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使臣至長安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A+A-


    幾日後,吐穀渾使臣隊伍走到隴州汧源。
    自此開始,趕路速度驟然倍增,其根本原因,在於平坦光滑的水泥路提供了極大的便捷。
    吐穀渾的土老帽們看著水泥路徹底傻眼,他們從沒見過這種堅硬平滑的道路。
    連他們的戰馬走在水泥路上都是異常高興,因為路上幹幹淨淨,不用擔心馬蹄踩到石頭。
    舒坦。
    孫波小王看著在水泥路兩旁工作的草原人,忍不住問身旁的一名唐將。
    “周將軍,那都是誰?”
    周郎將是朝廷派來護送他們的,自有一番見識,隨口說道:“不過是些草原賤奴罷了。”
    賤奴?
    正在孫波小王沉思的時候,那邊手起刀落,一個監工將軍砍掉奴隸首級。
    “都給我打起精神,這段軌道馬車若是今日修不完,宰了你們這些欠債鬼!”
    血腥的場麵讓吐穀渾使臣渾身一震,暗道唐人怎得這般血腥?
    便是曾經來過中原的慕容順也沒見識過這等凶殘的場麵,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走到草原去了。
    中原皇帝什麽時候這麽殘暴了?
    一日後,吐穀渾使臣們進入長安城。若用一句話形容現在的吐穀渾使臣,那便是‘劉姥姥進大觀園’。
    和長安一比,他們的伏俟城就是土堡!
    大街上到處都是水泥路,路麵寬廣無比,還有專門的人負責打掃清理,人道馬道官道,皇帝專行道路,各個井然有序。來來往往的人各式各樣,士子、姑娘、老人、小童、胡人、草原人等等,服裝各有特色,他們或談笑,或呼朋引伴,或牽馬走商,其熱鬧繁榮之盛況簡直前所未見。
    慕容順也算是見過世麵的,前隋時期,他也在洛陽待過幾年。他發自內心的比較一番,覺得長安城規模可能不如洛陽城,但是內部的建設,繁榮程度,絕對超過鼎盛的洛陽城。
    他不禁恍惚,這合理嗎?
    聽說唐朝連年打仗,連年天災,這長安怎麽還這般繁榮?
    便是前隋那會兒,洛陽城都沒有這麽豪奢,滿城的地麵都是漂亮的水泥路吧。
    這太誇張了。
    慕容順咽了咽口水,來之前,他覺得現在的唐朝皇帝是個能打仗的,可是他從沒想過,治理方麵,那個唐朝皇帝也如此出色。
    一個長安便這般繁華,那洛陽呢?
    想到這裏,慕容順不禁暗暗告訴自己,將來若能掌管吐穀渾,一定不能和唐朝作對。
    “別看了,你們先跟我去鴻臚寺報到,然後等陛下召見命令。”周郎將說道。
    他接待過不少番邦使臣,大王小王什麽的,同樣見過不少,這群土包子的表情,他早看膩了。
    果然是蠻夷小國之人。
    “是。”慕容順很恭敬的回答。
    走在路上,唐人百姓好奇的看了一眼,有人大聲問道:“你們什麽地方來的?”
    孫波小王回答:“吾等是吐穀渾使臣。”
    “吐穀渾?”那百姓歪頭想了想,又問道:“你們這是來向聖人投誠的?”
    孫波小王麵色一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哈哈哈哈。”唐人百姓們紛紛大笑,仿佛根本不將這些吐穀渾人放在眼裏。
    而實際上,唐人確實不將他們放在眼裏。隨著朝廷不把唐人之外的人當人,唐人百姓也不將蠻夷當人。
    很正常的事情。
    在這座帝都,那些行商的胡人、草原人等番邦商人,最害怕遇見長安的地痞流氓。
    因為他們各種意義上打不贏。
    私下裏,打不過對方。明麵上,告到官府,官府也不會給他們任何優待,甚至還會刻意偏向唐人。
    那些草原人拚死拚活想拿一個唐人身份證,獲取唐人的待遇,卻是千難萬難。
    因為朝廷有規定,不接納他國之人以任何形式加入帝國。哪怕在大唐娶妻生子也不行,或者說但凡家境正常一點的人家,都不會讓女兒嫁給胡人或者草原人。
    因為丟不起那個人!
    在唐人百姓眼中,尤其是關中一帶的百姓。
    胡人是什麽?
    奴隸預備役!
    草原人是什麽?
    奴隸!
    他們打心眼裏看不起那些被帝國打敗的草原人。
    而正常的唐人男子也不會娶胡女或者草原女,頂多是收為妾室。隻有那些家境一般,出不起彩禮,不在乎女方身份,隻要求傳宗接代的唐人男子才會娶一個草原女子。
    就這樣,要的還是工坊廠房,那些擅長織布的草原女子。
    盡管唐帝國以各種律法條文折磨這些草原商人、西域商人,可他們還是要來!
    不為別的,就為了唐人的產品!
    時下最火熱的唐朝白糖,已經成為西域各個王室最鍾愛的食物,而羊毛衣更是成為西突厥的最愛!
    在錢這一點上,來自各國的商人都是一樣。
    沒誰會和錢過不去。
    慕容順在前往鴻臚寺的一路上不斷發出感慨,唐帝國的這座帝都實在太繁華了。
    孫波小王羨慕道:“兄長,你說伏俟城什麽時候能換上那種水泥路呢?還有,我們吐穀渾什麽時候能有這麽多人來呢?”
    “這可不算人多,過幾日若是得閑,我帶你去長安的東西市看看走走,那裏才是最繁華,最熱鬧,樂子最多的地方!”慕容順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說。
    當年他在中原的時候,也有過幾個相好的青樓娘子,不知道她們怎麽樣了。
    “那可說定了,兄長。”
    “說定了。”
    政事堂。
    “陛下,吐穀渾使臣已經下榻鴻臚寺客館。”鴻臚寺官員說完問道:“可要特殊照顧他們?”
    鴻臚寺的特殊照顧可不是好事,那往往意味著殘羹冷炙。
    李智雲身為皇帝,他的一些做法,或多或少影響了底下辦事的臣子們。
    以往他們對待他國使臣,不說如何招待,那也是盡量安排。可自從李智雲登基,先後幹死突厥等部,肆意壓榨草原人以來,底下的官員們有樣學樣,根本不將番邦使臣當一回事。
    “不必。”李智雲道:“正常就行,不要優待也不要慢待。”
    “是,臣告退。”
    在鴻臚寺官員退下後,杜如晦說道:“這次來的是吐穀渾的大寧王慕容順,看來他們國內對於要不要開戰,意見並不統一。”
    “我倒是聽說,當年隋煬帝滅吐穀渾之後,冊封這個慕容順為吐穀渾可汗,隻可惜,他沒把握住,丟了位置。”薛收道:“現在來看的話,他們不僅意見不統一,甚至內部還在互相懷疑爭鬥。”
    “薛公不妨細言。”李智雲喝了杯茶,老神在在。
    薛收解釋道:“伏允在慕容順早年入前隋為質之時,便冊立了另一個兒子達延芒結波為太子。後來隋煬帝更是想用慕容順取代伏允,如此來看,伏允對慕容順,絕對心有不滿。
    此番他們吐穀渾三番兩次襲我邊疆,雙方引而不發不過是暴雨驟歇,烏雲蓄力雷擊之時。這個時候,伏允以慕容順為主使出使我朝,可見他根本不在乎這個兒子的生死。甚至,希望慕容順死在這裏!”
    聞言,眾人覺得有點說法,紛紛頷首思索。
    借刀殺人這種事情,他們怎麽會不清楚呢。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