在追求意義的途中的所感所悟,這就是葉瑞之前最大的錯處。
在想明白的這一刻,葉瑞豁然開朗。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