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2 劉仁軌

字數:8391   加入書籤

A+A-




    青州。
    李孝恭頂著海風站在岸邊的高台上,用望遠鏡觀看著海麵上的一場演習,更準確的說這就是一場射擊練習。
    一方是四艘炮艦,另一方是五十艘靶船。
    這些靶船很簡陋,就是用木頭堆砌起來的殼子,殼子上有一個很簡陋的小帆可以讓它順著風移動。
    任務目標是一個時辰內擊沉所有靶船。
    看似很簡單的任務,但想完成並沒有那麽容易。
    為了讓演習更加逼真,李孝恭特意選擇了風浪較大的時候進行,並且還要求必須在五十米外進行射擊。
    靶船有大有小,大船還好說小船就很麻煩了。在這種搖搖晃晃的海麵上,想要在五十米開外擊中幾米長的靶船不是一般的難。
    除非用炮彈洗禮,可李孝恭早就想到了這一點,限製了炮彈數量,就是逼迫他們提高命中率。
    “轟轟轟……”炮聲不斷響起,靶船一艘艘被擊沉,看台上也忍不住響起了歡呼聲。
    《天阿降臨》
    “炮艦打這種船簡直太容易了,毫無還手之力。”
    “是啊,還沒靠近就沒擊沉了。”
    “有了炮艦,我大唐水師將無敵於天下也。”
    “才過去了三刻鍾,就有三分之二的靶船被擊毀,這次考核肯定能通過。”
    “是啊,郡王肯定很高興吧。”
    然而李孝恭卻不動聲色繼續觀看演習,剛才被擊沉的都是大船,小船一艘都沒動。
    真正考驗技術的時候才剛到,他就是想看這些人是如何應對小船的。
    果不其然,等大船被擊沉隻剩下十五艘小船的時候,難度直線上升。
    耗費的炮彈和剛才一樣多,成果卻非常少,隻有四艘小船被擊毀。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眼看就剩下一刻多鍾,這時炮艦上的人也開始著急了。
    其中三艘明顯加大了射擊密度,效果確實很明顯,又有六艘被擊沉。
    但很快他們的射擊密度和頻率就慢了下來,變成了零零星星的射擊。很顯然,炮彈數量不足了。
    可海麵上還有六艘靶船完好無損,似乎在嘲笑他們命中率低。
    台上的人也紛紛發出惋惜的聲音。
    “就剩六艘了,要是命中率再高一點就好了。”
    “大將軍的要求太嚴格了,就這六艘小船能做什麽?”
    “是啊,這種小船還不夠浪費炮彈的,派一艘艨艟船碾過去不就行了。”
    “據說這個標準不是郡王製定的,是發明炮艦的人要求的。”
    “發明炮艦的人?你知道是誰嗎?”
    “我哪知道,我隻是聽人說的。”
    “不要亂說話,這是大唐最高機密你想死啊。”
    聽到周圍人竊竊私語的聲音,李孝恭沒有任何反應。
    製造炮艦的人確實給出了一些訓練的方向,比如增加極端天氣的作戰訓練等等,但也僅止於此了。
    具體的訓練方法,是他帶著人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不過他卻沒有和那個神秘的炮艦創造人爭功的想法,爭不過也沒必要。
    創造炮艦和使用炮艦完全是兩回事兒,大家也不存在爭功的可能,反而是相輔相成的。
    炮艦越厲害,使用炮艦的人就能立下越多的功勞。而炮艦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越大,創造炮艦的人獲得的功勞也就越多。
    對於本次的訓練他自己心裏其實是很滿意的,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大船全被擊沉剩下幾艘小船能幹啥。
    而且他對大唐未來艦隊的模式,了解的比別人更多,現在這些炮艦隻能算是拿來訓練用的。
    真正完整的艦隊包含多種不同功能的艦艇,像什麽戰列艦、驅逐艦、護衛艦、巡洋艦等等。
    等真正的艦隊組建完成,這些小船自有專門的艦艇去對付,而不是和現在一樣浪費炮彈去轟炸。
    但眼下這些還是機密,不能告訴別人。而且為了防止這些人自滿,他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態度表現出來。
    演習該怎麽進行還是怎麽進行。
    炮彈快要打光,時間也所剩不多,眾人都以為演習差不多就是這個結果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艘炮艦忽然脫離大隊伍向著那幾艘靶船駛去。
    在離靶船還有很遠距離的時候就開始調整方向,在海麵上劃出一個弧形完成了橫向轉身。
    把船一側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數十米外的靶船。
    “漂亮。”台上眾人忍不住為這個轉身叫好。
    就連李孝恭都忍不住微微頷首,這操船的絕對是高手。同時他也好奇起來,這艘船想要做什麽?
