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太子不虧大賺

字數:4518   加入書籤

A+A-


                      李建成越想越氣,越想越不明白,他忠心國事,怎麽父皇突然就有發怒的跡象。

    搞不懂!

    左思右想,李建成命人喚來劉文靜,商議今日發生的事情。

    劉文靜聽完後,抬頭看著窗外的月色,忽然問道“殿下可知陛下今年春秋幾何?”

    “怎麽問這個?”李建成有些搞不懂。

    “殿下不知道嗎?”劉文靜又問。

    “怎麽會不知道。”李建成如數家珍道“至今歲,父皇春秋五十有二。”

    頓了頓,他不耐煩道“你問孤這些做什麽?”

    劉文靜點點頭,道“是啊,聖人五十歲才品嚐到帝王權力這杯美酒的甘醇。而殿下呢?”

    李建成霎時間如同雷擊一般,怔在原地。

    見此,劉文靜知道李建成明白了,他歎口氣,言道“聖人不許殿下多管外麵的事情,乃是心有忌憚。而且,長平王乃是聖人親自決定出征朱粲的主帥。如若此事有錯,那豈不是說聖人錯了?”

    雙重打擊,令李建成汗如雨下。

    “我從未有不臣之心!”

    “聖人自然知道,否則殿下今夜就不在這裏了。”劉文靜提醒道“殿下,聖人到底是聖人啊。君父二字,君在前,父在後啊。”

    咕嚕。

    李建成咽咽口水,整個人頹然的靠著養和。

    “孤隻是在為國籌謀,從未想過不臣啊!”

    “正是因為如此,聖人才沒有追究。”劉文靜接著說道“殿下監管朝政,這是陛下希望看見的。殿下插手軍隊,這不是陛下希望看見的。殿下,以後做事,還需多多考慮,以免聖心不愉。”

    皎潔的月光如霜,落在絲綢衣擺,上麵描繪著金色玄紋。李建成就這樣愣愣的看著衣裳,良久之後方才一歎。

    “孤之所以力勸父皇阻止長平皇叔進攻朱粲,乃是希望保住商州不失。若是長平皇叔在商州失利,關內必受朱粲威脅。而現今,我大唐兵馬遠征各處,局勢不利我們啊。”

    劉文靜道“臣知道殿下的擔心,臣也知道殿下思慮的沒錯,但是聖人選擇相信長平王。所以,臣覺得殿下不用糾結這件事情,因為聖人經此一事,怕是在這件事情上,聽不進去殿下的勸諫。”

    “難道就這樣坐視戰事失控嗎?”李建成質問。

    劉文靜心中哀歎,這就是太子無奈的地方。他一麵理解聖人的心思,但是一麵又心憂國事。偏偏這兩件事情還有衝突,算是個死結。

    “殿下既然如此擔心商州,不如請聖人向商州增兵,如此也可穩妥些。”

    李建成微微蹙眉,“眼下各路大軍都在各地征戰,長安已經較為空虛,這個時候還將兵馬派遣出去,不妥吧。”

    劉文靜發現太子真是個什麽都要擔心,什麽都想插一手,但是什麽都沒法處理好的人。

    “殿下忘記了嗎,楚王麾下,還有兩萬兵馬。如今楚王奉命押運糧草前往河北,那兩萬兵馬一直都在關中啊。”

    楚王?

    李建成忽然想起來,自家小老弟手底下確實還有兩萬兵馬,而且是自晉陽起兵以來就一直跟著楚王的嫡係兵馬,戰力相當不俗。

    “你的意思是,讓孤向父皇建議,派遣楚王前往商州助戰?”

    “不。”劉文靜搖搖頭。

    “不?”李建成不解,他不明白劉文靜的意思。

    穀劉文靜眸色一閃,言道“殿下,楚王身負押運糧草重擔,豈能擅自更改。臣建議,殿下應該說服聖人,派遣廬江王李瑗率軍支援商州。”

    李瑗!

    李建成瞳孔一縮,他忽然明白劉文靜的意思了。

    建議李瑗支援商州,在李淵那兒是有可能通過的。因為李瑗乃是宗室,僅這一個身份,就讓他有機會接掌兵權。

    從他目前的班底來說,雖然有比李瑗更合適的人,但是卻沒有李瑗的先天優勢。

    可是,李建成回過神卻有些遲疑道“隻是如此一來,孤擔心楚王會心有不滿。而且,你不是說父皇忌憚孤插手軍隊麽。”

    那畢竟是楚王自晉陽起兵以來一直掌控的兩萬嫡係兵馬,不僅是楚王承認,而且朝廷的兵部也有造冊。雖然名義上屬於大唐,但本質上卻屬於楚王的私人部曲。

    府兵製的弊端在此刻顯露。

    楚王麾下的兩萬兵馬,隻認楚王這個軍主,兩萬軍中,自將軍到底層軍官隊正,他們都隻認楚王。

    若建議李瑗率領這兩萬兵馬支援商州,那就是在明著奪楚王的兵權。

    劉文靜自然知道這些,他說道“殿下可以在事後和楚王解釋,隻是臨時征用,並非強奪。再者,聖人若同意,楚王也無可奈何。還有一點,殿下以為,眼下是廬江王值得培養,還是楚王更值得信任呢?”

    “至於插手軍隊,殿下,不是您插手軍隊,而是宗室廬江王。李孝恭他們掌握兵權,但是不妨礙他們交好楚王,秦王。這一點,殿下你要想明白。”

    劉文靜的問題,讓李建成無從回答。

    因為答案很明顯,當然是李瑗值得培養。

    此前,他多番拉攏親近楚王,但是楚王卻總是若即若離。而李瑗,自一開始就是他的心腹。

    李建成起身,在堂內來回走動,匆忙的肢體語言表現著他內心的糾結。

    從心底來說,他覺得劉文靜的建言沒有問題,這是培養自己在軍中力量的最好時機。楚王麾下的兵馬,戰力相當不俗,幾近於秦王麾下的兵馬。

    但是,如果真的這麽做,楚王必然會對他心生不滿,若是楚王到時徹底靠向秦王,這就是一招臭棋。

    更關鍵的是,楚王是父皇的兒子,而且兵法韜略在宗室中隱隱有秦王底下第一人的趨勢。

    他在這個時候得罪楚王,真的好嗎?

    見太子糾結,劉文靜適時道“殿下,這世間難有兩全其美之事,有得必有失。而且,臣以為殿下可以借此事告訴楚王一個道理。”

    “什麽道理?”李建成停下腳步,看向劉文靜。

    “誰才是東宮之主,誰才是大唐儲君。”劉文靜道“臣素知殿下在拉攏楚王,但楚王卻始終沒有回應。臣以為,殿下已經顯示了‘恩’,現在該展示‘威’了。”

    “恩威並施,才能讓人信服。”

    “恩威並施。”李建成喃喃一語,眸光微微閃爍。

    頓了頓,李建成重新坐在劉文靜麵前,問道“若是李瑗支援不力,長平皇叔還是戰敗呢?”

    劉文靜低聲道“殿下可以讓廬江王在路上走得慢一點,若是到時候長平王真的戰敗,殿下正好建議廬江王駐守商州。借此機會,徹底控製楚王的兩萬兵馬。”

    嘶!

    這句話,徹底讓李建成下定決心。

    因為,事情一旦成功,不論怎麽樣,他都血賺!

    文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