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傳國玉璽現世!我劉辨,才是漢室至尊!
字數:14045 加入書籤
通往陝縣的路上。
某隱秘處。
一支隊伍正在短暫休整。
袁紹吃了些幹糧,咕嚕灌了口水,給袁術打個眼色,二人隨即起身,來到隔壁諸侯堆旁,在一個魁梧漢子的身旁落座,拍了拍其肩膀:
“張司馬,你是咱們這批人中,唯一精通騎戰者,此一戰能否獲勝,關鍵還要看你啊,我等諸侯可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了。”
“沒錯。”
袁術也附和道:“張司馬精通騎戰,比我等諸侯強出不知幾許,我軍若是能得張司馬鼎力相助,必可一舉戰敗董卓。”
張楊趕忙拱手抱拳:“袁將軍謬讚,張某豈敢承受。”
袁紹淡笑著:“張司馬切莫如此,你能隨我們西行討董,已經證明了對戰功的渴望,咱們可是一路人,不是嗎?”
“既然如此。”
袁紹極其鄭重地言道:“咱們理當同舟共濟,全力以赴!”
袁術生怕落下自己:“沒錯!咱們自當精誠團結,相互幫助,才能殺敵建功。”
張楊頷首點頭:“這一點,還請盟主、將軍放心,末將必全力以赴。”
“好!”
袁紹安下心來,轉而直奔主題:“張司馬,經過這些日子的奔襲,我軍騎兵雖然已經習慣了策馬飛馳,但若是碰上董卓的兵馬,隻怕是難以取勝。”
“張司馬精通騎戰,不知可有辦法,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我騎兵的作戰能力,否則咱們即便碰到了董卓,也不過是自取死路而已。”
經過連日的奔襲,袁紹這支臨時組建的騎兵,問題終於暴露了出來,他們能夠策馬飛馳,已經是相當困難,又談何誅殺董卓。
畢竟,董卓帳下的西涼驍騎,可是天下間少有的騎兵精銳,以目前隊伍的狀態,碰到董卓的西涼驍騎,與自取死路無異。
不得不承認。
袁紹終歸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也因此,他在隊伍暫做休整時,趕來尋找唯一精通騎戰的張司馬幫忙,先簡單拉攏一番,然後再尋求幫助,這樣效果會更好。
“這......”
張楊聲音拖長,思索了片刻,眼神驟亮:“倒是有個辦法,可以讓將士們有一戰之力,但如果我軍騎兵的數量不占優勢,怕是也難以取勝。”
“哦?”
袁紹略顯驚詫,急問:“先不管那麽多,董卓的情況,紹已經派人去打探了,相信不久必有回信,你先說是何辦法?”
張楊點點頭:“好,是這樣的。”
當下,張楊便把新手騎兵的單手正手握矛方式,以及如何伏於馬背,增加穩定性的辦法,簡單匯總後,告訴了袁紹。
“將軍放心。”
張楊拱手抱拳,鄭重言道:“如果將士們皆以此法作戰,必可獲得與董卓一戰的能力,如果咱們的騎兵數量占優,將其誅殺,也不是沒有可能。”
“恩。”
袁術捏著頜下一縷胡須,腦海中浮現出弘農王帳下騎兵,吊打狼騎的一幕,心下好奇,轉而又問:“張司馬,術有個問題,不知當問不當問。”
張楊拱手:“將軍請問。”
袁術深吸口氣:“有沒有一種可能,一支組建不過半年,甚至隻有數月的騎兵,不僅兵力少,而且裝備差,能否戰敗呂布的並州狼騎?”
“啊,這......”
張楊怎麽也不敢相信,袁術居然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當然......
他卻沒有直接懟回去,而是緩緩搖頭:“在張某的印象中,不可能有這樣的隊伍,尤其對手還是並州狼騎,就更不可能了。”
“將軍應該清楚,末將當年便在丁原帳下做事,深知並州狼騎的厲害,尤其還是呂布為主將的狼騎,實力更盛!”
