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風起雲湧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A+A-


    也就在李惠遺體下葬的第二天,身在燕地的燕王李烈,突然向新君李據發難。

    對於父皇因傷勢過重而崩天之事,李烈表示出強烈的質疑。

    父皇的身體一向硬朗,雖然上了年歲,可依舊生龍活虎,又怎麽因為一處的箭傷,而突然離世。

    而且這處箭傷隻是傷在手臂上,最壞的結果,也隻是這隻手臂難以保全,又怎會因此而丟了性命?

    當時,隨軍的太醫名叫李業,而李業又向來與太子李據交往過密。

    李烈認定,就是李據,密通李業,合謀害死了父皇。

    各州藩王,乃至天下黎民,皆應奮起,合力鏟除弑父奪位、大逆不道的李據。

    李烈公告天下的內容,相當於是一封公開的,針對李據的討逆檄文。

    而後,李烈還特意派人趕到平昌郡,給李餘送來一封書信。

    書信中,他依舊言之灼灼的認定,就是李據害死了父皇,他邀請李餘即刻派出平昌邊軍,共同討逆。

    這些天,李餘消瘦了不少,整個人看上去也很是憔悴。

    他臉頰凹陷不少,眼窩裏也有重重的黑眼圈。

    他穿著一身白色的素衣,看完李烈派人送來的書信後,重重地拍在桌案上。

    老爹屍骨未寒,三哥這就按捺不住,準備要起兵謀反了啊!

    他不僅要自己謀反,還要拉上諸王,與他一起謀反。

    連自己手裏的這五萬邊軍,也被他給惦記上了。

    呂方向李餘欠了欠身,又指了指被他拍在桌案上的書信。

    李餘點下頭。

    呂方將書信拿起,定睛細看。

    沈放等人也都紛紛圍攏上前,查看書信的內容。

    看罷,人們的臉色同是一變。

    一個個麵麵相覷,誰都沒敢吱聲。

    其實,李烈對李據的質疑,也並非全無道理,無的放矢。

    先皇的駕崩,也的確有令人起疑的地方。

    堂堂太醫,全國醫術最高超的醫者,竟然連手臂上的箭傷都醫治不好嗎?

    呂方將書信內容大致看了一遍,然後將其交給其他人傳閱。

    李餘看向呂方,問道:“真人也認為我爹是被大哥勾結李業害死的?”

    那不重要。

    人都已經死了,再糾結這些,也不能讓人死而複生。

    當務之急,是要趕快想出應對之策。

    隻不過這些話,呂方也不好當眾說出口,他搖頭說道:“陛下的駕崩,的確有可疑之處,但因此就懷疑是太子密謀,未免太過草率和武斷。”

    李餘連連點頭。

    他不願意相信這件事和大哥有關,也不願意相信此事與自己任何一位兄長有關。

    弑父這種事,他不希望發生在自己的親人身上。

    呂方正色道:“燕王發出這封告示,張告天下,等於是與新君公然決裂,這也說明,燕王業已做好起兵之準備,甚至,諸王當中,亦會有人配合於他。殿下,當務之急,我方當立刻擴軍,才能自保!”

    李餘呆呆地看著呂方,問道:“真人的意思是,我的兄長們,會聯起手來,合力與大哥兵戎相向?”

    呂方說道:“未必是全部!但肯定是有藩王在與燕王合謀,不然,燕王的底氣亦不會如此之足!”

    敢冒天下之大不違,與新君公然決裂。

    李餘歎口氣。

    當真是多事之秋啊!

    自己在平昌郡這裏,不僅要防著外麵的梟陽人,現在還得要防著身後的背刺。

    他沉吟半晌,問道:“擴軍之後,又當如何?”

    “靜觀其變!”

    “真人不想讓我去助大哥一臂之力?”

    “當今現在恐怕已不會相信任何藩王。殿下若領兵去往京城,隻怕當今非但不會認為殿下是去幫他的,反而還會認定,殿下也想覬覦皇位之心。”

    “大哥不是這樣的人!”

    呂方眯了眯眼睛,反問道:“那麽,殿下以為,當今為何不讓殿下回京服喪?”

    這句話,把李餘問得啞口無言。

    是啊!

    大哥真的有對自己百分百的信任嗎?

    如果是,那又為何不讓自己返京?

    呂方意味深長地說道:“或許在殿下眼中,那個皇位,並不重要,但是在很多人眼中,那個皇位,勝過一切!”

    這個一切當中,自然也包括親情。

    李餘騰的一下站起身,與呂方對視許久,他又如同泄氣的皮球,一屁股又坐了回去。

    半晌,他方說道:“就……先按照真人的意思辦吧!”

    呂方想都沒想,立刻插手施禮,說道:“殿下英明!”

    沈放諸將也都齊齊說道:“殿下英明!”

    李餘最終還是同意了擴軍。

    對於李餘來說,不存在有沒有條件擴軍,隻有想不想擴軍。

    通過蔗糖生意,李餘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便賺取到巨量的財富。

    以他現在的財力,要養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並不困難。

    何況,除了蔗糖生意外,李餘自己還屯了不少田,平昌郡、蘇怒部落,乃至哈衣部落,都有他的屯田。

    就拿最近剛剛建起的北方鎮來說,那裏便是他的屯田之一。

    要錢有錢,要糧有糧。

    錢糧都不缺了,難道還會缺人嗎?

    就拿兵源來說,李餘現在有大量的優質兵源,蘇怒人和哈衣人。

    這些部落人,個頂個的驍勇善戰,上到戰場,都有不怕死的勁頭。

    再給他們裝備上周軍製式的甲胄、武器,無疑是戰力倍增。

    李餘沒有響應燕王李烈的號召,與他合兵謀反。

    同時,李餘因為沒有接到大哥的旨意,也不敢貿然率軍,回往京城。

    現在,即便他不想偏居一隅,也隻能偏居一隅。

    身在偏遠的平昌郡,旁觀中原發生的種種變故。

    事情的發展,還真被呂方說對了。

    燕王的確不是一個人謀反,響應李烈的還有老二魏王李登、老四齊王李皓、老六楚王李錦、老八魯王李英。

    光是燕王李烈,在燕州便弄出了十萬大軍。

    魏王李登,在魏地起兵三萬,李皓在齊地起兵五萬,李錦在楚地起兵五萬,李英在魯地起兵兩萬。

    五個藩王,總共合兵二十五萬,浩浩蕩蕩的由燕地出發,一路南下,打算進取京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