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兵下山
字數:3639 加入書籤
七日後,趕往淩州曾頭市打探消息的崔埜趕了回來。
這漢子立在聚義廳內,抱拳道:“各位哥哥,小弟都探聽清楚了。”
“那曾頭市共有兩千五百餘家的莊戶,內中有一曾家府為尊,領頭的老兒名叫曾長者,十餘年前, 遷居到此,聚了這許多莊戶。”
“那曾長者,生有五個彪悍兒子,號稱‘曾家五虎’,又招納了兩個教師,傳授他們武藝, 一個喚作史文恭, 一個喚作蘇定。”崔埜說到此處, 看了一眼端坐主位的寨主,繼續道:“據說那史文恭和蘇定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張正道點頭道:“那史文恭乃是河北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的同門師弟,師從‘鐵臂金刀’周侗,他們的師兄便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槍棒功夫了得,確實武藝高超。”
眾頭領自是聽過盧俊義和林衝的大名,聞言俱是收起對曾頭市的輕視之心。
崔埜道:“如今那曾頭市聚集了三四千的人馬,東西南北中,共紮下五座寨柵,守住那處集鎮。”
“進入曾頭市內,原來那裏卻是好大一個馬市,小弟與本地漢人莊戶打聽之後,方才知道,那曾長者乃是北地女真人,早些年販馬來我大宋,落下腳來, 聚集了兩千五百餘戶的人家。”
“這些莊戶,大部分都是女真族人,平日以販馬、售馬為生,這河北、山東等地的馬匹交易,盡皆被曾頭市霸占著。”
崔埜徐徐介紹道:“若是外人不知本地情況,從北國販馬來此,皆會被曾頭市的人,扣上一個‘盜馬賊’的罪名,將馬匹強搶了去,即便有苦主告到淩州衙門,那知府也隻是胡亂搪塞,從不敢管。”
“看來那曾頭市靠著販賣馬匹起家。”聞煥章恍然大悟道:“難怪一個不足三千戶的市鎮,竟能養的起四五千的軍馬。”
“辛苦崔埜兄弟,落座吧。”張正道環視一眼聚義廳的眾位頭領,沉聲道:“那曾頭市霸道橫行,忒是張狂,搶奪柴大官人贈送我山寨的馬匹,此仇不可不報。”
淩光起身叫道:“攻山軍操練許久,不曾發過利是,小弟願領兵征討,打破曾頭市,報奪馬之仇。”
那新任頭領李逵, 亦是大聲叫道:“俺鐵牛也願意去,手中板斧砍他幾顆鳥頭,替山寨出氣。”
文仲容等人亦是起身請戰。
張正道擺手示意眾人暫且坐下,笑道:“諸位兄弟請戰之心,我已知曉。”
“隻是我梁山,兵少糧少,又臨近寒冬,實難支撐如此大戰。但是奪馬之仇,不可不報。”張正道看了一眼左手邊坐著的聞煥章,而後繼續道:“軍師獻上計策,假借鄆州府的名義,派人去那曾頭市買馬,待他們將馬匹運送出來之後,我梁山半路劫下,先給那曾頭市一些厲害瞧瞧。”
“崔埜兄弟,那曾頭市到鄆州的路途打探的如何?哪裏可埋伏下軍馬?”張正道問道。
崔埜連忙起身回道:“稟寨主,小弟一路沿途打探,那高唐州城東南十五裏處,有一村鎮,喚作夾灘鎮,乃是淩州往來鄆州的必經之路,此處道路險阻,大路兩旁樹木林立,可以設伏。”
聞煥章點頭道:“可選在此處。”
張正道正了正身軀,大聲道:“王倫、乜恭兄弟。”
王倫、乜恭聞言,俱是起身聽令。
“你二人扮作鄆州府的主簿官吏,前往曾頭市買馬,就說是知府梁世傑的吩咐,記住,隻買一百匹北地良馬,不可多,也不可少。”張正道囑咐道:“可先給付一部分定金,取得曾頭市的信任,而後便讓他們派人將這一百匹良馬,運到鄆州城來。”
乜恭大聲叫道:“遵令!”
王倫踟躕片刻,心中雖有疑慮,但隻能拱手道:“王倫遵令。”
“淩光、文仲容、崔埜、李逵聽令,著你四人,統領‘攻山’軍五百人馬,在夾灘鎮設伏,將那一百匹良馬,盡數奪來,不可少了一匹。”張正道繼續傳下將令。
四位頭領大喜,盡皆起身抱拳領命。
“其餘頭領,把守山寨,勿要有失。”張正道亦是起身,朗聲叫道:“此乃我梁山首次興兵,沿途不驚擾地方州府,隻取了那百匹良馬回來,揚我山寨威名。”
眾頭領皆是起身大叫:“謹遵哥哥號令。”
梁山泊主一聲喝令,山寨上下,盡皆出動。
攻山軍五百個精壯漢子,收整利落,各帶刀槍,搭乘阮小二的水軍船隻,渡過水泊,在朱貴打理著的東山酒店處上岸。
此次出兵,謹慎起見,張正道決定親自帶隊前往,去賺那曾頭市的馬匹。
為了對付曾頭市運送馬匹的猛將精兵,張正道將山寨僅有的四十張強弓,全都帶上,便是那打魚的漁網,也帶了二三十張,用作埋伏之用。
聞煥章並著留守山寨的幾位頭領,盡皆前來送行。
將張正道送下船後,聞煥章再次說道:“寨主,若事不可為,速速回轉山寨,不可魯莽行事,日後再尋良機。”
張正道笑道:“軍師勿慮,我自省的。”
阮小二則是對淩光等人道:“幾位兄弟,定要護得寨主周全。”
李逵將手中板斧一碰,發出一聲脆響,大叫道:“有俺鐵牛在,定不教人傷了寨主哥哥,真若是傷了,俺鐵牛就將那人鳥頭砍下來,給哥哥報仇。”
朱貴嗬斥道:“鐵牛,又在胡言亂語,若是有人傷了寨主,我先將你這黑廝的頭顱砍下來。”
李逵咧嘴笑道:“那可不成,砍了俺這顆鳥頭,俺還用甚麽吃酒。”
眾人聞言俱是大笑,文仲容將手中提著的丈八矛槍一舉,開口道:“阮二哥放心,小弟定會護得哥哥周全。”
張正道見天色不早,拱手對送行的幾位頭領道:“梁山大寨,就托付給諸位兄弟了。”
眾人亦是抱拳,叫道:“寨主保重!”
張正道翻身上馬,大手一揮,意氣風發道:“出發。”
淩光、文仲容、崔埜、乜恭、王倫,俱是翻身上馬,指揮著五百個健卒,往北進發。
李逵不會騎馬,提著一對兒板斧,跟在那些嘍囉當中,東瞧西看。
五百餘人,提著刀兵,背著幹糧,曉行夜宿,隻撿人少的路徑走,也不入城,用了足足四日,便到了高唐州東南十五裏外的夾灘鎮。
喜歡水滸大官人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官人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