“一支組建不過半年,想要戰敗狼騎?”
言至於此,張楊極其確定地搖頭,眼神堅定道:“這世上不可能有這樣的隊伍。”
袁術瞥向張楊,輕聲道:“張司馬或許還不知,狼騎在大穀關與弘農王決戰時,折損了過半兵馬,而那時弘農王帳下的騎兵,不過千騎。”
“啊?”
張楊眼瞪如鈴,驚詫不已:“這......這怎麽可能?”
袁術則是極其確定:“但它的確發生了!術本想派人探查一下弘農王騎兵,卻發現騎兵營防守森嚴,外人難以接近,因此至今不知其秘密。”
“這......”
張楊開始自己尋找理由:“末將以為,不管那支騎兵有多大的秘密,想要戰敗並州狼騎,隻怕沒那麽容易。”
“除非,這場戰鬥是在特殊環境下的作戰,比如說森林、山穀等易於伏兵,卻不利於戰馬馳騁的地方,如果是這樣,或許有些可能。”
嘶—!
袁術恍然大悟,緩緩點頭:“大穀關一戰,狼騎落敗的地方,稱之為山羊坳,這裏的確不利於戰馬馳騁。”
張楊暗暗鬆了口氣:“如此,便好理解了。”
“不過......”
但下一秒,袁術卻又想起一件事:“弘農王帳下騎兵突襲雒陽京師倉後,在回城的路上,遭遇西涼驍騎圍剿,折損三百餘騎,卻能安然突圍。”
張楊哂然一笑,輕聲道:“突圍這種事情,除了對騎兵戰力有要求外,對於當時的環境,或許要求更大。”
“弘農王的騎兵能夠突圍,或許是因為對方壓根沒有圍住,讓其從包圍的薄弱點,一舉衝破,以此逃離雒陽。”
“畢竟,大家皆是騎兵,在速度上的差距,絕對不會太大,一旦突出重圍,想要再完成合圍,隻怕沒那麽容易。”
袁術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是這樣啊!”
張楊拱手:“將軍試想,如果一支組建半年的騎兵,便能與鏖戰十餘年的騎兵正麵抗衡,那麽騎兵還有如此大的價值嗎?”
一旁袁紹頷首點頭:“張司馬言之有理,弘農王能戰敗狼騎、從西涼驍騎的合圍中突出,應該是偶然,而非必然。”
“沒錯!”
張楊基於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極其肯定地點頭附和:“盟主言之有理,必是如此,如果是正麵決戰,隻怕連西涼驍騎,都未必是狼騎的對手,何況一支組建不過半年的騎兵。”
“報—!”
正在這時,不遠處響起悠悠一聲傳報。
眾人扭頭望去。
但見,一騎絕塵而來,乃是自家撒出去的斥候:“盟主、將軍,董卓派出一支騎兵,正趕往澠池方向支援,兵力約有兩千。”
“兩千?”
袁紹深吸口氣,暗自驚歎。
董卓經過數月的殺伐,兵力已然銳減。
如今,他身旁已經沒有多少兵馬,現在竟然又調走了兩千騎兵。
“哈哈!”
袁紹仰天一聲狂笑:“此乃天助我也!”
袁術臉上閃爍洶洶戰意:“曹阿瞞的戰術竟然真的起作用了。”
“走!”
