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荒唐事
字數:4127 加入書籤
席間,在張正道的旁敲側擊下,高安方才吐露一些“真言”。
原來,自蔡京複相之後,雖是仍然打擊異己,但是一改先前的做法,不再猛烈打壓, 而是選擇了相對“寬容溫和”的做法,以減少民憤與彈劾,穩固相位。
除了援引同黨,剪除異己,蔡京更是整飭三公、三孤的官名。
政和二年九月,將三師三公改為三公三少,三公仍為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則改為少師、少傅、少保。
並改侍中為左輔,中書令為右弼, 左右仆射為太宰、少宰,罷除尚書令。
蔡京以文臣極品的太師一職,總攬朝政。
為了繼續引導官家趙佶奢侈享受,增造延福宮,修建宮殿道館,窮奢極麗。
當然,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蔡京為此,繼續改革鹽鈔法,改革茶法,收斂天下之財。
朝堂中的事情,離張正道較為遙遠,聽聽就算過了。
直到高安吃的醉了,有些失言道:“相公大權在握,本意調梁相公知大名府,可惜有些操之過急,被鄭居中等人進讒言, 此事暫時被官家擱置了。”
鄭居中乃是鄭皇後的外兄, 又是王珪的女婿, 總領太乙宮使。
這王珪就是李清照的外公,素有“三旨相公”之稱,先後在朝中任相十六載,雖是已死二十餘年,但是門生故吏猶在。
作為政敵,權勢同樣不弱的鄭居中,一直在暗中找尋機會,想置蔡京於死地。
張正道恍然大悟,難怪蔡京複相半年多了,這梁世傑還在知鄆州,沒有調去大名府任府尹。
張正道笑道:“我聽說大名府知府鄧洵武,也是蔡相公的人?”
這些事情,張正道曾在翠雲樓,與索超吃酒時,聽說過一些隻言片語。
高安笑道:“那是自然。”
“鄧洵武若非蔡相麾下之人,早就被趕出大名府了。”高安將懷中美人遞過來的美酒,一飲而盡。
張正道笑了笑,轉換話題問道:“高兄,今次到訪清河縣,有何公幹?”
高安醉眼朦朧道:“無事便不能來?”
張正道笑道:“在下說錯話, 自罰一杯。”說完,便自飲了一杯。
高安將懷中美女推開,眯著眼睛道:“正道兄文采斐然,去年的兩首詞作,舉世皆驚,足以流傳後世。更有趙大家,不時為你揚名,那汴梁城中,不知有多少閨中少女,都想一覽你的風采。”
張正道愣了一下,這都過去一年時間,想不到那兩首詩詞,餘威猶在。
高安繼續道:“正道兄怕是不知道吧,今年汴梁城的花魁之爭,更是火熱,李大家懸賞千金,隻為求得一首好詩詞。”
“不能一堵盛況,殊為可惜!”張正道歎了口氣。
來大宋這麽久,還從未親眼看過傳說中的花魁之爭,更未親眼看見過那豔名傳天下,引得趙佶都為她爭風吃醋的李師師。
張正道的心中,確實有些遺憾,再一想起同為花魁的趙元奴,不由得回味起了她那甚是靈活的香舌。
高安笑著道:“傳聞正道兄與趙大家交情匪淺,莫非真的要作壁上觀,不出手幫襯一二?”
張正道回過神來,苦笑道:“即便有心幫襯,這遠隔千山萬水,能奈之何?”
高安哈哈大笑,而後說道:“這有何難,我一會兒便要動身趕回東京城,距離元宵佳節,尚有一些時日,足夠將正道兄的大作,轉呈給趙大家。”
張正道搖頭道:“還是算了,若是再幫趙大家,敗了那李大家,不知道汴梁城中,有多少人會記恨於我。”
高安突然揮手將兩個陪酒的女人,轟出房去,壓低聲音道:“幫趙大家,便是幫蔡相。”
張正道疑惑不解,問道:“何出此言?”
怎麽趙元奴奪花魁,還和蔡京還扯上關係了?
高安笑而不語,又飲了一杯酒後,方才徐徐道:“近日,官家時常帶著王黼微服私訪,去往金錢巷李師師的家中過夜。”
趙佶近來在王黼的巧言獻媚下,時常微服出宮,夜宿花魁李師師房中。
為了能尋歡作樂,竟然還在內庭專門設立行幸局,負責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員還幫助趙佶撒謊,如當日不上朝,就說宮中有宴飲,次日未歸,就傳旨稱聖體染病。
貴為一國之君,流連於青樓妓館之中,並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趙佶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人發現。
但這件事,早已不是什麽秘事,整個汴梁城的街頭巷尾,皆在流傳,朝廷大臣們,亦是心知肚明,隻是不敢過問罷了!
這麗春院,處在天高皇帝遠的偏僻地方,因此,高安才敢肆無忌憚,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
“王黼與鄭居中交好,蔡相則與鄭居中不合。”高安將這裏麵的彎彎道道說了出來。
張正道心中鄙夷,口中卻道:“原來如此,若是能幫趙大家壓一壓李大家的風頭,便是替蔡相出一口惡氣,打壓一下那王黼?”
高安笑道:“孺子可教!”
“若是李大家今年又是失了花魁,到時候在床上服侍官家,不那麽暢快……嘿嘿,跟著身旁的王黼,定然要倒黴。”高安嘿嘿笑道:“如此一來,你我二人,可是在蔡相那裏,大功一件啊。”
張正道心中踟躕,還是搖頭道:“若是官家知道是我幫著趙大家,奪了今年的花魁,肯定會遷怒於我。”
高安說道:“你卻小覷了官家,當今乃是風流人物,若是想替李大家出氣,自然是會用文人的方式,無外乎就是再寫上幾首好詞。”
張正道還是搖頭道:“風險太大。”
高安見他竟然不上道,板著臉道:“正道兄莫非就不怕蔡相遷怒?”
張正道苦笑道:“蔡相遷怒,大不了罷官而已,若是官家遷怒,搞不好會殺頭!”
高安冷“哼”一聲,道:“蔡相震怒,可不是罷官那般簡單。”
張正道沉默片刻,討價還價道:“一首絕世好詞,換登州水師指揮使一職!”
大宋水師,名存實亡,借此機會,跟蔡京討要一個無足輕重的水軍指揮使,十有八九能成。
高安拍手叫道:“好!”
“至於此事能不能成,還要看蔡相公的意思,高某不敢誇口!”高安接著道。
張正道笑道:“高兄若能幫忙進言,小弟已是感激不盡。”
高安點頭道:“正道兄,請吧。”
張正道起身來到書桌前,鋪上一張上好的宣紙,提起毛筆,略做思索,而後揮毫潑墨,寫下一首好詞。
一年多的時間,張正道的毛筆字,雖說寫的一般,但已經能看得過眼。
待將墨跡吹幹,張正道將寫好的詩詞,遞給高安,笑道:“獻醜了!”
喜歡水滸大官人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官人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