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鹽水鴨VS口水雞!(求訂閱!)
字數:12335 加入書籤
大夏內發生的事情,櫻島這邊的兩人無從得知。
薑序與青葉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先將今天的食戟完成。
因為鹽水鴨是一道涼菜,口水雞實際上也屬於一道涼菜,就無所謂擔心先製作好,食材會變涼的問題。
因為這兩道菜本來就是涼吃,熱食口感反而不盡人意。
薑序提起自己先前選中的那隻幸運雞。
青葉在購買時,&nbp;已經讓人處理好了,不光拔幹淨了毛,內髒也都掏空,整隻雞隻剩下雞皮雞肉雞骨。
省了薑序很多的工序,也節約了很多的時間。
口水雞其實也是一道川菜,與麻婆豆腐同樣誕生於前世清朝時期。
因為曆史差異性,&nbp;在這個世界也沒有出現。
口水雞的烹飪過程其實挺有意思的。
雞肉會來回的在滾燙的熱水與刺骨的冰水之間來回沐浴,&nbp;熬練三重天。
“青葉,家裏有大一些的蒸鼓嗎?足夠將一隻雞完整的放進去的那種!”
薑序問道。
“有。”
青葉答道,&nbp;隨即進廚房在各個櫃子中一陣倒騰,翻出了一個中大號,兩個中號的圓形蒸鍋。
鍋壁都極深,放入兩隻雞都綽綽有餘。
薑序拿了一個中大號的,跟一個中號的。
在中大號蒸鍋中接了一大鍋的水,點燃火灶,讓水先加熱著至燒開。
薑序又在另一個中號的蒸鍋中也注入了大半的冷水。
不過這一鍋的水不會燒熱,而是會撒入冰塊,混成冰水。
熱水鼓中要升溫至沸騰,冷水鼓中則要降溫到越低越好。
在水開之前的這段時間,薑序隻需要等待就好了。
相較於薑序這邊大張旗鼓的陣仗,青葉那邊的動靜則要小得多。
隻準備了一個中號鍋,灌了半鍋的水。
畢竟這道鹽水鴨其實已經是半成品,隻差最後的一步燜煮過程。
同樣正在等著加熱的青葉看見了薑序的動作,微微蹙眉道“你是想進行混浴,&nbp;用冷熱水交替來料理這道菜?”
“答對了,可惜沒獎!”
薑序打了個響指,微微一笑道。
“這種方式雖然能刺激肉質變嫩,表皮變脆。但無論是在熱鍋中蒸煮時雞肉的成熟度,或者在冷水中縮皮的收縮率都極難計量控製,你怎麽能夠將這道名為‘口水雞’的料理做好?”
說道‘口水雞’這三個字時,青葉腦海中不由自主就浮現了一副口水滴答的樣子,臉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無語的神色。
她無法理解為什麽會有人給料理取這個名字。
對此,薑序也隻是微微一笑,並不多話。
等成品出來,品嚐過後,青葉就會知道為什麽這道菜會叫‘口水雞’這個並不雅致的名字了。
隻能說,菜如其名。
等待著鍋水燒開的這段時間。
薑序也沒閑著,切了幾塊薑後,就去後門的小菜園中掐了兩根大蔥,一把小蔥備用。
等薑序從菜園回來,青葉毫不客氣就薅了一把小蔥走了,還順走了幾塊薑片,全部塞進了鹽水鴨的肚子中。
薑序死亡凝視了她幾秒鍾,見她無動於衷,隻得搖了搖頭,重新切了薑片,與剛才處理好的大蔥一同扔進沸騰的鍋中。
再加入幾大勺的鹽,等到味道稍微煮開了一些。
他才提起幸運雞,將它的兩支雞爪塞入腹腔中。
然後才將這隻雞整隻放進了沸騰的蒸鼓中。
咕隆~咕隆~
那是熱水灌進了雞身腹腔中的聲音。
等到滾燙的開水完全的注滿,薑序又立刻將雞身提前,使水流出。
這一步是為了讓雞肉的內部受熱均勻,一切都是為了讓肉質更好的成熟。
然後再度放入熱水中,搖擺幾下,稍微燙個幾秒。
下一刻,薑序又猛然提起雞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換了個澡盆,按入了一旁的冰水中。
一瞬間從沸騰的高溫切換到了冰冷的低溫中。
一熱一冷交替之下,雞肉表皮也在刹那間從鬆弛狀態繃緊。
這樣,雞皮部分才會變得爽脆彈牙,富有彈性。
同樣是再將雞身提起倒掉腹腔中變溫的水,重新泡個冷水澡後。
薑序又將它提到了熱水鍋中,繼續開水浴。
如果這隻雞在天有靈,說不定會突然生出一張大嘴,操著一口本地口音,對著薑序破口大罵。
能不能幹脆點,給個痛快,為什麽要這麽折磨雞!!
