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危機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喊了幾句皇太極還是一動不動,濟爾哈朗隻能把他拖上馬背先撤離再說。
    “真重!”
    濟爾哈朗坐在後麵,向身邊的人大喊,“快撤,快撤………快派人去給多爾袞傳信。”
    “鐺鐺鐺鐺………”
    然後建奴大軍銅鑼被敲響,所有的建奴立即擺脫明軍向後撤退。
    “皇上,建奴要跑。”
    “嗯,這場仗我們贏了,”崇禎開懷大笑,“傳令下去,全軍追擊,不放過一個建奴。”
    此戰打了二個時辰,差一點明軍右翼就被皇太極突破了,崇禎身邊的護衛都做好了戰死沙場的準備,幸好最後林丹汗的五萬騎兵出現嚇走了皇太極。
    其實代善的正紅旗沒有被徹底被打敗,隻是二萬漢軍旗被衝散,擾亂了陣腳。
    代善沒有辦法隻能朝皇太極這邊靠攏,沒想到被濟爾哈朗認為正紅旗也被打敗了。
    “衝啊,生擒皇太極!”
    得到命令,早已按耐不住的吳三桂一馬當先帶領親兵朝皇太極方向衝去,可是他根本追不上,他離戰場本就有點遠,濟爾哈朗又留下一支人馬攔截。
    看著建奴騎兵消失在天邊,崇禎放下望遠鏡,看向英國公,“張愛卿,這場仗我們贏的有點僥幸啊,建奴人數好像不大對。”
    戰前崇禎就覺得皇太極的兩黃旗有點奇怪,後來近距離下才發現是人數少了很多。
    皇太極的正黃旗有45牛錄,鑲黃旗有20牛錄,一共三萬多人,剛剛一戰估計才一萬多。
    “臣也發現了,皇太極的兩黃旗是建奴八旗中最強的,有三萬多人,剛剛來的一半都不到,這種情況下皇太極不可能讓自己的精銳留在盛京不動,他們擅長野戰。”
    “如果臣猜的沒錯的話,皇太極肯定派了一支人馬斷我軍糧道,隻是不知具體有多少人。”
    斷糧道,然後圍點打援,這是建奴一貫作風,原來遼東明軍很多都是這樣被消滅的。
    隻不過崇禎這次帶領的是二十多萬人,還有上千門火炮,皇太極圍不起來。
    “皇上,末將有重要軍情稟報。”
    這時李若璉帶著一名身穿建奴軍服的魁梧男子走了過來。
    “什麽事?”崇禎問道,看向魁梧男子。
    “皇上,我身邊的這位是錦衣衛掌刑千戶高文采,”李若璉開口道,“去年末將派他去盛京打探建奴情報,剛剛他找到末將說有緊急軍情稟報,末將立即把他帶過來。”
    崇禎看向高文采,笑了笑,“很好,深入敵穴,我軍得到的建奴的情報都是你提供的吧,做的不錯,有什麽重要情報你說吧。”
    得到皇帝表揚,高文采心中自然高興,這半年來自己受的苦也值了,他這種暗探就怕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被上麵認可。
    現在有了皇帝的認可,以後回到錦衣衛必然青雲直上。
    “回皇上,卑職探的一重要情報,本想立即傳過來,可是戰場上建奴看的很嚴沒有辦法,直到建奴被打敗,卑職才找到機會。”
    崇禎點點頭,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建奴皇太極在三天前命令多爾袞和豪格率領兩黃旗和兩白旗共三萬騎兵向我軍後麵穿插,欲斷我軍糧道。”
    “什麽?三萬騎兵?”
