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移民耽羅島

字數:3737   加入書籤

A+A-




    阮小二道:“入了大海,便沿著登州海岸轉了一圈,也未曾見過什麽水師。”
    文仲容哈哈大笑道:“許是寒冬冷月的,那些廝們,都躲在水寨裏吃酒賭錢。”
    聞煥章點頭道:“應是如此。”
    張正道又詢問道:“二哥、五哥,此番出海,可遇到什麽風浪?”
    阮小二搖頭道:“未曾有大風浪, 我等先是在近海操練兩日,待熟悉之後,便在老船工的指引下,去往高麗方向。”
    張正道好奇問道:“二哥竟然到了高麗?”
    阮小二點頭道:“隻在海上行了三日,便到了高麗的翁津地區,隻因未有甚麽通關文書,不敢靠岸。”
    “船隊沿著海岸線又往南走, 先後經過高麗的海州、閻州、白州等地, 本想直接去那耽羅島, 但是船上補給不夠,因此才返航。”阮小二歎息一聲,覺得這次沒能抵達耽羅島,半路折返回來,殊為可惜。
    張正道沒想到阮小二恁地大膽,竟然直接到高麗外海轉了一圈,當下笑道:“無妨,待開春敗了濟州官軍,再直取耽羅。”
    文仲容道:“小弟有心上岸打探些高麗國內的情形,隻是怕半路出什麽意外,便也沒能成行。”
    聞煥章道:“此次出海,乃是操練水軍,船隊安然無恙的回到山寨,便是大功一件。”
    張正道也點頭道:“打探高麗之事,等到占了耽羅島之後再說,我梁山如今勢單力薄,不可操之過急。”
    高麗雖是彈丸小國, 也不是梁山眼下所能覬覦的, 兩百多萬的人口,不是那麽輕易能打下來的。
    聞煥章道:“寨主,既然水軍已經探明路徑,聞某建議,不如現在便將山寨百姓,移民到那耽羅島。”
    見張正道思忖,聞煥章說出緣由:“眼前雖是寒冬,但是寨主說過,那島上氣候溫暖,土地肥沃,隻要帶齊農具種子,便能開墾出良田。”
    “眼下這近萬人的百姓,每日靡費甚多,隻出不進,便是山寨廣有存糧,亦是難以長久支撐。”聞煥章迎著眾人的目光,侃侃而談道:“將百姓移居到島上,便能種上一季糧食, 不僅能減輕山寨負擔,亦能加快開墾的速度。”
    “寨主也曾說過,那耽羅島乃是一處天然的上好馬場,若是經營半年,我山寨便再也不會缺馬!”聞煥章笑道。
    阮小二亦是起身道:“寨主,小弟願為山寨,開疆擴土。”
    文仲容亦是起身叫道:“小弟願往。”
    張正道沉思不語,等了良久,方才抬起頭,環視一眼眾人,道:“那就開始著手準備移民。”
    “阮小二、阮小五,命你二人修整海船,調集物資,將踏浪水軍的海船也一並調撥過來,三日後,揚帆出海,移民耽羅島。”張正道命令道。
    阮小二、阮小五起身大聲領命。
    “軍師,百姓移民之事,還請你來操持,一定要將耽羅島的好處與大家夥都說清楚,凡是願意去的百姓,每家每戶,分良田一百畝,耕牛一頭,若是耕牛不夠,就先拖欠著,後續再補上。”張正道頓了頓,繼續說道:“前三年免交稅負,也沒有任何苛捐雜稅,但是產出的糧食,要照價賣給山寨一部分,三年後,十稅一!”…
    初步將梁山的移民政策宣讀了出來,張正道又補充道:“不願意移民的百姓,也不用強求,隻是再宣布一下,我梁山不養閑人,過了這個月底,便不再免費供應糧食。”
    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張正道還是懂的,對於那些想留在山寨吃白食,渡過這個寒冷冬季,而後再想下山的百姓,不得不使用上一些手段了。
    “若是有人敢趁機鬧事,一律先關起來,待海船出海之時,將這些人全都裝上船,一同移民島上。”張正道麵容冷峻。
    移民耽羅島,事關梁山未來,自然不能容許人搗亂搞破壞。
    聞煥章道:“寨主放心。”
    張正道又問道:“四艘海船,這次能帶多少人出海?”
    阮小二回道:“咱這兩千多料的海船,若是擠擠,可載五六百人。”
    張正道皺眉道:“跑一趟才移民兩千人,有些少了!”
    阮小五建議道:“寨主,不如再派人去密州,買上十艘海船!”
    張正道點點頭道:“王倫兄弟,那就派些心腹人,去往密州再買十艘海船回來。”
    王倫一聽又要花錢,苦著臉答應道:“小可這就派人去密州。”
    吩咐完購買海船之事,張正道決定道:“這一趟,那便先移一千百姓到那島上。”
    “軍師,先從山寨弟兄們的家眷中,挑選年富力強的一千口眾,做為首批移民。”張正道笑道。
    聞煥章點頭應下。
    從梁山泊到耽羅島,隻需七八日便到,張正道想了想道:“移民事關梁山興亡,我與你們一同出海。”
    聞煥章馬上勸阻道:“寨主不可輕動,此行交由聞某便是。”
    阮小二也勸道:“是啊,哥哥乃是一寨之主,有我們兄弟在,定然萬無一失。”
    聞煥章道:“況且,濟州府對我梁山虎視眈眈,不知什麽時候派兵來攻,若是寨主不在,山寨上下,人心惶惶,隻怕到時會出亂子。”
    張正道聞言,便不再堅持,隻好說道:“那移民屯田之事,便拜托給諸位兄弟了。”
    阮小二、阮小五、文仲容、崔埜等人,俱是起身叫道:“必不負寨主所托。”
    待將移民之事定下之後,梁山上下,便全力動員起來。
    聞煥章先從願意移民的山寨家眷中,精心挑選了一千口眾,又準備了農具種子等物資,一一搬到船上。
    三日時光,倏忽而逝,四艘海船,載著一千百姓,五百水軍,並著五百憾山步軍,在山寨大小頭領的目送下,順著北清河出海,航行三日便到了翁津地區,而後避開高麗水師,沿著海岸線一路南行,隻七日左右,便看見了那座耽羅巨島。
    四艘海船,在島的北邊,選了一處深港停泊,放下五艘小船,文仲容帶著一百憾山軍,提著兵器,率先上岸。
    到了島上,但見草木林立,荒無人煙。
    文仲容吩咐一百憾山軍,分為十隊,往四麵八方搜尋,探索五裏之後,便要求折返回來。
    待十個小隊消失在密林之後,崔埜帶著後續憾山軍,緊隨而至,開始砍伐樹木,搭建簡易碼頭,供海船停泊。
    喜歡水滸大官人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官人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