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家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錢荒的問題有客觀因素,大漢百姓習慣了用錢交易,他們對錢幣是有硬性需求的,平安通寶剛好替代了崩潰的五銖錢體係,逐漸成為了北方各州的主流貨幣。
    除了限製大規模向境外販賣錢幣,劉襄也沒什麽好辦法。
    就這樣吧,自己還能趁機掌握別人的經濟命脈,一時的困難,咬咬牙,總會過去的。
    初平二年的冬天如約而來,劉寵終於把五國的疆域連成了一片,占據了兗州東平國、任城國、山陽郡、濟陰郡南部,豫州陳國、梁國、魯國,將近七個郡國的地盤,可以算是統領一州的大諸侯了。
    會盟的吉日選在了來年的正月十五,要祭祀太一,宣告天地,正式聯盟討賊,為中興漢室起兵奮戰。
    沒有邀請劉襄一起會盟。
    怕自己跟他爭奪盟主的名位嗎?
    嗬嗬,小家子氣。
    自己就算不過去,也不耽誤搞事情啊,沛王的世子,已經被史阿帶了回來,身上還揣著求援信,就等著他們祭天會盟呢。
    袁紹,是這個劉姓諸侯王聯盟的第一道考驗。
    敢不敢出兵,是他們能不能成事的關卡,是圈地自萌,還是參與到亂世爭雄的遊戲裏來,就看他們的氣魄了。
    冬季不適合大規模用兵,荀彧覺得主公得回鄴縣幹點正事了,沒有子嗣於大業不利。
    劉襄從善如流,留大軍在琅琊以備不測,命崔奕負責統領,隻帶著宿衛回返。
    鄴縣的新城區早已完成搬遷,可那時候他在青州打仗,沒見過新城區建好以後的樣子。
    自己的宮殿他也沒見過。
    擺脫了匆忙出門迎接的官吏,興致勃勃的騎馬觀城。
    他這次快馬而回,誰都沒通知,身邊隻有五百宿衛騎士,另外一半的甲士還在後麵行軍呢。
    新城東西七裏,南北五裏,城中主幹大道三條,一橫兩豎,將城區分成六塊,有七座城門,北三南二,東西各一。
    三座北門各有用處,百姓不能通行,其餘四門才是平日進出城池的通道,
    自己的宮殿位於北半區的正中,是一座長三裏寬三裏的宮城,麵積超過了絕大部分的縣城,牆高三丈六尺,上寬兩丈,下寬三丈半,通體水泥澆築,外裹城磚。
    宮牆的高度與新城的城牆齊平,用料也是一樣,城牆要寬一些,上寬三丈,下寬五丈,比漢朝的夯土城牆高一點,窄一點,要不是不能超過都城的規格,這種由磚石和水泥構建的城牆,完全可以修到五丈。
    十二米高的磚石城牆在後世的幾個朝代並不罕見。
    宮城東麵是一座軍營,再東麵是府庫區域,有一座專門運輸物資所用的城門,不允許閑雜人等通行。
    西麵是一座長寬各有兩裏的大軍營,其中有專門的糧庫、馬廄、草料場、維修工坊,也有一座專門的城門,供大軍往來。
    軍營的南邊是幾個軍方的署衙,軍正丞、功曹、長史府等等。
    如果劉襄願意,三萬中軍都可以調入城中軍營。
    大軍拱衛之下的宮城,安全感爆棚啊。
    宮牆很高,可裏麵的宮殿更高,站在街道上能看到宮殿的屋脊和寶頂。
    可走近之後就看不見了,宮門上有雙層城樓,四個角還建有角樓。南宮門外有處小廣場,寬兩丈左右,長有一裏,比鄰三丈寬的大街。
    劉襄看過宮城的圖紙,方方正正,設有南北兩座正門,南門通往南半區正中的署衙和官吏府邸,北門是通往城外的城門,東西兩側各有兩座側門,方便調兵和仆役通行。
    宮城之內分成了九個區域,靠近南門的是前宮,正中是召集屬下官吏的大殿,被他命名為勤政殿,辦公所用,可以開小朝會,兩側是將軍府直屬吏員辦公的房舍,庫房和殿廷衛士的駐地也在這裏,偏南的側門便開在前宮兩側。
    前宮後麵是被宮牆隔開的居住區,劉襄沒讓蓋大殿,太他媽費錢了,可中央區域仍舊起了兩丈四尺的高台,長寬一裏多。
    高台之上建了明堂、樓閣,背倚高台又建了回廊、涼亭、望樓,是他和妻妾的住所,被命名為安寧裏,他實在受不了汙七八糟的宮闈爭鬥,希望那是個能讓自己安心休息的地方。
    高台西側是廚房、庫房和粗使仆人居住的地方,東側是花園和他的馬廄,裏麵住著白皙、赤菟、胭脂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