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出實情
字數:4268 加入書籤
翌日一早,天還未亮。
一口棺木自張家後門運到了卓丟兒生前居住的小院裏。
將卓丟兒放入棺木,又最後深深看了一眼這個苦命的女人,張正道低沉著聲音道:“蓋上吧。”
張六連同獅子樓帶來的幾個閑漢幫手,這才將厚重的棺材蓋扣上。
府裏的一眾女人,站在院中,皆是悲切不已。
為卓丟兒燒了些冥錢之後, 張正道方才示意眾人散去。
林氏和韋夫人,跟在他的身後,回到房中,將這一段時間,家裏發生的大事小情,都訴說了一遍。
張正道聽完,沉默片刻,而後歎道:“我不在家時,苦了你們!”
林氏問道:“大郎,這段時日,你究竟去了哪裏?”
韋夫人亦是好奇不已,自從搬來張家,張正道便時常無故消失,尋不見人。
張正道猶豫片刻,還是決定將實情都說了出來。
前段時日,濟州府派黃安領兵三千,攻打梁山。
那一日,梁山未在水麵上做阻擊,而是將兩千五百官軍,盡數引到了金沙灘上。
還未接戰,梁山那列陣在金沙灘上的五百嘍囉,便被官軍的一陣箭雨,射的七零八落,敗退到旱寨之中。
黃安見狀大喜,不知是計, 便率領兩千五百官軍,輕易衝上金沙灘, 而後擺下陣勢,往山寨之中推進。
恰在此時,水麵上出現數百艘戰船,阮小七率領著踏浪營水軍,一舉將黃安所帶來的四五百艘船隻,盡數都奪了下來。
正在攻打旱寨的黃安,見後路斷了,雖然驚慌不已,但猶是奮力搏殺,期望著將眼前這夥賊寇剿滅。
隻是等到那一千列陣整齊的飛騎軍,自山南旱寨中殺出來,隻一個衝鋒,便將兩千五百官軍的陣型衝散。
亂戰中,濟州團練使黃安,更是被卞祥一斧子劈死,那剩餘的官兵,見主帥被殺死,早已是嚇破了魂魄,棄了手中兵器, 紛紛跪地投降。
與此同時, 淩光、索賢,引著兩千攻山軍,趕到石碣湖處,將那留守的一營濟州馬軍,團團包圍住。
那馬軍正將,初時還想引著騎兵衝殺出去,隻是當梁山大軍,使出數百條絆馬索後,一百多馬軍,當場就被掀翻,而後便被一擁而上的嘍囉們生擒活捉。
淩光更是一刀將那員馬軍正將,斬於馬下,這剩餘的官軍,便也都降了。
這一戰,梁山以微乎其微的傷亡,引君入甕,將三千濟州官軍一網打盡,盡數生擒活捉,又繳獲五百匹良馬,可謂是大獲全勝。
此戰過後,梁山威名遠播,引得州府側目。
待將山寨事務安排好後,張正道擔心家裏,便匆忙下山,趕回到清河縣。
將這些事情一一都訴說出來,兩個美婦人皆是瞪大雙眼,掩嘴無言。
林氏震驚不已,半晌方才問道:“大郎,你為何要上山為寇?”
韋夫人對此,也是難以理解。
張正道苦笑道:“事已至此,再後悔也是無用!”
“如今梁山大破三千濟州官軍,已經引得州府關注,我的身份,遲早會被探查出來,所以這次回來,是接你們,離開清河縣,隨我一起到梁山生活。”張正道正色道。
林氏和韋夫人對視一眼,而後皆是歎了口氣。
韋夫人道:“姐姐,這造反乃是滿門抄斬的重罪,若是不上那梁山,遲早會生禍端。”
林氏哪裏不知造反乃是死罪,隻是一時之間,難以接受罷了。
張正道歎道:“等到日後,你們就會明白了。”
如今女真人崛起,除了已經吃過敗仗的高麗人知曉內情,大宋和大遼兩國的天潢貴胄們,還沉醉在風花雪月之中。
天之將傾,卻又難以對兩個女人明說。
“梁山已經在高麗打下一塊不下於鄆州之地大小的領土,島上如今有一萬多百姓生活,待用心建設一兩年後,便也是一處繁華所在,不比這清河縣差。”張正道笑道。
韋夫人好奇問道:“官人,莫非是想在異域稱雄?”
張正道點點頭道:“不錯,我有心打下高麗。”
林氏愣愣無語。
韋夫人卻比林氏接受的快,這美婦人問道:“官人,何時動身?”
張正道思忖片刻後道:“七日後,將丟兒埋葬之後,便收拾了家中的金銀細軟,舉家搬到梁山。”
“先瞞著家中的人,隻說是跟隨我一同到登州生活。”張正道囑咐道。
前段時間,朝廷的任命下來,蔡京果然將張正道調往登州,任水師指揮使,掌管那平日裏都沒人記得的一營水師。
張正道準備先把家眷安頓好,在打探消息過後,再決定是否真的到登州赴任。
與二女商議一陣之後,張正道便來到餘氏房中,與這剛剛誕下一女的娘親說話。
餘氏此刻,仍是憔悴不已,隻說了一會兒話,便又沉沉睡去。
張正道隨即又去看了看孫二娘,這女人自小習武,身體素質遠遠好過餘氏。
逗弄了一下剛出生的女兒,張正道又想起卓丟兒生下的兒子,叫丫鬟也一同抱了過來。
看著兩個剛剛出生的子嗣,張正道心中湧起一股溫馨之感。
孫二娘道:“夫君,還未給孩子起名字呢!”
張正道思索片刻,便為女兒起名叫文靜,兒子起名叫平海。
普通是普通了些,但健康快樂就好。
而後,張正道將老管家叫到房中,在密談了良久之後,張伯便匆匆離去,將張家的地契和房契,盡皆取出,尋了城中的一個牙行,準備變賣。
除了田地和宅子,張家的幾處鋪麵,張正道也都有意轉手,日後身份若是曝光,遲早也會被官府查封。
六日後,待將清河縣的所有產業都一一變賣之後,張正道舉家趕赴登州,出任水師指揮使一職的消息,便也流傳了出去。
街坊鄰裏雖是唏噓不已,但也沒有過多的懷疑。
第七日一早,在水月寺後山處的一塊上佳風水寶地,將卓丟兒填土安葬了。
返回城中之後,最後看了一眼已經售賣了出去的張家,張正道大手一揮,由二十多輛馬車組成的車隊,趁著天色尚早,緩緩離開了清河縣。
待車隊出了縣城南門,行駛到五裏多地時,陡然聽見大地震動,似有千軍萬馬奔來。
車中的一眾女眷,連同那些從獅子樓跟隨投靠,此刻充當車夫的閑漢們,盡皆驚慌失措,以為是碰到山賊。
那一彪足有一千的軍馬,由遠及近,當先兩員頂盔摜甲的彪形大漢,催動馬匹,衝出隊伍,來到車隊近前。
這兩個大漢,一眼便看見最前方那騎著高頭白馬,臉上帶著一塊饕餮麵具的熟悉之人。
在眾人驚恐的神情中,這兩個大漢同時翻身下馬,其中一人抱拳叫道:“飛騎軍統領卞祥,前來護送哥哥回山。”
喜歡水滸大官人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官人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