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真實年齡51歲的童顏商界奇才
字數:30582 加入書籤
“這位是我老公。”
曹細妹指著楊峰,嫣然一笑的告訴諸葛瑜。
然後,曹細妹又指著猩猩。
嫣然一笑的告訴諸葛瑜。
“這位是我老公的朋友。”
“哈哈,果然不出老夫所料也。”
諸葛瑜捋了捋光禿禿的下巴。
就好像他的下巴,長了一撮胡須似的。
老夫?
我靠。
楊峰和猩猩不約而同的看向這個號稱商業重生者的商業奇才諸葛瑜。
這也太裝逼了吧。
人家賣老,好歹是個真老頭。
可他呢,看上去才20多歲。
可就賣老了。
當我們三歲小盆友啊。
諸葛瑜彷佛洞察出了楊峰和猩猩心裏的小心思似的。
他捋著光禿禿的下巴。
哈哈大笑的對曹細妹說:“瓔珞,&sp;你老公和你老公的朋友可能誤以為老夫還年輕,請你將老夫的真實年齡,告訴他們吧。”
“好的。”曹細妹點頭。
接著,她認真的告訴楊峰和猩猩。
“這位諸葛老先生,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是他的真實年齡,&sp;已經有50歲了。”
“50歲?”
楊峰和猩猩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這也太誇張了吧。
50歲居然有這麽年輕。
當然,如果這種現象,&sp;發生在那些身價過億的大明星身上。
一點都不奇怪。
像林小穎和李賈欣他們,&sp;在楊峰重生前的時候,都是50多歲的人了。
但看起來非常年輕。
特別是灣灣的那個林小穎,那一對酒窩,看起來,真的就像個20出頭的小鮮肉一樣。
問題是:這個諸葛亮的什麽後代,他可是個普通人啊,怎麽會保養的這麽好?
如果他現在真的是50歲的話,那麽,保養到這種程度,他的這張臉上,一定花了很多錢。
但是,看他這身邋遢樣,根本就不像在臉上,花費了那麽多錢的人啊。
就在楊峰怔忪的時候。
沒想到,這個諸葛亮、不、這個諸葛瑜告訴他。
“嗬嗬,老夫今年其實已經不止50歲了,老夫是五八年出生的人,&sp;算起來,今年已經是50出頭了。”
50歲出頭了?
楊峰和猩猩更感到吃驚了。
沒想到,這個號稱商界重生者的商業奇才,居然還不止50歲。
如果這是他真實年齡的話。
那也太牛逼了吧。
不知道為什麽,楊峰總感覺這個號稱什麽三國諸葛亮的直屬後代的商業奇才,有點不靠譜。
於是,他拐彎抹角的問曹細妹,她是怎麽認識這個商業奇才的?
沒想到,曹細妹告訴他,是在網上認識的。
“在網上認識的?”楊峰目瞪口呆。
然後,好像突然感到有點陌生似的看著曹細妹。
自己的老婆是一個多麽成熟穩重的女人啊。
可她現在,居然會對一個網上認識的網友,如此相信。
要知道,在網絡這種虛擬的世界中,騙子數不勝數。
不知道有多少涉世未深的女孩子,被網友騙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結局十分悲慘。
就像那個專門騙女孩子去做又鳥的沿矮子。
很多妹子就是在網上被他騙到的。
比如,像自己剛重生過來的時候,跟自己相親的那個大肥婆,&sp;就是被他在網上騙到的。
可自己的老婆,已經不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了啊。
她已經有26歲了。
是一個已經結了婚的女人啊。
怎麽還會如此幼稚?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個號稱商界重生者的諸葛瑜,是一個手段非常高明的騙子。
手段高明到連自己的老婆大人都信以為真。
想到這裏,楊峰不寒而栗。
他用敵視的眼光看著這個大騙子。
決定當場揭穿他。
這樣,曹細妹才會迷途知返。
作為一個從十幾年後重生過來的重生者楊峰,雖然不是什麽專業的經濟學者。
但是,憑借他先知先覺的重生者優勢。
要揭穿這個號稱商業奇才的騙子。
還是易如反掌。
於是,楊峰故意頓了頓。
然後看著諸葛瑜。
問:“諸葛老先生,既然你號稱商界重生者,那麽,晚輩有幾個問題,想向你請教一下,希望你能賜教。”
“請講。”諸葛瑜一臉雲澹風輕。
“世界上發生了哪些經濟危機?……這些經濟危機,都是怎麽造成的?”