    台上其他人也升起了好奇心。
    “它想做什麽?”
    “哎,這艘炮艦好像剛才沒有開火,它應該還有炮彈。”
    “你這麽一說還真是,它不會是想當孤膽英雄吧?”
    “別說話,看下去。”
    就在眾人討論的時候“轟轟轟……”那艘炮艦開火了,約七八門大炮同時向著其中一艘靶船轟去。
    “轟……”那艘靶船應聲而碎被擊沉。
    完成一擊之後,那艘炮艦沒有著急發起第二次攻擊,而是調整了船身之後再次開火。
    “轟……”七八枚炮彈下去又有一艘靶船被擊毀。
    “好。”連續兩艘靶船被擊毀,台上的眾人忍不住紛紛叫好。同時也忍不住期待起來,看它能擊沉幾艘。
    “轟……”又是一輪開火,隻是可惜這一次沒有命中目標。
    “哦……”看台上眾人忍不住惋惜出聲。
    然後……
    “轟……”這一輪炮擊再次準確命中目標。
    時間隻剩下半刻鍾,靶船隻剩下三艘,難道它真的能創造奇跡?台上的人期待起來。
    “轟……”又是一艘靶船被擊沉。
    “兩艘,隻剩下兩艘了。”
    “加油,快開炮。”
    台上的人開始為他們著急起來。
    那艘炮艦似乎一點都不著急,不緊不慢的調整船身,兩分多鍾後才發起了新一輪炮擊。
    “轟……”再次準確命中目標,就隻剩下最後一艘了。
    而計算時間的那根香也隻剩下最後一點,隨時都能熄滅。
    李孝恭也忍不住從大椅上站起,望遠鏡緊緊的看著炮艦和靶船。
    那艘炮艦依然不緊不慢,在海風中調整船身拉進和靶船的距離,在香火落下的那一刻……
    “轟……”二十餘門大炮齊射,巨大的轟鳴聲順著海風飄進眾人的耳朵裏。
    眾人無暇顧及這聲響,眼睛都緊緊盯著那艘靶船。
    “轟……”應該是多枚炮彈同時擊中,那艘靶船變成了漫天碎屑。
    “好……”李孝恭忍不住大喝一聲。
    “太好了,它做到了,它真的做到了。”
    “七次射擊六次命中,原來炮艦的準確度真的能做到這麽高。”
    “這麽大的風浪,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在高興過後,大家都升起了同樣的好奇心,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李孝恭高興的道:“把那艘船的艦長給我叫過來。”
    馬上有傳令兵揮動旗子傳達命令。
    旗語的概念是陳景恪提出的,但他也隻知道有旗語,卻不知道具體的動作。
    李世民派人研究了一番之後,拿出了一套旗語動作。雖然還比較簡陋,但已經足夠傳遞各種命令了。
    半個小時後四艘炮艦回到碼頭停好,四位艦長一起來到台上。
    李孝恭直接問道:“最後那艘船的艦長是誰?”
    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出列道:“參見大將軍,是屬下。”
    李孝恭上下打量著這個人,發現他雖然麵容被太陽曬的微黑卻難掩俊秀,神情也沉穩自若一點都沒有見到郡王大將軍的緊張。
    心下一動道:“你是讀書人?”
    那人說道:“是,屬下在貞觀初被陛下任命為鹹陽縣丞,隻可惜未能作出成績有負聖恩。”
    “去年朝廷招募水師,屬下自認為讀過幾本兵書就試著報名,僥幸成為炮艦艦長……”
    眾人都忍不住感到驚訝,竟然是陛下親自任命的縣丞?可又為何十餘年未得升遷?