袁紹毫不猶豫,把手一招:“傳令!全軍速速啟程,務必要在董卓進入陝縣之前,將其截殺,然後回軍馳援澠池。”
傳令兵拱手:“諾。”
不多時。
蹄聲隆隆,直奔陝縣。
*****
雒陽城。
牆倒屋塌,一片廢墟。
荀彧凝望著殘破的皇宮,心如刀絞。
記憶裏,自己在雒陽時的畫麵,如倒映般一一浮現。
呼—
長出了口氣。
荀彧收起傷感的姿態,轉而吩咐道:“皇宮要仔細搜尋,尤其是書籍,能帶走的,要全部帶走,搜尋到的東西如數上繳,經殿下擇選後,其餘以戰利品的方式,發給諸軍。”
史阿欠身拱手:“軍師放心,交給末將便是。”
“恩。”
荀彧再次叮囑道:“殿下似乎很在意皇宮,已經多次提及,切記不可私藏,一旦抓到,格殺勿論。”
史阿拍著胸脯保證道:“這一點,軍師當更加放心,如若發現,我史阿第一個便宰了他,又何必殿下下令。”
荀彧頷首:“既如此,那這裏便交給你了,彧再去別處瞧瞧。”
史阿拱手抱拳:“軍師慢走。”
荀彧出了皇宮廢墟,徑直往南門走時。
忽然。
迎麵走來一個熟悉的身影。
“軍師!軍師!”
是張振。
張遼麾下的得力幹將。
荀彧衝張振淡笑:“原來是張校尉啊,你可有事兒嗎?”
張振趕忙拿出一個木盒,遞給荀彧:“軍師快瞧,這是我部弟兄從一口井中打撈上來的,裏麵放著一枚印章,末將雖不認識,但總感覺它跟別的印章,不太一樣。”
“您幫末將瞧瞧。”
張振滿臉堆笑,忙把木盒遞上去,一邊開啟,一邊介紹:“這枚印章下麵雖有破損,但卻是拿黃金鑲補的,末將感覺它肯定很值錢。”
“黃金鑲補?”
荀彧聽著也感覺有些奇異,微笑著道:“好吧,我幫你瞧瞧。”
張振點頭哈腰:“那可真是太感謝您了。”
吱呀。
木盒展開。
頓時,一塊質地致密細潤,顏色晶瑩剔透,溫潤淡雅的玉呈現在荀彧眼前。
其方圓僅四寸,上麵紐交著五條栩栩如生的龍。
“這是......”
刹那間,荀彧眼瞪如鈴,滿目駭然。
博古通今的他,又豈能不知道,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因專以玉質,稱為“玉璽”。
皇帝玉璽共計六方,分別是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
而隻有一方璽,不在其中。
乃是傳國玉璽!
書中描述的模樣,正與此刻的模樣,一般無二。
刹那間,彷佛有股神聖威嚴、不可侵犯的王者氣息,撲麵而來。
即便是荀彧本人,也不由地稍向後傾,露出駭然神色:“這......這是......”
咕嚕!
荀彧喉頭滾動,緊張到咽口水。
他深吸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
見荀彧神色慌張,張振不由好奇,急問:“軍師,您這是......這是怎麽了?”
荀彧這才怔回神來,長出口氣:“沒事!我且瞧瞧。”
傳國玉璽即便是荀彧,也沒有見過,他隻是從書上有過了解而已。
為了保證自己的判斷正確,荀彧緩緩伸手,小心翼翼,且極其恭敬的取出玉璽,露出其殘破以黃金鑲嵌的一角。
“軍師您瞧。”
張振由是不知,指著黃金一角:“就是這裏,居然是拿黃金鑲補的,這玩意兒肯定值錢。”
沒錯!
荀彧這次極其肯定。
這木盒中裝的,正是傳國玉璽。
他趕忙將玉璽放回去,闔住蓋子,抱在手中:“張校尉,你立功了,你可立下大功了,稍後我親手將此物送於殿下,殿下必會重重賞你。”
“你想要什麽,不妨直接跟我說。”
弘農王乃是廢帝,雖然可以正位回宮,但影響力必不會大。
但如今不同......
隻要有了這方傳國玉璽,弘農王正位回宮,便是上承天意,下順民心,真正的神授皇權,真正的大漢至尊!
“啊?”
張振震驚,誠惶誠恐:“如果是殿下要,末將豈敢貪賞,此乃末將的福分。”
荀彧卻是堅持道:“張校尉不必驚慌,你放心提要求,否則我荀彧還得回來一趟,即便你不求賞,但殿下卻是不得不賞。”
“啊這......”