    張之極震驚的問道,“皇上,我們隻派了一萬關寧鐵騎保護糧道,恐怕不是建奴對手啊。”
    關寧鐵騎一共三萬,二萬隨大軍出戰,一萬專門保護糧道。
    “我們現在不能再追擊建奴了,我們先退兵吧,一旦大軍得知糧道被斷,軍心立即崩潰,”張之極臉色嚴肅的建議道。
    曆史上的鬆錦之戰就是建奴把明軍囤積在後方的糧草一把火燒了,大同總兵王樸率先乘夜逃跑,隨後總兵吳三桂,馬科等率軍逃跑,結果各處兵馬在混亂中逃跑,騎兵和步兵相互踐踏,死傷無數。
    後世很多人把鬆錦之戰的失敗歸咎於崇禎不顧實情一味催促,歸咎於崇禎的心急。
    其實換到我們是崇禎也會催促,要知道鬆錦之戰是明朝把剩餘的所有精銳力量調到遼東救援被圍的錦州。
    當時洪承疇率領八總兵,一共十三萬人從寧遠出發救援錦州,1641年七月大軍在寧遠誓師,準備解救百裏外的錦州。
    大家知道這百裏距離洪承疇大軍走了多久嗎?
    整整十個月,大軍整整走了十個月,而且最後也沒有到達錦州,反而被皇太極派兵挖壕溝困了起來,臨時儲糧也被毀,這和趙括的長平之戰多麽相似啊。
    現在有些人買東西快遞三天沒到就拚命的催,外賣遲了十分鍾就到處投訴差評,這要是讓他們去當崇禎還不會三天發一個催命金牌啊
    要知道崇禎的命令是馳援錦州啊,洪承疇如果知道解救錦州沒有把握就應該不顧君命早早退回山海關,為朝廷保存有生力量。
    而且明軍把所有精銳調到了遼東,流竄在中原各地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又死灰複燃,到處攻城掠地。
    之前張獻忠還把崇禎的祖墳都挖了,當時鬆錦之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你說崇禎能不急嗎?
    所有明亡全部歸咎於崇禎是不合理的,任何人做到那個位置上也不能保證自己就做的比他好。
    下書吧
    好了,回歸正題。
    崇禎看了眼張之極,轉身看向錦州方向,不慌不忙道,“不要慌,糧道有沒有被斷現在還不知道,就算真的糧道被斷了,朕也相信孫承宗會重新把糧草送到軍前。”
    為了這次大戰,崇禎從去年就開始積累糧草,派人去南方買糧,許諾鄭芝龍好處,去南洋運糧。
    就算多爾袞真的把一處糧草燒了也沒有多大關係,後方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送來,而且覺華島現在可沒有結冰,建奴不可能把覺華島的糧草也毀了。
    “我軍目前攜帶的糧草還能用多久?”崇禎問道。
    “出發前皇上讓士兵都帶了三天的幹糧,再加上後勤儲存的,還可以供應大軍十天左右,如果再省著點,應該能用十三天,”李若璉回道。
    “十三天………”
    崇禎在原地來回踱步,“我們離盛京不遠了,不能半途而廢,下令大軍繼續追擊。”
    “那糧草怎麽辦?”
    “建奴可以劫掠我們,我們難道不能劫掠他們嗎?”崇禎眼睛一凝冷冷道,“告訴將士們,沿途所過遇到大戶人家全部搶了,這些人肯定都是建奴走狗。”
    “用他們的糧食支援我軍,大軍一股作氣包圍建奴盛京,再命人聯絡盧象升,叫他立即北上和大軍匯合。”
    現在明軍所處的位置在廣寧北部,也就是後世的北鎮市,距離沉陽四百多裏。
    在明軍和皇太極大戰的同時,多爾袞和豪格率領的三萬騎兵在義州已北遇到押糧的關寧鐵騎。
    “貝勒爺,奴才發現明軍一支運糧大隊,對方有大量騎兵押運,請貝勒爺示下。”
    一名探馬跪倒在地向多爾袞大聲稟報。
    “再探!”多爾袞冷冷喝道。
    “哥,我們還要再向錦州後麵進發嗎?”多鐸問道,“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明軍糧草都藏在錦州,鬆山,寧遠城裏,還有覺華島,這些地方的糧草可不是那麽容易好毀的。”
    “不好毀也要毀,父汗派我們來就是燒明軍糧草的,我們怎麽可以就這樣回去?”豪格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