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三更】428
字數:5605 加入書籤
李顯聽了之後微微一愣“這……阿娘,&bsp&bsp她們年紀還小……”
武曌淡淡說道“年紀還小你不就已經考慮她們的婚事了嗎?怎麽,朕這個做祖母的做不了主?”
實際上,祖母還真是做不了主。
兒女是屬於父母的,&bsp&bsp如果父母不同意的話,就算是爺爺奶奶定下的婚事也沒用。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sp&bsp這八個字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然而問題在於武曌不是普通的祖母,&bsp&bsp李顯也不是普通的父親。
他有心讓長寧郡主和安樂公主跟交州那邊聯姻,此時被母親截胡心裏必然是有些不願意的,然而他不敢說。
他擔心若是反抗,&bsp&bsp恐怕會再一次被流放。
是以他最後也隻能勉強笑道“不知阿娘給她們選的是什麽樣的青年才俊?長寧是嫡長女,&bsp&bsp裹兒又是兒臣的幼女,她們的婚事……”
武曌說道“放心,朕不會虧待自己的孫女,必然是有爵之家。”
李顯一聽就知道跟那兩位無關了,&bsp&bsp心中有些憋氣。
隻要不是他們,&bsp&bsp就都是虧待!
上哪兒再去找這樣的青年才俊?他看重的也不僅僅是這兩個人的爵位,而是他們的能力。
其他那些紈絝子弟就算身上有爵位又怎麽樣?沒本事啊,萬一嫁過去給女兒氣受怎麽辦?
這兩個人有本事又聰明,多合適!
李顯不明白為什麽他的母親會不同意這樁婚事,&bsp&bsp他忍不住看了一眼李旦。
如今他是英王,李旦還是皇嗣,雖然兩個人都不是太子,但如果真要說的話,&bsp&bsp皇嗣的地位還是在英王之上的。
難道……母親想讓這兩位跟皇嗣家裏的女兒聯姻?
李顯心頭有了不太好的預感,&bsp&bsp一時之間有些焦慮,&bsp&bsp若是李旦的女兒嫁給了陵定侯或者雲鶴伯之間任何一個,&bsp&bsp那太子非他莫屬了啊!
想到這裏他有些不安,&bsp&bsp思前想後準備回頭去問問李旦。
而當李旦聽到李顯的這個問題的時候,簡直是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他的兄長。
李旦開始思考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對李顯到底造成了什麽樣的影響,這麽明顯的事情他都看不出來。
李旦無奈隻好拽著他到了東宮,然後說道“陵定侯與雲鶴伯的婚事你就不要操心了,他們不可能姻結帝室的。”
李顯有一瞬間的怔忪甚至還問了一句“那武家……”
“武家也不可能,不僅是我們,你看各大世家動了嗎?駱無咎又不是第一次來洛陽,當初你還沒回來的時候他在洛陽已經聲名鵲起,難道世家就沒看出他的潛力嗎?”
李顯這個時候隱約明白了一點,之前他一門心思的想要通過聯姻來增加自己爭奪太子之位的籌碼,適齡的兒女都已經定了出去,大部分都是與世家聯姻。
世家最是聰明,現在英王還看不出有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他們已經開始進行投資。
駱時行跟程敬微那可是實打實的世襲爵位,哪怕降等嫁了過去也是現成的侯夫人、伯夫人,就算是李顯的長子如今也不過是英王世子,將來英王之位他能不能繼承還兩說。
這樣看來世家的確安靜的奇怪。
李顯皺眉“這……難道是阿娘的意思?”
李旦微微鬆了口氣,他的兄長還沒蠢到無可救藥,否則他真的需要思考一下能不能跟他哥也劃清界限了。
李旦點頭說道“駱無咎……怕是要走孤臣路線。”
李顯下意識說道“他身邊不是有很多人,雲鶴伯在他麾下,還有一些……”
李旦嘴角一抽打斷了他“那都是下屬,孤臣也不是隻能一個人啊。”
所謂的孤臣隻是不結黨,不過駱時行現在的狀態……不結黨勝似結黨,他跟真正的孤臣還不同,人家當孤臣幾乎是自絕於朝堂,什麽得罪人的事情都幹。
駱時行的孤臣……除了他看不上眼的,他跟誰都關係好!
一時之間李旦也有些茫然,不知道這到底算哪門子孤臣,最後也隻能簡單粗暴總結道“反正他們倆你是別惦記了,而且……據傳言,陵定侯跟雲鶴伯本來就是一對。”
當然其實這也不算傳言,是心照不宣的事實,你非要跟人家結親,這不就是把人家給拆開了嘛,駱時行沒把你轟出來就不錯了。
李顯微微一愣,許多之前他不太明白的事情總算是有了答案,不過他也沒表現出特別意外的樣子,實際上越是地位高的人其生活混亂程度越是厲害,一般百姓估計想都不敢想。
回過神來,李顯忽然感慨了一句“這樣也好。”
李旦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這算是自我安慰嗎?我得不到別人也得不到?