“全球一共爆發過九次經濟危機,分別是1637年鬱金香狂熱、1720年南海泡沫、1837年恐慌、1907年銀行危機、1929年大崩潰、1987年黑色星期一、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經濟危機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資笨主義在生產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
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即相對於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資本價值增值的需要而言的過剩。”
“打個比方,從前,有兩個國家,一個叫紡織國,一個叫飛機國。”
“紡織國有一億人口,會織布做衣服,年產二億條褲子。
飛機國也有一億人口,不僅會紡織,他們還會造飛機,年產二億條褲子,造十架飛機。
紡織國要賣給飛機國一億條褲子,才能買回一架飛機。
兩國貿易之後,紡織國擁有一億條褲子和一架飛機,飛機國擁有三億條褲子和九架飛機。
紡織國一個人一年隻有一條褲子穿,一億人隻能擠一架飛機。
而飛機國呢,一個人一年能穿三條褲子,九架飛機隨便坐,比紡織國的老百姓坐火車還便宜!
兩國人民付出了同樣的勞動和汗水,飛機國的人均財富,竟然是紡織國的幾倍。
第二年,飛機國改變策略,決定不生產褲子了,因為他們發現,隻要多賣幾架飛機,就能換回幾億條褲子,足夠全國老百姓的穿用。從此以後,飛機國的老百姓都解放了,每天泡吧、出國度假旅遊、喝咖啡、到紡織國投資。
而紡織國的老百姓們呢,為了賺更多的錢,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生產更多的褲子。
三億條褲子,四億條褲子,賣給飛機國賺取可憐巴巴一點生活費。”
“飛機國的老百姓生活越來越滋潤,工作時間越來越短,工人越來越少,喝咖啡的時間越來越長,旅遊業、娛樂業、服務業發達。
而紡織國的老百姓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幾乎沒有喝咖啡的時間,娛樂業和服務業都是為少數有錢人服務。
幾年過去了,飛機國越來越發富了,連窮人甚至流浪漢,都能隨便買得起豪宅了。
錢多得不得了,可是紡織國呢,還在不斷的生產褲子。
都快年產10億條褲子了,飛機國麵臨危機了,麵臨錢太多的危機,錢再多也不能都買褲子啊,錢太多花不出去。”
“說到這裏,你們可能湖塗了,錢太多也有危機啊?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銀行裏存了幾十萬億美金的錢,對銀行家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是不是?
他得想辦法放貸出去,才能賺錢啊,不然,還要支付利息。
沒辦法,銀行家拚命鼓勵企業和民眾貸款,鼓勵窮人和流浪漢也貸款買房子。
結果,房地產先漲後跌,一些窮人還不起貸款,幹脆一元錢賣掉豪宅,繼續搬回豪華出租屋。”
“就這樣,紡織國越出口越窮,說到這裏,你們可能更不明白了?紡織國並沒有因為出口而富裕,卻讓飛機國越來越富。
因為,把自己國家生產的一半以上的商品,賣到別的國家,換來別人國家十分之一不到的商品,結果肯定是飛機國富得流油,紡織國依然活在最下層,最吃虧的是以多換少的紡織國。”
“於是,紡織國麵臨更大的危機,本來出口褲子就沒賺多少錢,一條褲子才賺一二塊錢,飛機國一旦減少進口,就會直接導致紡織國無數人下崗失業。”
“這個小故事就道出了經濟危機的最高機密,沒有高科技產業,依靠以多換少的出口經濟,隻能越出口越窮,是製造國家之間貧富分化的危機之源!
一個國家,隻有掌握別人沒有的高科技產品,才能真正變成一個強國富國,讓別國為自己打工,而不是為別國做嫁衣。”
“嗯,言之有理。”楊峰趕緊點讚。
沒想到這個號稱是諸葛亮的後代,居然還真有兩下子。
“嗬嗬,這隻是經濟學方麵最簡單的知識罷了。”
諸葛瑜捋了捋光禿禿的下巴,笑道。
“就像咱們華夏的唐朝,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秘密,就是絲綢。
唐朝為什麽富強?百國朝拜?就是因為唐朝有絲綢!”
