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這是雷老鼠啦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A+A-


                      不久後,李智雲上書皇帝李淵,請求盡快解決突厥和談一事,以免秋收以後,對外征討,還遭突厥牽製。

    同時,秦王跟進,要求朝廷必須盡快穩住突厥。上次他差點把竇建德打死,結果關鍵時候就是突厥人橫插一杠,這才導致他沒有打下河北。可以說,李智雲提出來的議題,深得秦王讚同。

    如此,朝堂展開討論,僅僅三日功夫,李淵便下旨,讓劉文靜和鄭元璹再度出使突厥,同時帶上奧射設,要求他們盡快穩住突厥。

    老李在打敗劉武周的時候就想幹一票大的,結果因為糧食短缺不得不罷手。如果等他有糧食了,結果突厥人跳出來搞事,他一定會後悔死。

    所以,這一次他毫不猶豫,要求劉文靜和鄭元璹配合身在突厥的裴矩,盡快搞定突厥,達成雙方和約。

    首要任務進展順利,李智雲暫時脫手,轉而一心一意的待在刑部審問犯人。

    陪伴他的是刑部侍郎李琛。

    唐初的刑部地位其實挺尷尬的,因為有個叫大理寺的王八蛋比他厲害。

    唐初刑部職權,隻能針對微末小吏,以及平民,涉及七品以上的官員,案件必須由大理寺主審。大理寺審理完了,刑部才可以定罪下獄。如果大理寺覺得刑部定的有問題,可以上奏皇帝。

    這其實很尷尬,因為大理寺的業務範圍明顯更廣,權力更大。刑部隻能管理七品小吏和平民,但大理寺可以管著‘官和民’。甚至有時候,刑部按照大理寺審理結果定下的罪責輕重,大理寺也可以指手畫腳。

    這還沒完。

    刑部作為中樞刑法機構,可以管理天下各地的案件,但大理寺也有這樣的能力。更扯的是,大理寺在刑部審核完一遍各州縣案件之後,他們還有複審的權力。

    刑部尚書皇甫無逸為什麽不想摻和朝事,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個刑部尚書其實也就聽起來好聽,真正和大理寺比較起來,毫無作用。

    當然,刑部也不是純粹的受氣包,他們有行刑權,還有監管各地刑徒權,還有關押犯人的權力。

    這些,大理寺就沒有。

    搞明白刑部和大理寺的關係後,李智雲也是暗自感慨,老祖宗們的智慧不可想象,分權與製衡,早就被祖宗們玩得出神入化。後世美麗國所謂的三權分立,其實細較起來,隋唐兩代漸漸成型的三省六部製與其莫名的有些相似。

    李琛不愛說話,拿著筆默默坐在一旁,聽著李智雲審問犯人,他主管記錄。

    這次李智雲審問的是工部郎中,從五品官員。主管經營興造,例如城池修葺、工匠程式,都由工部郎中和員外郎管理。按理來說,軍械失竊應該和他們沒有關係,但問題是,唐初之時,工部和兵部、將作監三個機構,在工作上有重疊的地方。

    涉及軍械製造,工部的庫房也管理著一部分的軍械。

    這就沒辦法了。

    其實,李智雲也知道這次的事情和這位倒黴的工部郎中沒有關係,真正的賊頭應該是工部尚書,可他又能怎麽辦呢,大家都是被裹挾的可憐人。

    “楚王殿下,臣冤枉啊。”工部郎中兩隻手被鎖鏈吊著,扯著嗓子喊冤枉。

    我當然知道你冤枉,但我不能說。

    “孫郎中,你還是招了吧。”李智雲重複的說。這句話他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遍。在知道孫郎中是冤枉的情況下,李智雲已經減少對他用刑了。他身上的傷痕都是大理寺的牲口留下的。

    鄭善果多狠呐,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用刑毫不手軟。

    孫郎中哭喪著臉,苦苦哀求,“殿下,臣哪有膽子去貪墨軍械啊,您就是借給臣一百個膽子,臣也不敢呐!”