    李孝恭是接觸李世民最多的人,馬上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這個人估計是因為某件事情做的好,又恰好被皇帝看到才被破格任命為官。
    隻是皇帝日理萬機過後就忘了,沒有人提拔他隻能一直在縣丞位置上蹉跎。
    後來估計是熬不下去了,就加入了水師。但人才就是人才,在哪都能嶄露頭角。
    李孝恭想的更多,雖然皇帝已經忘記這個人了,但畢竟是他親自任命的官員,這層關係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這個人的能力從最後那一番炮擊就可見一斑,如果自己重用於他,既可以得到一個人才,又可以討好皇帝。
    試想,如果這個人立下功勳,皇帝一打聽他的來曆發現還有這樣的淵源,肯定會很高興。
    想到這裏他的態度就更加和藹,問道:“你叫什麽名字?是哪裏人士?”
    那人恭敬的道:“屬下汴州尉氏劉仁軌。”
    李孝恭想了一下道:“汴州尉氏有劉氏乃漢章帝之後,不知你可知曉?”
    劉仁軌回道:“不敢瞞大將軍,屬下正是劉氏之後。”
    眾人都忍不住高看了他一眼。
    李孝恭笑道:“那也是名門之後啊,不知家中尚有何人?”
    劉仁軌道:“隻有糟糠之妻與三個不成器的孩子,皆在老家為父母守陵。”
    李孝恭就更放心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錐出囊中,我相信以你的才華一定有嶄露頭角的一天。”
    劉仁軌表情不變的道:“謝大將軍誇獎,屬下隻求能為國效力,不敢奢求其他。”
    見他如此穩重不卑不亢,李孝恭更是欣賞,道:“大唐從來不會虧待功臣的,守好自己的本分自有出頭之日。”
    然後又問道:“你是怎麽做到七輪射擊六次命中的。”
    劉仁軌回道:“無他,唯手熟爾,平時勤加練習……”
    他雖然嘴上謙虛,實際上解釋的很清楚,畢竟這麽好的表現機會他又怎麽會願意錯過。
    “風浪雖大卻比較穩定,隻要掌握好規律,在恰當的時候射擊就能提高命中率……”
    他詳細介紹了自己的計算方法,什麽風浪大小、炮彈的飛行速度、目標物所在的距離等等。
    聽的眾人一頭霧水,但又覺得非常的高明。
    包括李孝恭其實根本就沒有聽懂,但越是如此他反而越是驚訝於對方的博學。
    聽到一半,他忍不住問道:“這些方法都是你總結出來的?”
    劉仁軌搖頭道:“不是,主要是在望月談裏得到的啟發……”
    “望月談每一期都會講解部分格物學知識,其中有一篇講的是弓箭……”
    “我就想,弓箭是把箭失發射出去,火炮是把炮彈發射出去,規律應該是差不多的……”
    “於是經過一番計算和實彈射擊,總算是摸到了一些規律。按照這個規律開炮,命中率會提高很多。”
    眾人都忍不住露出震驚的表情,就連旁邊那三個羨慕嫉妒不已的艦長也一樣。
    眾人還在按照經驗開炮的時候,他竟然已經找到了規律還應用到了演習中去,實在太厲害了。
    李孝恭思索道:“望月談,可是紫霄觀創辦的那本類似於邸報的書籍?”
    劉仁軌道:“正是此書。”
    李孝恭頷首道:“原來如此,和紫霄觀有關就不奇怪了。不過你能從弓箭想到火炮,也足見能力非同一般。”
    “不知你可願把此法獻給朝廷?放心,不會白要你的東西,我會向聖人道明此事為你請功的。”
    劉仁軌臉上一喜,嘴上依然保持謙虛的道:“若大將軍需要,屬下願意將此法貢獻出來。”
    “隻是此法源自於紫霄觀的望月談,屬下不敢居功。”
    李孝恭道:“不用妄自菲薄,我說過大唐從來不會虧待功臣。該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劉仁軌行禮道:“謝大將軍。”
    周圍人都知道,這個叫劉仁軌的即將登上終南捷徑,紛紛向他道喜。
    那三個被忽視的艦長也放下了嫉妒心,連忙向他祝賀。畢竟後麵還要跟著他學習開炮的技術呢,可不敢亂嫉妒。
    一場演習就此結束,堪稱完美。
    劉仁軌連夜把大炮的各種計算公式給寫了下來。
    比如裝藥多少,射擊角度多少,風速多少,炮彈的重量……最終發射能命中多遠的目標等等。
    李孝恭親自帶人做實驗,驗證了這些公式的可行性。
    然後他一邊命令大家學習,一邊寫了一封奏折給李世民。
    這封奏折裏他沒有做任何的隱瞞,一五一十的把事情交待清楚。重點講了劉仁軌的功勞,並為他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