“為了得到唐朝對絲綢,在那個沒有飛機、火車、汽車的時代,全世界的商人們,騎著駱駝,不遠萬裏,把幾萬裏的沙漠戈壁,硬生生踏出一條絲綢之路,用他們國家最珍貴的黃金、珠寶、玉器,換幾匹絲綢,帶回國就能發大財。唐朝不僅繁榮富強,而且在全世界聲名遠播。”
“唐朝賣給各國商人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黃金和白銀,造成古代全球經濟的巨大貿易順差,唐朝是當時世界的經濟中心,歐羅巴和東瀛虛心學習的楷模。”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華夏壟斷數百年,古代各朝,一直嚴密控製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
唐朝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絲綢的生產組織分為宮廷手工業、農村副業和獨立手工業三種,規模較前代大大擴充了。
同時,絲綢的對外貿易也得到巨大的發展,不但絲綢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條,而且貿易的頻繁程度也空前高漲。絲綢的生產和貿易為唐代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看看醜國的曆史書是怎麽寫古代華夏與西方的貿易問題,他們說,早在華夏漢代,東西通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逐漸形成,漢朝把大量昂貴的絲綢輸出到西亞。為了保護絲綢貿易,古代華夏人一直保守絲綢製作過程的秘密。華夏的皇帝們,曆來嚴格限製外國商人,隻允許他們在沿海城市活動。但古代華夏賣給他們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黃金和白銀,造成巨大貿易順差。1793年,英吉利人要求增加貿易權利,被當時乾隆皇帝拒絕,他說:西方的東西,找不出一件華夏用得著的。”
“漢朝和唐朝從絲綢貿易獲得的經濟的空前繁榮,由絲綢之路,國外的葡萄、無花果、黃瓜、核桃從西亞傳入華夏。
意大利的商人馬可波羅,1271年來到華夏,再到鄭和下西洋,從非洲帶回長頸鹿,書中頗下筆墨。書中摘錄了《馬可波羅遊記》中關於忽必烈皇宮的描寫,宮殿屋頂很高,大廳都由金銀鑲嵌,牆壁上凋刻著龍、鳥、牧馬人和各種野獸以及戰鬥的場麵。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滿眼都是黃金和圖畫。廳很寬很長,可以容納6000人的宴席。
足見當時的華夏,是多麽的繁華,遠遠超越當時世界各國的經濟水平。”
“正因為唐朝、宋朝始終領先全世界的高科技產品銷售全世界:絲綢、瓷器。
在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整個歐羅巴,甚至包括北極熊,掀起過一場華夏熱。
當時的華夏,被全世界推舉為模範文明。
當時,華夏對西方的影響,遠遠大於西方對華夏的影響。”
“曆史證明,一個國家隻有壟斷別國沒有的高科技,才能實現經濟真正繁榮富強,自然會變成全世界羨慕的模範文明。”
“假如張無常、曆以寧這樣的經濟學家,回到唐朝,向朝廷獻策,主張絲綢做世界工廠,引進外資,唐朝的發展會如何?用不了幾年,就發現絲綢技術外泄,越蘭、太國、猴子國,都開始大規模生產絲綢,唐朝拚命提高絲綢產量,但絲綢國際價格卻越來越低,原本一斤絲綢能賣一斤黃金,最後跌到一斤白銀、一斤銅、一斤鐵。”
“原本隻有歐羅巴皇家、貴族、富商才能穿得起的絲綢衣服,到最後變成非洲難民都能買得起的地攤貨。
唐朝發動全國人民瘋狂大生產絲綢,卻發現越來越窮,絲綢的利潤壓到幾乎不賺錢,不消一二十年,泛濫的絲綢,造成世界發生經濟危機,全世界不再需要那麽多絲綢,唐朝大批絲綢工廠倒閉,工人失業,但富裕的是全世界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有絲綢衣服穿,連路邊要飯的都穿絲綢褲子,失業的唐朝人民自己卻不一定能穿得起絲綢了。”
“日笨二戰之前,是世界的紡織工業大國,二戰之後轉型製造業大國。
六七十年代,轉型高科技大國。換言之,華夏還停留在日笨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思路!
