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玥:祐哥哥是好人!
字數:8318 加入書籤
李玥低頭想了想,這才開口。
“祐哥哥一點架子也沒有,性格也很好,父王你們今天如此逼迫他,他也沒有和你們紅眼,還請大家吃了一頓瓦片烤肉!”
“很顯然,祐哥哥是好人!”
李道宗點點頭,繼續問道:“那覺得李祐和其他皇子相比又如何?”
李玥眉頭微微一皺,“皇子當中,我有印象的就是舊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越王李泰三位有些印象。”
“先說李承乾吧,他雖然待人接物比較和氣,但卻喜歡區別對待人,他對長樂公主、安康公主這些受寵的公主是一個態度,對不受寵的公主或者是像我這種宗親就又是另外一個態度,讓人很討厭!”
“至於蜀王李恪,我對他倒是沒啥看法,能文能武,不過他老是來王府拜訪,估計是想讓父王你幫他,心思太明顯了!”
“越王李泰,頗有才學,但為人小氣,高傲得很。”
聽完李玥的分析。
李道宗笑了起來,“玥兒啊!你的分析和朝堂上不少人都是相反的啊!”
“在他們看來,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恪、李泰都要強過李祐的!”
“雖然他們的確有些缺點,但也有擅長一塊,而李祐呢!不學無術,除了偷懶,根本沒有擅長的地方!”
李玥搖搖頭,很認真的看向自己的父王。
“父王,通過這次天策府之行,您還覺得他們是正確的麽?”
李玥這一問,讓李道宗楞了一下,沒有說話。
“父王,想必你也看出來了,所有皇子當中,最聰明的或許就是祐哥哥,他之所以表現出一副紈絝、不學無術的樣子,都隻是不想卷入權利鬥爭的漩渦當中。”
“今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你們在請祐哥哥接受煉製精鹽重任,一開始祐哥哥不同意,但當你們提到大唐百姓的時候,祐哥哥動容了,最後才接下重任!”
“從之前的神物土豆到出使突厥,再到現在的煉製精鹽技術,祐哥哥可是研究了不少有利於大唐的東西出來!”
“光是這兩樣東西,為大唐做的貢獻就已經很大了!”
嘶~
李道宗聽到這裏,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原本以為自己已經看得很透徹了,但和李玥這一番分析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
如果說在這之前李道宗隻是懷疑李祐是在藏拙的話,那麽現在他已經無比肯定李祐就是在藏拙!
“玥兒,父王不得不承認,你說得很有道理!”
“難怪這段時間,陛下如此寵愛李祐,對其不斷加封,現在就差將李祐封為太子了!”
李道宗如夢初醒,“若是細細分析,李祐為大唐做出的貢獻,哪怕是李承乾、李恪、李泰這些皇子加起來也比不過他一個人啊!”
“這下我全都明白了!”
“玥兒,過去是父王對你的了解也不夠,沒想到你卻是如此聰慧,眼明心亮,還好你沒有嫁去吐蕃,要不然絕對是我大唐的重大損失!”
“哈哈,我江夏王府日後未必不會出一位女相啊!”
.....
甘露殿內。
李世民和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正在商議國事。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杜如晦起身說道。
“克明,是時候你與朕如此生分了,有事直接說!”李世民擺擺手道。
“陛下,臣想說的是五皇子管的東西是不是多了些?”杜如晦說道:“五皇子被任命為天策上將、尚書令、禮部尚書、鴻臚寺卿、左武衛大將軍、燕王還都督幽、易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其他皇子加起來的權利都沒有五皇子大,陛下是否考慮....”
李世民搖搖頭,“不用考慮,在朕看來這些根本不多,比朕當年差遠了,當年朕還時常帶兵打仗、攻城略地呢!也沒見太上皇說啥、文武百官說啥啊!”
僅僅這一句話,李世民便將杜如晦給回懟了回去。
不知道為何,自從李祐日記副本看多了之後,李世民發現自己懟人的能力也強了很多!
這裏麵有對事物掌握在手的底氣!也有邏輯上啟發!讓李世民能夠更加客觀辯證的看清事物。
“陛下...”杜如晦還想再勸說,但是被房玄齡拉住。
“玄齡!”
