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戰果分配,獨立團三營實力飆升!

字數:10406   加入書籤

A+A-


    禿鷹山一戰,獨立團大獲全勝!

    一分詳盡的戰利品清單,被遞交到了趙剛手中。

    斬獲詳細戰利品如下:

    9輛94式超輕坦克。

    5輛92式超輕坦克。

    15輛卡車。

    歪把子機槍3挺。

    擲彈筒6門。

    三八大蓋步槍87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支對應匹配刺刀數量。

    手雷與手榴彈共計2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餘發。

    彈藥尚未完全清點。

    列表中所謂的的"歪把子"機槍,其正式代號為大正十一式,采用了奇葩的供彈設計。

    供彈機構由6組5發彈夾組成,每打完一組彈夾撥彈齒就會重新撥彈,因此火力持續性不足,戰場實際射速更是慢於傳統的彈鏈或彈匣供彈機槍。

    同時"歪把子"的製造工藝非常複雜,槍管與散熱片直接采用圓柱鋼銑削而成,大量使用機加件,難以大批量快速生產。

    其瞄準基線偏於槍麵右側,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準時過於向右歪脖子,所以將本來就十分細長的槍頸向右彎曲,以使槍托的位置能滿足抵肩據槍瞄準,就是它被稱為“歪把子”的原因由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軍事大國出現了新一輪軍備競賽和軍事思想變革的風潮。

    日本為了增強一線徒步步兵的火力,效仿歐美列強軍隊的做法,日本開始為步兵班、組設計一型由1~2人操作使用的自動武器——輕機槍。

    日本陸軍對這一型輕機槍的總體戰技要求,至少做了如下考慮。

    首先,自動武器編入班、組,必定增大一線步兵的彈藥消耗量,因此必須考慮由此帶來的彈藥保障問題。

    在此之前,日本陸軍一線步兵的班、組沒有裝備過自動武器,都是使用手動“三零”式步槍或“三八”式步槍。

    彈藥保障問題包括兩個方麵:其一是彈藥的數量問題,即要確保“夠用”。

    其二是彈藥的型號問題,即要確保“通用”。

    而“通用”,又是確保“彈藥保障”的根本要求。

    步槍和機槍使用同一種槍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戰鬥中彈藥保障的方便性。

    其次,日本陸軍還進一步考慮了一線步兵在戰鬥中使用彈藥的方便性問題。

    要求這一型即將編入一線步兵班、組的自動武器,應使用與步槍一樣的供彈具。

    也就是說,機槍要使用步槍用5發裝的彈夾供彈。

    步兵就實現了供彈具通用,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彈藥保障的方便性,而且也簡化了工廠生產特別是彈藥包裝方麵的環節。

    整箱日本6.5mm步槍彈,都是把槍彈裝在彈夾上(一個彈夾5發)一同存放,幾乎從來沒有散彈包裝的,而這樣在戰場上一開箱就能直接供步槍和輕機槍同時使用。

    在當時強調步、機槍彈藥通用的同時,還強調步、機槍供彈具通用,應該說是一個相當超前的觀念,當然也是一個相當理想的觀念。

    步、機槍同彈藥、同供彈具,打開一箱彈藥,步槍手可以直接使用,機槍手也可以直接使用。

    戰鬥中,可以把步槍手的槍彈收集起來供機槍使用,機槍壞了,或為了節省彈藥,可以把剩下的槍彈分給步槍手使用。

    機槍作為自動武器,要能通用步槍這支非自動武器的5發彈夾,這就必須實現兩個最基本的要求。

    其一,必須具有一個能夠承載和儲放步槍5發彈夾的平台。

    其二,必須能夠滿足機槍自動射擊的要求,並能把步槍彈夾式供彈具上的槍彈連續不斷地送入進彈位置。

    圍繞軍方的戰技要求,打造出日本的第一型製式輕機槍,就是臭名昭著的歪把子機槍。

    正是因為子彈通用的原因,在繳獲了歪把子機槍後,獨立團也就不需要再為機槍沒有合適的彈藥而發愁,反正都是通用的嘛!

    在這一戰裏,繳獲步槍的數量明顯沒有達到日軍死傷的數量,至於那些步槍丟落到了哪裏,還需要戰士們進一步漫山遍野展開搜尋。

    趙剛麵對著獨立團在這一仗中取得如此大的戰果,沒有立刻猶豫,立刻召集了五營六營與七營的營級幹部,對這一批戰利品進行分配。

    “在這一戰中,獨立團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完全離不開各部的浴血奮戰。除了14門坦克在不久後拉回團部進行維修使用,15輛汽車需要執行下一步作戰任務。其餘所有的裝備全部進行分配!”