有人說日笨是外向型經濟,這顯然是一個無知的謊言。
人們可以看到這樣鮮明的對比:日笨外貿占gdp百分之十五,華夏外貿占gdp的百分之六十。
日笨出口是高價出低價進,以少換多。
華夏出口是低價出高價進,以多換少。
日笨外資法第一條是隻準許有利於日本經濟的自立和健全發展以及可改善國際收支的外國資本進行投資。
外資隻占百分之一。
華夏則門戶洞開,來者不拒,外資超過百分之三十。
國內28個產業,有21個被外資控製。
日笨有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從不依賴外國消費,始終國民優先國貨優先。華夏則沒有類似計劃和政策,對外依存度高達百分之七十,本國國民是二等公民。
由此可見,華夏和日笨的經濟政策毫無共同之處,而且完全是相反的。
世界上隻有華夏,拿國家有限的資源,人民的人口紅利,用來為世界服務。
醜國用飛機換華夏的褲子,日笨用照相機和汽車換華夏的褲子,華夏最後的結局就如同紡織國一樣,一旦飛機國的消費下降,受傷最深的,反而是紡織國。”
“曆史的內容在不斷變化,但曆史的規律永遠沒有變過,一個民族如果不能製造別國沒有的高科技產品,不能製造別國沒有的飛機和絲綢,我們就永遠無法真正走向繁榮富強,生產別國都能生產的東西,拚價格,賣血汗,這個國家永遠富強不了。”
“醜國、日笨、普魯士為什麽富強?單單比較gdp總量,華夏可能會在未來年後超過醜國,但是人均財富,咱們華夏可能永遠也超不過這些國家!
因為醜國、日笨、普魯士能造現代的絲綢。
比如,大飛機、高科技設備、電子、超導、液晶、汽車。”
“經典,分析的太經典了。”楊峰發自內心的鼓掌。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老婆大人為什麽會如此相信這個騙子。
因為,這個家夥確實有兩把刷子。
“是啊。”楊峰忍不住的說:“幾十年過去了,為什麽我們的科技水平還是趕不上去?今天的我們還停留在粗放型經濟的階層,十萬個工人姐妹們辛辛苦苦一年做一億條褲子,才能換回一架飛機的科技水平?心甘情願的變成了一個二流國家?”
“言之有理,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國,都牢牢控製著核心科技機密絕不外泄,可咱們華夏的所謂經濟學家們的市場換技術理論,不僅沒換到什麽技術,市場也丟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諸葛瑜義憤填膺的道。
道完後,他也感到有些吃驚的看著楊峰。
楊峰自然知道,這個諸葛瑜為什麽會有些吃驚的看著自己。
從一個重生者的角度來看。
諸葛瑜說得非常有道理。
在楊峰重生之前,他記得有這麽一檔事,醜國的前ge總裁傑克韋爾奇很火,帶領美國通用電氣重新走向輝煌雲雲,被譽為世界企業管理大師。
但其實,他的核心秘密隻有一條。
那就是:讓通用電氣放棄做別人一樣的產品,做ge獨家能做到最好的高科技產品!生產別人不會造的“飛機”和“絲綢”。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是愛迪生發明電燈泡之後,為了大規模生產電燈而創辦。
後來逐步退出照明產業,轉型生產電冰箱和電視機,後來ge又放棄了這些夕陽產業。
在傑克韋爾奇時代,全麵轉型生產大宗高科技產品:醫療設備、飛機引擎、發電設備等。
ge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追求高科技產品,放棄低科技產品的曆史。
至於他鼓吹的什麽管理理論。
其實大多都是成功之後的吹牛灌水。
所謂“真傳一句多,假傳萬言少”,正是此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個成功的企業尚且如此,一個國家又何嚐不是如此?
歐美國家的科技研發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最高比例在15至26之間。
而華夏1950-1979的最高年份是232,平均128。
那時候,華夏自己能造衛星、火箭、高產水稻、大飛機。
現在卻忙著生產褲子、鞋子、玩具。
到了80年代90年代,華夏的科技投入連年減少,降低到了06。
汽車和電腦隻能組裝和造外殼,貼個牌冒充國產貨。
到了1999年,在經曆了一次事情之後。
我們才終於明白:“曆史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是花錢買不來的”。
同年,國家召開兩彈一星有功人員的慶功大會。
持續20年的“造船不如買船”的科技政策才開始慢慢扭轉
“你有沒有看過一本書?”諸葛瑜問楊峰。
“什麽書?”
