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偽裝發套,調虎離山之計!

字數:7537   加入書籤

A+A-


    孔傑一向聽說二龍山兵強馬壯,所以在趙剛提議分他一半馬匹之後,頓時覺得大有油水可占!

    待到魏大勇將他請到團部開會的時候,他一見到李雲龍那肉痛的表情,就知道這事實錘了!

    “哈哈哈……老李啊!不就是馬匹嗎?咱們獨立團現在小5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05

    5

    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05

    5

    匹呢!你還差這仨瓜倆棗的?再說我孔傑也不才拿,打二龍山的時候我衝第一個怎麽樣?”

    如何分贓已經談攏,接下來就是商量具體作戰的事情。

    李雲龍將地圖展開,開始分析道。

    “老孔啊,咱們要打二龍山得結合一下地形。你們先看看二龍山的地勢,這兩座山一左一右把二龍寨夾在其中,想要攻上山隻有一條路可走。在二龍寨的後方是一片懸崖絕壁,尋常人根本就攀爬不上去。左右兩座山同樣是非常的險峻,想要翻山進入山寨同樣極難。”

    “根據老趙說,二龍寨裏麵有泉水,去的時候正有大量糧草進入糧倉,想要封鎖二龍山截斷他們的給養和水源逼迫他們投降,在這一點上來看就非常的不現實。”

    “二龍山滿山遍野全是林子,想要殲滅他們,放火燒山肯定是最輕鬆的選擇。可是這樣一來,老子的一個營和你老孔的馬可就全都落空了,現在就得想想其他辦法。”

    孔傑圍著地圖轉了兩圈兒,眉毛挑得老高。

    “你還真別說,這二龍寨的位置真邪門兒。上山的路隻有這一條,隻要他們想當縮頭烏龜,這兩座山就像龜殼一樣能夠將他們很好的保護起來,咱們獨立團盡管是兵強馬壯,一時半會兒的還真奈何不了他們。”

    兩個人全是埋頭苦思,不時地提出這樣或那樣的方法。

    “我們像上次襲取萬家鎮一樣,先提前把戰士們藏到老林子裏麵,然後在後半夜發起突然襲擊,我覺得有戲!”

    “老李呀,恐怕不會那麽順利。之前趙政委已經說了,他和二龍山的大當家說好了三天之內拿下二龍山,人家現在肯定是時刻得支棱著耳朵,聽著山寨外麵的動靜。在後半夜即便是山道上防守沒有那麽嚴密,寨門口肯定得布置得密不透風。”

    “咱們不是有迫擊炮嗎?直接摸近了,轟他娘的不就完了!不行不行……那可是俺老李未來的獨立大隊,可不能隨隨便便的就把他們打殘了……”

    “……”

    看到兩人圍著地圖一籌莫展,趙剛不由得笑了起來。

    李雲龍抬頭瞟了一眼趙剛。

    “老趙,全都是因為你,我們的進攻才會變得這麽被動。你說你跟他們放什麽狠話呢,咱們悄無聲息的直接把他們端掉收編不好嗎?現在他們有了防備,想要沒有代價地拿下他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趙剛對於李雲龍的說法完全不認同。

    “咱們這一次是要收服二龍山的土匪,是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跟著咱們獨立團幹。這些土匪們一個個匪性十足,全是刀口舔血的家夥。如果咱們用非常下作的方式,偷襲打下了二龍山,你覺得他們能心甘情願跟咱們幹嗎?”

    孔傑見趙剛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忽然間像是明悟了什麽一般。

    “哈!老李,你看看趙政委的樣子,很明顯他現在肚子裏麵已經有主意了嘛!要說到計謀,你老李可是沒趙政委玩的明白呀!”

    孔傑這麽一提點,李雲龍不由得一愣,隨後看向趙剛。

    “老趙,你有主意?”

