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沈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沒事,不著急。”
李程無所謂的道。
這些人參成本低的很,最多是一箱玻璃杯或者一大盒香水,不給錢更好,這些上層人士的人情可不是錢能買到的。
王清見李程這麽大氣,年紀輕輕便能如此豁達,心中的好感不禁增加了幾分。
幾人分別乘坐三輛車到了李程的藏金閣。
李程打開店門,讓幾人在會客桌旁稍坐,自己匆匆上樓,裝作去拿東西。
到了二樓工作室裏,李程反鎖房門,撕下來一個垃圾袋,在空間裏挑挑揀揀,拿出來了八個檀木盒,上麵都用便利貼寫著參齡,最小的六十年,最大的一支李程選了一個九十年的,裝好後便下了樓。
樓下,王玉笛送上的茶水,隻有沈冬自己在心不在焉的喝著,其他幾人圍攏在一起,觀察櫃台裏擺放的各種金器。
“這個七級佛塔真是不錯,工藝精湛完美,比起南京博物館所藏的那個清代的也不遑多讓啊,隻是這器形大是不同,似乎有些五代宋初的風格,真是奇怪。”
之前在王昊家裏說話的灰白發老頭一臉的迷惑。“五代宋初,因周世宗滅佛,導致佛教文化大受打擊,那一段時期佛教物品禁毀很多,後世基本沒有流傳,這個佛塔又分明的帶著那個時期的特點,真是搞不懂。”
“趙叔,這個杯子看起來也不錯,要拿去喝酒,那多有牌麵兒。”一個中年發福的男子笑著對老頭說。
“哦,這種杯子叫鏨花杯,看上麵通體鏨刻著纏枝花卉,又有靈芝和蝙蝠桃子等物,應該是祝壽用的。”趙老頭笑著說。
幾人正在低聲交談,聽到下樓梯的聲音,便停了下來,轉頭看向樓梯口。
李程提著袋子放到了會客桌上道“沈先生看看,符不符合要求。”
沈冬看著黑色的垃圾袋,饒是心情不佳,也有些哭笑不得,這麽貴重的藥材居然隨便的用個垃圾袋裝著,真是…不拘小節啊。
“趙叔你來看一下吧。”沈冬望向坐回座位的趙老頭。
趙老頭點點頭,從懷裏掏出老花鏡,拿出參盒打開,一支一支認真的看了一遍。
放下眼鏡,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對沈冬說道“沒有問題。”
沈冬有些激動,轉頭對李程說“多謝小兄弟割愛,這個人情我沈家記下了。”
穩了穩心神,沈冬又道“實在是失禮了,還沒有給你介紹一下。我叫沈冬,在京開了一家貿易公司。這位是趙天然趙老,退休前是保健局的專家。”
趙老頭微笑著對李程點了點頭。
“這位是王昊的堂姑父馬原,在港城做轉口貿易。”
發福中年人馬原也友好的向李程擠了擠眼,讓李程有些無語,看來這也是個愛玩鬧的性子。
“這個是我的侄子,沈卓,目前在某部服役。”
一路上沉默不語的青年人沈卓,繃著的臉強擠出一絲笑容,算是打了招呼。
“這人參是我家老爺子急需的,我也就不矯情了,這些我都要帶走,如果李老板還能弄到的話,請給我打電話,價格一定不會讓你失望。”沈冬拿出一張名片遞給了李程。“要是有需要幫忙的地方,也請不要見外,在國內大多數事情我沈家想必都能夠處理。”
李程接過名片,上麵就一個名字和一個手機號,左上角有一個像印又像花的圖形。
沈冬說完,裝好袋子起身又道“事情緊急,我就不多留了,歡迎你有時間到京城玩。”
四人分乘兩輛車告辭離去。
半個小時之後,李程收到了短信,他的外行賬戶新增了一筆一千萬美金的轉賬。
李程皺了皺眉頭,這給的也太多了點。
點開電話簿,他撥了王昊的手機號。
電話很快接通了。
“程哥,收到了吧。”王昊爽朗的聲音傳了過來。
“收是收到了,不過是不是太多了點。人參現在這麽值錢嗎?”
“欸,這就叫貨與識家,嗯,應該叫奇貨可居才對,雖然高年份的人參價格不算很貴,但架不住稀少啊,再說,你的參品相極好,也是加分項,沈家嘛,也不差錢。就這,他們還得承你個天大的人情呢,你就安心的花就是了。”王昊笑著又說,“而且,往後這省城裏,你就是橫著走,也沒人管了。”
“這話怎麽說?”這意思,沈家似乎比他想象的還要有能量。
“哈哈,回頭找佳佳讓他給你介紹一下。他比我知道多。”
掛上了電話,李程有些出神,心中思緒萬千。
王玉笛收拾好了茶壺茶杯,坐在他身邊,輕聲的問“有什麽問題嗎?”
“沒有,能有什麽問題,隻是貨款給的有點多了而已。”李程回過神,展顏一笑,把手機上的數額讓王玉笛看了一下。
王玉笛仔細一看,頓時小嘴變成了歐形。
李程看著她那嬌憨的姿態,心裏不禁一跳,眼睛不由的落在了那紅潤的嘴唇上,忍不住就俯下了身體。
剛剛有了軟軟的感覺,隻聽到門口哎喲的一聲。兩人觸電般的分開了。
王玉笛兩頰緋紅,低著頭不敢抬頭。
李程循聲看去,隻見崔有佳和範麗媛兩人正在門口一臉看好戲的樣子,便沒好氣的說“還不快進來,偷看別人親熱可是要長針眼的。”
崔有佳笑嘻嘻的說“我們可是光明正大的看的,再說這又不是古代,別那麽封建嘛。”
範麗媛拉著王玉笛坐在一旁,兩人低著頭竊竊私語,王玉笛臉上更添紅霞。
李程正色道“還沒問你,這個沈家到底什麽來頭,搞得神神秘秘的。”
崔有佳也收起了笑容,說起了其中的故事。
原來,這個沈冬論起來還是崔有佳的堂姨夫,也就是說崔有佳的母親與沈冬的妻子是堂姊妹,而崔有佳的一個堂伯又娶了沈冬的堂姐。
這關係聽得李程一陣頭大,反正一句話,他們都是親戚。
沈冬的爺爺輩共五男二女,當年正逢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世道艱難,社會動蕩,原本是書香門第的沈家,日子也難以為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