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滅國謀劃前奏

字數:4348   加入書籤

A+A-


    返程的速度,要比蘇世長來到焉耆速度快一些,主要是因為泥孰特地派遣一隊兵馬護送,一路上十分安全。
    半個月後,蘇世長重新來到高昌,便聽到一個消息,伊吾國已於十日前被滅,其國王自焚而死,宗室王族,盡為唐騎所擄,準備押往長安。
    得知消息,蘇世長倒是沒怎麽驚訝,隻是覺得蘇烈此人,不愧是皇帝陛下看重,派來西域主事的軍將,果然有一番才能。
    隻是見到蘇烈的時候,他顯得相當鬱悶。
    室內。
    “滅國之功,蘇將軍為何不高興?”蘇世長有些好奇。
    “蘇公啊,你是不知道有多簡單,我不過是耍了個心思,佯裝詐敗,伊吾兵馬便窮追不舍,我趁此機會,率軍攻城,不下一個時辰便拿下伊吾,簡直太過簡單。”蘇烈感覺十分無趣。
    這算是他第一次獨立滅一國,總感覺太簡單,不怎麽真實。為這次戰爭,他可著實準備了一番,單是備用計劃便有三套,結果略施小計便拿下伊吾,著實無趣。
    “你呀,得了便宜還賣乖,不說陛下要怎麽賞賜你,便是史書之上,你蘇定方,將來也能記上一筆滅國風采。”說到這裏,蘇世長捏著嗓子,愉悅道:“貞觀五年,帝遣蘇烈鎮高昌,同年九月,時伊吾不尊上國,帝命蘇烈伐之,須臾滅國,擄其王族。”
    聞言,蘇烈哈哈大笑。
    “蘇公這是調侃末將呢。”
    “非也,乃是為蘇將軍慶賀。”蘇世長由衷道:“西域番邦,地處偏遠,帝國難免鞭長莫及,困於前些年災害,始終不得進展,而今蘇將軍複得前朝疆土,實乃快事。”
    “都是陛下功德,我不過是微末之功,實不敢居功。”蘇烈謙遜的說。
    他這點功勞,說出去很有麵子,但在帝國內部武將之中,著實算不上什麽。
    蘇世長對其謙遜之心,多有好感,當下也是說些好聽之言。
    倆人閑聊幾個時辰,隔日,蘇世長便向蘇烈告辭,踏上返回長安之路。
    十月,蘇世長回歸長安,將泥孰的答複告知皇帝。
    政事堂。
    “由此可見,泥孰此刻,並不敢觸怒我朝,偏幫吐穀渾。”楊恭仁得意道。
    他當初就說西突厥困於內戰,不敢插手,現在果然如此。
    薛收道:“若非西突厥內亂,泥孰必然是要橫插一腳。達延芒結波不滿我朝,其主要勢力便是在鄯善城,若泥孰沒有被咥力絆住手腳,他可不會如此痛快的答應。
    而且,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蠻夷者,無信也。”
    楊恭仁一頓,心有不快,不過卻並未反駁。
    李智雲現在是越發沉穩,聽見泥孰的答複也並未顯得有多高興或者是慶幸。他所奉行的,永遠是實力為王,將希望寄托於他人身上不是他的作風。
    “信國公已滅伊吾,朕欲置伊州,由信公國暫代伊州總管一職,諸位愛卿覺得呢?”
    “臣等為陛下賀!”幾位相國紛紛起身恭喜皇帝。
    李叔良暗自心想,皇帝未免也太穩重了些,滅國之功,竟也如此平靜,放在後麵才說。
    其實並非是李智雲平靜,而是他習慣了。這些年,大唐北拓草原諸地,滅突厥、滅回鶻、滅吐穀渾、滅契丹等等部族,早已讓他習慣這種事情。
    現在能讓他高興的事情很少,或許蒸汽機研發出來,他會手舞足蹈的狂笑。
    至於滅國?
    那不是應該的?
    而後,政事堂統一意見,獎賞蘇烈,加封虛職,賞賜金銀綢緞,又全員通過對蘇烈的任命。
    隨著消息傳開,大唐臣民奔走相告。
    武德殿。
    李靖慢吞吞的脫下鞋履,在內侍引領下,步入殿內。
    那一道年輕的身影立在大殿地麵鋪著的輿圖上,手拿拐杖,時走時停。
    “臣,拜見皇帝陛下,問陛下安。”李靖長拜一禮。
    李智雲轉身,輕聲道了一句‘免禮’,而後接著道:“藥師,來看看吧。”
    “是。”雖然不知道皇帝要他看什麽,但是皇帝開口了,他自然小心的走過去。
    當今皇帝雖然年輕,未滿三十,但是威嚴卻是越來越重。這一切都和唐軍屠城滅國分不開關係,更和皇帝取得的成績分不開關係。
    有的時候,李靖也會感慨,當年的隋煬帝也是意氣風發,威壓四夷,但是和這位陛下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走到皇帝身邊,李靖這才看清皇帝腳下輿圖是何地。
    吐穀渾!
    “陛下欲取吐穀渾?”他下意識的問。
    “藥師以為,可否?”
    李靖一笑,說道:“朝中戰將如繁星,三軍將士肯用命,隻要陛下有命,動便發兵滅國。隻是,臣以為,此時尚不可動兵。最好等到來年秋收,糧庫豐足,那時動兵,天時地利人和皆在陛下之手。”
    “藥師此言,甚妥,朕將你召來相商,果然沒錯。”李智雲讚許道。
    李靖微微一笑,頷首不語。
    李智雲接著道:“藥師,回去之後,好好想想,朕希望能從你那兒得到一個滿意的滅吐穀渾之策。”
    李靖臉上笑意消失,當即道:“陛下,老臣年邁,隻怕無法馭馬為陛下破敵,還請陛下......”
    “好了藥師。”李智雲打斷他,接著道:“朕知道你什麽想法,但是朕在這兒告訴你,朕相信你。以往的事情,朕早已不放在心上,你又何必斤斤計較。
    難道,你覺得朕和朕的皇父,都是斤斤計較之輩?”
    李靖呐,太小心了!
    自其武德九年接任兵部尚書這些年來,簡直和透明人一樣,除非自己問他話,否則他絕對不開口,活像一個死混子。李智雲非常清楚,李靖很希望自己把他革職貶黜朝堂。
    可問題是,能貶黜嗎?
    不可能的呀!
    放著這樣的滅國統帥不用,那不是傻逼麽。
    而且,經過這些年觀察,李智雲可以確定,李靖沒有反叛之心。相反的,他非常的小心謹慎。乃至於軍中同袍,他都少有往來。
    這樣的人,能不讓人放心?
    再者,李智雲也沒打算逮著一隻羊死薅,等幹死吐穀渾之後,他才能讓李靖從軍中徹底離開。
    到那個時候,就該考慮讓李靖寫兵書,開講堂,擔任大學軍事學教授了。
    聽見皇帝這麽說,李靖心裏說不感動是假的。
    這些年,皇帝待他不可謂不厚,絲毫沒有打壓之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陛下有命,臣豈敢違抗,臣遵命。”李靖躬身一禮。
    “這才對嘛。”李智雲拍著他肩膀,說道:“卿不負朕,朕自不會負卿。百年之後,朕還要卿,與朕同享皇室血食供奉。”
    聞言,李靖眼睛一亮,這是讓自己配享太廟?
    “臣在此,多謝陛下信任。陛下放心,臣一定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複。”
    “好,朕等你好消息。”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