張振一臉的不敢置信。
他沉吟良久,試探性言道:“要不,賞末將些錢財如何?末將想要在南陽買套宅院,再買些田地,得空時把父母妻兒全部接過來。”
“好!”
荀彧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放心吧,你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張振大喜,拱手抱拳:“多謝軍師。”
荀彧急忙搖頭:“非是謝我,你要謝殿下,還要感謝你那幫弟兄。”
“恩。”
張振雖然應了一聲,但仍是一頭霧水:“軍師放心,兄弟們那裏,我會彌補的。”
荀彧淡然一笑:“晌午以後,讓文遠來中軍找我,你那幫弟兄,人人有賞。”
“真的?”
“當然!”
“好。”
張振點頭哈腰,感激不已。
荀彧則是收好玉璽:“我要回營了,你們繼續搜尋。”
張振拱手:“諾。”
目送荀彧離開後,張振興奮得恨不得跳起來。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
不過是枚印章而已,居然能這麽值錢。
“再多找找,說不定還有。”
“哈哈!”
張振興奮不已:“我可真是太聰明了。”
此刻。
雒陽南門。
中軍,大帳。
劉辨端坐上首,表麵上正在捧卷讀書,但實則是在與專家溝通交流:“老師,咱們既然要放棄汝南,為什麽不放棄潁川呢?”
“袁術是豫州刺史,他能對汝南太守徐璆下手,自然可以對潁川太守李旻動刀,咱們完全可以把李旻也撤回來,這樣不是能把拳頭握得更緊嗎?”
軍師聯盟解釋道:“辯爺,放棄汝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這裏是袁氏的老巢,根深蒂固,徐璆根本就站不住腳。”
“但是潁川不同!”
軍師聯盟立刻將話題,轉移到潁川郡:“其一,潁川郡與司隸接壤,即便辯爺將來引兵返回南陽,勢必要在雒陽範圍留一支兵馬。”
“不管咱們打與不打,隻要留一支兵馬在雒陽,名義上就還是在討伐董卓,河洛地區沒有糧草,屯田固然能解決一部分,但仍需要潁川、南陽的支援。”
“單從這一點上來講,潁川郡就不能丟,因為它是溝通南陽、河洛的橋梁,隻有這樣,咱們的糧草才能源源不斷的送上去。”
“此外,再從戰略上分析,潁川郡是咱們打入豫州的楔子,占領中原富饒之地的蹺板,一旦咱們徹底穩定根基,決心向外擴張時,豫州、荊州必是首選。”
有道理。
劉辨深以為然地點點頭,轉而又問:“汝穎士族盡皆集中在汝南、潁川,咱們的勢力延伸在潁川,豈不要對潁川士族動手?”
“辯爺勿急。”
“這便牽扯到其二了。”
軍師聯盟緊跟著分析道:“潁川郡雖然有很多世家,但諸如荀、陳、鍾、韓等,皆以經學傳世,而非累世顯官稱雄,這一點跟汝南袁氏完全不同。”
“漢桓帝時,潁川才冒出了‘潁川四長’,這才把名聲真正打出去,截至漢末,這四家也就荀家還拿得出手。”
“但也不過隻是個司空荀爽,而且按照史料上的記載,荀爽要不了多久,就該去世了,荀家真正的崛起,是在荀彧投靠曹操,而且是曹操成勢以後。”
“從某種意義上說,潁川郡的士族是辯爺可以拉攏的新世族階級,何況荀家還有荀彧在,唐家還有唐煜、唐瑁在,潁川郡的土壤豈能輕易丟棄。”
“咱不僅不能丟,而且還要好好經營。”
軍師聯盟著重強調道:“最為關鍵的是,李旻已經在潁川郡站穩了腳跟,雖然個人能力上略有欠缺,但足夠忠心,可以彌補缺陷。”
“對於辯爺而言,可以汲取潁川的人才資源、物產資源,而唯一需要付出的,便是加強李旻的軍力,令其有實力與袁術抗衡。”
袁術?