“臣在。”
“你等會讓中書省擬旨,天策府增加造紙司、印刷司、製鹽司,三司管理天下造紙、印刷、製鹽事務,普通官員由工部推薦,吏部審核安排,主要官員由李祐自己任命,在吏部備案即可!”
聞言,房玄齡、杜如晦皆是一驚!
天策府的權利分擔沒有因為杜如晦剛剛的進言而有所壓縮,居然又大了幾分。
這造紙、印刷還好說,可這製鹽乃是江山命脈之一!
如此一來,李祐即便不是太子,但權利早已超越太子!即便是和當初陛下還是秦王的時候也差不了多少了!
這讓房玄齡也有些擔心起來,“陛下,如今五皇子殿下手中權利幾乎涵蓋大半個朝廷,這是不是太過於集中了?若是日後新立了太子,這天策府和東宮之間....”
房玄齡沒有把話說完,但在場的所有人明白他要說些什麽。
天策府權利過大,一定會威脅到東宮,甚至是將東宮按在地上摩擦。
未來說不定還會發生一次玄武門之變!
“陛下,像左武衛大將軍、禮部尚書、鴻臚寺卿這些職位,五皇子基本都是掛職,不如將這些職務撤掉,讓五皇子專心處理天策府的事情就可以了!”
房玄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去掉多餘的官職,留下天策上將、尚書令這兩個最重要的官職。
一方麵能夠遏製李祐勢力過大,一方麵也的確減輕李祐的負擔,能夠專心完成製鹽等事務。
房玄齡的想法是好的,他完全是站在了李世民的角度在考慮問題。
對此,李世民也很能理解。
然而...
房玄齡根本不知道,李世民擁有李祐日子副本,他可以知道李祐寫的日記,還可以聽到李祐的心聲。
雖然李祐內心無數次吐槽李世民,並且往往嘴下不留人,但這小子從來沒有想要造反!
嗯,那首造反的詩應該是個意外!
所以李世民現在最相信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祐!而且是百分百相信!
和李祐比起來,無論是皇子、大臣、後宮嬪妃,他們都不會讓李世民徹底信任。
“哈哈,玄齡、克明,你們過於擔心了!朕可以保證,祐兒不僅可以勝任這些職務,同時也不會有其他想法!”
“祐兒的確是懶散了些,但對朕、對大唐那都是絕無二心!”
李世民自信滿滿的說道。
房玄齡、杜如晦很是疑惑的看向李世民,在他們心裏這位皇帝陛下疑心病可不小,但這次為何如此堅定?
雖然房杜二人還是有些擔憂,但皇帝陛下都這樣說了,他們也不好再說些什麽。
“臣等明白!”
“嗯,既然明白了,就下去擬旨吧!”
“是!”
......
從甘露殿出來,房玄齡、杜如晦就小聲討論著。
“陛下還真是寵愛五皇子啊!”房玄齡感歎道。
“嗯嗯,天策府的瓦片烤肉是真好吃啊!”杜如晦也感歎道。
“克明!我在跟你商量正事呢!你怎麽想到吃上麵了?剛剛在裏麵還是你最先提出關於五皇子李祐權利過大的擔憂呢,怎麽現在,你就一點都不擔心了?”房玄齡有些不解的問道。
“玄齡,我問你,天策府的烤肉好吃不?”杜如晦沒有正麵回答,而是開口問道。
“這還用說,那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烤肉!”房玄齡頓時陷入回味,當中不過很快反應過來,“哎呀,克明!我在跟你商量五皇子的事情呢!一旦製鹽司、造紙司、印刷司在天策府設立,那麽天下鹽業、紙業、印刷業可就都在五皇子的手中了,論重要性,鹽不比糧食輕,而掌握紙業、印刷業,別人或許不清楚,但你我不可能不清楚!”
杜如晦笑了,“玄齡,你是想說,五皇子殿下可以通過造紙、印刷,從而掌握書籍乃至知識,最終掌控天下有學之士吧?”
房玄齡點點頭,“沒錯,鹽關心百姓命脈,掌握鹽,就相當於掌握了天下百姓的嘴巴,而知識則是掌握讀書人的利器,若幹年之後,這天下....”