    趙剛點了點頭向前走了兩步,用鉛筆在地圖上勾畫出一條線路來。

    “《孫子兵法》攻占計中有調虎離山一計,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調虎離山,此計用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它的核心在一調字。虎,指敵方,山,指敵方占據的有利地勢。如果敵方占據了有利地勢,並旦兵力眾多,防範嚴密,此時,我方不可硬攻。”

    “正確的方法是設計相誘,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誘入對我軍有利的地區,這樣做才可以取勝。”

    “正如同我們即將要攻打的二龍山一樣。二龍山地勢陡峭,易守難攻,隻要他們扼守住唯一的咽喉要路。完全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們獨立團目前戰士們經受了半個月的特訓,雖然體能已經大大增強,但是想要硬攻二龍山依舊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我提出的計謀便是調虎離山。”

    趙剛指著地圖上用鉛筆勾畫出來的線路道。

    “你們看。在二龍山下有一條寬敞的大路,這條大路時常會有過往商賈和販夫走卒。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二龍山幹的就是打家劫舍的買賣,自然是要吃沿途的商隊。”

    “絕大多數經過二龍山的商隊,都是在二龍山上掛過號的,隻要交下一部分買路錢就可以離開。但是總有一些人是例外,比如說馬幫或鹽幫。”

    “這兩大幫靠販馬販鹽賺得盆滿缽滿,要人有人,要槍有槍,所以最帶土匪的態度比較強硬。尤其是每一次他們行動的時候規模都比較大,小股土匪根本就不敢將他們怎麽樣。但是二龍山不同,二龍山可是這一代裏麵最強大的土匪,誰越富有他就越搶誰,所以如果沒在他這裏掛過號的鹽幫和馬幫,要是打這裏經過,他不可能眼睜睜地放他們過去。”

    “一來是馬幫與鹽幫身上油水極大,搶他們一次能支撐山寨一年的開銷用度!二來就是立威。如果他二龍山,眼睜睜的看著馬幫和鹽幫大搖大擺的從他麵前走過,那他二龍山的威嚴可就掃地了!”

    這時趙剛用鉛筆指著地圖上的線路。

    “看到這條線路沒有?我們獨立團騎兵營先繞一個大圈,躲過二龍山的耳目。然後我們騎兵營裝扮成馬幫的人,趕著馬匹經過二龍山下的大路。在經過二龍山前,會有幾家歇腳的客棧。那些客棧就是二龍山,土匪用來收集情報的窩點。我們就要把迷惑敵人的消息散布給他們。”

    “來到他們的酒店客棧歇腳的時候,騎兵營所有的戰士們不得暴露自己真實身份。不會演戲的全都閉緊嘴巴,會演戲的就透露出口風,聲稱他們是馬幫的人,並且瞧不起二龍山的土匪。但是在狗頭軍師的建議下,還是選擇不和二龍山土匪發生衝突。從夜裏趕著三百匹馬,通過二龍山的掌控區域。”

    “二龍山大當家雷霸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老李,老孔,換做你們是大當家的,你們會怎麽做?”

    李雲龍和孔傑眼睛瞪得滴溜圓。

    “老趙啊!幸虧你小子是咱獨立團的軍師!要不然明知是套,俺老李也得拚了命的往裏鑽呐!那可是三百匹馬呀!”

    孔傑倒吸著冷氣,對趙剛計謀佩服不已。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隻要他們上當,接下來二龍山咱們唾手可得!”

    在趙剛又交代了計謀後續事項之後,李雲龍把心一橫,決定豁出去騎兵營引二龍山土匪出動。

    “傳我命令!命騎兵營長孫德勝,命一營營長張大彪,更換百姓衣物,攜帶武器馬匹,從獨立團駐地出發,繞過二龍山道路前往榆樹溝集結!”

    “命二營長沈泉,帶所轄部隊從獨立團駐地出發,於明日夜間向二龍山方向急行軍,務必封鎖道路防止二龍山土匪逃竄,做好圍堵敵軍任務!”

    “命三營長王懷保守住獨立團防區,協助村民開荒與新兵訓練事宜!”

    “命特戰連連長……”

    二營長沈泉原本聽到一營張大彪又承擔起了主攻隊伍,正暗自生悶氣時,忽地聽到自己也有戰事安排,而三營長王懷保卻是坐了冷板凳,不由得洋洋得意起來!

    “二營長沈泉,保證完成任務!”

    張大彪:←_←

    我張大彪保證,二龍山土匪一個都跑不了,老沈啊,您就跟著白忙活一通,當夜跑練兵了吧!

