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奇襲汾陽!獨立團鉤鎖攻城特戰法!
字數:6019 加入書籤
後勤部長張萬和本就為了兵工廠安全的事情一直思慮不安,李雲龍的到來又恰好和此事有關,若是按照李雲龍的說法,倒是真的可以保證兵工廠的安全。
至於他提出來的那些條件,也正如李雲龍所講的一樣,這是雙方得利的好事,對於抗戰更是有利無害。
當下後勤部長張萬和拍板道。
“這件事情我覺得倒是可行。隻不過兵工廠要遷移也不是一件小事情,待我向上匯報一下,等商量妥當再給你結果。”
畢竟是後勤部長,話肯定是不能說的非常絕對,萬一沒能達成,那他張萬和豈不是成了不講信用之人?
李雲龍見張萬和已經表明了態度,當下也沒有再做催促。
上趕著不是買賣的道理他還是清楚的,如果追得太緊反倒是讓張部長生疑,當下站起身來告辭,帶著警衛員返回團部。
李雲龍抗擊第九旅團取得大勝的消息傳來,七七一團與七七二團終於沒有了後顧之憂,聯合起來配合決死一縱加上其他地方團對第四旅團展開全麵進攻。
此時的日軍第四旅團已經接到的筱塚將軍下達撤退的命令,前隊改在後隊且戰且退,損傷倒不是太大。
至於日軍第十六旅團的撤退,卻變得尤為艱難起來。
因為喪失了兩個坦克中隊和汽車中隊,這就讓他們的機動能力大大削弱,與國軍進行交戰時呈現出疲軟之態,絞殺在了一起。
更為要命的,在他們的身後八路的兩個營,不斷地搞風搞雨,興風作浪,讓他們的後勤輜重部隊不勝其擾,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傷。
當筱塚將軍勒令他們撤退的命令發出來後,第十六旅團田中正雄不由得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這一場根本就見不到勝利希望的戰鬥,讓他已經感到非常的疲憊。
如果繼續再打下去,不僅很難和第九旅團進行匯合,他的整個第十六旅團都有傾覆的可能性。
現在收攏殘餘兵力,盡快退回汾陽重整部隊才是重中之重。
經過這一次戰鬥之後,第十六旅團的戰鬥力將大大不如從前,恐怕需要將大量的皇協軍混編進來才行啊……
第十六旅團想走,卻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獨立團步兵六營與步兵七營豈能讓他們如願安然撤退?
稀疏的槍聲不斷響起,在黑夜裏不時有鬼子中彈應聲栽倒,撤退的速度被嚴重減緩。
此刻的國軍也是打出了真火,眼見著第十六旅團招架不住攻勢,呈現了敗退的征兆,當下對撤退的敵軍發起了猛烈的衝鋒!
麵對著國軍凶猛的攻勢,第十六旅團不得不再次組織陣地進行抗擊,從漆黑的夜幕一直打到了天光放亮,楞是沒能撤出交戰區域!
在同仇敵愾的抗戰年代。
國軍與八路軍本就是一家,川軍、晉綏軍、中央軍等同樣肩負著守土為民的責任。
趕跑侵略者,捍衛國家領土完整,每一支部隊中都從不乏凶猛悍將!
日軍第十六旅團難以撤退,獨立團副團長孔傑所帶的奇兵卻已經襲擊了汾陽!
在孔傑的預期之中,他們將會打上一場異常殘酷了激烈的攻堅戰,並且在這場攻堅戰中取得最後的勝利,一舉奪下汾陽。
但實際情況是,此刻的汾陽守軍已經空虛到了極點,而孔傑又率領的是獨立團的絕對精銳!
按照賽馬來說,那完全相當於上等馬對戰下馬,勝負幾乎在戰鬥的一開始,便已經勝負已分!
“副團長,前方5裏處有鬼子哨塔,特戰排的戰士們已經摸上去清除障礙,請大部隊等候指令前行。”
“停止前進,等待指令!”
不過是一炷香的時間後,獨立團再次向前進發。
第十六旅團長田中正雄在出發之前布置下的守備隊,此刻正固守著汾陽的城防。
外圍安排了鬼子在哨塔進行晝夜監視道路。
這樣一旦哨塔處發現敵軍,警報就可以瞬間傳遞到汾陽內的守軍中,從而快速進行應對。
這種做法在守備空虛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是非常有效的。
在汾陽外圍的觀察哨,其實隻是起到了警戒的作用,絕大多數的守備部隊已就是在汾陽之中。
按照這種布局,在正常情況下響應大部隊奪取汾陽,大概率會被觀察哨所發現,從而讓汾陽守軍警覺不得不打攻堅戰。
然而。
他們這一次麵對的是經過蛻變後的獨立團,而且是獨立團中最為精銳的力量!