杜如晦堅定說道:“自然還是姓李!”
“玄齡,這些事情你分析得的確沒錯,可你卻沒有看透啊!”
房玄齡楞了一下,“我沒有看透,你是說....?”
杜如晦左右看一眼,然後輕聲說道:“你覺得你剛剛分析的這些,陛下會看不到?”
房玄齡:“陛下英明神武,自然能夠看出來。”
杜如晦:“既然看出來了,那為何陛下還會執意要這樣做?”
房玄齡頓時恍然,“陛下...這是在給...五皇子鋪路!可現在五皇子還不是太子啊!陛下這樣做對其他皇子也太不公平了吧!要是讓中山郡王、越王、蜀王以及其他皇子知道了,該如何想?”
“五皇子畢竟是庶出,而且母族還是前隋大臣!”
杜如晦笑了笑,“玄齡啊!自古立儲,是立嫡立賢爭論不休,但其實誰成為繼承者,不過是看皇帝意誌而已。”
“再說公平?嗬嗬,生處皇室就注定不會有公平二字!”
“陛下已經明確表明心意,我等作為陛下左膀右臂,隻需要做好分內之事即可!”
房玄齡聽完,神色恍然,點點頭,“克明,論謀劃,我自信無人能及,但論謀斷,克明你當天下無雙!”
杜如晦搖搖頭,“我也是剛剛從陛下言談神色當中才判斷出來的,真正厲害的是陛下啊!”
房玄齡點點頭,“的確!”
房杜二人聊著聊著就碰到了代國公李靖。
“代國公,你這是?”
房玄齡有些疑惑,按道理說中午他們一起在天策府吃了瓦片烤肉之後,房杜二人被李世民叫到了甘露殿商議國事,而李靖等人已經走出皇宮回府了,為何還能在這裏遇到呢?
“哦,原來是房大人、杜大人!”
李靖一邊跟房杜二人打招呼,一邊將手裏的東西收入長袖當中,這個小動作自然沒有逃過房杜二人的眼睛。
“代國公,你這手裏拿著的是什麽?該不會是陛下賞賜你什麽好東西了吧?”
房玄齡笑著問道。
見自己的動作已經被發現,李靖也就不遮掩了,“我手裏的東西並非是陛下賞賜的,而是五皇子殿下送的精鹽和依舊我購買的茶葉,這可是我花了四十貫購買的二兩茶葉!”
聞言,房杜二人都是十分驚訝。
“五皇子殿下居然送了你一袋精鹽!”
“對呀,這是五皇子在你們來之前就答應的,不光是我有,李績、李道宗他們兩個都有呢!”
“這茶你們喝了,肯定很好喝吧!”
房杜二人齊齊點頭。
他們兩個都是愛喝茶之人,平時沒事就約在一起煮茶喝茶,今天在喝了天策府的茶,兩人就十分喜歡,隻是一直沒有好意思開口而已,現在知道天策府居然有茶賣自然有了購買的心思。
另外還有更為重要的是精鹽!更沒想到五皇子殿下會直接送!!
想到這裏,房杜二人頓時感覺損失了太多東西了!
“代國公,你那精鹽和茶能否分我們一點,你放心我二人絕不占你便宜,出價購買!”房玄齡連忙說道。
“沒錯,加價也沒有任何問題!”杜如晦。
但...
李靖卻是搖搖頭,“房大人、杜大人,實在是不好意思,我一共就隻有二兩茶葉,要是賣了,我自己就沒了,另外精鹽可是打算拿回給我夫人紅拂女使用的。”
“所以抱歉,我是不會賣的。”
“不過你們若是現在去天策府的話,說不定還能用二十貫的價格購買到茶葉,要是過了今天,五皇子說了要翻一倍,也就是四十貫一兩!”
“好了兩位,我便先走了。”
說完,李靖就抱著東西匆匆離開。
而留下的房玄齡、杜如晦則是對視一眼,然後異口同聲的說道:“去!”
“哈哈,咱們想到一堆去了!”
“精鹽和茶葉可都是好東西,我們居然錯過了,簡直不能忍!”
“走走,現在就去天策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