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勞力缺少?提倡蒙學,教育、農耕兩手抓!

字數:13147   加入書籤

A+A-




    次日,清晨。
    雄雞報曉,朝霞滿天。
    新野縣城的街道上,鮮血尚未幹涸,空氣中殘存著血腥氣。
    正準備去農田幹活的百姓,一個個為之震驚,凝望著縣城外橫七豎八排列的屍體,議論紛紛:
    “昨天夜裏到底經曆了什麽?難不成有人突襲縣衙?”
    “你們還不知道?縣裏已經說過了,趙彪勾結外賊,企圖謀害朝廷命官。”
    “啊?這可是夷三族的大罪啊!趙彪難道不害怕連累全族?”
    “可不是嘛!趙家全族已經被誅了,目前正在搬運屍體,清點族中賬目。”
    “嘶—!咱們新來的縣令還真是厲害啊,居然敢對趙家下死手。”
    “聽說趙家老爺子還在榻上,就已經被人剁了腦袋。”
    “活該!讓他們平時欺負人,就得有個厲害的,收拾他們。”
    “......”
    新野縣百姓起初隻是驚歎,但在聽說趙家謀反,被夷滅三族後,一個個撫掌稱讚,彷佛多年的仇恨,到今天終於有人給他們報了!
    fantom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時。
    縣衙內。
    走出一個高冠博帶的男子。
    不是別人,正是尹籍。
    尹籍神色澹然,絲毫沒有被身旁尚未清理掉的屍體影響。
    他朝著新野老百姓一拱手,朗聲道:“鄉親們,趙家謀反,已然伏誅,如今清點其祖產,得良田八千餘畝,耕牛三百餘頭,農具不可勝數。”
    “縣尊有令,承包田畝尚在三十畝以下者,可以來縣衙登記,縣裏會依據爾等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爭取每戶皆可承包三十畝田。”
    趙家的田全都是良田,隨時可以播種,進入農耕階段,劉備又豈能荒廢這些田畝,因此便派尹籍張貼告示,準備在半天之內,將趙家良田投入生產。
    “俺們家要報名,俺們隻有二十二畝。”
    “我們報名,縣尊開恩,我們隻有十六畝田,而且全都是荒田。”
    “以前我便是承包趙家田畝的,尚未來得及分田,可以交給我們嘛?”
    “......”
    新野老百姓十分積極,像是生怕錯過這天上掉餡兒餅的機會。
    尹籍派人將告示張貼好,旋即回到衙署辦公:“大家排好隊,別著急,一個個登記好自家情況,待官府核查過,便可補償土地。”
    “排隊!”
    “擾亂秩序者,不予登記。”
    在縣兵的幫助下,長長的隊列很快完成。
    各家皆是男人下地幹活,女人、孩子負責排隊。
    這樣既不會耽誤生產,又不會貽誤正事,簡直一舉兩得。
    此刻。
    縣衙中。
    劉備居高臨下,凝望著下方如龍長隊的百姓,皺著眉:“農耕之事基本已上正軌,可自家僅靠男人耕田,三十畝地壓力可不小啊,這樣難以提高農耕效率。”
    一旁簡雍緩緩點了點頭:“是啊!如果能把各家女人也解放出來,農耕效率一定會提升,可家裏的老人、孩子,就成了一大麻煩。”
    呼—
    劉備吐口氣,輕聲道:“老人還自罷了,尚有自主能力,但這些孩子卻是不行,若是出點事,便是要命的大事。”
    “沒錯!”
    簡雍深以為然地道:“而且,朝廷取消了口賦、算賦,這無疑會刺激老百姓生孩子,以後孩子越來越多,便更成問題了。”
    劉備皺著眉:“不行,得想個辦法解決它,否則下個節點能否完成,還不一定呢,陛下以咱們新野為式,咱們便得做出點成績才行。”
    簡雍何嚐不明白劉備的心思:“主公言之有理,在下與機伯,會好生考慮此事的。”
    劉備輕聲道:“辛苦你們了。”
    簡雍澹笑:“哪裏。”
    “縣尊—!”