    李智雲歎道“孫郎中,眼瞅著明日就要到七月半,我們時間不多了,陛下隻給我們半月時間破案。案子破不了,大家都要遭殃,你還是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了。”

    “臣沒做的事情,如何承認!”孫郎中死命反駁。

    見狀,李智雲揉揉眼,抿嘴不語。

    李琛輕輕放下筆,整個人顯得有點陰鬱。查到現在,屁玩意查不出來,期限一到,案子破不了,武士彠和楚王遭殃,他這個刑部侍郎肯定也要遭受波折。

    中元節是民間祭祖的節日,隋唐兩代統治者,信佛又信道。雖然沒有把這一天定為官方節日,但是允許民間自行祭祖。

    別看老李準備把李耳認作老祖宗,推崇道教,但其實他心裏也信佛教。

    太子李建成,字毗沙門。這個字就是老李取的,而毗沙門是什麽呢?

    毗沙門是佛經中四天王之一,又叫多聞天王或者托塔天王,屬於佛教中的護法天神。

    南朝四百八十寺,這句詩是對南北朝時,佛教興盛最好的表達。隻不過北周猛男宇文邕在位的時候,滅了一次佛,這讓佛教遭到一次重大打擊。

    穀直到隋朝主宰中原的時候,佛教才開始慢慢恢複元氣。

    七月半這一日,民間百姓自發祭拜祖先,有的去寺廟上香,有的去宗祠,各有各的去處。

    在長安城外,有一座普救寺,屬於私人供奉的寺廟,供奉寺廟的香客姓獨孤。

    正堂中,韋珪帶著女兒正在祭拜父親韋圓成和母親獨孤氏。

    在她身旁,獨孤修德和夫人也在祭拜。

    沒錯,韋珪親娘是獨孤修德的親姑姑。已故韋圓成是獨孤修德的姑父,獨孤家的女婿。

    其實這也很正常,京兆韋氏出身的韋孝寬是十二大將軍之一,關隴一份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京兆韋氏也能算做是關隴家族。

    幾人祭拜完了,便走出去,登上馬車,準備返回長安。

    獨孤修德看見小順娘手中的精致玩偶頗覺新奇,笑著問道“順娘,你手裏拿的是什麽?”

    “表舅是說這個嗎?”小順娘指著娃娃。

    獨孤修德點點頭。

    “這是雷老鼠啦。”

    其實那不是雷老鼠,那是皮卡丘。隻不過這個世界沒人知道皮卡丘是什麽,所以李智雲隻能給它換個名字。

    “雷老鼠?”獨孤修德不解的逗問她,“為什麽叫雷老鼠呀?”

    “哎呀,表舅真笨,你看它的尾巴像不像打雷的樣子。”

    小順娘舉著皮卡丘,指著它閃電狀的尾巴。

    獨孤修德打量一眼,點頭道“確實挺像的。”

    獨孤修德的妻子覺得這玩偶挺有趣,便問韋珪,“大娘子,此物從何處買來?”

    韋珪解釋道“不是買的,七夕的時候,楚王妃親手縫製此物,讓人送給順娘的。”

    其實她知道此物根本不是楚王妃送的,因為堂弟韋思齊把東西交給她的時候,告訴她這是楚王和楚王妃對那兩雙小鞋的回禮。

    並且,楚王妃再度提出請她過府一敘的邀請。當然,她也知道,隻怕這其中也有楚王的意思。

    她真的不知道該不該去。

    “楚王妃?”獨孤修德問道“珪娘,你和楚王妃關係很好嗎?”

    韋珪搖搖頭,“倒也不是很好,隻是聽說楚王妃近來生下一個女兒,希望與我說說話,聊聊照顧小娘的經驗。”

    獨孤修德點點頭,沒有再問。

    便在此時,馬車忽然停下,外麵響起護衛的聲音。

    “郎君,出事了。”

    “何事?”獨孤修德問道。

    “城門口搜出禁物,正在戒嚴。”

    禁物?

    獨孤修德道“你們待在這兒,我出去看看。”

    “好。”獨孤修德的妻子點頭。

    獨孤修德下了馬車,抬目望去,隻見長安城門口,已經包圍了一圈的左驍衛將士。

    文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