“特戰排,匍匐前進。”
“六點鍾方向,十三點方向,各有一名鬼子。”
“弩箭準備,倒計時5秒射擊。”
“5……”
“砰砰!”
在夜幕之中,正站在一左一右兩個哨塔上麵,正來回觀望的鬼子瞬間被弩箭射殺,痛呼一聲從塔樓上栽倒下來。
“檢查死屍。”
“鉤鎖!”
“上!”
“……”
兩支特戰排,既作為尖兵存在,又化身為收割觀察哨鬼子性命的死神,在汾陽外圍哨塔上的鬼子觀察哨紛紛被一一拔除,掩護著大部隊繼續向前推進。
待獨立團距離汾陽僅剩不足5公裏路程時,獨立團的卡車停止了行進,一營與二營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靠近了汾陽。
六百餘人的隊伍,如同暗夜下的幽靈,又如同體態輕盈的狸貓,竟絲毫沒能引起汾陽守軍的任何察覺,便已經到了分陽城下的城防!
“鉤鎖……”
攀岩是一項在獨立團特訓之中,戰士們長期訓練的科目。
攀岩本是在天然岩壁或人工岩壁上進行的向上攀爬的運動項目,在趙剛所在的前世通常被歸類為極限運動。
攀岩運動要求人們在各種高度及不同角度的岩壁上,連續完成轉身、引體向上、騰挪甚至跳躍等驚險動作,集健身、娛樂、競技於一身,被稱為“峭壁上的芭蕾”。
攀岩技術的興起,最早可追溯到18世紀的歐洲。
當時的登山者為了克服類似阿爾卑斯山等終年積雪的冰岩地形,發展出一套有係統的攀登技術,隻是那時無論在技術或者器材上都還相對比較簡陋。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於戰爭中的需要,才逐漸有了攀岩運動的雛形。
現代攀岩運動興起於蘇聯,它最初是軍隊中的一個軍事訓練項目。
趙剛對於攀岩在戰場上能夠表現出來的作戰效果掌握得清楚,所以在日常的特訓之中,被劃為了戰士們訓練的重點之一。
無論是在古代戰爭還是在現代戰爭裏,攻城戰往往極為血腥。
守城一方的優勢,遠遠要大於進攻方的優勢。
在古代戰爭所使用的雲梯雖然利於攀爬,即便是沒有經過任何特訓的普通人,都可以通過雲梯快速爬上城樓。
但是雲梯的短板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守城的士兵可以輕而易舉的將雲梯推倒,讓在雲梯上成串攀爬的戰士一同跌落到城下。
趙剛設計出來並配及給特戰排的鉤鎖則完全不同!
這是一種由百煉鋼製成的鉤爪,這種勾爪凸起的尖刺頗為鋒利且密集。
一旦鉤爪扔上了城防,向下用力一拽,瞬間便會卡在城防之上,凸起的尖刺就會嵌入磚石之中。
此時下方的戰士抓動著繩索時,在力的作用下,敵軍想要徒手或利用工具將鉤爪掰開都沒有可能。
在百煉鋼鉤爪的連接處,正是由鋼環節節相扣,外麵又裹上了一層棉花布料。
這樣就能夠保障在扔出鉤鎖時,減少發出的聲音引起敵人的警覺。
在鐵環之下,便是係在鋼環上的安全繩,也可以被稱為主繩。
戰士們身穿著安全帶,承載因攀岩脫落或下降而產生的重量和衝力,為戰士和繩索之間提供一種舒適、安全的固定連接,主要起保護作用。
同時身上的安全鐵鎖將各類保護器械、裝備連接在一起。
這是一種可自由開合的金屬環狀物,用於攀登過程中進行休息或其他操作時的自我保護裝備。
在攻城戰使用時,戰士們就可以懸於半空解放出雙手,對著上方探頭的鬼子進行射擊。
這種鉤鎖的設計,一舉改變了攻城一方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
甚至在某種情況下來說,防守一方因為城牆是垂直的,他們不得不探頭俯身向下射擊,而獨立團的戰士們則是利用安全鐵鎖和安全帶踩著城牆進行射擊,兩張對比起來,守城的一方反倒是變得更加危險起來!
此時的特戰排的戰士們早已經準備好了大量的鉤鎖,作為開路的先鋒小隊。
特戰排是獨立團中精銳中的精銳,於過往訓練之中都是身手最為強大的戰士!
對於他們來說,將鉤鎖投上6米多高的城防,幾乎是個人就能扔的上去,簡直稱得上是小菜一碟!
“呼呼呼……”
“嗖嗖嗖……”
在特戰排全體準備就緒後,特戰排的戰士們將手中的鉤鎖利用離心力輪動起來,隨後便猛然向城頭方向投擲而去!
“哢!哢!哢……”
鉤爪上麵的百煉鋼突刺如同插.入了豆腐中一般,瞬間穩穩嵌入城防!
攻城戰,正式打響了!