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計劃終於成功

字數:5070   加入書籤

A+A-


                      秦懷玉打了一套王八拳,程處默招架不住,兩個小兒抱著在地上滾來滾去。

    眾人見了紛紛大笑不已。

    “小家夥,你和你耶耶一樣。”尉遲恭在一旁借口小程損老程。

    程咬金眼睛一瞪,罵道“老雜毛,我家小兔崽子打不過懷玉,難道還打不過你家的兔崽子,你罵誰呢!”

    秦懷玉、程處默、尉遲寶琳,三個小家夥年紀相差無幾。

    尉遲恭一巴掌拍在兒子頭上,“寶琳,給老子教訓姓程的小王八蛋。”

    尉遲寶琳的小黑臉堪稱弱化版尉遲恭,此刻他正抱著鹿腿啃的滿嘴油。尉遲恭隨隨便便一巴掌,打得尉遲寶琳直接把吃進去的肉又給吐了出來。

    “敬德。”李智雲罵道“寶琳這麽大點孩子,你一巴掌上去,給他打傻了怎麽辦。”

    眾人再度捧腹大笑。

    尉遲恭也不好意思的摸摸腦袋,然後踢了踢尉遲寶琳,“滾去你阿娘那兒,別在這兒給老子礙眼。”

    三個小蘿卜頭撒歡跑去那邊。

    幾個小家夥走了,老家夥們的話題一轉。

    李君羨道“殿下,這都歇了幾個月了,咱們什麽時候出征啊?”

    上一次打劉武周,老兄弟秦瓊立下大功,得到的封賞最多,他現在已經是從三品的將軍。他們其他幾兄弟立下的功勞不大,因此賞賜也不多。

    杜如晦道“莫急,待秋收糧足,肯定是要對外用兵的。”

    “不錯。”李智雲接著道“而今我大唐兵強馬壯,遲早要出關一統天下,諸位兄弟立功的機會絕不會少。”

    聞言,眾人眸色激動。

    秦瓊問道“殿下,我們什麽時候打齊郡?”

    “怎麽,叔寶想要衣錦還鄉?”李智雲調侃。

    秦瓊不好意思道“老家的人都知道我是唐將,都盼著我們能打過去,還他們太平。”

    李智雲頷首,說道“放心,那一日不會遠。”

    “那這一次我們先打誰?”尉遲恭問。他投降時間不長,自然希望能多立戰功。

    程咬金道“當然要打王世充,這狗東西先前在潼關堵我們,好生狂妄。”

    “我覺得應該先打竇建德”

    關於朝廷先打誰,眾人各自發表意見。

    李智雲也沒打斷他們,讓他們自由討論。

    杜如晦低聲問道“殿下認為,朝廷這次會先對付誰?”

    “我不清楚。”李智雲搖搖頭,說道“竇建德已是強弩之末,隻要出兵,必能拿下。但王世充的威脅仍在,先剿滅王世充,拿下中原也並無不可。”

    “殿下覺得,我們該打誰呢?”薛收問。

    李智雲摸摸下巴,說道“這可是個問題,不能等閑視之。”

    大唐現在是天下群雄中最強大的勢力,先前梁師都、竇建德、劉武周、王世充,四方聯手,在突厥的支持下,同時對大唐動手都打不贏,更何況其他人。

    可以說,現在王世充、蕭銑等人就是砧板上的魚肉,隻等著唐朝給他們開膛破肚。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事情才不簡單。

    因為,這些人可都是明晃晃的軍功。

    杜如晦和薛收心有明悟,不再多言。

    後方。

    秦懷玉看著自家阿娘抱著的小寶娘,他扮著醜臉,逗得小寶娘咯咯直笑。

    程夫人打趣道“懷玉,這是你阿娘給你找的媳婦,喜不喜歡?”

    “什麽是媳婦?”秦懷玉一臉懵的看著程夫人。

    楚王妃忍不住噗嗤一笑,摸摸秦懷玉腦袋,說道“這小郎可真有趣兒。”

    見楚王妃沒有因為程夫人的調侃而生氣,秦夫人頓時鬆口氣,心想楚王妃可真是平易近人。

    “你喜不喜歡寶娘?”秦夫人問兒子。

    “喜歡。”秦懷玉天真的說。

    楚王妃笑著道“懷玉真是太招人喜歡了。”

    秦懷玉英氣小正太一個,比小黑臉尉遲寶琳和小黑炭程處默可愛多了,怎能不招人喜歡。

    眾人遊玩一天,返回長安。

    另一邊,楊恭仁安撫河西歸來,第一時間入宮麵見李淵,稟明河西事宜。

    聽完後,李淵對他說道“有卿坐鎮涼州,何愁河西不寧,卿此番功勳卓著。”

    “此乃臣之本分。”

    李淵頷首,忽然問道“楊卿,而今竇威年邁辭相,政事堂少了一人,你覺得誰能繼任?”

    聞言,楊恭仁道“陛下,臣方歸長安,還不知曉此事,實在不好妄下斷言,請陛下見諒。”

    要的就是你一無所知,李淵笑著道“無妨,你且說說,權當你我閑談。”

    楊恭仁沉吟道“中書侍郎唐儉溫厚有禮,處事有方,應當可以勝任。”

    “還有嗎?”老李笑著問。

    “黃門侍郎溫大雅,中書侍郎溫大有,工部尚書武士彠,民部尚書竇璡等人,應當都可以。”

    聞言,李淵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

    楊恭仁既是他的老相識,同時身上還帶著前隋的烙印,若用他為相,不僅能破除長安流言,同樣也能避免楊恭仁靠向太子和秦王。

    “哦,對了,還有殿中侍禦史裴矩,他曾是前隋相國,處理事情十分老成,應該也可以。”楊恭仁補充道。

    裴矩因出使突厥之功,已經被提拔為殿中監。殿中侍禦史由宇文士及接任。

    李淵道“愛卿還有一個人沒說。”

    “誰?”

    “你自己。”

    “我自己?”楊恭仁反應過來,頓時搖搖頭,“陛下,臣方歸大唐不久,若是為相,於朝堂不利,實在不可。而且,臣也沒那麽大的能力。”

    李淵拍拍他肩膀,笑著說“朕覺得你可以。”

    聞言,楊恭仁愣愣的看著李淵。

    不久後,楊恭仁離去,走出大殿,整個人還沒回過神。等他回過神,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李淵立在屋內,越想越覺得可以用楊恭仁為相。

    他和太子不親近,同樣也和秦王不親近。同時,他是前隋宗室,用他為相,能安前隋舊臣之心,破除長安流言。

    翌日。

    大朝之上,楊恭仁匯報河西安撫事宜之後,李淵突然宣布任命楊恭仁為相。

    這條消息,震驚一圈人眼球。

    楊恭仁這個前隋遺種,居然能做到相國之位?

    就憑他在河西立的功勞?

    太子也沒想到李淵會放棄武士彠,轉而提拔楊恭仁。他和楊恭仁不熟,加上楊恭仁此前的低調,一時間沒人能挑出錯處。

    而且,他剛剛從河西立功回來。

    李世民也沉默不語,他對楊恭仁也沒什麽想法。反正,他知道這次他是沒什麽機會推薦自己人上位。隻要不是太子的人上位相國,他都可以接受。

    就這樣,撿漏的楊恭仁,成功上位政事堂相國。

    李淵任命他為納言,參讚政務。同時,繼續保留他涼州總管的頭銜。

    人群中的李智雲,心裏大笑。

    文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