    恰在此時,不遠處響起一聲呼喊。
    劉備抬眸望去。
    但見,自家士兵引著從宛城而來的傳令兵,疾步趕來:“走,咱們下去,可能朝廷又有詔令來了。”
    簡雍恩的一聲點點頭:“陛下可真是勤政,三天兩頭一個詔書,簡直比咱們這些縣令,還要關心農耕大略。”
    “自然!”
    劉備傲然言道:“農耕可是陛下的國政,乃是當務之急,陛下焉能不關心。”
    這一點,簡雍自然明白:“話雖如此,但陛下的確非常勤政,世所罕見呐,咱們跟著陛下做事,必可振興漢室,再造乾坤。”
    噠!噠!噠!
    一路轉身下了樓,恰見傳令兵趕來:“皇叔。”
    劉備擺手示意其不必多禮:“敢問,可是陛下又有詔書?”
    傳令兵恩的一聲點點頭:“有!”
    旋即。
    劉備趕忙轉入殿中。
    眾人紛紛在側,齊齊欠身拱手。
    傳令兵則在上首,從布袋中挑出詔書,朗聲誦讀: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欲安國,必重農,今耕事繁重,勞力不足,蓋因百家之子尚幼,累及耕事,不得全力爾。”
    “鑒於此,令各縣倡蒙學,以鄉、聚(村)之庠(xiang)序為主,設孝經師一人,鼓吏人緣入學,以安各家。”
    劉備聞言愣怔,眼瞪如鈴。
    他怎麽也不敢相信。
    自己正愁不知該如何幫助百姓解決後顧之憂,結果自家陛下就已經想到了,甚至還給出了妥善的處置辦法,這簡直是神來之筆啊。
    “皇叔?”
    “恩。”
    “領旨吧。”
    “哦!”
    劉備這才反應過來,趕忙恭敬地接過聖旨:“新野令劉備接旨。”
    隨後,傳令兵又從布袋中掏出一卷書,遞給劉備:“皇叔,此乃蒙學之教材《急就篇》,全文共計1244字,沒有重複字,句子乃七言、四言、三言等,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此外,如果孝經師不足,陛下建議發動三老,各地縣衙給予不低於五十石的俸祿,令其安心教學,不得有誤。”
    五十石俸祿雖然不多,但若是每個孝經師全都如此,整個新野縣加起來,至少怕是得有數十,甚至上百人,這便是上千石的俸祿。
    要知道,即便是劉備本人,一個大縣的縣令,也不過僅僅隻有千石的俸祿而已,足以證明陛下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
    如此,劉備又豈能不重視!
    幸好。
    如今劉備可不缺糧食。
    他毫不猶豫地點頭:“放心吧,既是陛下聖旨,備自當全力以赴。”
    傳令兵澹笑,拱手抱拳:“劉皇叔,陛下讓小人捎句話給你,如今新野可是南陽標杆,各項節點盡皆提前完成,務必要將此勢保持下去。”
    劉備內心澎湃,感動之至:“陛下竟然還記得!”
    傳令兵恩了一聲:“聽荀令君言,陛下對劉皇叔的工作,非常滿意。”
    呼—
    辛苦工作良久。
    當劉備聽到這句話時,感覺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跟著,劉備再次拱手抱拳:“勞請轉告陛下,備必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聖恩。”
    傳令兵頷首:“在下必定轉告,還請皇叔放心!時辰不早了,在下需要繼續趕往其餘諸縣下令,就此別過。”
    劉備大手一揮:“憲和,替我送送。”
    簡雍拱手:“喏!”
    二人方才離開大殿時。
    “來人。”劉備便進入工作狀態。
    “在。”
    “速將各鄉三老請來,本縣有要事宣布。”
    “喏。”
    ******
    新野,鄧家。
    書房中。
    鄧勳背著手,眉頭微蹙,不可思議地道:“劉備居然提前有準備?”