    “所有的槍械進行平分為三下發到各營戰士手中,將他們手中的槍械進行更新換代。替換下來的槍械集中上交團部。每營分2門擲彈筒,1把歪把子機槍。所有的彈藥在統計完成之後,同樣平分下去。”

    “在這一戰裏受傷的戰士,要得到充分的醫療與修養,務必保證他們在完全傷好後再歸隊。因傷致殘或喪失戰鬥能力不能歸隊的戰士,部隊要為他們進行安家置業,保證他們能夠取得到日常所需。”

    “至於戰死的同誌們,由團部進行撥款,每人五個大洋的撫恤費用要送到他們的親友手中,並給它們發送由獨立團印發的烈士證。如果他們未來在遭受到經濟困難時,可以憑借烈士證來獨立團尋求幫助。”

    “……”

    一係列的善後處理方式,不由得讓三個營長感動不已!

    放眼各個部隊,像趙政委這樣仁義的長官,一門心思全都放在戰士們的身上著實不多見。

    如果是換做其他軍官,恐怕這一場大戰結果,會極力的進行宣揚,然後為自己的錦繡前程增加一份有力的籌碼,又怎麽會真心實意地管戰士們的死活?

    趙政委在說完這些話後,認真地觀察了一下五營營長跳山虎的傷勢,並對他誇讚道。

    “這一仗,五營敢死隊的兄弟們打出了氣勢,打出了威風。憑借勇猛無前的氣魄,一舉擊垮了鬼子引以為豪的移動鋼鐵堡壘,堪稱是獨立團之表率!在這一次戰鬥過後,慶功會上必須得由你上台來講述這一次戰鬥的全過程。”

    “接下來你與其他的傷兵一樣進行修養,工作就交給營副來做吧。等到養好傷之後,我們還有很多仗要打,到時候缺不了你這一名鐵血悍將!”

    受到趙政委的誇獎後,五營長跳山虎用剩下的一隻手撓了撓頭,老臉不由得有些發紅。

    “政委,在這一次布置作戰中,五營所承擔的責任本來和六營、七營並沒有多大區別的。隻不過是鬼子進犯我們根據地的時候,實力忽然間產生了變化,這才讓我們有了立下大功的機會。”

    “如果換做是六營和七營,我相信他們同樣能夠擊潰這兩支坦克中隊。咱們獨立團裏,從來就沒有哪一個營是孬種。”

    趙剛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五營長跳山虎還真是才堪大用。

    在日軍部隊與預期有所變化的情況下,能夠主動的挑起了大梁,並且應急指揮上能夠做得非常果決,這本身就已經非常不易。

    在這一場大戰取得了最大的功勞時,依舊能夠做到不驕傲,不居功,緊密地團結其他各營,情商不可謂不高!

    能夠在日軍狂猛的攻勢下,在一線與士兵一同展開指揮五攻擊,其悍勇更可見一斑!

    像這樣的人物,獨立團在未來發展壯大之時,定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當鬼子的三八大蓋兒被分配到五營、六營與七營每一名戰士手中時,他們眼中閃動著欣喜之色,完全不顧渾身疲勞用自己的衣袖對槍身進行擦拭。

    槍,就是士兵的命!

    一把好槍往往能夠擊殺掉更多的敵人。

    一把好槍,更是能夠讓自己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係數大大增強!

    而三八大蓋兒,就是他們心中最理想的槍械之一!

    今天他們每個人都能得到一把這樣的槍械,豈能不感到得償所願?

    不知道是哪名戰士先是高喊了一聲。

    隨後,整個禿鷹山都爆發起了震天的呼喊聲,如同山呼海嘯一般熱烈!

    “趙政委萬歲!趙政委萬歲……”

    PS:三八大蓋的曆史(選讀部分)

    日本學習到了不少法國的戰略思想,並想將這些戰略思想完全搬回亞洲。

    為此,日本軍方開始研發符合這種思想的栓動步槍,而三八式步槍就是新戰略思想的產物。

    實際上在三八式步槍之前,日本軍方還曾經研發過一款三十年式步槍。

    隻可惜這款步槍第一次實戰後就退出日本陸軍,三十式步槍在耐用性方麵缺陷,讓日本軍工專家在三八式步槍研發中更加重視實戰使用。

    而這也成就了三八式步槍二戰最耐用武器的美名。

    誰也不曾想到,這樣一款研發設計在二戰前的步槍,居然能陪伴日本軍隊4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多年,並最終成為日軍標誌,為什麽日本人對它如此鍾愛呢?

    縱觀人類武器發展史,能沿用百年的武器並不在少數。

    比如美國的M1911手槍、M2重機槍,但三八式步槍和這些武器相比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三八式步槍式栓動步槍不能切換發射模式,在自動武器井噴式爆發的二戰後期,客觀來說它已經落伍。

    其次,三八式步槍設計理念還延續一戰思維,隨著法國被納粹德國機械化部隊擊敗,一戰思維已經被證明過時,而迎合這種思維的武器也被看作是落後象征。

    但日軍依然在得知這一信息後,選擇繼續使用三八式步槍,這就說明他們並不認為手中的武器已經過時。

    究其原因,簡單說來有三點。

    第一是和作戰環境有關,二戰時期,日本戰略重心主要在華夏。

    華夏軍隊基本沒有自動武器,使用的漢陽造、中正式步槍就綜合性能而言還不如日軍手中的三八式步槍。

    根據抗戰各種史料記載,三八式步槍有效射程幾乎是中正式一倍。

    雙方對槍,日軍士兵大多能在4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米距離從容瞄準射擊,而華夏軍隊士兵必須衝鋒到距日軍2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米位置才能有效殺傷敵人。

    為這2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米差距,華夏士兵往往要付出幾倍的傷亡代價,日軍使用三八式步槍,麵對華夏軍隊有如此巨大優勢,自然不願輕易更換武器。

    ?

