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謝家二房
字數:3696 加入書籤
“你也覺得好是不是?”常氏聽到這個答案笑了,那上官大夫不僅人長得俊,醫術還好,看那穿的衣服料子應該也是有錢人家出身的孩子,年齡也不大。
謝冬看向她,皺眉,“你又在打什麽鬼主意?”
聽到這話,常氏立馬收起笑臉,伸手拍了拍謝冬,“說什麽呢你,什麽鬼主意!”她這明明是在想好事!對他們一家都有利的好事。
不理解她就罷了,還說她打的鬼主意?
什麽意思?
真是個楞貨!
謝冬喝的有點醉,不想繼續追問,揮揮手,“不管你。”隨後放下筷子,“我吃好了。”說完一步一晃的爬上了炕,倒下閉上眼睛睡了,連鞋子都沒脫。
“我怎麽就嫁了你這麽個玩意,楞貨!”常氏見他又是這副樣子,忍不住低聲罵了兩句,可到底是自家男人,罵歸罵說歸說,還是幫他脫去了鞋子,拍拍他身子,
“頭轉過來,好好睡。”
隨後又去桌上快速吃完碗裏的飯,收拾了桌上的碗筷,簡單洗漱了一下,也爬上了炕,躺了一會兒又起來,打開櫃子,看了一下裏頭的銀子,才放心的躺到炕上準備睡覺。
他們二房分到的田地比較少,才二十畝良田,十畝旱田。
不像大房的,三十畝良田,旱田二十畝,良田旱田加起來整整比他們家多了二十畝地,雖說多出來那十畝良田是大房後來加錢買的,但是大房田地就比他們多出不少。
今天掙得銀子估計也比他們多十兩,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都是一個爹娘生的,怎麽差距這麽大,公婆在沒分家的時候,他們兩老本身就偏心大房,後來分家,分給大房的田地也比他們二房的多。
雖說大房給兩老養老,多分點家產給他們大房是應該的,但是給的也忒多了,多給一兩畝地還行,但整整多給了十畝旱田,就連村長的位置也給了老大!
後來她那個嫂子,更是養起了雞,靠賣雞蛋賺了不少錢,眼看大房的日子是越過越好,叫她心裏怎麽平衡!
而且這些年大房是處處壓他們二房一頭,連兒子也比他們家多一個。
不過值得讓她欣慰的是,大房生的兩個兒子,小的不知道,大的肯定沒有她兒子有出息。
她兒子謝永明,勤奮好學頭腦聰明,入學不到兩年就考中了童生,連教學的夫子都誇她兒是天生讀書的料子,說他們當爹娘送學堂送的晚了,應該早兩年送過來的。
想到這兒常氏笑了,確實,夫子說的沒錯,她兒子打小就聰明,出生九個月會走路了,十月就開始喊人了。
而大房那個謝安均,一歲幾個月了才開始走路,兩歲才磕磕絆絆的喊人,長大送去學院讀書,也就那樣,讀了好幾年書,考試的時候才堪堪考了末尾的童生。
還差點沒考中。
大房生的兒子不行,連生的女兒也不咋地,長的不好看,說話小的跟蚊子一樣。
而她女兒謝永蘭就不一樣了,從小就長得漂亮,也機靈懂事,現在才十四歲的年紀,來他們家說媒的媒人都已經來了好幾波。
都快踏破她看門檻了。
不過這些人她都給回絕了,因為媒婆介紹的這些男方都是鄉下人。
鄉下人,鄉下人可不行,她從小培養女兒,養的這麽漂亮,最後了可不是打算讓她嫁鄉下人的。
她女兒長的那麽好看,就應該嫁城裏去享福,而不是在這鄉下刨土,天天麵朝大地背朝天的。
想著自己一雙兒女常氏心裏總算舒坦了一回,對嘛,將來她兒子女兒有出息了,她不就享清福了?
——
謝家大房的幾人可不知道常氏的那些想法,他們這會兒正在收拾行李。
王氏把一雙兒女的衣服都疊好放進竹編的小箱子裏,隨後檢查了一下有沒有拉下的東西,就關上了竹箱子,去了堂屋。
謝春看向來人,“都收拾好了?”王氏點點頭,“收拾好了。”隨後看向女兒謝安禾,語重心長,“小禾你去人家店裏,一定要勤快點,眼裏有活,明白沒?”
今兒宋姑娘臨走之前跟她們說想聘請小禾去她店裏打雜,一個月給一兩銀子工錢,包吃喝住宿,說什麽都不用帶,她店裏都有,隻需要人去就行。
他們幾人商量了一會兒就答應了,反正這會兒家裏也沒活計,地都租出去了,剩餘的二十畝地,他們夫妻兩個就能完成了。
想著小禾來年就出嫁了,出嫁之前正好出去見見世麵多接觸一些人,再者一個月可以掙一兩銀子,一年就是十二兩,十二兩銀子,他們在上麵添五兩銀子,一共十七兩。
十兩銀子拿出來置辦嫁妝,七兩銀子作為壓箱底,這麽豐厚的嫁妝在他們鄉下絕無僅有。
而且嫁妝給的多一點,他們女兒在婆家的日子才會過得舒心,以後也不用為了錢財而去操心。
謝安禾點點頭回話,“爹娘,我知道,你們不用擔心我。”一旁的哥哥謝安均也出聲安慰,“爹娘,你們放心學院休沐的時候我會去看看妹妹。”
王氏歎了口氣,擔心怎麽不擔心,雖說她女兒已經十四歲,到出嫁的年紀了,挺大個人了,平時在家裏幹活也勤快,得心應手,但是明天要去的地方是扶桑城裏酒樓。
就難免忍不住擔心。
這時,謝安禾坐到王氏身旁,“娘,宋姑娘昨天大概跟我講了一下,我每天要做的活就是給人端菜,客人走了就是收拾一下桌子,掃掃地,擦擦地就行了,沒別的,很簡單。”
“而且宋姑娘說,他們店裏啊,下午申時就可以休息了。”她是真的很想去外頭掙錢,不想待在家裏。
而且她聽說宋姑娘所開的宋家小吃店,離清風書院很近,如果是這樣,她有空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子昂哥哥了。
想到這兒謝安禾心裏忍不住高興,她和孫子昂從小就認識,一起玩到大的,隻是後來對方去扶桑城讀書兩個人見麵的機會才變少的。
王氏點點頭,“去了一定要聽宋姑娘的話,知道嗎?”
“我知道了娘,你還不知道我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