    鄧同肯定地點點頭:“沒錯!而且劉備何其膽大,整個縣衙不過數十人,便敢設下埋伏,他這是故意演給趙彪看的。”
    如果劉備收縮了兵力,必然會引起暗中蟄伏的趙彪注意,如此一來,對方可能會放棄這次行動,從而導致隱患難以消除。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劉備太清楚這一點了,隻有把隱患徹底鏟除掉,他才能真正放開手腳,繼續大刀闊斧的搞農政,否則每日擔驚受怕,什麽都幹不好。
    也正是基於此。
    他才可以保持外鬆內緊的狀態,守株待兔,等著造反者上鉤,從而一波反打,直接將其連根拔除,徹底消除隱患。
    “沒錯!”
    深諳兵法的鄧勳,自然能夠瞧得出來:“我還真是小覷了劉備,原以為他與尋常漢室宗親一樣,沒想到居然有陳王的勇略。”
    “佩服!”
    “實在佩服!”
    鄧勳發自肺腑地感慨。
    沒想到。
    被“皇叔”名號遮掩下的劉備,還有這樣悍勇的一麵:“可惜了趙家,就這樣被夷滅了三族,數千畝良田,落入了朝廷手裏。”
    鄧同長出口氣:“趙家的確可惜,生了那麽個不識時務的壞種!”
    同為家主的鄧勳,深感壓力山大:“是啊,陛下狠辣果敢,絕不留情,他能饒恕咱們鄧家一次,但絕不會有第二次。”
    “賢侄啊!”
    鄧勳扭頭望向鄧同,極其鄭重地道:“你抽空在各家多多走動,千萬別生出什麽壞心思,如今鄧家形勢大好,此時吃的虧,以後全都會補回來。”
    雖然,朝廷的農耕策略沒有傷害到世家豪族的根本,但多少傷到些皮毛,讓某些原本為鄧家耕田的佃戶,成為了朝廷的雇農。
    尤其是新野以外縣城的鄧氏,有些與趙家情況一般無二,有些甚至還不如趙家,他們此時的境遇,是非常非常尷尬的。
    當然!
    同樣有一些鄧氏旁係,家中沒有田產者,因為朝廷的政令,對日子有了盼頭,可以承包三十畝田,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
    這便是新野鄧氏一族。
    從龐然大物,到窮困潦倒,應有盡有。
    鄧勳需要顧全大局,平衡利弊得失,不可能因為某些家族的吃虧,便將全族的命運置之不顧,強行與皇權開戰。
    鄧同欠身拱手:“家主放心,正好我要搜尋族中青年才俊,繼續參加朝廷考課,此事可一並辦理,您安心便是。”
    “好。”
    鄧勳點點頭:“如此甚好。”
    “哦對了。”
    忽然。
    鄧勳響起了什麽,轉而問道:“賢侄,近日劉備召集各鄉三老,你可知所為何事?”
    鄧同唇角微揚,澹然一笑:“是這樣的,朝廷考慮到即將進入全麵農耕階段,為了緩解人力不足的問題,便命各鄉將庠序抓起來,設孝經師一名,專教小孩子識字。”
    “哦?”
    鄧勳撚須,不由眼神驟亮:“竟有此事?”
    鄧同點點頭:“恩,不僅如此,三老額外每年補償五十石俸祿,皆由各縣提供,務必要保證適齡兒童,全部入學,讀書識字。”
    鄧勳愕然:“居然還有五十石俸祿?”
    “恩,小侄也沒有想到。”
    “看來陛下對此頗為重視啊。”
    “沒錯!”