    在華夏戰場,交戰雙方都遵循同一戰爭理念。

    也就是挖戰壕打陣地戰,在同樣使用落後戰爭理念情況下,“好學生”日本軍隊靠著更好的貫徹執行占據上風。

    除非華夏軍隊掌握蘇軍或者美軍作戰理念,否則在這個戰爭維度,日軍的確是取勝可能更大的一方。

    最後是和日本資源匱乏有關,日本是島國資源匱乏,雖然有一定軍工生產能力,但因為缺少原料,所以在各個方麵都非常節儉。

    具體到普通士兵作戰方式上,日本軍方之所以選擇三八式步槍,更多看中它的長度能在肉搏戰中發揮“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

    而三八式步槍的精度優勢,也可以幫助日軍節省很多彈藥,這樣便於日軍用有限資源去擴大戰爭規模。

    正是基於以上三點考量,三八式步槍才能在日軍中服役4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年之久。

    但遺憾的是,在二戰後期,各國開始大量裝備衝鋒槍,麵對戰爭模式的改變,三八式步槍已經不再實用,為什麽日軍還要堅持使用這種武器呢?

    縱觀整個二戰,在中後期各國都開始給本國軍隊裝備大量衝鋒槍。

    從最初占比2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到超過6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世界武器自動化已成為大趨勢。

    而從1941年之後,日本的對手從華夏軍隊變成了美國軍隊,對手的改變讓日軍不知所措。

    相比較華夏軍隊,美軍不僅有數量更多性能更好的重武器,他們的單兵製式武器也更加先進。

    尤其是M1加蘭德步槍的出現,讓日本軍方更陷入到焦慮之中。

    M1加蘭德可以單發射擊,也能切換8發連發。

    在精度和三八式步槍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日軍麵對美軍無論近戰還是遠戰都處於絕對下風。

    雖然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軍工專家也嚐試製造新式步槍。

    比如被軍迷稱為:“加蘭德幹兒子”的四式步槍。

    然而,最終日軍依然將三八式步槍用到戰敗投降,究其原因也有三點。

    首先是戰爭末期日本資源匱乏,到了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為戰爭儲備資源已經見底,就連戰鬥機都要使用酒精做燃料,鋼材儲備方麵,日本煉鋼原材料也基本耗盡。

    因此即便四式步槍整體性能已經無限趨近於現代自動步槍,綜合性能碾壓美軍加蘭德,但因為原材料匱乏,日本已經無力大規模生產新式武器。

    相比之下,三八式步槍結構簡單製造難度低、製造成本低,所以日軍一直用到最後。

    其次是三八式步槍庫存量大,僅基礎型號就生產了3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3492-135937

    萬支,與之相比日本生產的百式衝鋒槍隻有1.1萬支。

    由於產量過大,到美軍衝繩登陸準備進攻日本本土時,日本本土武器庫依然有很多三八式步槍沒有使用。

    這些槍支雖然落後但可以很快裝備普通民眾,以達成日軍高層所謂“本土決戰”的戰略目標。

    最後是使用簡單方便保養,相比較衝鋒槍和四式步槍,三八式步槍因為防塵蓋存在不怕灰塵和沙子。

    而且這種武器使用非常簡單,即便孩童經過十幾分鍾的培訓也能掌握要領。

    加之三八式步槍射擊後坐力很低,女人用它也能打出不錯命中率,因此這種槍械一直沿用到日本投降前一刻。

    總的來說,日本三八式步槍放在栓動步槍領域並不算落後,很多設計甚至比國外同類型步槍更好,但它出現的時代,正是人類槍械發展快速期。

    不隻是三八式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英國的77式步槍,甚至德國的毛瑟1898步槍都在二戰後期逐步被淘汰。

    這不是某一款栓動步槍落後,而是整個栓動步槍家族的衰落。

    就一窮二白的八路軍部隊而言,戰士們在此刻能夠裝備得起與日軍同樣的槍械,就足以讓他們欣喜若狂了!

    以獨立團戰士的勇猛,再配合上理想的步兵武器,戰士們的信心進一步大大增強!

    趙剛望著清一色扛著三八大蓋的獨立團戰士們,不由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獨立團最薄弱的三個營,已經通過這一戰後得極大加強。

    接下來。

    就是等到戰事徹底落幕後,將他們手中替換下來的裝備發展縣大隊與區小隊,打造更多屬於獨立團的勢力!

    趙剛似乎已經看到了,在不遠的將來裏,獨立團必然會發展成為華夏中一股不可被小視的力量!

    那一天……真的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