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準備再赴汴梁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A+A-




    張正道聽著陸小乙敘說東京汴梁城發生的往事,不時插嘴詢問。
    陸小乙道:“我們在鬼樊樓,幫著鬼差處理了一些麻煩事,因此才落下腳來。”
    張正道問道:“韋貴呢?怎麽沒有一起跟來?”
    陸小乙回道:“那鬼樊樓裏最近出了一些麻煩事,韋貴兄弟脫不開身。”
    張正道沒有再詳細問,吩咐嘍囉帶陸小乙去後山,選了一間房先休息。
    獨自坐在聚義廳內, 沉默思索。
    孫元想要葬在孟州,不管如何,也是要滿足嶽丈的遺願,順帶著打探一下武鬆的消息,過了這麽久,也不知他在安平寨牢城營過的如何。
    打定主意, 張正道便返回到後宅,料理孫元的身後事。
    孫二娘換上一身孝衣, 為老父守孝。
    張正道命人在後山的一處宅院內, 搭設了靈棚,擺上香案,祭拜老嶽丈。
    過了頭七之日,即可入土為安。
    見孫二娘傷心不已,張正道便吩咐兩個女婢跟著照顧她。
    “我有意年後再去一趟孟州,安葬嶽丈。”張正道對著一眾妻妾說道。
    吳月娘麵露擔憂,道:“夫君的身份,非同一般,不如差遣手底下人,去辦這樁事情,想來二娘也不會責怪。”
    林氏也勸道:“大郎,月娘說的是,這千裏迢迢,路途遙遠不說,遇到歹人, 壞了性命,往後叫我們這些姐妹, 如何過活。”
    張正道笑道:“我今次多帶些人手。”
    眾女見張正道不聽勸說,便不再言語。
    夜裏,宿在韋夫人房中,這妖媚女人知曉張正道這次外出,沒有個三五月,實難返回,因此極盡纏綿,不住索取。
    好在今時不同往日,張正道習練功法有所小成,大發神威,最後令韋夫人甘拜下風,告饒活命。
    “大郎,若是經過汴梁城,能不能想想辦法,給我那苦命的妹妹,遞個口信?”韋夫人的纖纖玉手,在張正道胸膛上畫著圈圈。
    張正道問道:“你怎麽知道我會去汴梁城?”
    韋夫人癡癡笑道:“那汴梁城中,還有一位紅顏知己在,依著大郎的性子, 既然路過, 豈會有不去之理?”
    張正道被她窺破心思, 也不隱瞞,道:“此行,確實要去一趟汴梁城,不過是有正事,還真不是去私會什麽美女!”
    韋夫人揚起頭,白了他一眼,道:“大郎何故遮掩,都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反正奴家現在年歲也大了,等再過上幾年,姿色不在,自然就會被逐漸冷落。”
    “若是大郎念及舊情,保證奴家衣食無憂,偶爾到房中歇上一夜,此生便也賭對了。”韋夫人說到此處,眼神中竟有些落寞。
    眾女中,除了林氏年歲最大,其次便是她了,這段時日,張正道到她房中的次數都少了。
    反觀那狐媚子潘金蓮,卻越來越滋潤,容光煥發,好不妖嬈。
    張正道皺眉道:“我是那等喜新厭舊之人麽,再說夫人的妙處,豈是旁人可以比擬的。”
    韋夫人笑道:“大郎此話,有些言不由衷。”
    張正道怒道:“妖婦,竟敢質疑我。”
    “真是好膽!”
    須臾,風停雨住,張正道問道:“你妹妹住在深宮之中,要如何得見?”
    韋夫人神魂歸來,道:“以往我在汴梁時,妹妹偶爾會出宮到家中小住幾日。”
    張正道皺眉道:“沒有別的辦法了?”
    韋夫人回道:“再不濟,就是進宮去見妹妹。”
    張正道心中想起一事,說道:“夫人若是記得宮裏的布局,你妹妹的住處,明日畫到紙上,我先記下了,以備不時之需。”
    韋夫人吃驚道:“大郎莫非想要夜闖進宮,那可不成,皇宮之內,戒備森嚴,擅自闖入,可是殺頭的大罪。”
    張正道笑道:“此事我自有計較,你隻管把皇宮內的大致布局,以及咱妹妹住的宮殿方位,如實畫出來就行了。”
    韋夫人道:“那容奴家仔細回想一下。”
    “這事不急,還有時間。”張正道摟著韋夫人的嬌軀,突然又問道:“咱那妹妹,生得何種模樣?”
    韋夫人嬌笑道:“大郎,我那妹妹,可要比奴家漂亮多了。”
    張正道問道:“天下間,還有比夫人還漂亮的女人?”
    韋夫人聽到這話,心花怒放,緊緊依偎在他懷裏,道:“大郎若是見到我那妹妹,就知曉什麽叫花容月貌,什麽是閉月羞花。”
    張正道歎道:“既然咱那妹妹這般美貌,怎不受趙佶寵愛?”
    韋夫人歎道:“奴家的妹妹,不善言辭,當年若不是喬貴妃相助,也不會與官家有那一夕之歡,誕下龍種。”
    張正道也依稀記得,喬貴妃與趙構的生母韋氏意氣相投,義結金蘭,還許下過“苟富貴勿相忘”的誓言。
    後來喬貴妃得到趙佶的垂青,果然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將好姐妹引薦給官家,這才有了趙構。
    “我那小外甥,今年幾歲了?”張正道又問道。
    韋夫人愣了一下,疑惑道:“小外甥?”
    “就是那趙構!”張正道笑道。
    韋夫人這才反應過來,笑道:“大郎莫非還想認下這個外甥?”
    張正道眉毛一挑,道:“認,為何不認,再怎麽說,也是咱妹妹的孩子,連著親呢。”
    韋夫人調笑道:“大郎又在胡說八道。”
    張正道笑而不語。
    韋夫人道:“轉年六月,便是七歲了。”
    “那孩子,奴家也隻見過一次,倒是頗為懂禮。”韋夫人想起趙構,讚譽有加。
    張正道又詢問了一些關於韋氏的事情,方才摟著佳人,沉睡入眠。
    翌日天明,大雪依舊紛飛,已經接連下了兩日。
    張正道祭拜完嶽丈孫元,命人將孫二娘攙扶下去休息,這母夜叉性子執拗的很,竟然守著靈堂過了一夜。
    好在,屋中放著數個火盆,倒也不是很冷。
    隨後,又去到聚義廳中,處理了一些山寨的事情。
    先前,梁山在登州、萊州、徐州、鄆州、青州、沂州、兗州等地,大肆采購精鐵,已經惹得官府矚目,但都是分批購買,或者是將買來的鐵器重新冶煉成精鐵,才堪堪打造出三千具全裝重甲。
    好在大宋的冶鐵工藝精湛,僅製鐵重鎮京東地區,精鐵年產量可達數萬斤。
    張正道為了能盡快打造出重甲騎兵,吩咐采買的嘍囉,不管是農器具,還是爐灶等物,隻要是鐵器,一律運回山寨,回爐煉鐵,打造戰甲。
    金老精通冶煉,倒也能造出高爐,滿足山寨所需。
    如今,鐵騎軍的戰甲打造完成,但是精鐵,依然是山寨急需之物,京東之地怕是再難大量買到,隻能去往遠方州府購買,但走河運還有可能,若是走陸運,不太現實。
    張正道為此頭疼不已。
    缺鐵啊!
    喜歡水滸大官人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官人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