    鄧同點點頭:“小侄聽聞,以後各縣、鄉、郡,甚至朝廷內部,全都要成立有相應職能的官位,而且俸祿絕不會少。”
    “有點意思。”
    鄧勳撚須,緩緩點頭:“陛下是我見過,最重視經學的皇帝,不過能否推行下去,還有待於商榷,讀書雖好,但絕非尋常百姓可承受得起的。”
    所謂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在鄧勳的潛意識裏,普通老百姓尚且吃不飽飯,哪有閑工夫負擔孩子的讀書、識字費用,即便是竹簡書,價格也是不菲。
    實際上,大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買賣書籍的“書肆”,隻是價格上頗為昂貴,非是尋常百姓能夠承擔得起。
    “是啊。”
    鄧同自然深有感觸,輕聲附和道:“我朝皇帝皆希望普及教育,但各中之艱難,實在難以想象,相信要不了多久,陛下此舉同樣會無疾而終。”
    鄧勳恩了一聲:“應急可以,但若想長久,可沒那麽容易。”
    鄧同輕聲道:“但讀書之功,非得經年累月不可。”
    “的確如此。”
    “......”
    *****
    南陽,雉縣。
    通往冶鑄中心的路上。
    馬車中。
    劉辨捧著書,羊作閱讀,內心卻在與軍師聯盟溝通:“老師,咱們的造紙術、活字印刷,估計還得一段時間才行,現在這樣做,會不會有些太早了?”
    “放心吧。”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地道:“任何事務的推廣施行,全部得慢慢來,咱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準備妥當了,然後直接施行,這是不對的。”
    “你得給東漢的這些世族一個適應的時間,溫水煮青蛙,循序漸進,慢慢地往下推廣,先讓老百姓吃飽飯,然後再逐漸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隻要咱們堅持以科舉取士,經過數年時間,層層往下滲透,按照目前大漢的教育體係,是完全有可能施行下去的。”
    “即便是世家豪族,也不可能逆得過大勢!”
    軍師聯盟的聲音略顯激動,似乎對此同樣充滿期盼:“而咱們要做的,便是給科舉積勢,今天是蒙學,明天可能就是精廬。”
    “先在目前已有的體製上,逐漸把教育的層次打通,從蒙學開始,再到小、初、高,按難度係數,逐漸加深,最終升到太學。”
    “當然!”
    軍師聯盟強調道:“專家隻是舉個例子,現代是幼小初高,但在古代可未必有這麽全麵,咱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劉辨頷首點頭:“放心,我明白的!不過老師,一旦活字印刷、造紙術出來,勢必會造成極大的衝擊,難道世家不會提防?”
    “恩。”
    軍師聯盟似乎早有預料,極其澹定地道:“造紙術一定會對世家產生衝擊,因此咱們不能迅速投放市場,通過控製產量,物以稀為貴,讓世家慢慢接受。”
    “還是那句話,新事物的推廣,絕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與政治結合的產物,更是如此,它都需要一定的發展過程,切不可操之過急。”
    控製產量?
    劉辨眼神驟亮,頓時明白了軍師聯盟的想法。
    所謂量變引起質變。
    如果大量將造紙術投放在市場,勢必會引起世家大族忌憚,畢竟如此一來,他們各家最珍貴的傳承,便徹底成為了廢物。
    而如果隻是少量持續增加式投放,等積累足夠的勢以後,時機合適,便可一舉將其打通,徹底完成教育體製改革。
    穩中有進,循序漸進。
    是軍師聯盟專家目前改製的基本方略。
    “放心。”
    劉辨緩緩點頭:“我明白的。”
    咯吱—
    馬車停下。
    車廂外響起朱彤的聲音:“公子,冶鑄作坊到了。”
    劉辨應了一聲,這才從車廂出來。
    早有冶鑄謁者韓暨迎上來:“公子。”
    劉辨擺手打斷,示意其不必多禮:“怎麽樣,可能造出來?”
    韓暨吐口氣,臉色有些難看:“造是造出來了,但距離公子的要求,差之甚遠。”
    雖然,自東漢時期開始,便已經有了水車,但其隻是汲水翻車,還不算是大型的水利機械設備,難以將河水運送往更遠的距離。
    沒辦法。
    劉辨隻能製造高筒轉車。
    而史料中記載的高筒轉車,最早出現在晚唐,用於灌既水稻。
    它是一種具有搬運鏈性質的機械,是現代鬥式提升機和刮板輸送機的雛形。
    不過......
