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非親生,勝親生

字數:5089   加入書籤

A+A-




    

    曹細妹的老爸老媽和二叔二嬸三叔三嬸,在內屋裏圍繞著這場白喜事的龐大開銷如何分配,而發生激烈辯論時~

    楊峰一個人在堂屋裏玩手機。

    他隻是一個‘孫女婿’。

    而且,還是個準‘孫女婿’。

    作為一個外人,自然不好參與曹細妹家裏的這種家務事。

    但楊峰感到很好奇曹細妹的二叔和三叔怎麽會對自己的老母親如此不孝?

    難道是曹細妹的爺爺奶奶在生的時候很偏心?

    或者是有別的原因?

    要知道,在農村,做父母的在子女麵前偏心,這種現象不少見。

    但問題是,人家偏心,基本上都是偏心在最小的兒子身上。

    再怎麽濟,也不會偏心到大兒子身上啊。

    在湘西一帶的農村中,有這麽一句老古話;爺爺奶奶疼長孫,父親母親疼幺崽。

    意思就是;做爺爺奶奶的,通常疼愛最大的那個孫子,要多一點。

    而做父母的,通常疼愛最小的那個子女,要多一點。

    這是因為,按照湘西農村的風俗,爺爺奶奶在百年之後,端遺像、握孝棒的是長孫。

    而父母更疼愛最小的子女,就更好解釋了。

    因為最小的一個子女更萌,更可愛。

    自然做父母的也就最疼愛了。

    可曹細妹的奶奶,怎麽會偏心曹細妹的父親呢。

    他可是長子啊。

    楊峰疑惑不解。

    難道是曹細妹的老爸長得最帥不成?

    就這樣,趁曹細妹從內屋出來的時候,楊峰悄悄跟上去。

    然後,問曹細妹,她的奶奶怎麽會對她老爸最偏心?

    結果,不聽不知道,一聽驚一跳。

    原來,曹細妹的老爸,並不是她奶奶的親生兒子。

    至於她的二叔和三叔,才是她奶奶的親生兒子。

    說來話長;曹細妹的這個爺爺,和她的親生爺爺,倆人是戰友,一起參加抗米援潮戰爭。

    在一場戰役中,曹細妹的親生爺爺為了掩護全團,英勇犧牲。

    曹細妹的親生奶奶,因為傷心過度,再加上病重,不幸殞命。

    於是,他生前關係最好的這個戰友——也就是曹細妹這個養爺爺,將曹細妹的父親收養了。

    然後,視如己出。

    二十年後,在村裏的一次宴席上,因為多喝了幾杯,說出了真相。

    於是,他的兩個親生兒子——也就是曹細妹的這個二叔和三叔,心裏不樂意了。

    養的和生的一樣親?

    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就這樣,對父母不管不問。

    反倒曹細妹的父母,將收養自己的這二老,當做是親爹親媽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

    聽完曹細妹的這些話,楊峰心裏唏噓不已。

    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親生兒子,反而不如養子孝順。

    於是,憤憤不平的楊峰,在強烈的要求下,也隨曹細妹一起進入了內屋。

    ……

    楊峰跟著曹細妹進入內屋的時候,曹家兄弟妯娌幾個,還在內卷。

    一目了然,曹細妹的父母,完全處於下風的一方。

    其他幾個咄咄逼人。

    “大哥,連孔老夫子都說,長兄者,如父也,你既然是做兄長的,就要擔當起做兄長的這個責任,所以大哥,請你三思,不要因為這些小錢,而傷了大體啊。”

    曹細妹的二叔慢條斯理的說。

    這個二叔叫曹衛國,五十多歲,長得獐頭鼠目,眼珠子骨碌骨碌的轉個不停,一看就是很精明的那種人。

    不過,確實也有點小本事,寫得一手好毛筆字。

    村裏誰家紅白喜事的對聯,都出自他手。

    因此,他在村裏有個外號,叫‘秀才’。

    “是啊,大哥,大嫂,長兄如父,長姐如母,咱們沒姐沒妹,就兄弟三個,所以,這筆替咱娘老子辦喪事的錢,就隻能是你這個做兄父的出了。”

    曹細妹的二嬸也趕緊跟著說。

    二嬸叫李新娥,五十出頭,長得很粗,但為人十分精明,特別是吵架方麵,十分厲害。

    在曹家村,號稱‘罵架三女將’之一,沒有幾個婦女潑得過她。

    曹細妹的這個二嬸說完之後~

    她的三嬸也趕緊跟著幫腔。

    “二哥二嫂說得對,長兄如父,所以,大哥,大嫂,幫娘辦喪事的這筆費用,就隻能是你們出,否則,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嗬嗬。”

    曹細妹的三嬸一邊說,一邊嗬嗬的假笑著。

    三嬸叫李珍秀,今年歲,是個裁縫,長得很苗條,五官也比較精致,據說,年輕的時候,是她們村裏的三朵金花之一。

    楊峰仔細觀察了一下,唯獨一言不發的人,是曹細妹的三叔。

    她的這個三叔叫曹保國,歲左右,是個木匠,長了一副軟柿子臉,任憑哥哥嫂嫂和自己媳婦怎麽卷,他都不吭聲。

    “你說句話啊,跟個啞巴似的。”妻子李珍秀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將他耳朵往上一擰。

    “哎喲。”曹保國痛叫一聲。

    然後,他為難的看了看大哥曹愛國和大嫂劉招弟,又提心吊膽的看了看自己的媳婦李珍秀。

    接著,又看了看二哥曹衛國和二嫂李新娥。

    細聲道;“沒錯,長兄如父。”

    道完之後,立即低著腦袋,默不做聲。

    見兩個弟弟和弟媳都一口咬死‘長兄如父’這句老古話,逼自己出這幾萬塊錢的白喜事費用。

    曹細妹的父親曹愛國搖了搖頭,苦笑一下。

    然後,他雙手撐膝,正著身軀,鏗鏘有力的道;“長兄如父,沒錯,可咱們曹家村,家裏兄弟幾個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可誰家的父母百年後,是由長兄來出這筆錢?你們說說!~”

    道完之後,曹愛國一臉正色的環視著這兩個弟弟和弟媳。

    要知道,自己不但承擔了贍養養父養母。

    而且,養父曹軍正病逝的時候,已經是由他一人出的喪事費用。

    當時,為了厚葬這個將自己視如己出的養父,曹愛國舉債上萬。

    好不容易才還清。

    沒想到,十幾年後,養母這次病逝,這兩個弟弟弟媳,又以‘長兄如父’這句話,逼他一個人出這筆費用。

    不是他不肯出。

    而是這兩個弟弟和弟媳欺人太甚。

    尤其是他們對養父和養母的不孝,令曹愛國深痛惡絕。

    說句實話,如果這兩個弟弟和弟媳,是親生的話,他早就動手打了。

    正因為不是親生的弟弟,再加上又看在養父和養母的份上,曹愛國才強忍了這口惡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