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八章 東江鎮出事了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A+A-


    “走吧,這一點不好看,朕還是回去看美人更實在。”

    無聊透的朱由校,隻好怏怏回去,也不用翻牌,直接去了永壽宮。

    阿巴亥聽到他到來的報告,連忙換衣出來迎接,被他擁著直接進了臥房,都來不及害羞,就開始羞羞起來了。

    “皇上,妾聽說建州跟察哈爾開戰了,不知……”

    阿巴亥說到這遲疑起來,她知道大明的後宮不允許過問前朝之事,隻是擔心之下還是問了不該問的。

    剛剛在人家這得到快樂的朱由校也沒生氣,輕攏慢撚著說:“擔心那三個小子是吧?放心,他們不會有事的。”

    說著調笑她道:“你很會生孩子呀,生了三個都是很不錯的,不如給朕也生個好的,日後跟他那三個哥哥比比誰更厲害。”

    “皇上……”

    饒是阿巴亥成熟美豔,也被他這無厘頭羞的撒起嬌來,朱由校開心的大笑,滿屋的春意惹的屋頂上的貓慘叫不已。

    正月二十,新一年的第一次正式朝會開始,一大早上朝的朱由校,正準備今天冊封烏雲娜為貴人。

    剛剛宣布早朝開始,張惟賢上前一步道:“啟奏皇上,昨夜亥時初錦衣軍情局送來東江急報,征虜前將軍毛文龍部參將耿仲明叛亂,挾持其欲降建虜,被孫帥平定,調查後發現此次兵變實為毛文龍策劃,降虜為假,逼迫朝廷撤銷換帥為真,臣請治毛文龍擁兵自重、犯上作亂之罪!”

    “耿仲明敢投靠女真人,毛文龍是傻了還是瘋了,忘了耿仲明原本就是從女真人那過來的嗎?”

    朱由校冷笑道,這樣的策劃完全經不起推敲,別看耿仲明後來是三藩之一,可他當初是第一個反對投靠女真人。

    不是因為他忠於大明,而是他原本就是女真那邊叛逃到東江鎮的,怕女真人跟他算前賬。

    他是遼東漢人,很早就被女真人俘虜兵加入漢軍牛錄,屬於最早一批成為八旗中漢軍的將領之一。

    後來毛文龍襲擾女真後方,他叛逃到東江鎮,曆史上再後來,他跟孔有德在登萊叛亂,走投無路下,隻能再次投降女真,倒是被重用了。

    朱由校吐槽完毛文龍,接過奏折也不管朝堂上嗡嗡聲不斷,認真看起來。

    奏折是孫祖壽寫的,詳細了交代了耿仲明如何挾持毛文龍,孫祖壽如何平叛,以及戰後如何調查,涉事人員之多讓人觸目驚心。

    其中連朱由校看好的副總兵陳繼盛都參與了,但卻意外的發現,任職廣鹿島千戶的尚可喜,卻支持孫祖壽平叛。

    不過一想也對,尚可喜不是毛文龍嫡係,他是去東江鎮尋找父親,被毛文龍收為養孫的。

    雖說也是毛文龍養家丁的形式,但畢竟沒受多少恩惠,他手下的兵其實是他父親的舊部。

    他一家人原本在海州生活,女真攻破海州後,尚家同樣全族被殺,他父親帶著他和母親幾個人逃亡鬆山,母親死於那。

    自此他父親投軍王化貞麾下,毛文龍攻破鎮江後,王化貞讓他父親率部支援毛文龍,從而加入東江鎮。

    但他並沒去,而是回到關內,在天啟三年參加水軍後,才去的東江鎮。

    而尚可喜投降滿清可以說是被逼的,欣賞他的東江鎮總兵黃龍死後,繼任的是沈世奎,兩人不和久了。

    沈世奎設計要殺他,被部下暗中高密,尚可喜無路可逃,隻能投降滿清。

    這完全是私怨造成的兵變,要說沈世奎混蛋,平時他的確混蛋透頂,可麵對女真人時,他又是大義凜然寧死不屈。

    要說尚可喜忠貞,他又投降了滿清,成為三順王之一,而且三藩之亂時,隻有他堅決支持滿清,被自己兒子囚禁後抑鬱而死。

    因此人實在是太複雜了,善惡隻在一念間,這兩人的對錯真不好評判。

    “此事交給三司會審,令盧象升、孫傳庭支援東江鎮,令孫祖壽整頓東江鎮,改軍製重練兵馬。”

    朱由校終於開口了,定下大事後繼續道:“鑒於東江鎮孤懸海外的特殊性,除首惡耿仲明、孔有德等人外,其他人從寬處置,就這樣吧。”

    他這是定性了,挾持毛文龍的將領死罪,其他人免於死罪,至於如何處置,那是三法司審理之後的事了。

    接下來商議的是今年的大事,毫無意外的命令杭州府建造海塘,緩衝錢塘江大潮。

    緊接著是繼續深化江南的改革,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最後在大家都以為要散朝時,朱由校突然開口道:“朕今日要說一件大事,那就是後宮也該改改了,太祖所定後宮規矩,英宗改過,世宗也改過,朕覺的還可以再改改,眾卿以為如何?”

    群臣先是一愣,緊接著是懵圈,然後開始嗡嗡聲不斷,好半天才有禮部尚書劉宗周上前問:“皇上欲如何改?”

    朱由校毫不猶豫的開口道:“皇貴妃本是世宗寵溺萬貴妃強行賜予的尊號,朕要廢了皇貴妃封號,宮中隻有皇後一人才能為尊,因此朕打算定一後、四妃、九嬪、二十七世婦封號,其餘的全部革除。”

    劉宗周暗自點頭後,拱手道:“吾皇此議大善!臣附議!”

    朱由校這是在減少後宮嬪妃,當然讓這位老先生讚同了。

    這樣一來,皇帝的嬪妃最多隻有四十一位,少了八十一禦妻,還有人數不明的采女等封號。

    劉宗周的支持的讓他鬆了口氣,微微一笑開口道:“四妃為賢良淑德四個字封號,九嬪為莊敬康順、惠安和寧麗九個字,二十七世婦就按古籍吧。”

    “臣反對!”

    朱由校這話音剛落,禮部侍郎溫體仁一聲正氣的聲音響起。

    可把他稀奇的問道:“溫卿覺的這字號不好呀?那你有何更好的可以說說。”

    溫體仁上前深施一禮道:“臣不是置喙封號,而是吾皇減少後宮人數不妥,皇嗣昌盛才是大事,顧臣請皇上以大明江山傳承為重,不可減少嬪妃人數。”

    “啥?”

    朱由校登時傻眼了,世上還要嫌棄皇帝老婆太少的大臣,這是什麽節奏。

    可偏偏這家夥這話一出口,竟然還得到許多人的支持,朱由校不禁感到驚訝,他知道溫體仁為人,不是個能得到別人支持的人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