不過,薑序對它是折磨確實也告一段落落了。
將雞身壓進了水中後,他就暫時不用管了。
回過頭,望向青葉那邊,卻發現青葉那邊也在將浸煮了一會的鴨子提起來了,等了一會,才又放回去繼續煮。
薑序對比了一下自己所做的口水雞的做法,卻是意外的發現,其實和青葉那邊的鹽水鴨的做法有些相似。
都是數次提起再放下的步驟。
這其實都是為了一個作用,讓表皮收緊,口感更佳。
隻不過,薑序這邊更佳極端,用冰水刺激。
不過難度也是更大,一個不小心,就會使雞皮彈性失衡,影響口感。
大概二十分鍾後,薑序拿起一個鉤子,將浸沒在水中的雞身勾起,捏了捏雞腿部位。
比較硬,這就說明雞肉已經差不多熟了。
很好。薑序點了點頭,又將雞身扔進了冰水中過了一遍。
雞??你覺得很好玩是吧?
其實現在的口水雞已經可以出鍋,但是切開後是那種骨頭微微帶血的程度。
薑序考慮了一下食戟評委-萩原黛子的口味,還是決定做成全熟。
這一次,隻需要再煮個15分鍾,最後浸入冰水中冰鎮個十分鍾,就大功告成了。
而另一邊,青葉的鹽水鴨已經出鍋。
淡黃色的外皮掛著汁水,晶瑩剔透,鴨肉白嫩,彷如豆腐。
一股透著鹽漬鹹味、醇香濃厚的鹵汁味道四溢。
青葉深吸一口氣。
相對於大部分的熱菜,涼菜的香味其實算是比較淡了。
可百年老鹵,味道果然名不虛傳!
即使鹽水鴨的製作過程中可能隻是淺浸了四十分鍾左右。
在後續的製作中還經過了水煮,風幹,薑蔥八角等去腥除味。
這股獨特而深醇的鹵汁香味也是抑製不住的。
薑序正準備調口水雞專用的醬汁。
餘光瞥了一眼正在抿緊嘴,聚精會神想要將鴨子切片的青葉,他腦海中靈光乍現,想到了剛剛所見到的萩原翔的原廚流的調味手法。
青葉說過她無論怎麽樣複製對方的手法以及調料的比例,都無法達到十分之一的效果。
薑序覺得可能是因為青葉無法調動神秘層次的力量所導致的,跟具體的手法,關係其實不大
他現在雖然也不能同萩原翔一樣運勢化靈,輔助料理。
可他也有自己的方法,以麻雀感應運勢的手段。
值得一試!
也就在這時,薑序沉下心神,開始體會這道料理中隱含著的神秘運勢的流動。
萩原翔的食靈為他打開了一座新的大門。
證明了,不隻是牌局,萬事萬物皆在被運勢影響著!
運勢就像空氣一樣,不,或許比空氣還要無處不在!
眼神微眯,薑序凝神感應著。
在虛無的空間中,屬於這道已經烹製好的雞肉的氣息。
這股氣息很虛散,卻在向往蔓延,在半路分成了十股,分別連接上了一堆佐料以及調料杯。
‘它像是在說’,以口水雞這道料理為存在意義的它,想要這些調料輔助自己,完成最後的升華。
如果用某些動漫中玄幻一點的說法,這叫做與食材對話。
“呼!”
