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6 百家姓

字數:3891   加入書籤

A+A-




    陳景恪也被她驟然的爆發給嚇了一跳,這哪是平時溫和寬厚的文德皇後,分明就是一頭雌獅。
    長孫無垢見他目瞪口呆的樣子,緊繃的臉色瞬間融化,笑道:“被嚇到了?以後你不聽話我也這樣凶你。”
    陳景恪連忙搖頭道:“不敢不敢。氣大傷身,為了您的身體建康,也為了我們小命著想,我可不敢惹您不開心。”
    長孫無垢莞爾道:“算你會說話。”
    接下來孫思邈給李世民進行了頭部針灸,刺激大腦活性,緩解疼痛,促進淤血吸收。
    中途太醫院也送來了熬好的湯藥,又喂他服下。這些藥裏應該有安神的成分,喝下沒多久他就昏昏睡去。
    確定他睡著,陳景恪才試著問了一下今天發生了什麽事情,竟然把李世民氣成這個樣子。
    長孫無垢重重歎了口氣,也沒有隱瞞,把事情大致說了一遍。
    聽說是被高士廉編寫的氏族誌給氣成這樣的,陳景恪大為驚訝。
    他知道前世李世民就編過氏族誌,雖然並不是很了解具體過程,但可以確定的是並沒有氣的腦出血這一出。
    這一世竟然氣出大病來了,看來曆史真的已經被他這個小蝴蝶的翅膀,給扇的麵目全非了。
    但就事論事,對於氏族誌他一點都不感冒,直言道:“氏族誌不過是另類的九品中正製罷了,同樣是在開曆史的倒車。”
    “真想打擊士族門閥,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政製度和科舉製,而不是重訂氏族誌。”
    長孫無垢氣道:“小孩子懂什麽,士族靠姻親維係自己的權勢。”
    “如果不打破這種情況,就算朝廷培養出再多的狀元之才,也會被他們用姻親關係拉攏走。”
    “氏族誌意在戳破大家對士族的迷信,如此才能一步步孤立他們。”
    陳景恪搖頭道:“想當然了。我聽說氏族誌一百餘卷,誰家能買得起這麽龐大的書籍?誰家又願意出錢買這種無用之書?”
    “普通讀書人和百姓如何知道這本書的內容?就算知道了他們願不願意相信?”
    “最關鍵的是,您以為朝中權貴有幾個人會真的認同這套書?”
    長孫無垢嘴巴張了張,一個字都說不出來。連她的親舅舅都在這種事情上耍小心眼,更何況是其他人。
    被陳景恪這麽一分析,氏族誌好像還真的就是一套編給皇帝自己看的書。
    它的命運就是被束之高閣,幾乎不可能得到推廣。就算皇家造再多的紙,印刷再多的書都沒用。
    2kxiaoshom
    陳景恪怕她惱羞成怒發火,趕緊說道:“與其編寫氏族誌,還不如弄的簡單點,來個百家姓。”
    長孫無垢眉頭一挑,道:“哦?何為百家姓?”
    陳景恪就把前世《百家姓》的概念給她講了一下,然後總結道:
    “把皇家的姓氏排在第一位,外戚第二位,忠於朝廷的臣子姓氏依次排列,把士族豪強的姓氏都排到後麵去。”
    “百家姓就和千字文一樣,簡單易懂朗朗上口,完全可以作為啟蒙書使用。”
    “科舉填字一科專門出一張百家姓的試卷,填錯的一律黜落,看誰敢不學?”
    “如此不出三五年百家姓就能在大唐傳開,就算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都能背幾句。”
    “當最底層的百姓都認為李姓是天下第一姓氏的時候,士族的人在不甘心又能如何?”
    長孫無垢眼睛越來越亮,最後忍不住道:“好辦法,我們怎麽就沒想到呢?百家姓配合氏族誌,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呀。”
    ???陳景恪一腦門的問號,百家姓配合氏族誌?但仔細一想又忍不住為長孫無垢叫好。
    推廣百家姓的辦法非常多幾乎沒有難處,就算士族反對都沒辦法。
    當大家都知道了百家姓,難免會產生好奇,為什麽李姓要排在第一位?
    每一個好奇的人,都是氏族誌的潛在讀者,有機會他們不介意去翻看一下。
    隻是說話的功夫她就能想到這些,果然不愧是文德皇後啊,這腦子轉的就是快。
    眼見原本發愁的問題有了解決的方桉,長孫無垢顯得很是開心,不過她並沒有馬上把此事告訴李世民。
    先讓他好好修養吧,待他脫離危險再思考此事。
    晚上孫思邈被留在了宮裏,接下來幾天他都要呆在這裏,確保李世民不會發生意外。
    陳景恪就不用住在這裏了,陪小兕子玩了一會兒,在宮門落鎖前離開。
    徐山鷹等人早已經在宮門口等著了,雙方順利會和往回走。
    路上碰到了好幾個自稱某權貴家奴的人來送請帖,家主邀請他去府上做客。
    陳景恪自然懂他們是什麽意思,也不論真假一律劈頭蓋臉就是一頓鞭子:“滾,再多說一個字我就宰了你。”
    那些人灰溜溜的離開了。
    此事很快就傳到有心人的耳朵裏,有人罵他不識抬舉,有人則讚賞他聰明。
    陳景恪回到道觀,武舒早已經在等著他了。
    見麵後她鬆了口氣,隻是簡單的問了一句:“如何了?”
    陳景恪道:“氣怒攻心引發風眩,無礙的,修養幾天就好了。”
    武舒點點頭,也沒有再追問。
    陳景恪又把路上遇到的事情說了一遍,並道:“我沒看他們的請柬,直接把人給打走了。”
    武舒讚許的道:“此事您做得對,這些人是真是假誰都不知道。如果您接下請柬,那就真的說不清了。”
    “直接把他們打走,聖人問起來您也可以推說當時湖塗了,沒有看請柬也忘記是哪一家的人了。”
    “聖人必不會怪罪於您,而您也可以跳出旋渦。”
    陳景恪笑道:“當時我還真沒想那麽多,就是單純覺得這請柬不能接,又惱火這些人的無恥就抽了幾鞭子。”
    “聽你這麽一分析,發現我做的還是挺對的,那我就放心了。”
    武舒掩嘴笑道:“您這就叫傻人有傻福。”
    陳景恪羊怒道:“嗯?竟然敢這樣說我,看我如何懲罰你……”
    武舒驚呼道:“不要呀……唔……”
    ……
    皇帝在朝堂發病的消息像風一般快速傳遍長安城,一時間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