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字數:5401   加入書籤

A+A-


    “侄兒拜見叔祖父。”荀攸首先鞠躬一禮,拜見的自然是故司空荀爽。

    荀爽笑眯眯地受禮,然後向老董一禮:“太尉。”

    “荀公,今日身體還好?”老董也趕緊回禮,關切道:“老夫命人送來的藥材,都吃了麽?”

    “多謝太尉掛念。”荀爽今日看起來精神還不錯,也未咳嗽。

    然後看向荀攸,吩咐道:“公達,代老夫向太尉介紹……”

    “唯。”荀攸隨即又是一禮,拜向另一人引薦道:“太尉,此乃在下叔父荀衢,代理族中事務。”

    荀衢五十來歲,儒雅隨和,笑嗬嗬地向老董施禮:“見過太尉。”

    “久仰久仰。”

    “侄兒拜見堂大叔父。”荀攸又向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施禮,介紹道:“太尉,此乃在下堂叔父荀悅,字仲豫。”

    “久仰久仰。”這位老董記得,獻帝劉協的老師。

    他最大的思想成就是《申鑒》五篇,著作中抨擊讖緯符瑞,反對土地兼並,主張為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

    想到這些,老董忍不住插了一嘴:“敢問先生,對老夫在洛陽的改革商製、開辟財源一事有何見解?”

    荀悅的社會政治思想,如今已然成熟。

    聞聽老董詢問後,竟十分謙虛答道:“回太尉,在下所學深受黃老、儒家影響,也融合一些法墨之說,然這些都不主張興倡商業。”

    “可前些時日受叔父相邀至洛陽,見此地商貿大興且秩序儼然,百姓受其惠,朝廷得其利,心中震動不已。”

    “此番太尉詢問,在下真不知當如何評述。請容在下用心調研考察一番後,再向太尉討教。”

    “大善!”老董當即點頭讚許,道:“仲豫所言,老成持重之道。理論來源於實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真乃實幹興邦之語!”

    “嗯……這些時日仲豫有空,便多去洛陽三市轉轉,有什麽感想體悟就寫下來,老夫洗耳恭聽。”

    嘴上說著,心裏便想著等掌握造紙製墨和印刷技術後,一定要讓荀悅把《申鑒》五篇變成六篇,作為日後科舉的策論題。

    “唔……侄兒拜見堂二叔父。”此時,荀攸又向第四人施禮,介紹道:“此乃荀衍,字休若。”

    “久仰久仰。”這人老董也知道,荀彧的兄長,文武兼備。

    曆史上以監軍校尉守鄴,督河北事。曹操征討袁尚時,高幹降而複叛,遣兵密謀襲鄴,被荀衍察覺,盡誅之。

    可惜他加入曹氏集團時,曹操麾下已人才濟濟。再有才能的人,也隻能成為龐大機構裏的一顆螺絲釘。

    也虧有真本事兒,否則史書上,恐怕都不會留下關於他的那一筆。

    針對這等事件,有位張姓的後世巾幗先賢,便語重心長地說了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

    “侄兒拜見堂三叔父。”

    這個不用荀攸介紹,就是被老董鎖住留下來的荀諶:嗯,以後弄個外交部門,派他去舌戰群儒。

    “侄兒拜見堂四叔父。”

    終於到了荀彧,老董當即大鼻子湊過去,果然聞到荀彧身上一股淡淡的香味,讓他熏熏然有種陶醉的感覺。

    “文若,今日熏的什麽香?”

    荀彧原本含笑等待著向老董施禮,沒想到這家夥如此自來熟,搞得他不由有些窘迫:“回,回太尉,是雞舌香。”

    “汝每日都要熏上一陣麽?”

    “呃……”荀彧眼神兒有些慌了,但還是答道:“然也。”

    “隔幾日換個味兒?……老熏一個味兒的,不覺得膩麽?”

    說著轉了個圈兒,又問道:“如老夫這般的,熏什麽香聞起來比較風雅,文若有沒有好的推薦?最好是那種斬女香,又不讓覺得娘炮的。”

    “……”

    一旁賈詡見狀,嘴角開始抽抽兒:人家荀彧君子如玉,每日熏香與人交談後餘香三日,那是一段美談。

    你這死醜胖子長啥樣兒,心裏沒點數麽?居然也想照貓畫虎,就不怕別人說你東施效顰?

    而且聽後麵的話,似乎還想擦花抹粉、勾引女人?……

    腦中想到以後會議,老董麵擦胭脂,手翹蘭花,尖聲細語地道:“今日可有何要事?……無事的話,咱家可要去熏香了。”

    恐怖如斯!

