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嫁妝還是聘禮?

字數:4440   加入書籤

A+A-


    等宋梨雲明白許嬤嬤是安國公從太後那裏討來,要送給烏雅夫人的嬤嬤時,有些哭笑不得。
    趙燕驕怕烏雅夫人不收,就拐了彎送到自己這裏,還說是守備夫人送給自己的人。
    林露吟是個八麵玲瓏的人,她帶來許嬤嬤,也沒忘跟宋梨雲拉攏關係。
    “另外,守備夫人還有一些嫁妝要送過來。
    她擔心你這裏不好安置,暫時留在合城,以後直接送去迷達河穀。”
    “是什麽嫁妝?守備夫人怎麽會給我準備嫁妝,這於理不合吧!”
    宋梨雲有些不解,守備夫人怎麽會給自己準備嫁妝,恐怕又是幫安國公轉交的!
    “小雲,守備夫人最是和善近人,她是從京城回來才知道你上次在合城受了委屈,已經將李姨娘打發出府。
    還讓我先跟你道句不是,想著以後你們倆妯娌相見時,再親自跟你道歉!”
    通過林清遠的引薦,已經接手珠寶生意的林露吟幾次進入守備府,跟守備夫人和平陽府的各位官家夫人們關係不錯。
    “按理說,守備夫人是外人,準備添妝不合適。
    可夫人說,你家無長輩照應,恐怕會有疏漏,以後生活中缺什麽三公子那邊恐怕也不方便添置,就自作主張立了清單,若你看著還行,就讓清遠送來。”
    說著,林露吟讓小丫鬟送來一方木盒。
    宋梨雲打開,從中取出一張長長的名冊。
    看著上麵寫著“雙喜大紅被褥五十”“朱漆描金恭桶十對”“黃花梨木家具兩套”“天蠶絲夏被……各色錦緞百匹”
    她越看臉越黑,自己也準備了嫁妝,不過都是大量的棉布,棉被,木炭,鹽茶和米麵,說是嫁妝,還不如說是開了雜貨店。
    守備夫人這裏才是大戶人家真正的嫁妝。
    再往下看,宋梨雲徹底無語了。
    “貼身婢女四個,粗使婢女八個,下人十二,嬤嬤八人,田契五十畝……”
    此時,宋梨雲已經相信,這就是安國公給烏雅夫人補償的聘禮,自己隻不過是其中轉手之人。
    這事……她將疑惑目光看向許嬤嬤,這事恐怕不這樣簡單吧!
    果然,在夜裏無人時,留在寶林居的許嬤嬤說了實話。
    正如她所預料,許嬤嬤並不是她的人。
    “奴婢是安國公向太後討要的,此次隨姑娘去草原,以後伺候烏雅夫人!”
    宋梨雲鬆了一口氣,她就說嘛,自己何德何能,要京中太後都掛念上,不遠萬裏給自己送一個宮女。
    她皺眉道:“安國公為何要這樣做,現在兩邊通商頻繁,直接讓嬤嬤去草原也是可行的。”
    許嬤嬤淡淡一笑:“奴婢以前是尚衣局司庫,管著宮中主子們的衣裳。
    這些年不負太後重托,無論發生什麽情況,尚衣局都太太平平,繡娘們連一根針都沒有遺留在衣物上。
    終於看見皇上登基,奴婢不耐煩京城糾紛,想還鄉養老。
    隻是奴婢少小離家,早不知家鄉何處。
    太後就要奴婢去伺候烏雅夫人,奴婢自然要遵循太後懿旨。”
    宋梨雲眉頭輕跳,她聽出許嬤嬤話裏的意思。
    許嬤嬤是太後的心腹。
    前些年太後還是皇後時,處境艱難,許嬤嬤幫皇後度過幾次刁難。
    “守備夫人禮單中的物品,都是安國公替姑娘準備的,由奴婢從京中帶出,現在正存放在合城守備府。”
    “婢女也都是宮選采女,等姑娘出嫁時,再由鎮北軍送來。”
    宋梨雲一聽到采女,就想到守備府裏遇見的琥珀翡翠。
    那些都是朝廷精挑細選出來的美人兒,送到自己身邊……
    她不由暗暗皺眉,雖然趙廷朵不打算納妾,可天天看著,總有疏漏的地方。
    不過宋梨雲不想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憂愁,隻先管眼前。
    許嬤嬤既然是去伺候烏雅夫人,那就對安國公跟狄族部落關係清楚。
    她對宋梨雲道:“太後娘娘本來想招烏雅夫人進京,以國公府側夫人封賞誥命。但安國公說夫人不喜武朝禮儀和繁文縟節,不會進京,隻討要了這些封賞。”
    宋梨雲此時突然覺得,安國公對烏雅夫人還是挺了解的。
    她也無法想象烏雅夫人進入京城,跟一群貴婦在一起品茶賞花,說著口是心非的話是什麽場景。
    那是……這些美婢可就為難自己跟烏雅夫人了!
    時間一晃就過去大半月,秦槐等人到了碎金鎮,很快分散去了巴林部落和幾處衛所。
    這個冬天還不太冷。
    上年就搬遷過來到黃沙河穀的巴林部落過得不錯,居然吸引了幾個二三十人家的小部落帶著自己的牲口聚集過來。
    這樣的事是宋梨雲最歡迎的,隻有部落聚集在一起,大家發展起來,她的商路才有前途。
    有這些小部落用牛羊在巴林部落換取幹草,換取精飼料,換鹽換茶換布,她的牛羊肉和皮貨就有源源不斷的貨源。
    宋梨雲沒有搞壟斷,隻是早早就定下了收購價。
    如果一手把持住牛羊生意,現在固然能多掙幾兩銀子,但對需要長遠健康發展的商業來說,是狹隘和短視行為。
    隻有更多的部落願意靠近武朝,有更多的商販運送商品,才是一盤全民贏利的長棋。
    在利益的驅使下,七裏縣周圍很多小商販不辭辛苦,“冒險”通過碎金關前去草原。
    巴林部落也在修房子,武朝商販把各種木料用牛車拉過來,很是賺了一把。
    短短時間裏,巴林部落人來人往,儼然變成一個小小集鎮。
    就連隔著兩天路的石灘堡牧民,都過來用夏天采摘的草藥幹菇,換取自己需要的物資。
    寶林居裏也很繁忙。
    烏達部落的聘禮已經送過來,迎親的還是單長老和烏旦。
    單長老對武朝不陌生,畢竟是跟鎮北軍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老人,一口武朝話很是流利。
    隻有烏旦第一次來武朝城市,看著密密匝匝人來人往的集市,既新奇又靦腆,很是稀罕。
    於是,他被小安帶去七裏縣,跟大花大柱他們幾個在人群裏瘋跑。
    宋榛平也回到碎金鎮。
    從許嬤嬤到寶林居,宋梨雲就給他送了信,把自己平白得到的“嫁妝”給他說了。
    本來是想讓宋榛平寬寬心,知道他的妹妹很得“婆家”關心,沒想到宋榛平立馬丟下孕妻趕來見麵。
    雖然在小石村裏,宋梨雲說過要他好好照顧楊花,不用到碎金鎮送嫁。
    可宋榛平怎麽能答應,小雲是他唯一的妹妹,若是沒有小雲,他跟小安還在苦苦掙紮著求生存。
    妹妹是嫁去草原,天遠地遠,再難相見。
    哪怕小雲說過會經常回碎金鎮打理生意,那種性質都不一樣。
    她將是趙家媳,不再單純是宋家女,說話做事都要受到牽跘,也沒有現在自由了。
    (.23xstxt./book/22764/l)
    ..23xs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