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割據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A+A-




    元始天的反對者,絕大多數都來自西邊和南邊的城池,態度十分堅決。
    當然,還有一部分的諸侯,他們和南域城態度一樣,同樣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對。
    隻要元始天不來找他們麻煩, 他們依舊以“侯”自居,也不會幹擾元始天的行動。
    這些諸侯們在觀察,如果元始天能夠鎮壓群雄,他們絕對會在第一時間跳出來表示支持。
    這就叫做“見風使舵”。
    支持元始天統治的諸侯隻占很少一部分,基本上來自沉明城周邊,以及北疆城、東來城周邊。
    沉明文明在這般對峙下, 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十年, 時間來到了元曆260年。
    這十年裏, 沉明文明大戰沒有小戰不斷,對於軍事和戰鬥上的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刻。
    漸漸的,無論沉明城還是其他諸侯們發現,打贏戰鬥的勝利,除了需要先進的戰術以外,士兵的士氣,將領的能力等等缺一不可。
    他們知道,隻有擁有更多的人才,才能打贏今後的戰鬥,戰爭再也不是一麵倒的碾壓。
    諸侯們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城池變得更加強大,提出了優惠的政策,吸引各路人才。
    他們開始重視民間的各大學術流派,奉他們為座上賓,吸收他們的學術知識化為己用,強化思想上的堅固堡壘。
    諸侯城的權貴們,受到各家知識影響後開始思考,開始學習, 逐漸產生了另一種文化特色。
    他們已沉明城的禮法為基準,創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禮法。
    一些城池開始獨立鑄造貨幣,拋開尾幣的限製,還有些城池對土地進行了改革,大大的激發了城內民眾的激情。
    除了吸收各路學術思想外,諸侯們對於武道家們也絲毫不吝嗇。
    對於學而有成的武道家,諸侯們花重金請他們成為城池的供奉,擔負軍隊教導任務的同時,也對周邊勢力產生了一種威懾。
    在他們暗中小規模的戰鬥下,各大城池的領地範圍也變得愈加清晰,諸侯們的勢力也在這十年逐漸穩定。
    學術強化思想,武道強化力量,這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
    還有一些實力相對弱小的諸侯們,選擇尋求公輸家和墨家的幫助,製作陷阱機關,修繕水利,強化整個城池的防禦體係。
    這些諸侯沒有太大的野心,這也導致他們的地盤麵積非常小,隻能實現自給自足。
    當然, 想要攻破這些小城池還是比較困難的。
    在這種氣氛影響下, 各路學派對於學術的研究變得愈加瘋狂, 無論是誰提出新的理念, 都會被眾人追捧,被大家尊敬,所有人都表達出了對知識、對力量的渴望。
    特別是武道派,還特地按照實力,將武者分了等級。
    三流武者,隻學習了拳打腳踢的招數,力量強,速度快,打起拳來虎虎生威,但威力上還有所欠缺。
    二流武者,學會了寸勁與暗勁,能夠依靠更有效的戰鬥方式打敗對手,殺傷力極為強大。
    一流武者,會運用特殊的氣息,讓自己的實力變得強大,武者們稱這股力量為化勁。
    隻是,化勁並不是人人都有的,隻有天賦異稟的人才能展現出這種無形的氣力。
    當然,無論三流、二流,還是有一流武者,他們都會學習一種武學,那就是爆發之力。
    這是恩賜家族創造的一種修煉手段,他們將這招叫做“元武”。
    修行元武,激發潛能,能夠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力量,有時可以越階作戰。
    武者們按照頭頂上的金毛區分實力的強弱,分為了一縷、二縷等。
    元曆250年到260年,這十年是相對和平的十年,在各方的克製下,整個沉明文明雖然割裂,但逐漸恢複了秩序。
    人口數量不減反增,直接翻了一番。
    這十年裏,舞陽山上的沉明,一直通過商人們的交流來了解整個沉明文明的發展動向。
    《修羅武神》
    當得知沉明文明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後,他極其憤怒,恨不得現在就下山拍死那群王八蛋。
    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沉明便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元人在確立之初,就決定了他們的意識形態,他們骨子裏喜歡爭強好勝,在沉明的刻意引導下,事事都想爭一個輸贏對錯。
    無論是大擂台賽的選拔,還是官吏的選拔,都是一種極致的鬥爭,鬥爭多了,導致內部出現了不團結,也是造成此刻局麵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沉明自從開始尋找陽山,到落戶舞陽山,期間足足過去了七八十年。
    如此漫長的時間,隨著老一輩人的離世,新一輩人逐漸忘記元王的存在,認為沉明僅僅隻是個傳說。
    失去了無敵沉明的壓製,這讓許多年輕的諸侯思想格外開放,破壞規矩就成為了他們的樂趣。
    想要打破這個窘境,沉明知道唯一的做法就是破而後立!
    隻有打破原有的傳統糟粕思想,才能重新讓整個沉明文明綻放光輝。
    沉明文明應該是一個整體的文明,而不是一個分裂的文明。
    “等著吧,還有四十年,再過四十年我就能出來了。”舞陽山上,看著不斷翻滾的岩漿,沉明的眼神變得一片冰冷。
    與此同時,西方聖邊城中,年過八旬的科爾多瓦依舊是聖邊城的軍師,為整個城池出謀劃策。
    在他的管理下,聖邊城的科技水平飛速發展,雖然很多知識還無法進行普及,但簡單的理論已經在城中得到了運用。
    幾十年的發展,讓整個城池從原本十八世紀的麵貌,逐漸向著十九世紀初期靠攏,逐漸出現了一種新的城市形態。
    對於聖邊城的變化,所有邊人有目共睹,這裏也成為了邊人們的聖地。
    經過天主教洗禮的邊人們,對西方的聖邊城無比向往,他們認為那裏才是天堂。
    無數邊人離開家鄉,前往聖邊城,需找著能夠帶給他們幸福的上帝。
    隨著他們來到聖邊城,上帝肯定是見不到的,但是他們卻能見到一隻隻上帝之手,正在改變著世界的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