    冷不丁的,賈詡打了個寒顫。

    隨即大著膽子上前,一腳踩向老董的腳麵,咬低聲音道:“讓你多談些人家感興趣的話題,但也說談這個啊!……”

    一邊說著,臉上還掛著不好意思的笑,意思在對在場的荀氏族人說:“我,我們太尉平時不這樣的……”

    “哈,嗬嗬……”荀氏族人能怎麽辦,隻能保持著尷尬不失禮貌的笑容。

    老董卻不服氣,小聲回道:“不是你讓老夫放開點兒麽?”

    “是讓你放開點,但沒讓你這麽開放……”

    “哦……”老董這才了然點頭,隨即一挺胸又換上大漢太尉的風度,好似剛才那人不他一樣,含笑看著荀攸:“公達,來,繼續。”

    荀攸又依次介紹了荀爽的兒子荀棐,還有與他同一輩的荀衢之子荀祈,荀衍之子荀紹。

    至於荀諶之子荀閎、荀彧之子荀惲、荀俁等,都還是些小屁孩兒。

    看著這一家子或儒雅斯文、或英氣勃勃、或樸實內斂的模樣,老董不由笑得合不攏嘴,也閉不了腿:走向大堂的時候,都是螃蟹般的外八字。

    粗略算算,這一網下去就有荀悅、荀衍、荀諶、荀彧、荀棐、荀祈、荀紹七名人才——一下塞入自己空虛的文臣隊伍,瞬間感覺充盈而飽滿,愉悅十足!

    最主要的是,如今朝堂一批官員被自己弄去了廷尉大牢,也很是空虛。

    將這些人安插進去,一來他們名聲才幹俱有,自己不會落什麽罵名。二來今日這些人的舉動,表明了就是投效,自己根基無疑會更穩固。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撈到了荀彧這位大管家:以後由他來負責內政,賈詡老狐狸從旁打輔助,發育路還不穩穩的?

    想到這裏,不由小聲向賈詡道:“晚上老夫吃雞的時候,你也一起來。”

    賈詡聞言,都不稀罕搭理他:吃我家的雞,還拿來當人情,你可真會收買人心。

    於是,他開口道:“那在下要吃大盤雞。”

    “別說大盤雞,就是讓條龍給你服務一趟都行!”但話說完,他又有些疑惑:“你究竟用了什麽法子,讓荀氏一家子都來投效老夫?”

    賈詡麵色頓時一僵,含糊回道:“呃……在下不過時常來看看,與荀公談了些時政局勢,聊了些太尉的施政舉措。”

    “呃……在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加之荀公內潤通徹、心懷蒼生,自然清楚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

    “哦……”老董有些懷疑,但一時又說不出什麽。

    進入了大堂後,荀爽便讓族人都退了下去。老董見狀,也讓老狐狸出去呆會兒。隨即,便見荀爽費力地要拜伏在地。

    老董哪能讓人家這樣,趕緊伸手去扶。

    “太尉莫要如此,荀氏一族能得太尉庇護,實乃大幸,萬望太尉受老夫一拜。”荀爽便阻止並解釋。

    老董懂了:“荀公的意思,是汝早就打算舉族投效老夫?”

    “然也。”荀爽點頭,道:“其實文若早就跟老夫說過,荀氏一族若想在亂世求存,便當趁早投效太尉。”

    “可惜老夫老糊塗了,拖延了一段時日。”

    “不曾想就是這短短數月,太尉那裏已人才濟濟。文若一番好生雪中送炭之策,讓老夫弄巧成拙,如今隻能錦上添花了。”

    “哦……”老董了然點頭,隨後想想也對:亂世就如龍卷風,遲早會將所有人、所有家族卷入其中。

    尤其像荀氏這樣累世知名的家族,必然要麵臨選擇主家的問題。

    而自己穿越後的所作所為,顯然與荀氏的家風理念相符。

    荀彧當機立斷有了方向,但荀爽還是不放心,又觀察了自己一段時日。直到聞聽自己擊破關東士人後,這才急忙亡羊補牢。

    也就是說,沒有賈詡來這裏串門兒嘮嗑,荀氏一族也會主動投效。

    “但那個家夥究竟是運氣好,還是能未卜先知?……怎如此大的一件功勞,他輕輕鬆鬆就撈到手了?”

    老董想不通,真的想不通,托腮嘟囔道:“難道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