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登州港不通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賈夫人搖頭道:“正道心意,老身知曉,此事容後再議,香兒過門,方才是要緊事。”
張正道笑道:“伯母放心,我稍後便去請媒人,準備好一應禮節, 擇日將妹妹迎娶過門。”
賈夫人聽他這番話,點頭道:“老身將女兒許配與你,望你善待。”
聽她反複叮囑,張正道自然拍著胸脯,改口笑道:“嶽母放心,小婿自然不會薄情寡恩, 負了妹妹。”
賈氏聽他此時就改口,直羞得耳根發紅。
賈夫人歎道:“老身就這一個寶貝女兒, 倒是便宜你了。”
賈氏羞意更盛。
張正道起身道:“小婿這就去準備一應物品, 早日將妹妹過門。”
辭別賈氏母女,張正道牽著馬匹,來到獅子樓。
張六見自家大官人回來,自是大喜,殷勤地在頭前引路,上到三樓會客室內。
“大官人,想死小人哩。”狗腿子一臉笑容。
張正道皺眉問道:“讓你去登州打聽消息,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狐疑看了一眼這狗腿子,辦事不力啊!
張六叫屈道:“冤枉啊!大官人恁地不信小人。”
“那日一早,小人單槍匹馬,趕到登州,隻找人一問,便將事情都打聽清楚了,又快馬趕了回來,專等著向大官人稟報。”張六叫道。
張正道見他不似說謊,便道:“去叫後廚弄點吃食, 邊吃邊說。”
張六答應一聲,下樓去吩咐夥計,準備吃食。
張正道透過軒窗,看著街市上的景象,心中思忖事情。
不多時,張六去而複返,端著幾樣菜品連同一壺美酒,擺放在桌上。
張正道取過筷箸先吃了幾口,繼續問道:“坐下說話吧,都打聽到了什麽消息?”
張六為張正道倒上一杯酒,而後坐到一旁,說道:“大官人,小人去了登州之後,便尋了一處客棧住下,先與那店裏的夥計,打探了一些消息。”
“早些年,咱們大宋的海船,都從登州出發,經過東牟、八角海口、芝岡島、甕津郡、海州、閻州、白州,最後直至高麗。”張六從懷中摸出一個本子, 上麵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
為了防止忘記, 張六便將打探到的所有消息,都一一記錄了下來。
他看著本子上寫的內容,繼續說道:“隻是,這條航線現今已經廢棄了,熙寧年間,朝廷就將登州和萊州封閉,不許商船從這兩處出海。”
張正道疑惑問道:“可知緣由?”
張六回道:“聽說是為了防備遼人。”
張正道皺眉思索,登州港離高麗最近,若是從這裏出海,不需要經過太多風險的海域,便可直到高麗,這是最穩妥的海路。
而且,梁山泊勾連北清河,北清河的出海口也在登州和萊州附近,這本是梁山大寨最佳的出海路線。
隻是,朝廷將登州和萊州二地的海港封閉,怕是再難自此地中轉出海。
“若是商船出海,可以從密州板橋鎮出發,朝廷在那裏設有一處市舶司。”張六道。
張正道思索片刻,又問道:“若是出海,幾月最佳?”
這時代的海船,以風帆為動力,若是季節和風向不對,便到不了高麗。
張六又看了看自己手裏的本子,回道:“若是出海,可在六月、七月出發,八月便可抵達高麗。”
眼下已是九月,錯過了出海的最佳季節。
張正道腦海中回憶著大宋和高麗之間的輿圖。
張六又道:“我聽人說,眼下去往高麗,都是從明州出海,那裏有許多海船,往來海外諸國。”
若隻是出海經商,選擇明州最好,那裏往來豪商雲集,鹹通四海。
隻是,張正道是在為梁山大寨謀出路,自然不能跑去千裏之外的明州。
思來想去,張正道暫無什麽頭緒,便換個話題道:“六啊,原先安頓丟兒的那處院子,現今住著一對兒母女。”
“你去請薛嫂,去做個媒人,再準備好一應聘禮,官人要再納一位夫人。”張正道吩咐道。
張六肅然起敬,豎起大拇指道:“小人佩服。”
如今張正道已有六位夫人,張六自是知曉,沒想到大官人出去一趟,竟又帶了一位夫人回來,端的是位風流人物。
掃了一眼,見大官人麵色紅潤,沒有絲毫憔悴之意,張六將手裏已經摸出來的瓷瓶,又放進懷裏。
張正道自然瞧見他的小動作,隻當沒看見,吩咐道:“給你一日時間,抓緊辦好。”
見張正道催促的急切,張六立馬起身,叫道:“大官人放心,小人這就去辦。”
張六轉身跑下樓,而後去尋薛嫂,為張正道籌備納妾事宜。
張正道獨坐屋內,思忖著梁山發展一事。
既然登州沒辦法利用,密州又沒辦法通連梁山泊,那眼下隻有一條路可選了。
打定主意後,張正道又仔細做了一番推斷,認定事情可行。
隻是,此事還要挑選一個信得過的人,方才可行。
張正道歎了口氣,能信得過,又具有辦事能力的人,還是太少了。
這時,敲門聲響起,打斷了張正道的深思。
“進來吧!”
來人卻是孫三,這漢子恭恭敬敬行禮道:“見過大官人。”
許久不見,孫三更加成熟、穩重。
“何時回來的?”張正道笑道:“正好,陪我一起吃酒。”
孫三坐下之後,回道:“小人剛到。”
張正道為他倒上一杯酒,這漢子又連忙起身道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