劉辨隻能嗬嗬了。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過招,劉辨還真沒把袁術放在眼裏。
如果,袁術沒有家族方麵的支援,他能不能建立一番功業,猶未可知。
何況如今,袁術、袁紹必將迎來一場大敗,等他徹底緩過勁兒來,自己的實力必將更強。
......
正當劉辨與軍師聯盟溝通時。
“殿下!”
“殿下—!”
忽然,帳外響起悠悠一聲呼喚。
是荀彧。
劉辨一下子判斷出來。
他舉目望去。
但見,簾帳起,荀彧疾步上前,臉上遮掩不住的喜悅:“文若,可是有何喜事?”
荀彧飛快點頭:“殿下,大喜事!”
言罷。
荀彧急忙呈上木盒:“殿下,您猜這是什麽?”
劉辨眼神驟亮,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名詞:“莫非是傳國玉璽?”
雖然,荀彧還未開啟,但弘農王作為廢帝,自然是見過傳國玉璽的。
也因此,荀彧沒有絲毫懷疑,點頭道:“沒錯,正是傳國玉璽!是張校尉在雒陽城南的一處枯井中發現的。”
“您瞧!”
吱呀。
荀彧這才緩緩打開,呈送於劉辨:“有了它,殿下隨時可以正位回宮,而且能向天下人宣告,殿下您才是正統的漢室至尊。”
劉辨起身繞過帥案,徑直轉入帳中,來到玉璽麵前。
與此同時,直播間網友同樣嗨翻了天:
“臥槽!這是真的傳國玉璽嗎?感覺跟電視上演得不太一樣。”
“居然這麽小?估計也就方圓十公分左右,電視上的都得雙手抱著。”
“逼格雖然沒有電視上牛逼,但總感覺這氣勢牛逼了不是一點點。”
“瞧這上麵的五條龍,簡直帥爆了。”
“辯爺快拿起來,讓我們看看背麵。”
“蠢貨!有字的是正麵。”
“有字的,才是正麵。”
“......”
劉辨同樣激動不已。
他緩步上前,輕輕拿起玉璽。
入手微涼,卻溫潤細膩,質感極佳。
劉辨捧在手心,仔細端詳:“怪不得,當日在邙山山腰時,孤總感覺在這雒陽城,冥冥之中,似乎有東西在召喚孤。”
“沒想到啊!”
劉辨長出了口氣,輕聲道:“列祖列宗竟把傳國玉璽給朕留下了,看來他們還是希望孤當皇帝,而非是陳留王協。”
“沒錯!”
荀彧極其肯定地道:“北門大橋神秘垮塌,如今又有傳國玉璽現世,這足以證明,殿下您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
“如今,從南陽轉運的糧草已至,殿下當設酒宴招待將士,將傳國玉璽與北門斷橋之事,告知眾將,安定軍心的同時,可令徐璆、李旻、曹操等人更加忠心。”
劉辨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可以!此事便交由文若辦吧。”
荀彧一揖:“此事交予屬下,殿下盡管放心。”
“哦對了。”
劉辨提醒道:“要重重賞張校尉,他可是立下大功了。”
荀彧淡笑:“殿下放心,不僅要重賞,而且要大張旗鼓地賞。”
劉辨又豈能不明白荀彧的意思。
傳國玉璽、北門斷橋!
這兩個神秘事件,可以通過重賞張振,在軍中傳開,以此增添神秘色彩,對於劉辨皇權正統的形象,必有極大的鞏固作用。
劉辨正欣賞傳國玉璽時,軍師聯盟的聲音響起:“辯爺,曆史係專家讓我代為感謝你,傳國玉璽自後唐末帝李從珂舉族與皇太後曹氏自焚於玄武樓時,便已經失傳。”
“後世自製的玉璽太多,全都說是始皇帝玉璽,但今日專家可以斷言,它們全都是假的,隻有這方玉璽,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