“一本很熱門的書,叫《貨幣戰爭》,說醜國放棄金本位是陰謀,美刀會不斷貶值,鼓勵大家收藏黃金保值。
這個觀點其實是落伍的,黃金隻是一種稀有的金屬而已,沒必要把它的地位抬那麽高。”
“沒有看過,但是特別想知道。”楊峰故意道。
“就是說,一個國家真正的黃金,其實是別人沒有的高科技產品。貨幣隻是一種易物貿易的符號,當唐朝能造絲綢的時候,不論唐朝貨幣是鐵幣還是銅幣,必定是最硬的硬通貨。
所以,對唐朝和世界而言,絲綢就是黃金貨幣。當別的國家也能生產絲綢的時候,唐朝的貨幣立刻貶值,這時如果唐朝還堅持貨幣升值,腦袋一定進了水。”
“當年的唐朝和絲綢的關係,宋朝和瓷器的關係,就如同今天的醜國和石油、高科技的關係。
醜國控製了高科技和石油,美刀就變成了黃金貨幣。
沒有石油和高科技、尖端武器支持的美刀,就跟石頭一樣不值錢。
這也是醜國為了石油,不惜到處侵略的深層原因。”
“凱恩斯的貨幣理論,貨幣發行不受金本位、銀本位的限製,每個國家都可以為本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貨幣資金,根本不需要依靠洋錢。解決了經濟發展最大的瓶頸:錢的問題。
凱恩斯還提出需求拉動理論,說明每個國家隻要保護好勞動者,提高勞動大眾的消費力,擴大市場消費大盤,企業生產自然水漲船高,哪用得著依靠外需?”
“醜國和西方國家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他們放棄金本位,是明智的,是高瞻遠矚的,不是陰謀,是陽謀!一個國家真正的黃金儲備,不是藏在銀行地下倉庫裏麵的金磚,而是藏在國家專利局裏麵的知識產權,是實實在在的高科技產品。當醜國每造一架波音飛機,就相當於他們多了一噸黃金儲備。”
“我們要搞明白一件事情,貨幣隻是一個易物交易的符號,一個國家能生產多少商品,就應該造出多少貨幣,鼓勵老百姓去消費。
所以,世界上不應該存在缺錢的國家,隻存在缺商品的國家!一個國家平窮落後,不是因為他們缺錢,而是他們造出的商品太少,或者科技含量太低。”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外國經濟學家和賣國經濟學家們的狗屁理論,什麽股市不能有泡沫,國家要控製貨幣流通,其實這些理論,反而是讓華夏陷入經濟危機的真正陷阱。
看看醜國,一年gdp隻有十幾萬億美金,卻有50萬億美金的國債。
華夏如果有膽子發行50萬億國債,促進內需,從去年開始發生的這次經濟危機,也不會受傷這麽重。
咱們華夏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閉關鎖國到改革開發,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但是,走市場經濟的道路絕不是為了回到解放前!讓我們走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老路。全球化、私有化、自由化、世界工廠、外向型經濟、比較優勢等,隻是這條老路的新包裝。
當醜國人開動他們的印刷機,源源不斷印出美元,就能買走咱們華夏的一切:褲子、鞋子、玩具、工廠、房地產、銀行、人力,這才是天下最大的滑稽之事,咱們將永無出頭之日!”
說完之後,諸葛瑜仰望著玻璃窗外,負手而立。
楊峰一時被諸葛瑜這裝逼的動作深深的感染了。
如果不是因為曹細妹跟他是在網上認識的話。
那麽,楊峰在現在都會相信,這個號稱是諸葛亮的直屬後代的商業奇才,這個號稱是商界重生者的家夥,不是大忽悠,更不會是騙子,而是一個真正有著真材實料的經濟人才。
是啊,醜國經濟發展史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越是經濟危機,就越要加大科技、教育(也包括新勞動技能培訓)、醫療衛生這三大領域的投入。
醜國就是依靠這三大領域的投入,把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轉化成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契機。
醜國這樣做為什麽會成功?