畫麵仿佛幻覺,在薑序眼前閃過即逝。
恍然回過神來,薑序望向自己備好的各種調味料,心中升起一股很玄的感覺。
自己現在調味,就是能抓住最精確的比例,絕對分毫不差。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這股感覺也在慢慢消失,仿佛錯覺。
事不宜遲。
也沒數,薑序立刻抄手抓來幾顆蒜瓣,用刀背拍碎,剁成均勻細致的蒜蓉,又信手抓來一把薑,蔥、小米辣椒,也一同剁蓉,同樣也沒有稱量。
將它們全部裝到一個碗中後,薑序先咕咕倒了些醬油,又盛了半勺煮雞肉的熱雞湯。
稍稍攪拌,再依次加入蠔油、鹽、味精。
以及,稍微多一些的白糖和紅油,青椒麵。
最後,再加入兩勺醋。
一共十三種味道。
並且他加入的各種調味料都是具有強烈自身屬性的,在大部分情況都是作為食材的主要味道。
在大部分時間混雜著一起隻會發生衝突,兩邊不討好。
可是,薑序現在的這個配比,這個添加順序,就好像讓數種醬料味道發生了特殊的化學反應一樣。
隨著勺子中最後一滴醋滴入碗中。
一瞬間,原本因為加入了過多調味料而變得口味複雜甚至矛盾衝突的醬汁就像是得到了潤滑整合一樣。
多重味道層次分明,像是一捧顏色豔麗的插花,各種美味形成了統一。
稍微攪拌攪拌,一碗混合了各種調味料,雜又不亂的口水雞醬汁就大功告成了。
薑序舔了舔嘴唇,看著變得黑色粘稠的醬汁,口水在不斷的分泌,很想仰起碗,就往口中倒一口試試。
按捺住想法,薑序將最後洗了個冰水浴泄火降溫的一整隻雞身都提出來,擺到砧板上。
還掛著晶瑩水珠的雞身呈現漂亮的金黃色,顯得更有視覺衝擊感。
借助著一手讓青葉羨慕無比的精湛刀工。
左手按住薑序手起刀落,哢哢就將表皮金黃,一眼就讓人想抱著狠狠啃一口的口水雞切成寬度均勻的片狀。
最後裝盤成展翅欲飛的形象。
至此,一道“名馳巴蜀三千裏,味壓江南十二州”的口水雞就做好了。
就在薑序將瓷盤醬料一同拿到客廳餐桌後。
哢嚓。
門鎖開了。
黛子正好到家,評委入場。
一進門,鼻尖微動,沒有嗅到香味的萩原黛子剛想開口,就看見了薑序端著盤子與醬汁出來,不由眼睛一亮,問道。
“序君,今天是什麽料理!難道是涼菜拚盤?”
“是的,我今天的料理叫做口水雞,也是川菜係的一道菜品。青葉今天的料理的是翔叔叔從國內寄過來的金陵名菜,鹽水鴨。”
“所以,今天的食戟應該算是我對抗青葉與翔叔叔兩個人。”薑序笑道。
“哦,你跟翔已經見過麵了嗎?”
黛子愣了愣。
“是的,今天翔叔打了視頻電話給青葉,我正好回來,通過電話見了一麵,也是在那個時候約定了這場食戟的。”
薑序解釋道。
“原來如此。”黛子點了點頭。
今天的主食不是米飯,而是涼麵。
把麵條在煮過雞肉或鴨肉的熱湯中過一遍,立刻撈起,過一遍冰水。
一碗勁道的涼麵就做好了。
隻用稍稍加一點鹽,其他的任何佐料都不需要,配合著口水雞,鹽水鴨,就是一頓極佳的‘零熱量’套餐。
一切準備好之後,今天的晚餐也就全部完成了。
萩原家的客廳餐桌上,擺著兩個大盤,一盤是仿佛在展翅高飛,金黃燦爛的水口雞,另一盤是宛如在依偎春水,靜靜休憩,晶瑩剔透的鹽水鴨。
單純從視覺來將,兩者的擺盤都符合自己菜係,一個火辣張揚,一個清淡閑雅。
左右考慮了一下,黛子還是選擇了口味應該更清淡的鹽水鴨品嚐,避免先吃到重口味的菜品影響了味覺判斷。
雖然黛子自己沒有說過,但薑序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其實可察覺到,黛子的知覺也極為敏銳。
就比如昨天的水煎包,黛子品嚐後,能從料理中通感情緒,‘看’到一些廚師寄托的思緒。
青葉的嗅覺天賦說不定就是遺傳至她,隻不過,更加增強了。
而就在剛才,黛子品嚐完這道鹽水鴨後。
千年傳承的技藝所沉澱的厚重曆史氣息的味道在她的舌尖綻放。
僅僅一瞬間,她就被帶入了一座充滿了煙火氣息的繁華古都當中,那一條籠罩在無數典故中的風麗河流邊上。
河道沿途人聲鼎,不知道多少商賈小販在吆喝著自家商品,在與感興趣駐足問價的顧客砍價砍得難舍難分。
一隻隻鴨子在河道中嘎嘎歡叫著,岸上的百姓臉上也布滿了生活富足的喜悅。
夕陽漸落,樹影枝斜。
