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兩王交鋒——初會
字數:2238 加入書籤
澠池之會
以其固有的慣性,即將登上曆史的舞台。
澠池之會,也絕不會——緊緊隻有藺相如護主以及其後的將相和!
因為,一場重要的會盟從來不會緊緊的為了使得雙方不快而沒有切實的進展——‘交換’意見,那是兩王相見之前的事情……必須知道,見一次麵的消耗絕對不下於一次小規模的戰爭——後世由於信息的便利,輿論的發達可能不會有什麽……但是,戰國,卻是隨時都可能出現被扣留的危險,更何況,楚懷王已經給出了先例。而趙王要見的確正是這個王,曾經背信棄義的王。
但是,趙國不得不去,不去,即是示弱,示弱則趙國的盟友隨時可能離他而去。所以,哪怕明知山有虎也必須向虎山行!他這一去留下太子監國,就做好了回不來的打算。
但這隻不過是最壞的打算罷了……秦國已經說明此次的目的是為了結盟,所以總的來說,機遇大於危險。
更何況,雙方帶的人馬都是一樣的,邊境又有廉頗壓陣,所以……安全係數很高。
時間進入公元前279年,一月。
澠池,已經起了高台,三方已到,韓國,作為澠池的所有者,對於這兩個強大的鄰居不敢輕慢,韓王親自來此,以顯尊重。
韓國一直是在大國中周旋的國家,身處大國之中,雖然很難發展起來,但是其外交手腕還是很強的,利用因時製宜的拜老大,結盟,它總是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幾方都提前進入會盟之地駐紮。
會盟從來不可能是明麵上在高台上的單一活動,那裏是展現外部肌肉的人地方,是麵子上,不是裏子。
裏子是在私底下唇槍舌戰,相互妥協掙出來的。
所以,也就有了接下來的這次見麵。
秦王請趙王入帳……當然,是光明正大的,隻不過,沒有外人在場而已。
雙方坐定以後,就開始談條件。
“趙王一行辛苦。趙王能夠前來會盟,真是出乎寡人意料。”
“秦王相邀,寡人不敢不來。”
“那倒是寡人的榮幸了。”
“這些年來秦王多次大加攻伐我趙國,我趙國損失巨大,寡人深感秦王虎威,既蒙秦王之邀,豈能不來。否則,秦王豈不是又要趁機借口打壓?寡人深受其苦啊。”
“趙王真是長了一張巧舌啊!若不是趙國違約在先,我秦國何至於空耗國力,得了你們趙國那些破城,隻不過是為了找回麵子罷了。……這可怪不得寡人,是趙王你聽了那蘇厲的蠱惑,讓我們失去的滅齊的大好良機。”
“秦王,誰是誰非自有公斷。秦國究竟打得什麽算盤你我皆知,毋須贅言!”
“哈哈哈!好個趙王,你卻是有資格做寡人的敵人。不錯,你壞了寡人的好事,怎能讓你趙國獨享其利?我秦國豈不是讓諸國看笑話?”
“哦,那寡人倒是要感謝秦王手下留情了。隻是占了寡人幾座小城。”
“趙王既然不屑於幾座小城,那不妨再給我秦國十幾座小城如何?”在一旁的魏冉開口道,“若是如此,我秦國將停止攻趙,你趙國也省得損兵折將,你看,可好?”
不等趙王開口,藺相如道:“秦國既是大國,自然不會占我趙國的便宜,不如以秦國的鹹陽相換。如此這般,方顯秦國大氣。”
“藺大夫說笑了。”
“是魏相先說笑的。”藺相如與之爭鋒相對。
“哈哈哈,兩位都是趣人。我秦國怎會平白要你趙國的城池?”秦王適時的打破僵局。
“秦王說得有理,我趙國也不曾想要秦國的鹹陽。”趙王何不甘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