因為國家繁榮強大的根源在於“人”。
對人的投資是最劃算、長期收益最大的投資。
所以,不要擔心沒有下一個經濟增長點,隻要時機一到,它必然會出現,這個時機,就是科學研究取得大重大突破並技術工程化應用。
越是受到醜國製裁、打壓、遏製,經濟越是困難。
那麽,我們就越要加大科學研究和技術工程化應用、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
這種投入,會轉變為我國的長期國力。
這也是自己重生前,醜國一個叫馬斯克的商業奇才,大力發展太空科技的原因。
是在用太空科技的突破,帶動產業的突破,創造出新的巨大需求。
太空城市建造可以提供極其巨大的投資、物質需求,創造出巨大數量的高工資就業崗位,太空旅遊、太空醫療,失重可以治療某些疾病、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環木軌道人類第二家園等等。
華夏作為世界上的製造業大國。
生產的各類產品也逐漸得到認可。
在製造行業,華夏在全球經濟範圍內都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而世界工廠這張名片,也是全球對於華夏製造業的認可。
社會初期,咱們華夏緊靠著廉價的勞動力吸引大批外資建廠。
這些外來企業,在華夏的建廠,也為華夏之後製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製造業發展的曆程是十分艱辛的。
按理說,製造業成為華夏經濟支柱,行業內效益應該非常警惕才對。
但事實上,利潤低已經是華夏製造業不得不去正視的一個問題。
“諸葛先生,你覺得,咱們華夏製造業的前景如何?”楊峰故意試探。
諸葛瑜頓了頓。
回答:“自改革開放之後,咱們華夏國內的製造業發展迅猛,現如今已經達到了比較發達的狀態。
但不得不提的是,華夏製造處於大而不強的尷尬境地。
就好比紡織業,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利潤率僅有百分之四左右,化學纖維製造業利潤率隻有百分之三左右,即便是聽起來很熱門的電子設備製造和計算機通訊行業,淨利潤也不到百分之五。”
“從這個比率來看,相當於假設製造業某個行業中,產出一億的營業額,可利潤隻有三百多萬,這樣的華夏製造還能走多遠?”
“或許因為經濟危機的緣故,去年相較之前,咱們華夏的生產業狀況已經好了很多。
但不得不說的是營業收入利潤率這一指標在全國範圍內做比較的話,一直處於上不去狀態。
這個指標表明了我們華夏製造業的淨利潤占比較少。”
“為何看起來製造業發展迅猛的同時,淨利潤率卻一直提不上去?
為何我國製造業淨利潤率上不去?
利潤比紙薄,是相關機構常常用來形容我們華夏製造業現狀的詞匯,不得否認的是,利潤低一直是我國製造業的痛處。”
“其實,我們華夏在廣義上來說已經具備了完整的工業體係,但利潤卻被很多因素牽製著。
國內的製造業很大一部分傾向於低價競爭,這是影響利潤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放低價格確實是占領相關行業市場比例的一個有效手段。
但與此同時,所帶來的確實對產品技術的革新、產品質量的改良都非常不利的消極影響也是無法忽略的。”
“其實關於轉型,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路子。但不可否認的是,從低端的製造業轉型到高端製造業,是我們華夏境內許多製造業行業的企業、公司都需要用心做的事情。”
“丟失了技術的製造行業,就隻能通過放低價格來占領市場,而這一趨勢無論是對技術創新發展還是用戶產品體驗都是很不利的……”
諸葛瑜說得唾沫橫飛,手腳並用,情緒十分激動。
彷佛一個很有抱負、很熱愛自己祖國、但是又報國無門的愛國誌士。
在眾人麵前,發表一場振奮人心的演講似的。
須臾,楊峰也被深深的感染了。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楊峰還決定最後試探一下。
他想看看,這個自稱是諸葛亮直屬後人、而且還自稱重生者的家夥。
到底是真材實料。
還是個大忽悠。
於是,楊峰彬彬有禮的問:“諸葛老先生,你認為,按照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和經濟結構,我們瓔珞集團和我們這個國家,要怎麽樣做,才能夠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