勞作一天的漢子們也漸漸歸家,三兩越好,來到了一家簡單搭建,卻生意火爆的食鋪中,大聲嚷嚷著上一盤鴨子。
一個夥計笑著應聲,轉身來到店鋪後廚,端了一盤切好的鴨肉拚盤。
而在廚房再後麵的鴨房中。
一群眼神明亮的廚師,在呱啦喊叫著回到鴨架上的鴨群中尋找著那一隻肥瘦合適的大白鴨。
宰殺,清理,蒸煮,鹵製,風幹,蒸煮。
廚師的麵容雖然模糊,但能看出來在不斷變幻,他的服飾也在逐漸的演化得越來越現代化。
仿佛,這一隻鴨子,是數百年來,上千代人共同製作的一樣。
一代又一代的人走過,唯有那一缸鹵汁在時光中愈發濃煉。
回過神,黛子感覺自己從這道菜中品嚐到了風味的傳承,一股曆久彌新的味道。
緩緩睜開了不知不覺間閉上的眼睛,黛子拿起筷子,挑起幾根麵條,咽了下去。
黛子沒有說話,薑序與青葉兩人也不敢打擾她,就這樣看著她先夾起口水雞最上麵一塊金黃皮質的雞肉,沒有蘸醬。
微微點了點頭,她又夾起一塊。
這一次沾滿了醬汁。
在薑序期待的眼神中,黛子將這塊肉塞進口中。
蘸了醬汁而變成黑色的雞肉剛到口中,黛子一愣,微微動了動腮幫,咀嚼了兩下,就將雞肉咽了下去。
然後,立刻準備動筷再夾起一塊雞肉。
似想到什麽,黛子又放下了筷子,直接拿起了醬料碗,從盤子中間,雞頭到雞尾的一條線,全部傾倒完。
唰!
好似一道光芒從雞肉上綻放出來!
一股混合了上十種味道的香料味,撲鼻襲入了青葉的鼻腔。
微動鼻尖,青葉心頭一跳,驟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唉,不對,今天食戟的人不是我,我擔心什麽。
此刻,正在一臉振奮書寫麻婆豆腐食譜的萩原翔驀然的打了個噴嚏。
他揉了揉鼻子,疑惑道,“怎麽回事,是剛剛麻婆豆腐的後遺症嗎?”
再度夾起一塊帶著金黃色皮的白肉。
黛子感受著這股以往從未體驗過的複雜味道。
入口香辣,帶著微麻,可下咽之後回味卻是有酸味刺激味蕾,還有絲絲甜味沁入。
讓人忍不住口水分泌,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黛子麵色泛起微紅,這種感覺,她很久沒有體會過了。
剛剛還隻是醬料,雞肉入口後,一股肉質本身的美味瞬間充斥整個口腔,冰鎮過的嫩滑雞肉,脆爽彈牙的雞皮,甚至讓人分不清口中的是食物,還是口水。
然後,又是醬汁的味道,那一層一層的組合起來的醬汁味道,也隨著雞肉在激活疲憊大腦,讓黛子忍不住夾起雞肉,送入口中,咀嚼,吞咽。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醬料的重口味卻沒有喧賓奪主。
相互搭配後,反而形成了一種絕妙的平衡,更加凸顯了雞肉本身的味道。
就好像,這份醬汁天生就是為了這道菜品而存在。
這個料理方法讓萩原黛子想到了一種自己熟悉的流派。
所以,今天的這兩道料理真正的製作者是不是搞錯了啊!
兩道菜都品嚐完了,就該輪到評委評判。
組織了一會語言,黛子才緩緩開口道。
“如果單純從味道的角度,其實還是鹽水鴨要好一些。”
“畢竟,這個品種的鴨子是大夏金陵人,用數百年時間選育,專門為這一道菜品培育的鴨子品種。單單是簡單的鹽煮、浸鹵兩個步驟,味道就不會太差。我能在這股味道中感受到大夏金陵古城那悠久的曆史底蘊氣息。”
“但問題就出在這裏。”
萩原黛子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卻讓青葉忍不住心頭一顫,感覺不妙。
“翔他可是修行的原廚道,最為注重食材原味鮮味。可這道菜品,我對於鴨肉本身的味道,並未有感受到多少特別的地方。”
“在這道菜裏麵,我吃到了鹵味,吃到了鹽水的味道,吃到了普通鴨子的味道,卻唯獨沒有吃到獨屬於你自己料理的味道。主材的味道被調味料壓製住了,這絕不正常!”
“反倒是序君的這道口水雞,雖然這碗佐料口感層次異常豐富,集麻,辣,鮮,香,嫩,滑,甜,酸於一身,可雞肉本身的口感還是最關鍵的。”
“所以,我認為,就這次食戟而言,是序君勝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