在李顯而言,駱時行跟程敬微兩個人誰都不幫也挺好的。
李旦當成沒聽到,反正如果李顯願意當這個太子他還挺高興的,至少自己不用每天提心吊膽。
而就在他們兩個八卦駱時行跟程敬微的感情問題的時候,那邊武三思終於按捺不住開始為自己造勢,命令鳳閣舍人張嘉福唆使洛陽人王慶之率數百人上表,請求立武三思為太子。
一開始武曌並沒有表態,朝堂之上人心浮動,有些摸不清女皇的脈搏,主要是王慶之提出來的理由好像還有那麽一點道理,他說“神不欲歆類,氏不祀非族。”
意思就是皇帝姓武啊,當然要立武氏子為太子,怎麽能立李氏子呢?
宰相岑長倩被氣得夠嗆,眼見女皇沒有表態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然而女皇還是不溫不火地一句“知道了。”
就把岑長倩打發了。
等散了朝之後,狄仁傑身邊就圍了一堆人,岑長倩十分著急說道“陛下這是……”
狄仁傑豎起手掌打斷了他的話,認真思索半晌之後才說道“陛下最近……或許是沒有精力想這些,由交州運過來的軍火正在一點點運往玉門關,接下來頭等大事是西征而不是太子,還是先莫要著急吧。”
狄仁傑說的聽上去很有道理,然而大家不信,主要是這一場戰爭已經準備了快兩年了,軍火物資都已經準備到位就看定什麽時間出征。
接下來這些瑣碎事情根本不需要女皇陛下親自去處理,怎麽可能沒心力去處理這些事情?
不過狄仁傑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再等等。
他看上去很穩當,所有人都知道狄仁傑其實忠於李氏,所以他不著急大概率這件事情不能成。
隻是隨著時間流逝,過去五天了女皇都還沒有表態,王慶之已經發展到了以死泣請。
於是駱時行一天之內收到了四封信,分別是太平公主、李旦、李顯和武承嗣四個人的。
他們四個說得事情都是一樣的,到了這個時候,就連李旦都有些坐不住了。
他的確不太想當皇嗣,但問題是不能給武三思啊,真的讓武三思當太子,他們兄妹能活下來的大概也就隻有太平公主。
然而太平公主也不想讓武三思當,她跟武三思的關係不太好,如果非要武家人來,還不如讓武承嗣上位呢。
至少最近這段日子武承嗣是真的一直在兢兢業業的做事情,都沒鬥雞遛狗四處玩耍了。
駱時行麵前擺著四封信貓臉懵逼“他們來問我做什麽?我又不能決定太子之位的人選,王慶之既然以死泣請就讓他真死一個啊,別光說。”
他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心裏也有些感慨,曆史上張嘉福、王慶之這些人都是武承嗣的手下,他們也是請立武承嗣為太子,結果現在全都跑到武三思那裏去了,思來想去也隻能說明這些人就喜歡搞這些旁門左道。
感慨歸感慨,駱時行是不打算管的,反正曆史上狄仁傑一個人都能讓女皇陛下改變主意,之前他也鋪墊了半天,總不能他們兩個加起來都不夠格吧?
更何況真要是立武家人為太子的話也沒有武三思什麽事情啊,西征這件事情武承嗣作為兵部尚書也是有功勞的,怎麽都比他強。
估計武三思也是發現敵我強弱對比太厲害,生怕西征結束之後武承嗣聲望更上一層,所以才這麽著急請立太子。
駱時行說完就把信放到了一邊,準備過一段日子再回信,他現在正數著日子盼著程敬微回來呢。
自從開始建軍火工廠,程敬微就帶著一部分玄衣軍駐紮到了深山裏,為的就是確保沒有任何紕漏,一個月能回來一次都是好的。
如今工廠建完了,軍火也一批一批地運送出去,整個軍火工廠已經開始進入了常規運轉,他也該回來了,駱時行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發現這一次程敬微竟然三個月沒回來了。
他哪兒有功夫關心太子是誰啊。
結果程敬微還沒盼回來,他就又收到了一封八百裏加急,這一次是李旦咬牙動用皇嗣特權給他寫的信,信上隻有一句話武三思指使酷吏索元禮誣告宰相狄仁傑、岑長倩及司禮卿兼判納言事歐陽通等數十人謀反!
駱時行淦!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