    …………

    PS:鹽幫由來與往事(選讀可跳)

    鹽幫自漢朝起就興起於江淮流域,一般的販運路線分南北和東西兩線。

    後世南北一般運河北上至漠北。

    東西一般沿長江直到西北青藏地區。

    自古以來,鹽鐵官營。

    在封建社會,官僚體係腐化墮落,他們往往利用壟斷鹽業貿易的特權牟取私利,鹽價極高,利潤十分豐厚。

    江南一帶的鹽商往往是草莽之輩,一起販運私鹽以圖牟取私利,這些人的販運團夥就被稱為“鹽幫”。

    鹽幫的由來,有其特殊的曆史背景和意義。

    華夏古代的鹽,從開采到販賣是由官府控製,因鹽是生活必須品,缺鹽難以生存,控製鹽的供應等同於控製統治下的百姓,所以華夏古代的鹽一直由官府壟斷,私人是不準進入這一領域的,這有明確的刑律規定。

    由於封建社會的特殊環境,國家往往需要麵臨的問題是連連征戰,興修水利,建立邊防,而這些需要大量的金錢和人力,這個時候如果有商賈之流主動捐款,甚至主動承包完成工程,一些君主就頒發其一個販鹽許可證,準許其販賣運輸官鹽,甚至還可以得到徭役減免等豁免。

    因此最初的鹽幫是正式的得到官府認可的販鹽幫派。

    由於封建社會的法製不完善,官員間的相互勾結,官鹽管理部門和鹽幫之間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於是就有了所謂的“私鹽”。

    但是鹽幫是得到官府認可的這一點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所以鹽幫的產生有一定的曆史意義和曆史地位。

    到了抗日時期,各方勢力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對於食鹽的把控同樣極為嚴格。

    日本由於自身是個島國,自然資源匱乏,到了戰爭時期成了日本侵略他國的理由之一。

    抗戰時期的日軍就是這樣的,占據華夏東北後,各種資源被他們源源不斷地運回去。

    而日本是非常在乎鹽資源的,抗戰期間的日軍幾乎是在盡可能地奪取華夏的鹽業。

    首先,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需求自古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鹽業資源的開發是需要高蒸發量的氣候,也就是夏季炎熱時期,以及平坦的沿岸、海灘地勢情形。

    然而這些條件日本都沒有,日本四麵環海,其氣候冬暖夏涼,無法達到提煉鹽需要的氣候條件。

    而且,日本的沿岸並不是平坦的,很難獲取鹽業資源。

    1937年的日本本土鹽產量僅能滿足本國四分之一的需求,其他部分都要靠進口,而隔海相望的華夏雖然有著豐富的鹽業資源,但是華夏政府自古以來就把鹽業掌握在自己手裏,讓日本根本沒辦法進口。

    曾經有種說法,說是日本的本土上連種植水果的土壤都很稀少,可是華夏卻啥都有,於是日本家長就從小教導孩子們要去華夏搶,這種強盜思維在鹽業資源上也是如此。

    日本在侵華的過程中,對食鹽的掠奪毫不手軟,畢竟鹽除了食用以外,還是各種工業的重要原料,對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很重要。

    在偽滿洲時期,日本控製了沿海地區的海鹽產地,廢除華夏政府專營,而改成日本軍方自營。

    他們霸占華夏鹽業企業,全部由軍方管理,沒收存鹽,強行征收軍用鹽,在華設立日本的鹽業公司,將淪陷區的鹽收集起來運回日本。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華夏中的食鹽變得愈加珍貴起來,各個鹽幫麵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日本人,國軍,中央軍,日偽,土匪,大鹽幫……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險惡生存條件,讓他們一個個全都變成了亡命之徒!

    尤其像八路軍這樣的抗日隊伍,本身就是出自於百姓中來,給養糧草常常緊缺,食鹽對於八路軍同樣很難得。

    有一些老百姓想將鹽送到八路軍的手中,在度過鬼子關卡的時候,會用衣服沾滿鹽水,然後再曬幹,這樣就輕而易舉躲過鬼子的視線。

    等到了八路軍那裏,再把衣服泡在水裏浸過衣服的水,然後用鍋烘幹熬出一層層珍貴的鹽。

    所以在那個時節,食鹽有多珍貴,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對於二龍山的土匪來說,食鹽就是金子,馬就是他們打家劫舍的本錢之一!

    趙剛這個點子,正是拿捏住了雷霸的要害。

    而雷霸,現在渾然沒有將八路軍放在眼中!

    八路?

    那就是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