    這種機械有一定的局限性。
    歸根到底,是因為晚唐時期的技術水平不過關,難以發明出具有一定承載力的滾珠軸承。
    而軍師聯盟考慮到要一步到位,因此對於高筒轉車,進行了局部的加強。
    這便涉及到了滾珠軸承。
    當然!
    軸承是機械的基礎原件。
    它的質量、功能,影響著工業的進程!
    這是推行工業化最基礎的,若是連基本的軸承都搞不定,那就更談不上發明蒸汽機、內燃機等象征著現代工業化的東西了。
    因此。
    軸承這個技術難關,遲早是要突破的。
    軸承要求硬度高、耐磨、耐壓,普通的鋼鐵肯定頂不住。
    不過,將其暫時用在大量木製的高筒轉車上,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以後需要鋼鐵機械時,再考慮各種合金鋼鐵,亦或者是生產鎢鋼,來滿足要求。
    “走。”
    劉辨懶得浪費時間,大手一揮:“走,咱們進去瞧瞧。”
    韓暨揖了一揖:“喏。”
    旋即。
    二人進入到冶鑄作坊內部。
    劉辨率先查看了,他們生產出來的鋼珠。
    從外形上看,的確沒有現代那麽標準,不過經過打磨,依舊有了標準圓的雛形。
    劉辨雙眼緊盯著鋼珠,絲毫不肯放過一個細節,與此同時,內心卻在與專家溝通:
    “老師,我感覺這樣的鋼珠,已經很不錯了,怎麽還是失敗了呢?”
    軍師聯盟立刻解釋道:“單純一個鋼珠,或許還算可以,但球軸承需要多個鋼珠,同時工作,協同配合,才能正常運轉。”
    “一旦鋼珠的誤差大於某個閾值,肯定就不能使用了,所以這是一項相對比較精密的零件,靠工人手工打磨,的確有些難。”
    言至於此,軍師聯盟最終給出建議道:“剛才專家給出建議,以目前的條件,可能還是得上機械才行。”
    “機械?”
    劉辨眉頭皺得更高:“這玩意豈不要比滾珠更難?”
    軍師聯盟輕聲道:“放心吧,專家已經有了簡易的規劃,咱們以大規模機械,將滾珠的大致磨樣造出來,然後再配合人公打磨,一定能夠合格。”
    “這樣吧。”
    軍師聯盟建議道:“先讓吉凱熟練掌握鋼條製造吧,咱們回去以後,便製造簡易的水利衝壓機,腳踏砂輪機、夾具。”
    “如果還是造不出來,咱們便退而求其次,將滾珠變成滾柱,這樣難度係數驟降,先把高筒轉車造出來,然後再攻克滾珠難關,也不是不可以。”
    當然。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專家是一定能造出來的。
    但現在因為農耕時間太緊,某些東西實在沒辦法完善,想要短時間內,攻克滾珠技術,才有了一定難度。
    “好吧。”
    劉辨深吸口氣,轉而扭頭望向韓暨:“公至,這滾珠的誤差還是比較大,難以符合要求,這樣吧,你先命吉凱熟練掌握鋼條鑄造。”
    “我先回去,爭取發明一套機械,以機械代替人工,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將誤差控製在合理的閾值之內。”
    韓暨一臉的難以置信:“啊,這......公子,這能行嘛?時間可來得及?”
    劉辨倒也沒有把話說死,輕聲道:“爭取吧,如果實在做不出來,咱們再想別的替代品,總之,絕不能耽誤農耕。”
    韓暨深吸口氣:“喏!”
    劉辨吩咐道:“將此滾珠,包上一些,我要帶回去。”
    “好。”
    韓暨點點頭:“在下這便派人準備。”
    ------題外話------
    求自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